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班级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方案
1《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班级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方案一、课题的提出(一)时代背景人们常说:“习惯决定一个人的性格,性格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可见习惯养成非常重要,但习惯并不是靠一时或是一日就可以养成的,而是靠长久时间的坚持,才能养成的。曾经有一个讲座,当中提到,“小孩不爱刷牙的问题”,讲师提出让家长监督孩子每天刷牙,如果坚持到21天时,孩子不用大人提醒就会自己拿着牙刷主动的刷牙了,我开始并不太相信。回到家,我试着用这种方法去训练孩子,训练10多天时,孩子竟然拿着牙刷吵着要刷牙了。从这件事中让我明白了,在教育教学当中也是一样,只要你去坚持训练学生习惯的养成,那是一定能成功的!要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首先要发现学生们的不良习惯。乡村小学生受不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的局限性,导致学生学习习惯方面存在诸多的弊病:上课不专心听讲,解题不独立思考,作业不独立完成,错题不及时订正,题目不完整解答,字迹不认真书写,题意不仔细解读。学习习惯差导致:学习兴趣低——学习成绩差——学习信心衰退——学生厌学。由此可见,不良学习习惯直接引发学生的学习成绩差,教师教学费力的严重后果。在教学当中我们不难发现,小学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并不取决于智力水平的高低,而往往取决于学习习惯的差异。因此,2结合小学教学,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是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努力的一个方向。习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简单地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过,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同样,在我国古代也早就有了“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说法。由此可见,从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主动的、自主化了的持久学习方式,往往它成为一个人学习品行的一部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一个人成长中有多方面的作用,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手段,它广泛存在于学习的所有内容中,体现在学习过程里。例如课前预习、大胆提问、积极质疑、独立作业,自觉检查的习惯等都属于学习习惯。少年儿童中却普遍养成了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如课前不预习,不敢提问,不会读书等,而且农村家长的素质普遍不够高,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没有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如果任其发展,必然影响学生日后的健康成长。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在这一阶段,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其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时期是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农村小学生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是关键,是重中之重,在整个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养成教育处于奠基的作用,是基3础。对于小学生以后的成长乃至一生都会产生不可小觑的影响,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嫩苗易弯也易直”这就强调了良好习惯的养成要从“早”从“小”养成,况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也并非那么容易,它有持久性。(二)现状的需要一、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1、小学生课前学习习惯的现状小学生课前学习包括制定执行学习计划,做好课前学习准备和做好课前预习等。学习计划是学生定时定量学习,完成学习任务的保证。做好课前准备是学生上好课的前提,它有利于稳定小学生的学习情绪,保证上课的质量。从实际调查发现有10%同学根本没有学习计划,学习处于一种随意状态,执行学习计划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虽然大部分学生开学初都能按要求制定学习计划,但经常按计划来学习的学生是少数。2、小学生课堂学习习惯的现状课堂学习是小学生增长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上课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眼睛注视老师,根据老师的要求注视黑板或看课本,不讲废话,不做小动作,善动脑筋,积极思考,适当记笔记等是对小学生听课的基本要求,也是其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重要条件。小学生课堂上始终专心听讲的人数比例并不高。3、小学生复习及作业习惯的现状4小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后复习,独立地完成作业,不仅能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还能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强的自学能力。但在小学生中,做作业前不注意复习知识,不把握知识的重点、难点及理解作业的内容和要求,而是拿起本子就做的情况大有人在。4、小学生考试习惯的现状考试是对小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学生平时学习是否能认真复习,考试前是否能系统复习,考试中是否能独立思考,考试结束后是否能正确地看待考试的成绩,进行归因分析,将直接影响小学生的后继学习。实际上小学生在考试前能够做经常、系统复习的学生只占三成。而且考试不好的学生几乎不告诉家长近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小学生的生活条件及环境有了很明显的改善,随着国家计划生育的实施,独生子女的比例也占了很大一部分,于是在少年儿童中普遍出现了一些“自我主义”为中心的不良倾向,这些孩子大多行为霸道、自私任性、不懂礼貌、孤僻暴躁,违背了道德的形成,偏离了良好思想道德的轨道。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重要的就是养成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推动我国基础教育工作的发展,推动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增强公民道德意识,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以德兴国。二、理论界定学习习惯的界定:5习惯是一种可以主宰人生的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是以小学生为培养对象,以学习活动为内容,有目的地经过重复或练习逐步形成,进而巩固下来并为之需要的学生行动方式。据统计,习惯在一切活动中处于轴承地位,如:形成好成绩的各种因素的比重是:学习习惯占33%,兴趣占26%,智力占15%,家庭影响占5%,其它占25%,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习惯是影响各门学科学习的重大因素,因此,从所有学科的第一课时开始,就应该根据教学条件、学习情况、课本、教师所用教学法体系以及所依据的教学理论,有计划地、持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今省内及国内对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或者学习习惯的研究已不乏其人,他们研究了怎样去培养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还研究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形成特色班级的重要性,但就如何去培养农村小学班级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方面还不是很多,而我国农村学生比例较大,培养农村小学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特别是班级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性的学习环境,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乃至提高我们全民素质、推动我国基础教育工作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意义。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一)教师: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62、加强对教材教法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3、善于为学生创设成功体验的情境,树立学习自信心,强化学习兴趣。4、加强对学生课内外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的指导,让学生敢创新,会创新,促进创新人格的发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5、加强对学生评价策略的研究。终结性评价和过程评价要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二)学生:1、自觉做好课前准备。看书时,身要坐直、书要放正,眼睛离书本保持一尺的距离;写字时做到眼睛离书本一尺,手指离笔尖一寸,身子离桌一拳。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回答问题,用标准的普通话。书写要认真,正确率高,课堂作业要及时完成,家庭作业要认真完成,不抄袭他人作业。2、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能按老师或导学案要求自主预习,尝试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知识,对不明白的问题及时记录,做好标记,待课堂上及时向老师、同学提问。3、自主学习,善于学习,愿意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提问,大胆质疑,乐于与同学合作学习,互帮互助,有成功体验,能积极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相信自己能学好。4、在学习活动中,能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敢于大胆猜测,具有创新意识,会与同学合作,有克服困难的愿望和体验,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75、要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四、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习惯培养,要立足教育,落到细节,重在指导,贵在坚持,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实践性与实效性。为此,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1.整体性原则首先,学习习惯培养要面向全体学生。所有学生都是习惯培养的对象和参与者,习惯培养的计划、实施、组织活动都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需要和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全体学生的习惯水平的提高为基本立足点。其次,学习习惯培养要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要落实在课堂教学上、课外活动上、教育环境上。2.主体性原则学习习惯培养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意识,坚持外部帮助和自我内化相结合,坚持教师的教育与引导和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相结合,重点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学生主体意识的调节作用,主体的践行,完成主体的内化。3.层次性原则在进行学习习惯培养时,要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不同层次、形式多样的、针对性强的习惯培养活动,以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4.自觉性原则。8习惯养成的最高机制,是形成学生的自身需求,而不是外在的强制。养成一个好习惯,应该是要让学生觉得:这是我盼望的,这对我的帮助很大,对我的发展很有用,好习惯多了,我才是一个好学生。这样学生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5.循序渐进原则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同年级要有所侧重,由易到难,由浅入深。6.持之以恒原则学习习惯培养难在起点,贵在坚持。我们知道,持续不断地做一件事,可以花费较少的成本而取得成功的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如此,严格训练必须持之以恒,有足够的耐心,才能见效,搞一阵风式的运动只能是徒劳的。五、研究的方法学习习惯培养的内容要顺应小学生本身的成长、发展和现代社会的要求,符合我校实际,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根据这一宗旨,确定我校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内容如下:(一)良好写字习惯。达成目标:班级整体写字力求正确、规范、美观,并有一定的速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写字时做到眼睛离书本一尺,手指离笔尖一寸,身子离桌一拳。内容方式:用铅笔、钢笔等书写课内作业,并坚持每天一定数量的写字练习。9成果表述:学生作业本、课外练字本。(二)良好的上课习惯。达成目标:一是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习惯;二是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三是课堂发言响亮,干脆,仪态大方。四是关注学习效率,“今日事、今日毕”,学习不拖拉。内容方式:在学习活动中,学会倾听,积极思考,大胆提问,敢于质疑。成果表述:学生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三)大胆提问,敢于质疑。达成目标:在学习活动中,敢于大胆猜测,具有创新*****,逐步提高质疑质量。内容方式:在课前预习中、课堂学习中、课后回顾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成果表述:学生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四)良好预习习惯。达成目标:掌握预习方法,自主完成导学案自学预习部分,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和准备。内容方式:通览教材内容,借助工具书预习,搜集相关信息资料,自作学具,开展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成果表述:导学案预习、资料搜集本、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小报告、教材上的圈点勾画、批注及各种学具等。(五)良好语言表达。10达成目标:学生用标准的普通话交流,想说、敢说、爱说、会说,形成较强的应对和表达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讲文明话,做文明人。内容方式:采取演讲、新闻播报、口语交际等方式,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表达出来。成果表述:学生交流及活动中的表现。(六)经典诵读。达成目标:读书时,身要坐直,书要放正,眼睛离书本保持一尺的距离;喜欢读书,读“好”书,掌握方法——会读书,广泛阅读,注重积累,提升素养。内容方式:运用朗读、默读、浏览等方式阅读国学经典,并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成果表述:读书汇报交流、问卷调查、朗读比赛、积累笔记和日记本等。根据课题所需,本课题采取以下研究方法:1)个案研究:抽取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个案,进行跟踪研究。2)调查了解:针对一些家庭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学习习惯方面的经验和具体做法。3)总结研讨:通过课题组成人员的讨论、总结、对自己工作做出总结工、研讨。4)著作
本文标题: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班级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446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