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立足新起点 勇担新使命 为加快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而努力奋斗
1立足新起点勇担新使命为加快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而努力奋斗——在中国共产党合肥市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1年9月21日)吴存荣各位代表、同志们: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合肥市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中国共产党合肥市第十次代表大会是在绘就“十一五”发展辉煌篇章,迈入“十二五”发展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今年8月下旬,经国务院批准,省委省政府实施了部分行政区划调整,为合肥建设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并迈向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拓展了广阔空间。在这继往开来的重要时刻,我们对过去合肥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既要继承发扬,坚定必胜的信心;又要以提升创新的要求面向未来,向着更高的目标阔步前进。一、跨越赶超快速崛起的五年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我们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开拓奋进、锐意进取的五年;是我们成功应对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抢抓机遇、迎难而上的五年。五年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市委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解放思想、真抓实干、不懈努力,全面超额完成了市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开创了合肥跨越赶超、加速崛起的新局面。这五年,我们坚持发展为上,始终埋头苦干,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十一五”时期,合肥地区生产总值从925.6亿元增加到2701.6亿元,年均增长17.9%;财政收入从130.9亿元增加到476.2亿元,年均增长29.5%;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511亿元,年均增长44%,是“十五”时期的6.7倍。省会经济首位度从2005年的17.3%上升到2010年的22%。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合肥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平均增速均位居第一;地区生产总值从第18位升至第15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第19位升至第9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第17位升至第13位,地方财政收入从第18位升至第10位。今年以来,全市经济继续高位平稳运行,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为实现“十二五”高起点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五年,我们强化工业立市,实施创新推动,全力推进现代产业基地建设。2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深入实施工业立市战略,以工业增长带动经济全面发展。“十一五”时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288亿元增加到1052.7亿元,年均增长25.3%,三次产业结构由5.7∶45.9∶48.4调整为4.9∶53.9∶41.2,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9%。家电“四大件”产量从1300万台套增加到4224万台套,跃居全国首位,汽车、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综合产能进入全国前列;新型平板显示、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无中生有”、快速突破,在全国确立了领先优势;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从668户增加到2091户,产值超10亿元企业从19户增加到45户,百亿企业达到9户。合肥进入了工业化加速推进的新阶段。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为抓手,实施创新推动战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十一五”时期,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户数增加2.3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3.8%提高到23%,逐步走上了节能减排、低碳高效的发展轨道。金融、物流、旅游、文化、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合肥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软件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猛,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和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建设扎实推进。这五年,我们突出交通先行,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展现英姿。以“大拆违”开局,以“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为统揽,以“大建设”为抓手,实施老城改造、新区开发、组团展开,三大板块建设同步推进,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十一五”时期,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24.7平方公里扩大到339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由224万增至335万,城市化率由55.8%提高到68.2%。坚持交通先行,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1195亿元,完成1057项城建工程,建成道路864公里、桥梁107座,一举拉开了城市发展框架,同步推进水、电、气、热等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构建起“一环六射”高速公路网,加快推进铁路枢纽、新桥国际机场、港口航道等一批重大对外交通项目建设,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初步形成。滨湖新区从2006年11月启动建设至今,建成区面积已达18平方公里,道路网围合面积达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36万。突出“生态环保优先”理念,精心做好“水文章”,集中投入156.5亿元,治理河道总长112.7公里,埋设污水管网1398公里,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14座,日污水处理能力由43.5万吨提高到98.2万吨,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由60%提高到95%。2010年巢湖西半湖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和总磷均值分别比32006年下降28.4%、32.1%、17.5%和50.3%。以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为目标,大力做好“绿文章”,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37.1%提高到45.1%,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0.3%。这五年,我们坚持县域突破,强化城乡统筹,农业农村发展呈现新气象。牢固树立“县强才能市强”的理念,深入实施县域突破战略,在规划、基础设施、资源配置等方面加强统筹,在县域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给予实实在在的支持,大力推动城乡融入发展、合作发展、联动发展。建立支农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十一五”时期,全市财政支农支出186亿元,领先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城市。注重把重大项目向县域布局,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年均增长18.6%。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养殖业比重超过50%,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呈现规模化、园区化、产业化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万亩土地整治和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国样板,农村道路、教育、医疗、饮水等条件不断改善。肥东、肥西、长丰县地区生产总值从183.6亿元提高到658.8亿元,财政收入从15.1亿元提高到57.9亿元,县域经济占全市比重由19.8%提高到24.4%。肥东、肥西、长丰进入中部百强县,其中肥西跻身全国百强县。县域经济成为全市最具活力的经济板块,正在成为合肥工业化、城市化主战场。这五年,我们坚持改革创新,扩大对外开放,建立起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按照“围绕发展、系统规划、急用先改、分批实施”的思路,敢走新路,敢破难题,不断推进改革创新。实施国资国企开放重组,以国有大企业改革为龙头的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基本完成,合钢、美菱、荣事达等大企业大集团改革重组成效显著,一批困难企业焕发生机。非公经济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3.6%。创造性地建立了支持新型工业化、自主创新、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发展的“四大政策”体系。在城市建设领域探索建立规划、设计、立项、招标、投资、建设“六分开”建设管理新体制,实行“决策、管理、执行”相分离和“借、用、还”一体化的投融资管理新体制。改革拆迁管理办法,坚持“先拆违、后拆迁”,实行“三榜公示”、“两级认照”制度,最大限度维护人民群众合法利益。坚持以“商鞅变法”的精神,按照“合法高效”的原则,深入推进机关“效能革命”。围绕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依法行政,推出开门抓“三定”、开门编预算、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阳光运行等一系列领全国风气之先的改革举措。构建起点公平、机4会公平的制度平台,公共资源出让由市土地管理委员会、市国资领导小组集体决策,并建立集中统一的招投标平台,实行土地利用“双向约束”和公共工程“有效最低价中标”等制度,实现公共资源出让收益最大化和公共建设投入成本最小化,资金节约和增值率均达25%,成为全国首个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市。适时实施了市域部分行政区划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使高新区、经开区、新站区产业承载力和发展集中度大幅提升。成功加入了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圆满承办了第四届中博会、国际徽商大会、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与央企、知名民企合作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支持“合肥之友”联谊会不断扩大影响力。紧抓招商引资“第一要事”,“十一五”时期累计引资4300多亿元,是“十五”时期的7倍多。合肥经济圈建设、与阜阳等地结对合作加快推进,援藏、援疆工作扎实开展。这五年,我们坚持发展为民,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十一五”时期,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从9684元、3207元增加到19051元、7118元,年均分别增长14.5%、17.3%,城乡居民收入比从3.02∶1缩小到2.68∶1。不断完善积极的创业就业政策,扎实推进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6.3万个,动态消除城市“零就业”家庭,实现了由劳务输出向劳务输入的历史性转变。五项基本社会保险参保人次较“十五”末翻一番,实现城乡低保应保尽保,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全面并轨,新农保工作进展顺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启动实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职工养老、大学生医疗等保障问题得到解决。抚恤优待补助标准逐年提高,“515敬老工程”覆盖所有乡镇,荣获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全国五保供养工作创新奖。建成保障性住房491万平方米,改造危旧房和城中村468万平方米,市区95%的户籍人口和86%的常住人口拥有产权住房,人均住房面积由22.74平方米增加到35.17平方米。连续实施12项、28项、36项、33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90多亿元,近500万群众直接受益。公共服务均等化迈出新步伐,“十一五”时期累计投入教育经费超过163亿元,新建中小学校87所,比“九五”、“十五”时期总和还多20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前教育改革走在全国前列,高中阶段教育健康发展,合肥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全国产生积极影响。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全社会文化投资达458.2亿元,是“十五”时期的5.3倍,合肥体育中心、广电中心、大剧院等一批重大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6%,动漫连续剧《黑脸大5包公》、庐剧《村长娘子》获省“五个一工程”奖,文学艺术成果丰硕,在合肥历史上实现了中国曲艺牡丹奖等多个奖项“零的突破”,合肥成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建成华东地区单体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滨湖医院,改扩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805所,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5.3张,增长54.1%。全民健身运动和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成功承办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在广州亚运会和十二届省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人口计生、科普等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老年人、残疾人等各项事业和关心下一代工作不断进步。五年来,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幸福感不断提升。这五年,我们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大力营造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发挥人民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化解矛盾、凝聚力量的重要作用,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和发展。宣传思想工作有效加强,营造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民族、宗教、对台、侨务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工作进一步加强。全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得到新发展。“法治合肥”建设不断深化,成为“五五”普法全国先进城市。成功开展依法取缔“正三轮”非法营运、市容环境和交通整治等活动,市容净化、亮化水平大幅提高。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四次蝉联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食品药品监管、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等工作扎实有效。创新群众工作方式,信访、维稳工作成效显著,社会管理创新和“平安合肥”建设深入推进,连续4届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称号,2次获得“长安杯”,合肥成为全国首批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市。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深入推进军政军民共建共享,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人防、民防、应急“三办合一”模式在全国推广。这五年,我们有力推动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
本文标题:立足新起点 勇担新使命 为加快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而努力奋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311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