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四平镇中心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校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大连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学校建设项目四平镇中心小学实施方案为了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的信息素养和驾御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和效能,锤炼学校信息化办学特色,提升我镇教育信息化程度和总体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效率,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通过实施大连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实践)区、大连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实践)学校项目,进一步完善我市中小学教育信息环境,发挥实验(实践)区、校的示范辐射作用。推动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的开展,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及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办学效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有效地使信息技术资源服务于教育,促进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这是教育能否与现代化建设接轨的关键。地域的限制制约了我镇教育的迅速发展,因而拓宽教育渠道,丰富教育内容,打开教育对外开放的窗口,加强我镇教育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硬件设施的配套,更需要教育工作者思想观念的转变,我镇教育信息化建设坚持从实际出发,逐步实行整体规划,协调发展。以加强教育信息化管理,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和农村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为重点,以四平镇中心小学网站和普兰店市教育局网站以及大连教师网为主要交流平台,以应用促建设,以需求促发展,合理配置,资源共享,以推动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二、学校现状分析主要从信息化应用所需的硬件设施及软件设施两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明确实施项目要具体解决的问题。(一)硬件设施学校有11个普通教室,6个专有教室,总共17个教室。每个普通教室配有一台电视机、一套班放通设备。微机室1个,共37台电脑(15台电脑的配置于2008年,需要更新,22台电脑的配置于2011年),生机比7:1。学校于2006年成为辽宁省农村远程教育项目学校,设有信息教研组(现有成员2人)负责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学校电脑硬件维护、远程教育设备维护和日常管理等工作,有移动电教车3套,教学光盘播放室一个,卫星接收室一个,学校教师师机比为1:1,办公室能直接上网。(二)软件设施1.教师利用市信息中心的网站实现资源共享,除此之外,教师利用网络进行查找资料,解决一些问题,借助网络的教研、交流活动在学校日常活动中已经形成。2.经济的制约,多数学生还不能在家中上网,所以学生获得、分析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以及自学的习惯还比较薄弱,学生信息化应用率较低。3.由于起步晚,各种教育教学的资源还比较缺少,如题库、共享的电子备课材料以及课件等,现在正在不断地积累当中。4.校共有专职教师43人,平均年龄偏大。本校45周岁以下的所有教师经过了教育信息技术的初级、中级培训,都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目前相当部分的老师能使用多媒体课件,也能自己制作PPT课件。三、主要解决问题根据现状分析,确实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解决,经过仔细考虑,学校确定了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补充专业信息技术人员,加强网络的维护与管理,保证网络环境的畅通无阻,为实现教育信息化提供最基本的保障。2.提高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形成积极使用信息技术来改变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氛围;鼓励教师用足、用好手头各种数字化资源。3.有针对性的提高绝大多数教师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部分骨干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起到以点带面,逐步实现整体提高。4.拓宽数字资源来源渠道,加强学校和外部世界的联系。5.发挥信息技术在学校行政管理方面的优势,提高管理效能。6.建立电子教案库和课件库。四、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根据中心校《四平镇中心小学教育十二五规划》,我镇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构建一个与各中小学、县、市各级教育互联网相联通的、开放的教育网络,在学校教育和行政管理两方面基本实现信息化,全面提高教师、学生运用信息网进行工作、学习的能力,创造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的现代教育模式和管理模式,以促进我镇教育的全面发展。(二)具体目标1.加强师资队伍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采用点面结合、骨干领衔、整体跟进的培训形式,分块分类培训,侧重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及学科整合方面的培训。2.加强网络管理,逐步完善技术支撑。加大财力、人力的投入,建立校园网络管理平台。3.建立电子教案库和教学资源库。构建电子教案库和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和成果的共享,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有效、高效使用。4、在2012年,全镇各村小、中心校开通网络,保证网络校校通,能通过网络收、发E-mail,和通过政务平台及时接收中心校传达的各种信息。5、2013年10月,开通中心学校网站,通过网站向各小学传达文件、通知,展示本校办学风采。6、中心学校网站开通后,中心小学和春晖希望小学教师注册率达30﹪以上。7、及时向普兰店里市教育局网站发布我镇教育信息。五、组织管理为了迎接大连市及普兰店市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校建设项目专项督导评估,推动我镇“实验校”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中心小学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组长:盛德禄副组长:尹德成成员:唐文泉王允强刘作凌连胜慈文锋四平镇中心小学下设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校项目建设办公室,项目建设办公室设在副校长室,办公室主任由副组长尹德成兼任。六、实施内容2、创建中心学校网站,丰富网站内容,注册教师开通网校空间。3、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培训,确保每一位青年教师至少掌握一门课件制作技术。提高网校管理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切实保障网站的正常运行。4、切实加强对农村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和对农远资源设备的管理维护。六、具体措施(一)、加强信息技术教师和网络技术人员队伍建设1、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使用计算机的技能,学会在网络环境下办公、获取知识信息。2、提高各校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办公效率。(二)、加强硬件建设1、各小学须加强对信息技术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信息技术设备的正常运行。2、在条件许可的学校,逐步建立微机室,提高小学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普及率。(三)、加强资源库建设1、中心学校网站及时发布各种信息,保证信息的时效性和科学性。2、各小学须有中心学校网站信息联络员,保证把本校各方面信息及时上传到网站管理员,增强学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3、鼓励教师向网站发表教学论文、经验小结、教学设计、教育纪实等作品,并通过网校论坛积极交流,互相学习,共同发展。七、保障措施(一)、队伍保障。1.本项目有校长的亲自带领与参与;2.区信息中心有针对性的培训技术支持。(二)评估机制1、在每年对中小学校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中,信息技术建设将作为对学校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促进学校对信息建设工作的重视,提高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率。2、中心学校网站对各校投稿情况进行登记评比,建立小学信息排行榜。八、项目工作计划(一个学期)月份工作内容及任务9-11月1.学校成立本项工作小组,研究整体目标及任务,制定项目实施方案;2.清理学校信息技术硬件设施,向有关部门反馈学校需求;3.召开全体教师大会,布置工作目标和要求;4.完成三项调研工作;12月-1月1.召开工作小组会议:确定主要的研究任务及行动计划;2.培训工作启动;3.信息组、各教研组、教导处、政教处分别完成本项工作的研究计划及活动安排,并制定可操作性的任务单;4.开展课题研究3月1.进一步深化管理无纸化工作2.组织开展“课堂中有效应用教育资源”的校级研讨活动;3.定出研讨形式与预期达到目标;开设研讨课、录像课;4月1.领导小组对第一阶段工作小结,检测、评估本项研究(中期)开展情况。根据第一阶段实施情况,修整本项目方案;2.开研讨课、录像课的执教教师研讨活动,组内交流教学设计;5月1.开展网上专题研讨。2.开展网上评课。3.教学评价系统使用情况反馈;4.规划校本资源的建设。6月1.收集、整理本项研究资料及成果;2.各学课教师完成自己的各种资料;3.各条线完成研究情况总结;4.学校完成“教育信息化应用实践研究”的文字工作总结报告;5.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研讨第二阶段工作。7月1.工作例会研究下一阶段工作;2.开展网上专题研讨。3.网络教研活动启动。1.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研究;2.优质课例研讨;8月1.课件作品评比;2.开展网上答疑工作;3.课程信息化应用课题展示。4.课堂实录,教学反思启动。9月1.课件评比;2.运用管理平台进行期中质量分析;3.班级主页展评;4.开展网络阅读活动。5.网络评课,教研展示。1.电子教案汇集;2.课件展评;3.各项工作总结、评估;4.优秀教师评选;5.落实各项奖励制度。普兰店市四平镇中心小学2013年9月
本文标题:四平镇中心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校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451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