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招聘面试 > 山香版教师招考教育心理学整理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2、性质: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2、研究内容: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学习过程是其研究的核心内容。4、研究课题: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组成。(1)五要素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②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③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④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⑤教学环境—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2)三过程①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②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二、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一)教学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都涉及教育领域,但研究的对象与任务不同。教育学研究的是以教育事实为基础的教育中的一般问题,目的在于探索和揭示教育活动的规律,服务于教育实践。而教育心理学则主要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并利用现有的心理学规律来指导教育。(二)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普通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础,教育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原理在教育这一特定领域的体现。普通心理学研究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现象与发展规律,教育心理学则针对教育工作中学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用以指导教育和教学,从而提高教学工作效率。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1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进程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①瑞士裴斯泰洛齐第一次提出了“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的思想;②德国赫尔巴特首次提出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③1868年俄国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被誉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苏联教育心理学之父”。④1877年,俄国卡普捷列夫发表《教育心理学》,这是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⑤1903年,美国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正式诞生。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此后扩充为《教育心理大纲》,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该时期,学习理论一直是主要的研究领域。20年代后,行为主义占主导地位,强调心理学的客观性,重视实验研究并形成许多派别。40S,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50S,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的兴起影响教育心理学的内容。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与心理学研究路线相分离,缺乏独立的理论体系以及对人的高级心理活动的研究,内容庞杂,但核心基本显现。1924年,寥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60年代初,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由行为主义转向认知范畴。西方教育心理学开始注重结合教育实际,为学校教育服务。布鲁纳的课程改革运动,罗杰斯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70年代,奥苏贝尔以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系统阐述了有意义学习的条件,而加涅则对人类的学习进行系统分类,这两种学习理论为教育心理学的成熟奠定了基础。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学科内容日趋集中,学科体系基本形成。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越来越注重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各个理论派别相互吸收,体系愈加完善。1994年,美国布鲁纳总结了教育心理学80年代以来的成果:①主动性研究;②反思性研究;③合作性研究;④社会文化研究。1981年,冯忠良出版《学习心理学》和《智育心理学》。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方法:一、实验法(应用最广、成就最大)实验法是指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这种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主要包括实验室实验(对实验条件控制严格)和现场/自然实验。二、观察法(最基本、最普遍)所谓观察法,是指在教育过程中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2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从而收集相关的研究资料。“科学研究的前门”三、调查法调查法是通过各种途径间接了解被试心理活动的一种研究方法。常用的调查方法有问卷法、访谈法等。四、个案法个案法要求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其心理特征,以便发现影响其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五、教育经验总结法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和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为教育理论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六、产品分析法又称活动产品分析或作品分析法。通过分析学生的活动产品,了解学生的能力、倾向、技能、情感、知识等。七、测验法心理测验按内容分为:智力测验、成就测验、人格测验。对心理进行量化分析,分析多个变量的相关程度。原则:①客观性原则(前提条件);②教育性原则(要促进被试的心理良性发展,伦理道德原则);③发展性原则(采用动态、变化的指标测量);④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由心理学的应用科学性质决定);⑤系统性原则。第二章心理发展与个别差异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的概念及特征心理发展是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以下特征:第一,阶段性与连续性。个体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乳儿期(0岁-1岁)、婴儿期(1岁-3岁)、幼儿期(3岁-6、7岁)、童年期(6、7岁-11、12岁)、少年期(11、12岁-14、15岁)、青年期(14、15岁-25岁)、成年期(25岁-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第二,定向性与顺序性。第三,不平衡性。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在发现幼禽的印刻现象时提出“关键期”的概念。所谓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如:2岁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2-3岁是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期,2.5-3.5岁是教育孩子遵守行为规范的关键期,3岁是培养独立生活能力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等。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四,差异性。3二、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童年期学龄初期,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4年级儿童(10-11岁)的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少年期(初中阶段)又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①过渡性;②闭锁性;③社会性。整个少年期充满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在这一时期,抽象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为支柱。少年期总体的阶段性特征:①身体状态的剧变;②内心世界的发现;③自我意识的觉醒;④独立精神的加强。青年初期(高中时期)学龄晚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青年,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占主要地位,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有了深刻的发展。第二节中学生认知发展发展理论: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发生认识论”)①认知发展是一种构建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②人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即图式。所有生物包括人都有适应和建构的倾向,这也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机能。人类所有的心理反应归根到底都是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认知的建构过程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不断平衡认知图式的过程。③适应有两种形式:同化和顺应。同化是指在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通过这一过程,主体才能对新刺激作出反应,动作也得以加强和丰富。顺应是指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来适应刺激的影响。④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一)感知运动阶段(0岁-2岁):①感觉和动作的分化;②获得客体永久性;③发展问题解决能力;④产生延迟模仿(18个月)。(二)前运算阶段(2岁-7岁):①早期信号功能;②自我中心性;③不可逆运算;④泛灵论,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生命。⑤不能推断事实;⑥不合逻辑的推理(传导思维);⑦不能理顺部分整体关系;⑧认知活动具体性,不能抽象思维。(三)具体运算阶段(7岁-11岁):4①去自我中心性;②思维可逆;③守恒(该阶段的标志);④分类;⑤序列化。(四)形式运算阶段(11岁-成人):①儿童思维以命题形式进行,是思维发展趋于成熟的阶段;②假设-演绎推理;③类比推理;④思维的灵活性;⑤抽象逻辑思维:理解符号、隐喻等,能概括;⑥可逆与补偿;⑦反思;⑧形式运算思维逐渐发展。皮亚杰认为影响发展的因素有:1.成熟;2.练习和经验(物理经验和逻辑数理经验);3.社会性经验;4.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决定因素)。二、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①文化-历史发展理论;②心理发展的实质与“内化说”(维果斯基心理发展观的核心思想);③最近发展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最近发展区即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借助他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斯基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前面,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④“良好的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⑤支架式教学:在学生试图解决超出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给予支持和指导,帮助其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使之最终能够独立完成任务。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①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②教学促进学生的认识发展;③教学应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三、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成功而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将使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发展健全的人格。(一)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任务是发展对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信任感。(二)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三)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四)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五)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的形象。其他三个阶段分别为: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的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中学生正是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教师要理解学生需要大量机会来体验各种职业选择和社会角色,同时提供机会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我。还要以各种方式对青少年给予及时合理的强化和反馈,这种理解和指导有助于中学5生认识自己,并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促进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和发展。四、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一、中学生认知
本文标题:山香版教师招考教育心理学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343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