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自我总结-85分以上
字体考试频率加粗一次加粗,下划线二次加粗,加框三次加粗,加框,下划线四次加粗,加框,下划线,阴影五次加粗,加框,下划线,阴影,斜体六次第一章:反侵略第一节、鸦片战争前1、鸦片战争前后社会性质及主要矛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2、康乾盛世3、灾难总根源4、义律5、小农经济特征6、由盛转衰。第二节、外国侵略1、军事侵略(首先和主要)2、《南京条约》(第一个、五通商口岸),香港岛;法国(黄埔条约);美国《望厦条约》;《北京条约》,九龙半岛;中俄《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马关条约》日本3、门户开放;4、圆明园5、基督教光学会(万国公报)6、资本输出7、赫德8、经济掠夺手段9、广州湾。第三节、反侵略1、三元里;2、不能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3、林则徐(第一人,四洲志);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4严复《天演论》进化论思想、《救亡决论》5、爱国将领(鸦一,英国;鸦一,清军;甲午)6早期工人阶级产生于;失败的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第二章早起探索第一节、农民阶级1、太平天国运动时间脉络【开始,金田起义(1851、1)——永安建制(1851、9)——定都天京(1853)——北伐、西征、城外,军事全盛(1856)——天京事变(1856、9;石达开出走;转折点)——后期(李秀成、陈玉成)——结束,攻破天京(1864、7)】2、两个文件:《资政新篇》,资本主义,洪仁玕内容;《天朝田亩制度》,1853;3、失败原因第二节、洋务运动1、洋务代表人物,首领人物;冯桂芬,完整表述;指导思想2、洋务新政:翻译学堂包括(最早,京师同文馆);第一批留学生;江南制造总局,第一个;新式海军包括,主力;洋务事业包括;兴办企业方式,官督商办企业包括;3、洋务掌管机关4、失败原因第三节、维新变法1、第一次论战(张之洞,劝学篇,主张;主要问题;实质)2、上海,梁启超,时务报;天津《国闻报》3、谭嗣同《仁学》;严复《天演论》;梁启超《变法通议》;康有为著作4、学会5、意义6、历史舞台第三章辛亥革命第一节、历史条件及政党活动1、同盟会(时间,地点;性质,第一个;机关报;革命纲领;标志着);兴中会2、日俄战争3、1902-1911爱国运动形式4、骨干力量、阶级基础5、三民主义6、清末新政(1901、4;皇族内阁;废科举1906,内容)7、陈天华《警世钟》、《猛回头》;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革命军》,内容;第二节、胜利与失败1、广州起义;黄兴,黄花岗起义2、四川,保路运动3、武昌起义:领导团体;高潮,1911、10、10日;总督黎元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性质;4、1913-1922,挽救斗争;二次革命原因;第一次护法运动,1917,西南军阀;旧民主主义失败标志5、第二次论战(焦点)6、历史局限性7、袁世凯1914、5《中华民国约法》8、张勋复辟(辫子军)9蔡元培光复会、黄兴华兴会。第四章大事件阶段划分:1840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1949开国大典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1840-19221919-19231924-19271927-19371937-19451945-1949建党时期(共产党成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第一次合作)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8年抗战、国共第二次合作)解放战争时期辛亥革命五四爱国运动国共合作、北伐战争秋收起义、长征三大战役前三章课本第四章课本第四章课本第五章课本第六章第七章后三章第一节、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1、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兴起标志;主要阵地)2、鲁迅《狂人日记》;陈独秀《青年》3、五四运动(历史意义;开端,彻底;导火线;重要转变)第二节、马克思主义传播、共产党成立1、研究团体,北大;陈独秀、李大钊早起党组织2、《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译本3、1925年统编国民革命军4、中共一大(陈独秀当选,开会地点);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中共三大(制定统一)5、党领导工人运动(专门机关;1922高潮起点;1923京汉铁路罢工)6、李大钊(率先旗帜)7、上海机器工会8、1925-1926,16个月9、李大钊十月革命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0、黄埔政治部主任11、通俗工人读物第三节、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国共一大(合作政治基础三大政策,《孙文越飞宣言》;标志)2、反动政变【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1926、3);蒋介石四一二政变(1927);汪精卫七一五时间(1927)】3、五卅运动(风暴始于)第五章新道路第一节、国民党统治及中间党派1、国民党官僚资本性质;垄断银行;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民族资本主义受到;《训政纲领》;张学良东北易帜;特务机关2、邓演达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第三党),;中间党派;社会基础3、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任务第二节、共产党道路探索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1930、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进一步,以乡村为中心;)2、第一个土地法;1928-1929两部土地法3、1928-1930毛泽东革命道路理论著作4、八七会议(确定方针);著名论断5、工农武装割据(主要内容),著作6、南昌起义(开端);1927三场起义7、1931瑞金苏维埃大会;主席10、红色政权存在发展的客观条件第三节、曲折前进1、1930、6-1930、9主要错误;1931—1935,党内主要错误;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方针2、遵义会议(1935、1,转折意义;总负责人;新三人团;军事指挥小组成员;解决主要问题)3、长征(吴起镇1935、10会师,主力部队;会宁1936、10会师,主力部队;)4、1930-1931中央革命根据地5、中央苏区党组织一大排除毛泽东第六章抗日战争第一节、日本侵华1、1931年九一八事变2、1937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全民族抗战3.灾难表现4、30年代侵华时间5、傀儡政权6、1935华北事变第二节、局部及全面抗战1、1935瓦窑堡会议(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北平学生一二-九运动(1935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导火线)3、1933国民党爱国将领福州反蒋4八路军下辖5、冯玉祥察哈尔抗日同盟第三节、正面战场与后方民主运动1、我党(平型关大捷,第一次,1840百团大战,夜袭阳明堡飞机场)2、国民党胜利战役(台儿庄战役;谢晋元八百壮士,缅北远征军戴安澜,正面会战)3、1941中国民主政团联盟4、日本对国民党政策方针5、五届五中(方针;转向消极抗战)6、叶挺-新四军7、枣宜会战张自忠第四节、我党中流砥柱1、《论持久战》(关键阶段,内容)2、洛川会议(《抗日救国十大纲领》)3、文化界三大目标4、副参谋长左权5统一战线策略,总方针,中心环节,三个阶段,关键阶段,顽固势力6、整风运动主要任务,反对的错误倾向7、中流砥柱体现8、李鼎铭-精兵简政提案第五节、胜利、意义1、毛泽东1945《对日寇最后一战》2、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代表3、胜利因素第七章解放战争第一节、争取谈判到自卫战争1、1945、8、25《对目前时局的宣言》提出口号2、重庆谈判(《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1945.10.10双十协定;8月-10月)3、1945、9、19战略方针4、人民民主力量增长表现第二节、国民党危机重重1、1947、10、10,总部宣言口号;2、国统区学生运动;一二一,第一声号角;五二0惨案(1947,口号)3、《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完整提出总路线,土地改革总路线,系统阐述)4、1947战略进攻的序幕5、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文件6、全国内战的起点,首先进攻区域7、粉碎重点进攻区域8、1947台湾二二八起义;台湾民主自治同盟(香港)第三节、胜利1、《论人民民主专政》(系统建国主张;阶级构成;主要基础)2、三大战役(1948、9—1919、1;名称;第一个及时间;淮海战役总书记)3、1949、4、21(渡江战役)5、1949新年献词6、西柏坡-七届二中全会7、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基本经验8、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协议第八章社会主义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胜利完成1、建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2、大陆统一(西藏和平解放时间)3、经济恢复(国营经济途径来源及其主导地位;三反运动,党政机构工作人员;)4、1950《婚姻法》5、抗美援朝彭德怀6、1950,6七届三中全会中心任务,内容,好转条件,三年争取7、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0第二节、过渡时期总路线1、过渡时期总路线(主要任务;一化;1953正式提出)2、经济成分第三节、社会主义改造1、农业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半社会主义;完全社会主义;文献2、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高级形式3、意义(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主要标志)4、1953一五计划开始,中心环节,三大钢铁基地,企业第九章探索发展第一节、良好开局(1956-1966十年全面建设时期)1、《论十大关系》(基本方针(经济建设);民主党派方针)2、《关于正确护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政治生活主体;基本任务)3、陈云三个主体,三个补充4、整风运动(反对错误倾向)5、三届全国人大(四个现代化)6、中共八大经济建设方针第二节、严重曲折(1966-1976文化大革命十年)1.文革导火线,结束标志2、1961,八届九中全会方针3、林彪,江青集团粉碎时间4、1967二月逆流人员5、1959庐山会议彭德怀6、左倾错误是7、七年人会议1962,1总结教训第三节、成就,成果1、1964年科技成就原子弹;六七十年代科技成就;1970人造卫星2、毛泽东社会主义分为3、,两条腿方针4、1971,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毛泽东对待古今中外文化的方针第十章改革开放第一节、历史性转折及改革开放1、思想解放运动,文章题目;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历史意义;)2、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3、邓小平首提四项基本原则时间;内容4、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文件;社会主义经济是8、1980刘少奇平反第二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展开1、中共十三大【198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系统阐述】第三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1、1998,三讲教育2、1992年十四大经济体制改革目标3、十四届六中全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4、1980、1988经济特区;1985经济开放区;1990进一步战略5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指导思想6经济体制改革行动纲领7、1995江泽民两岸关心讲话;香港回归时间;90年代统一成就;1990、12、20澳门回归8、邓小平农业改革发展思想1990;第四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中共十七大(理论体系;最鲜明,最显著,最突出;取得成绩的根本原因)2、2003十六届三中全会(科学发展观)3、2002,邓小平广东考察提出4、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文件;其后总体布局6十六大三个代表入党章第五节、成就1、2006经济总量世界第四2、基层民主自治体系3、2005,3《反分裂国家法》4、90年代后期,风险考验5.入市后对外开放格局
本文标题: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自我总结-85分以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442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