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春季主要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发布 全文
春季主要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发布全文来源:农业部新闻办公室发布日期:2014-04-10为加强对春季主要作物科学施肥的技术指导,农业部近日制定并发布《2014年春季主要作物科学施肥技术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成果为主要依据,结合春季气候特点、主要作物生长情况和需肥特点,分区域、分品种提出了冬小麦、水稻、春玉米、油菜、东北大豆、棉花、果树、蔬菜等八大类农作物春季施肥管理原则,根据墒情、苗情、肥情和目标产量的不同提出了科学施肥的原则、施肥数量、施肥比例和施肥方式。针对今年春季冬麦区和东北部分地区干旱少雨、墒情较差的问题,《指导意见》提出,要合理调控水肥管理,以水调肥,适当喷施叶面肥,提高作物抗逆能力。为进一步加强配方肥推广工作,今年的春季《指导意见》还专门针对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推荐了有针对性的区域大配方,方便农民选用适宜的配方肥,实现增产施肥、经济施肥、环保施肥的有机统一。据了解,农业部每年都组织专家在春耕、三夏、秋冬种等关键农时制定发布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各级农业部门也结合农业生产实际,组织制定发布本区域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并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明白纸等方式广为宣传,让农民群众了解科学施肥知识,掌握科学施肥技术,带动科学施肥水平不断提高,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全文如下:一、华北平原冬小麦科学施肥技术指导意见(一)华北平原灌溉冬小麦区(包括山东省和天津市的全部,河北省中南部,北京市中南部,河南省中北部,陕西省关中平原,山西省南部)1.施肥存在的问题(1)氮肥过量施用,氮、磷、钾养分比例不平衡。(2)基肥氮用量偏高,一次性施肥面积较大,后期氮肥供应不足;农民春季追肥早、用量大。(3)硫、锌、硼等中微量元素缺乏。(4)土壤耕层浅、保水保肥能力差等问题。2.施肥管理原则(1)根据苗情长势,分次施用氮肥,适当增加拔节中后期施用比例;根据底(基)肥施用量、苗情、温度以及土壤肥力状况科学确定追肥用量和时间;因地、因苗、因时追肥。(2)根据土壤墒情和保水、保肥能力,合理确定灌水量和时间,做到水肥管理一体化。(3)抓住小麦返青拔节的有利时机,及时采取促控措施,促进弱苗转化,提高成穗率;控制旺长田块,预防后期贪青倒伏。3.施肥指导意见(1)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小于45万,叶色较淡、长势较差的三类麦田,应及时进行肥水管理,春季追肥可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返青期,随浇水每亩追施尿素5-8公斤;第二次在拔节期随浇水每亩追施尿素5-10公斤。(2)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在45-60万之间,群体偏小的二类麦田,在小麦起身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3)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在60-80万之间,群体适宜的一类麦田,可在拔节期结合浇水每亩追尿素12-15公斤。(4)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大于80万、叶色浓绿、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应在返青期采取中耕镇压,推迟氮肥施用时间和减少氮肥用量,控制群体旺长,预防倒伏和贪青晚熟。一般可在拔节后期每亩追施尿素8-10公斤。(5)对底肥未施磷肥或缺磷田块要追施磷酸二铵。未施钾肥的或少施的建议在返青或拔节期追施氮钾复合肥;要结合纹枯病防治、“一喷三防”等手段进行根外追肥补偿磷钾肥。。(6)可以在小麦灌浆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硼肥和锌肥,预防干热风和倒伏,提高灌浆强度,增加粒重。(7)缺硫地区麦田,如底肥没有施用过磷酸钙、硫酸钾、硫基复合肥等,应在第一次追肥时选择施用硫酸铵,每亩施硫用量2公斤左右。(二)华北雨养冬麦区(包括江苏及安徽两省的淮河以北地区,河南省东南部)1.施肥存在的问题(1)土壤耕层浅、保水保肥能力差等问题。(2)氮肥过量施用,氮、磷、钾养分比例不平衡。(3)底肥一次性施肥量大,没有追肥习惯。(4)秸秆还田量少,有机质含量低,土壤板结等。(5)播量大、播期早、冬前苗势过旺,会大量、无效消耗土壤水分和养分,到春季小麦进入快速生长期时,养分和水分已经无法满足小麦需求。2.施肥管理原则(1)应针对不同地方墒情,在小麦返青前进行镇压与中耕划锄结合,保住土壤水分,提高地温促进苗情转化,提高小麦抗旱能力。(2)小麦施肥要把握,分层多次少量原则,既与气象结合,降雨趁墒少量掩施,施肥后不要把肥料暴漏到空气中。(3)严格控制播期、播量,旱地小麦高产要高度重视调控冬前水分利用。3.施肥指导意见(1)趁早春土壤返青或降雨,用化肥耧或开沟条施,每亩施入尿素5-7公斤,施肥后盖土,如果生育中后期遇降雨每亩可再追施尿素5-8公斤。缺磷田块每亩用磷酸二铵7-10公斤,缺钾地块追施氮钾复合肥15-20公斤;施肥后掩盖。(2)为防止后期干旱,在土壤解冻返青前适时镇压,破除坷垃,沉实土壤,提墒保墒。镇压要与中耕划锄结合,先压后锄。小麦封行前,每亩用小麦或玉米秸秆在行间覆盖,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损失。(3)如果年前发生旺长,总茎数大于80万,由于小麦群体过大养分消耗严重,春季麦苗发黄或垫片发黄,可在返青到拔节期内分2-3次进行追肥,每亩追施三元复合肥10公斤/次。(4)越冬期干旱导致小麦群体过小的,(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小于45万,叶色较淡、长势较差的三类麦田)应及时进行肥水管理,返青到拔节期内分2-3次进行追肥,跟随降雨每亩追施尿素5-8公斤/次。(5)要结合纹枯病防治、“一喷三防”等手段进行根外追肥补偿硫、锌、硼等中微量元素和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等,起到以肥济水的作用。(三)长江中下游冬小麦(包括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和上海五省市,河南省南部,安徽省和江苏两省的淮河以南地区。)1.施肥管理原则(1)根据土壤肥力、基肥施用情况、苗情和土壤墒情科学确定追肥、灌水数量,因地因苗施肥灌水。(2)肥水管理与抗旱排涝及病虫草害防治相结合。2.施肥指导意见(1)及时春灌。密切注意小麦返青前天气状况和苗情,特别是降雨情况。如旱情持续,则在早春趁天气回暖、土壤蒸发量加大、麦苗对土壤水分有所需求时及早灌水,要注意气温变化,掌握好灌水量和时间。(2)及时补救冬季受冻麦田。根据冬季冻害和群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如有大分蘖冻死较多或群体严重不足时,应尽早结合灌水,施返青肥,以促春季大分蘖,保证成穗数。(3)因地因苗追肥。产量水平300公斤/亩以下,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6-9公斤/亩;产量水平300-400公斤/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9-12公斤/亩;产量水平400-550公斤/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2-17公斤/亩和氯化钾3-5公斤/亩;产量水平550公斤/亩以上,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7-20公斤/亩和氯化钾3-5公斤/亩。在一些微量元素缺乏的地区,提倡结合“一喷三防”,结合病虫草害(蚜虫和赤霉病)的防治,在小麦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喷施微量元素叶面肥;且在小麦灌浆期用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加0.5~1公斤的尿素兑水5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四)西北雨养旱作冬小麦(包括河北省北部,北京市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南部,山西省大部,陕西省北部,河南省西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甘肃省东部)1.施肥管理原则(1)去年冬季西北旱区降水偏少,今春不少地方雨雪较多,应针对各地墒情,在小麦返青前进行镇压或划锄,提墒保墒,防寒防冻,促进苗情转化,增强小麦抗旱御寒能力。(2)针对苗情,抓住时机,进行早春顶凌追肥和化学调控,促控结合,保证旱地小麦稳产、增产。2.施肥指导意见(1)为防止后期干旱,旱地小麦应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水措施,防止和减少早春小麦封行前土壤水分大量损失。在土壤解冻返青前适时镇压或划锄,破除坷垃,沉实土壤,提墒保墒。对于浇过越冬水的旱地,在解冻返青前及早划锄,破除板结,消除裂缝。小麦封行前,还可每亩用200-300公斤小麦或玉米秸秆在行间覆盖,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损失。(2)肥料投入不足的田块,要抓住降雨时机,适时进行小麦早春追肥。缺氮田块每亩用尿素5-7公斤,缺磷田块每亩用磷酸二铵7-10公斤,采用施肥机(耧)施入土壤。有灌溉条件的旱地,结合春季灌水,缺氮田块每亩施尿素6-8公斤,缺磷田块每亩施磷酸二铵8-10公斤。(3)播种较早,施肥量高造成的冬前旺长田块,要促控结合。没有灌溉条件的旱地,要及早镇压划锄、提墒保墒。浇过越冬水的旱地,应及早划锄并将春季浇水推迟至拔节后期。(4)播种偏晚、苗情偏弱的田块,宜结合保墒尽早浅划锄,提高地温,促进弱苗转壮。(五)西北灌溉麦区(主要以春小麦为主,包括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甘肃省的中西部,青海省东部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1.施肥存在的问题(1)土壤有机质含量中等偏低,肥力水平欠佳。(2)氮磷钾比例不平衡,氮肥普遍较高,有机肥施用不足,忽视微肥施用。(3)施肥时间与小麦生育规律和营养特点不同步,氮肥多一次基肥施入,生长后期供肥不足。(4)头水灌溉较晚(4月下旬),籽粒灌浆时间短且不充分。2.施肥管理原则(1)根据土壤肥力确定目标产量,减少氮磷肥投入,补充钾肥,适量补充微肥。(2)增施有机肥,全量秸秆还田培肥地力,提倡有机无机配合。(3)“氮磷钾配合、早施底肥、巧施追肥”。保证苗齐、苗全。适时追肥,防止小麦前期过旺倒伏,后期脱肥减产。(4)施肥应与灌溉有效结合。强调早施基肥、机播种肥、灌水前追肥、孕穗期根外喷施锌和硼等微肥。3.推荐配方及施肥建议推荐配方:17-18-10(N-P2O5-K2O)或相近配方。施肥建议:(1)产量水平300-40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20-25公斤/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0-15公斤/亩;(2)产量水平400-55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30-35公斤/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5-20公斤/亩;(3)产量水平550公斤/亩以上,配方肥推荐用量35-40公斤/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5-20公斤/亩;(4)产量水平300公斤/亩以下,配方肥推荐用量15-20公斤/亩,起身期到拔节期结合灌水追施尿素5-10公斤/亩。二、水稻科学施肥技术指导意见(一)东北单季稻区1.东北寒地单季稻区(包括黑龙江省的全部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部分县)1.1存在问题和施肥原则该区域水稻施肥主要问题是大部分农户氮磷肥用量偏高,大量的氮肥集中在前期施用,氮肥施用时期不合理,微量元素缺乏时有发生。农户施肥方法不合理,随整地同时施底肥的农户比较多,长期淹水灌溉后直接追肥,影响肥料吸收效果。施肥原则如下:(1)根据测土配方施肥的结果适当减少氮磷肥用量,优化钾肥用量。(2)减少基蘖肥氮量和比例,增加穗肥比例,使拔节期穗肥氮比例达到30%左右。(3)早施返青肥促分蘖早发,插秧后3天内施用返青肥。(4)根据土壤养分状况适当的补充中微量元素。(5)偏酸性地块应施用钙镁磷肥,偏碱性地块少用或不用尿素作追肥,可采用硫酸铵做追肥。(6)基肥施用后旱旋耕,实现全层施肥;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施肥前晒田3天左右,施肥以水带氮。1.2推荐配方及施肥建议推荐配方:13-19-13(N-P2O5-K2O)或相近配方。施肥建议:(1)产量水平450-55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18-23公斤/亩,分蘖肥和穗粒肥分别追施尿素5-7、3公斤/亩;(2)产量水平550-70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23-29公斤/亩,分蘖肥和穗粒肥分别追施尿素7-8、3-4公斤/亩,穗粒肥追施氯化钾1-3公斤/亩;(3)产量水平700公斤/亩以上,配方肥推荐用量29-33公斤/亩,分蘖肥和穗粒肥分别追施尿素8-10、4-5公斤/亩,穗粒肥追施氯化钾1-3公斤/亩;(4)产量水平450公斤/亩以下,配方肥推荐用量14-18公斤/亩,分蘖肥和穗粒肥分别追施尿素4-5、2-3公斤/亩。2.东北吉辽内单季稻区(包括吉林、辽宁两省的全部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通辽和兴安盟三市(盟)的部分县)2.1施肥存在的问题(1)整体施肥过量,其中氮肥过量比较普遍、后期经常出现倒伏现象,个别地区钾肥也过量。(2)肥料投入结构不合理,重视氮肥、磷、钾肥投入,忽视中微量元素、特别是硅肥和锌肥的施用。(3)施肥时期不合理,氮肥大部分在前期施用,中后期比例偏低,影
本文标题:春季主要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发布 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376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