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2011年山东省能源师培训第五讲课件热标准课件
《节能法制与政策制度》(中)第五章节能标准第一节节能标准化概述第二节通用节能标准第三节能耗限额类标准第四节合理用热标准第五节热电联产标准第六节合理用电标准第四节合理用热标准(知识结构)合理用热标准合理用热标准概述合理用热标准的主要内容燃料燃烧的合理化传热的合理化减少传热与泄漏引起的热损失余热的回收利用实行热能的综合利用与用能设备的合理配置第四节合理用热标准(了解)合理用热标准概述第四节合理用热标准(理解要点)(一)标准的实施时间GB/T3486-1993《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以下简称标准)于1994年2月1日开始实施。(二)标准的适用范围和目的适用于一切用热企业,是指导企业合理用热的综合性标准。目的是引导企业充分合理使用热能,提高热能利用效率。第四节合理用热标准(掌握重点)该标准适用于一切用热企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燃料燃烧的合理化2、传热的合理化3、减少传热与泄漏引起的热损失4、余热的回收利用5、实行热能的综合利用与用能设备的合理配置燃料燃烧是否合理,对企业能源使用具有重要影响,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燃料燃烧的合理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燃料燃烧的控制指标2、燃料燃烧方面的测量与记录3、燃料设备的检查与维修4、改善燃料燃烧的措施一、燃料燃烧的合理化燃料燃烧的合理化(控制指标)(1)燃料燃烧的主要控制指标,包括根据燃烧设备、使用燃料的种类及不同燃烧方式,规定的空气系数、排渣含碳量等指标。(2)采用火床燃烧的工业锅炉,实际操作中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排渣含碳量。(3)可燃性气体的排放应符合GB13271的要求。对锅炉烟气中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烟气黑度的排放限值作了规定。(4)采用合理的燃烧设备和燃烧工况,选择适当的助燃剂,防止各类燃烧装置在运行中结渣和沾污,提高锅炉热炉率。燃料燃烧的合理化(控制指标)主要控制指标为:空气系数排渣含碳量燃料燃烧的合理化(典型例题)1.GB/T3486-1993《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规定,燃料燃烧的主要控制指标,包括(p72)等指标。A.空气系数B.排渣含碳量C.锅炉负荷率D.管道外表面温度燃料燃烧的合理化(测量与记录)安装反映出燃料燃烧情况的监测仪表;准确地记录各种相关的参数(排出烟气中的含氧量、压力、温度等);分析与检验这些参数来确定燃料燃烧的充分程度;及时采取调整燃烧过程或改进燃烧装置的措施,保证锅炉有较高的燃烧效率。燃料燃烧的合理化(设备的检查与维修)(1)检查并维修燃烧装置、安全装置、供风引风装置、燃烧控制系统、管路、阀门等,使之保持良好状态。(2)定期按规定检查、校正和维修计量仪表,使之正常运行。燃料燃烧的合理化(改善燃烧的措施)1、燃烧装置类型及其特性参数的选择;2、供风引风系统必须和燃料主体、设备相匹配,其富裕度不应过大,尽量采用变速调节系统;3、安装燃烧控制装置,并使排出炉膛烟气中可燃成分降低到最低值;4、其它。燃料燃烧的合理化(典型例题)分析题在工业锅炉的实际运行过程中,一种观点认为锅炉应长期高负荷运转,达到最大的出力,获得最大的运行效率;另一种观点认为锅炉应长期低负荷运转,这样对锅炉的使用寿命有好处,你是否同意上述观点?说出理由。要求:准确、完整、观点鲜明,分析透彻。字数不超过150字。燃料燃烧的合理化(典型例题)参考答案:GB/T17954-2007《工业锅炉经济运行》中对工业锅炉运行负荷作出规定1、燃煤锅炉运行负荷不宜经常或长时间低于额定负荷的80%,燃油、气锅炉运行负荷不宜经常或长时间低于额定负荷的60%。2、工业锅炉不应超负荷运行。锅炉长期超负荷运行,对锅炉的使用寿命和能耗都有较大的影响。传热的合理化合理的传热就是通过改进加热或冷却的方法和改善换热设备,尽可能的减少能耗,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传热的合理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传热管理的要求2、与传热有关的测量与记录3、传热设备的检查维修4、改善传热的措施5、改善传热设备的运行管理6、采用高效的设备与节能工艺流程传热的合理化(传热管理的要求)传热的管理要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应根据工艺要求和节能的原则制定合理的控制指标主要用热设备,应制定热效率或单位产品产量热耗定额行业标准厂房等采暖、降温和空气调节的管理要求传热的合理化(测量与记录)安装反映出传热情况的监测仪表;准确地记录各种相关的参数(温度、压力、流量等);分析与检验这些参数来准确的了解传热过程;作出适当的调整,保证传热过程的顺利进行。传热的合理化(设备的检查维修)企业应建立起相关检查维修制度;及时清除传热设备内沉积的灰渣、水垢或其他附着物,保持其良好的传热性能。定期检查、校正和维修设备的计量仪表,使之正常运行传热的合理化(改善传热的措施)1、合理制定加热(冷却)温度的规定值;2、准确控制被加热或被冷却物体的温度;3、准确控制载热体的温度、压力与流量;4、为进一步提高热效率,应研究改进温度制度,合理分配各点的供热量;5、对于周期性工作的热设备,在各工作阶段应按规定的供热制度控制供热量;传热的合理化(改善传热的措施)6、尽量采用直接(明火)加热、浸没燃烧等加热方法,以提高加热速度,降低燃料消耗;7、加热设备的排烟系统应有良好的气密性,以保证设备内压力分布的调节能力;8、改善工业炉内壁表面的性能和形状;改善热设备换热部分的性能和形状;改进加热设备的本体、台架以及运送被加热物的台车、链爪、辊道等的结构等,提高系统综合热效率。传热的合理化(改善设备的运行管理)1、使每台设备接近额定产量;2、多台热设备并列运行时,应根据单产热耗最低的原则,调整开动台数及各台负荷;3、应尽可能缩短两个加热周期间的空烧停歇时间,应缩短工序之间等待时间;4、间断运行的加热设备,应通过调整,实现集中运行;5、在工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采用被加热物热输热装技术,并尽可能提高热装温度。传热的合理化(采用高效设备与节能工艺流程)改造与新建热设备时,必须采用能够提高设备热效率的结构型式、建造材料及操作制度;应尽量创造条件推广采用节能型工艺流程。(典型例题)1.在燃煤锅炉中,煤炭燃烧的基本条件是要有足够高的炉膛温度、适当的空气量和(p85)。A.炉膛负压大B.足够的燃烧时间C.足够的压力D.适量的助燃剂减少传热与泄漏引起的热损失由热损失的定义可以知道,减少传热与热泄露引起的热损失主要是靠热设备及其管道的保温和保冷。减少传热与热泄露引起的热损失主要有以下几个要求:1、减少热损失的管理要求。2、有关热损失的测量与记录。3、热设备的检查与维修。4、减少热损失的措施。减少传热与泄漏引起的热损失(管理要求)(1)输送载热体的管道、装置以及热设备的保温、保冷应符合标准要求。(2)工业锅炉和工业炉窑外壁表面平均温度、排烟温度应符合标准要求。减少传热与泄漏引起的热损失(测量与记录)为掌握热设备的热损失状况,定期进行保温,保冷状况的测定与分析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与设备的热平衡测定与分析结合进行。由于热平衡测试对人员、计量、测试方法等要求较高,因此企业一般可以定期对热设备及其管道的运行参数(温度、压力等)进行测定,准确的记录各种相关的数据,通过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准确的掌握热设备及其管道的热损失情况。减少传热与泄漏引起的热损失(热设备的检查与维修)为确保传热设备保温结构的正常,企业应建立起相关检查维修制度,定期对传热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保持其良好的传热性能减少传热与泄漏引起的热损失(主要措施)如何减少热损失,提高热效率,主要有以下几个措施:1、热设备的砌体(外壳)包括炉底、吊挂炉顶、炉门等、均应具有完好有效的绝热层。2、减少炉门等孔口的数目和面积,提高其严密性,减少孔门的开启次数、时间与幅度,以减少辐射及炉气逸出或冷空气吸入等热损失。3、炉墙必须有良好的气密性,尽可能包以钢板,以减少炉气外逸或冷气吸入造成的热损失。减少传热与泄漏引起的热损失(主要措施)4、控制炉内压力,减少炉气逸出或冷空气吸入造成的热损失。5、热设备中的连接,旋转部分应可靠密封,防止载热体泄露损失。6、合理布置输送载热体的管路;输送载热体的管路,要采取管道保温措施,不得用裸管输送载热体。7、输送高温物体的设备、采用开放型利用蒸汽或热水的设备,应加盖或罩,以减少散热损失。余热的回收利用该标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余热的回收利用作出规定:1、余热回收利用的管理要求。2、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设置。3、对余热的测量与记录。4、余热回收设备的检查与维修。5、改善余热回收利用的措施余热的回收利用(管理要求)1、对于排出烟气的,应制定回收利用的具体要求。2、对于排出冷凝水及其他低温液体的设备,应对必须回收利用其余热的物体温度,数量,范围等制定具体要求。3、对于排出液态,固态的高温物体和废物的热设备,应对必须回收利用其余热的物体温度、数量、范围等制定具体要求。4、对于排出具有可燃成分的固、液、气态废物的热设备,应制定回收利用范围的要求。5、对于排出具有余压的气体、液体的热设备,应制定回收利用余能范围的要求。6、对于高温产品的显热(物理热)应尽量回收利用。余热的回收利用(改善的措施)1、输送余热载热体的烟道、管道及其闸阀等,应尽可能保持严密,防止吸入冷空气及渗入地表水,并应改善其保温性能,以减少载热体的温降及热损失。2、改善余热回收设备的传热面的性能和形状,增加其表面积,以提高余热的回收率。3、研制开发并积极采用余热回收率高,预热温度高或产生蒸汽压力高,消耗耐热金属少,占地少,漏损率低的新型高效余热回收装置及能将低品位热能转换成高品位热能或电能的余热回收装置。余热的回收利用(典型例题)1.余热的种类和形式很多,通常按温度的水平分为()。A.高温余热B.中温余热C.低温余热D.工业余热实行热能的综合利用与用能设备的合理配置该标准对该项内容做出以下几项要求:1、有条件的企业应实行热、电、冷并供,或热电并供。2、在用热系统配置时应考虑对高品位热能的梯级开发,多次利用,如多效蒸发系统。3、在热设备负荷变化较频繁而又无法从生产调度获得平衡的情况下,可采用蓄热器,实现热源和用热设备的合理匹配。实行热能的综合利用与用能设备的合理配置4、在生产工艺允许条件下,应避免采用间断加热和重复加热等方式。5、改善系统的保温与保冷设计,进一步降低热、冷量的损失。
本文标题:2011年山东省能源师培训第五讲课件热标准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304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