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第五章 领导个体素质与群体结构
第五章领导个体素质与群体结构第一节领导的个体素质第二节领导的群体结构第三节领导素质的测评与提升第一节领导的个体素质一、领导素质概说(一)领导素质的含义与特点所谓领导素质,是指充当领导角色的个体为完成其特定职能职责,发挥其特定影响和作用所必须具备的自身条件,是在一定的心理生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教育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基础条件和内在要素的总和。领导素质既包括领导者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同时又有着更加广泛的内容,如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文化专业素质、领导和管理能力等。第一节领导的个体素质领导素质有别于普通素质,具有其独特的个体特征,主要表现为:第一,物质性和精神性。物质性是指领导素质的物质依托即生理基础,它是形成其他领导素质的物质前提;精神性是指领导素质中以心理机能和精神范畴为主的内容,它是真正把人与人在内在条件上拉开档次的地方,是领导素质的主体部分。第二,先天性与后天性。先天性是指领导素质的基础是遗传,从生理到气质、秉性、禀赋、智力等等心理因素都有遗传,这些与生俱来的素质条件构成领导素质的先天性特征。后天性是指领导素质主要是后天学习、实践和锻炼的结果,即由有需要、有目的的培养而来,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强化和发展的各方面素质,如思想道德素质、社会能力素质等。第三,适应性与发展性。适应性是指任何领导活动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的,有效的领导者必须首先在整体素质上与特定的社会环境及组织环境相适应;发展性是指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对领导者的素质提出新的要求,使领导素质在学习、实践和磨炼中不断得到加强、优化、提高并一直发展下去。第一节领导的个体素质第四,相关性与变异性。相关性是指领导素质内部各构成要素以及领导素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关联性。领导素质内部各构成要素是相互影响,共同起作用的。同时,领导素质与领导领域、层次和职位等外部环境也明显地具有多种相关性。变异性是指领导素质在内外环境与矛盾的共同作用下,会不断发生变化,得到增益或受到减损。这种变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会走向正负两种方向。第五,多样性与综合性。多样性是指领导素质的构成因素是丰富多彩、互不相同的,而且领导素质的同一要素在特定的个体身上其具体内容也各不相同;综合性是指领导素质体系是一个由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作用构成的多层次、多侧面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整体中,结构的合理性比素质的齐全性更为重要。第六,社会性与时代性。社会性是指领导素质的意义和价值均在于社会,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领导素质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和基本特征;时代性是指领导素质是在一定的时代中培养、锻炼出来的,它必须反映时代的特点并适应时代的需求进而引导时代的发展,即应具有时代特征。第一节领导的个体素质(二)领导素质的内容领导素质主要包括6个方面的内容;1.政治素质政治素质指人作为一个政治角色对政治特别是对自己所承担的政治义务和所享受的政治权利的理解、把握、反映和见诸行动等情况的总和,是人在政治关系和政治生活中培养出来或必须具备的个体特质,是高度政治化的结果。对于领导者来说,政治素质是第一位的,因为政治素质从根本上决定领导的性质和方向,是领导素质中的核心和灵魂。我国的领导政治素质的标准与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治理论;第二,政治知识;第三,政治观念和政治意识;第四,政治理想与政治信念;第五,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第一节领导的个体素质2.道德素质道德素质是指一定群体或组织乃至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调节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判断、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内化为心灵内容后形成的整个精神内涵,是充满价值内容和主观取向的领导精神素质。它主要包括伦理知识、伦理造诣、道德规范内化程度、约束取向、价值维度、慎独程度、情操、气节、风格、境界、作风、勇气、正气、责任感、法纪信守等领导素质因素,反映着领导者对他人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认识和态度。道德素质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事业心和使命感;二是进取心;三是胸怀宽阔;四是公正;五是自身廉洁。第一节领导的个体素质3.能力素质领导能力是由领导者在社会中特殊的职责所决定的,是指领导者有效地实施领导,完成组织目标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才能条件的总和。当代领导能力素质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治能力;二是科学决策能力;三是选才用人能力;四是计划规划能力;五是组织协调能力;六是沟通与人际交往能力;七是控制与自控能力;八是应变与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九是开拓与创新能力;十是学习能力。4.知识素质知识是与实践密切联系的概念,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获得的认识与经验的总和。具体来说,领导的知识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宽广的知识面;第二,熟悉现代管理知识;第三,一般的科学知识;第四,本职专业知识;第五,丰富的社会实践知识。第一节领导的个体素质5.心理素质领导者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乐观的情绪;第二,坚强的意志;第三,广泛的兴趣;第四,开朗的性格。6.身体素质身体素质包括体质和体貌两个方面:体质就是通常所说的体格或体魄,是指人承受体力、脑力劳动的程度,是身体素质的内在成分、质量、结构、性状和特征。体貌即外形,指身体素质的外在成分、质量、结构、形状和特征,包括相貌、气色、声音、体态、身高、体重等各个方面。第一节领导的个体素质(三)领导素质的作用第一,领导素质是一种重要的竞争力。第二,领导素质是一种重要的领导力。第三,领导素质是形成优化高效领导班子的基础。总之,领导素质是领导行为的内在渊源,是开展领导活动的前提与基础,是领导成功的最重要内在条件,也是事关群体或组织命运与利益的最重大社会因素之一。第一节领导的个体素质二、西方领导素质理论简介领导的特质理论是指从领导者的性格、生理、智力及社会因素等方面寻找和归纳领导者特有品质或应有品质的理论,也就是素质理论。特质理论研究开始于19世纪末期,其创始人是阿尔波特,代表人物是斯托格蒂尔、吉伯和穆恩等。特质理论一般是从五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生理特质,如领导者的身高、体重、体格健壮程度、音容笑貌和仪态举止等;二是个性特质,如自信、热情、外向、正直、负责、勇敢、魅力、独立性和内控性等;三是智力特质,如领导者的记忆力、判断力、逻辑能力以及反应灵敏程度等;四是工作特质,包括责任感、首创性和事业心等;五是社会特质,包括沟通能力、指挥能力、协调能力、控制能力、人际关系等。第二节领导的群体结构一、领导群体结构的含义和内容(一)领导群体结构的含义领导群体结构是在一个系统内,构成领导群体的各种人员的构成比例及其组合方式。第二节领导的群体结构(二)领导群体结构的内容一般来说,优化的领导群体结构主要包括4项内容:1.年龄结果领导群体年龄结构,是指一个领导群体中不同年龄成员的比例构成及其相互关系。2.知识结构领导群体的知识结构,是指在一个领导群体中,不同知识积累和背景的成员之间的搭配组合状态。3.智能结构领导群体智能结构,是指一个领导群体中,不同智能优势的人才个体的构成比例及其相互关系。第二节领导的群体结构4.心理素质结构领导群体的心理素质结构,主要是指一个领导群体中,不同气质、性格的成员的构成比例及其相互关系。(1)气质气质,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也是人在心理活动和外部动作的进程中表现出来的某些关于速度、强度、稳定性等方面的心理综合特征。人的气质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先天性;二是稳定性;三是可变性。(2)性格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也就是一个人表现在态度和行为上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领导者的性格对领导工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领导者的性格与政治品德的形成有直接联系;二是领导者良好的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和改造不良的气质,使之服从领导工作的需要;三是领导者的性格对能力素质的形成具有促进或阻碍作用;四是领导者的性格直接影响着领导者的领导方式。第二节领导的群体结构(3)领导群体的心理素质结构把不同心理素质类型的领导者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班子”,这里面就存在一个群体心理素质结构的问题。群体的心理素质结构如何,将对“班子”的整体效应产生重大的影响。科学而合理的群体心理素质结构,能够弥补领导者个体心理素质上的某些缺陷,产生最佳的整体效应。反之,如果群体心理素质结构不合理,即使每个领导者个体都是优秀人才,有良好的能力素质,在行使领导职能时也未必能收到好的效果,而且还有可能出现人才能量相互抵消的“内耗”情况。领导群体的心理素质结构应当是成员在气质和性格上能够互补的合理结构群体。一是气质互补;二是性格互补。第二节领导的群体结构二、领导群体结构的功能(一)群体功能的含义所谓群体的功能,就是指群体作为一个系统整体的作用能力和功效。(二)领导群体的基本功能一个合理的领导群体应当具备如下一些基本功能:第一,群体感应功能。第二,群体互补功能。第三,群体功率放大功能。第四,群体自调节与自组织功能。第二节领导的群体结构(三)领导群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结构与功能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两者之间的差异性:结构相同,功能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结构不同,功能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这种“同构异功”和“异构同功”的事实,就足以说明结构与功能的差别与对立。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主要表现在:第一,结构决定功能。第二,功能反作用于结构。总之,领导群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一般是结构决定功能,功能促进结构。结构存在,功能存在;结构变化,功能变化;结构破坏,功能也随之丧失。第三节领导素质的测评与提升一、领导素质的测评(一)测评的含义与作用领导素质测评就是对领导素质进行检测、测试、测量、验证、判断和评价的总称,是对领导的专项素质或综合素质进行科学客观把握的系统化应用理论与应用技术。其基本特点是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测评的基本用途是:能比较准确地反映领导人才的专项素质与综合素质,能比较准确地鉴定、验证有关领导素质与实际岗位要求之间的实际差距;能为育人、选人、用人及开发领导人才提供全面、系统、科学、客观、权威的佐证。测评的内容可划分为领导业绩检测、领导绩效评估、领导德行鉴定、领导知识技能考评、领导能力测试、领导性格测评、领导类型测评以及全面性综合性的领导素质测评等。第三节领导素质的测评与提升(二)测评的方法传统测评方法的弊病:一是重定性,轻定量;二是重经验和印象,轻客观测量;三是重历史表现,轻发展潜力;四是重个体评价,轻群体分析。总体上说,领导的测评方法可以分为领导个体素质与群体绩效的测评两个方面。1.领导个体素质的测评方法第一,因素评鉴法,即通过调查分析与实测数据统计分析,提出对人员考察的有关因素,形成素质评价标准量表体系,然后把被测者纳入该体系中进行测评。第二,心理测验法,即通过预先确定的心理测验量表或模拟一定工作场景的仪器设备来测量与评价一个人的素质。第三,情景模拟测评法,即把被测者置于一定的模拟工作环境之中,采用多种评价技术,观察和考察被测者的心理与行为,以测量其素质。第三节领导素质的测评与提升2.领导群体绩效的测评方法第一,双层测评法,即在对群体成员个体素质、绩效进行测评的基础上综合评估群体的整体特点和结构。第二,群体行为测评表,即利用问卷方式调查了解群体成员对群体规范的看法及其对群体的态度和行为,从整体上考察群体活动的性质和绩效。第三,人际关系的测评法,即通过问卷调查,利用社会测量矩阵图或人际关系测量图解方式,考察群体成员之间亲疏远近等关系和群体内聚力的特点与强弱。第四,角色知觉测验法,即利用谈话、问卷等方式了解群体成员和他人在群体中的角色及其作用的认识,分析群体成员之间的协作、配合状况与程度。第三节领导素质的测评与提升二、领导个体素质的提高领导素质的提高,特别依赖于领导实践,但又不完全取决于领导实践,也就是说要结合领导实践才能达到提高领导素质的目标。提高领导素质,既要靠领导者自觉努力,也要靠领导组织和相关机构的共同努力。可以说,它是领导者主观因素和客观条件交互作用的过程。具体来说,提高领导者素质的基本途径有三条
本文标题:第五章 领导个体素质与群体结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31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