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完整课件(统编版人教版)
部编版(人教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一、认识一位名人:郭沫若姓名:郭沫若别名:郭开贞生辰:1892年忌日:1978年6月12日籍贯:四川乐山地区:四川乐山职业: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又名郭鼎堂。四川乐山人。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郭沫若出生在一个中等地主兼商人的家庭。早年留学日本,先学医,后从文。•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五四”时期,发表新诗《女神》等,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1926年任广东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在起义部队南下途中参加中国共产党。•1928年因受蒋介石通缉,旅居日本,从事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学的研究工作,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研究》。1941年皖南事变后,创作了《屈原》、《棠棣之花》、《虎符》、《孔雀胆》等历史剧和战斗诗篇《战声集》。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人民保卫世界生闰委员会委员、中日友好协会名淮会长等职。•1978年6月1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所著《甲骨文字研究》、《两周金文辞图录考释》、《金文丛考》、《卜辞通纂》等,曾在学术界引起震动。生平著述收有《郭沫若文集》(17卷)和《郭沫若全集》。二、了解一种水鸟:白鹭人们用手机拍摄的生活中的白鹭白鹭1、感受白鹭的形体美(静态)感受白鹭的形体美(动态)喜欢站高枝的白鹭图1、水面上白鹭的群聚生活图2、白鹭在沼泽地的群聚生活水墨画:秋天的白鹭三、课文《白鹭》赏析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白鹭》3分钟,把不熟悉的字词下面标上记号;3、谈观后、读后的感受(学生各抒己见)4、文章主旨《白鹭》通过对白鹭的赞美,讴歌了那些“因为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5、作者赞美白鹭之美的思路是怎样的?明确:作者先用“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总起全文,后具体从静态美和动态美分写白鹭具体之美,最后,以“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的诗”作结。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6、白鹭在南方是很常见的一种鸟,就象我们北方常见的麻雀一样,作者为什么要如此称赞他的自然之美呢?明确:课文第4自然段,告诉我们,白鹭因为常见而被人们忘却他们的美。生活中,人们常常认为“物以稀为贵”,以为常见的并不美。其实不然,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这被人忘却的美,正是作者刻意要挖掘的。告诉我们大家,在生活中要善于从平凡中发现自然美。7、文章6、7、8三节在作者的笔下恰如几幅优美的画,你能概括这几幅画面吗?提示:白鹭钓鱼图;白鹭瞭望图;白鹭晚飞图你最喜欢哪一幅图?说说体会?8、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学生各抒己见)9、作者为何把白鹭比作精巧的诗,韵味无穷的诗?提示:白鹭外形精巧,给人类美的享受;白鹭静静地“钓鱼”、悠悠地站立、低低地飞行,高雅脱俗,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带给人无比的快乐。这样比喻表明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10、关于《白鹭》的写作艺术((一)、贵神韵勾勒、疏据实描写提示:如“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究竟怎么适宜,却没有从正面作具体描写。再如:”那雪白的蓑毛······黛之一忽则嫌黑。“除”铁色的长青色的脚“有具体的描写外,其他都是虚的、抽象的、概括的描述。这种注重神韵的写法和一般描写不同。(二)、巧用衬托比较的方法提示:把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比较、突出白鹭的适宜白鹭白鹤朱鹭苍鹭四、能力迁移,看我厉害1、请你试着写一首赞美白鹭的诗、散文或选择课文中的内容画一幅白鹭图。试试看,祝你成功!2、预习:晓雪《关于散文白鹭》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打一植物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根根胡须入泥沙,它为什么叫“落花生”呢?花生是一种草本植物,花是黄色。花垂落在地面,花落以后,在地下结果的作物,所以也叫“落花生”。落花生花生,原名落花生(学名:ArachishypogaeaLinn.),属蔷薇目,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或匍匐,长30-80厘米,翼瓣与龙骨瓣分离,荚果长2-5厘米,宽1-1.3厘米,膨胀,荚厚,花果期6-8月。主要分布于巴西、中国、埃及等地。可用于制皂和生发油等化妆品的原料。许地山: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学者。他出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许地山小的时候,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喻教育子女,给许地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21年许地山开始创造时,就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在古文中,“华”同“花”),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走进作者了解作者(1893-1941)许地山的父亲叫许南英,进士出身,是位爱国诗人,也是位颇受百姓爱戴的好官。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他曾率领台湾人民苦撑危局,死守孤城台南。他将多年积蓄全部充作官饷,坚决抵抗日本鬼子的入侵。台湾被日本侵占后,他不愿当亡国奴,就携眷搬到祖籍福建龙溪。在许地山十四五岁时,他出任广东省三水县县令,全家住在衙内大院里。他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许地山的母亲建议开辟出来种花生,这就是课文中所写的事。爱慕:由于喜爱或敬重而愿意接近。成熟: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泛指生物体发育到完备的阶段。分辨:辨别。体面:(相貌或样子)好看;美丽。可惜:值得惋惜。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收获:取得成熟的农作物。开辟:开拓发展。翻地:用犁、锨等翻松田地。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开辟—()居然—()吩咐—()便宜—()近义词开拓叮嘱竟然反义词居然—()便宜—()爱慕—()果然昂贵廉价嫌弃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种花生、收花生。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做了准备。第三段(第3自然段到最后)父亲和我们边吃花生边议论花生,父亲对花生品格的赞扬,使我们对花生产生敬佩之情。初读,了解段落结构•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中心句——•这篇文章是分几部分来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一.再读课文,看看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几件事,然后完成这个填空:(按课文顺序填空)(种花生)—〉()—〉()—〉()吃花生收花生议花生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收获了。居然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居然”说明什么?•浇水•播种•翻地•买种2、说说种植花生的过程。种花生的过程读文理解1.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2.课文中哪些词语写种花生的经过?这些词语能颠倒吗?为什么?先写种花生,再写收花生。买种、翻地、播种、浇水;这些词语是按种花生的顺序排列的,不能颠倒位置。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为什么居然收获了呢?1、没想到可以收获果实,强调了大家那种惊喜的心情。2、“我们”的栽种水平不高,花生却成活了,说明花生的生命力顽强。答:它是在地上开花,花落以后能钻进地里结出果实,所以叫“落花生”。什么是“落花生”呢?花生的生长过程演示二形成子房柄一开花三子房柄钻入土里四形成果实第二课时细读课文,思考问题•我们兄弟姐妹是怎样评论花生的?父亲又是怎样说的?•父亲拿什么来跟花生进行对比?•父亲通过花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孩子爱吃花生吗?爱花生的味美花生可以榨油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出来才知道。”父亲的话---------------------第一次读读第10自然段,说说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和同学交流自己的体会。填写下表:花生桃、石榴、苹果位置外表印象埋在地里高高地挂在枝头矮矮地长鲜红嫩绿挖起来才知道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埋在地里高高地挂在枝头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矮矮地长在地上挖起来才知道鲜红嫩绿对比高高地挂在枝头矮矮地长在地上判断•再次读父亲的话,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A.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B.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的东西都是不好的()C.我们不需要外表美。()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是哪一样呢?父亲先把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相比,通过果实的色彩、样子以及果实生长的位置的比较,说明花生没有桃子、石榴、苹果的外观美丽,它却具有内在得最可贵之处;朴素无华、默默无闻、不计名利。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看看谁读得最好“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父亲的话--------------------第二次读句子,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这句话中的“不好看”“很有用”揭示了花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表明父亲对花生对这种品质的赞美,父亲希望做人不能只追求外表体面,更重要的是希望我们做一个脚踏实地、不图虚名、表里如一、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朴实无华。像花生一样对别人有用的人。回答问题“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1、什么叫有用?2、对谁有用?3、“体面”是什么意思?4、“讲体面”是什么意思?(有真才实学)(别人、社会、国家)(外表)(讲究外表)这句话是“我”从花生可贵的品质和父亲对“我们”的希望中,总结出的一个道理。这个道理是做人要做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人。相反,只讲外表美而对社会和他人没有任何益处,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的人,是不受欢迎,是没有存在价值的。这句话强调人生的价值在于“有用”,但并不与“讲体面”对立起来。父亲的话的作用:•这句话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做人的道理,赞扬了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计名利、有真才实学而不炫耀自己的人,赞扬了一切默默无闻、为人民做好事、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批判了那些只求表面、贪图虚名、对社会无用的人。许地山这样说,也是样做的,他长大后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花生,这就是他笔名的由来。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他说过的这句话:“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花生的品格•具有花生品格的人:送报人,农民,清洁工,修理工……各种工作岗位上的普通劳动者他们不图虚名,默默奉献……起早贪黑的清洁工人起早贪黑的清洁工人,你们辛苦了!风雨中的送报人我想做___________一样的人,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命运只能注定我做花生这样的人我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桃子苹果石榴花生父亲的话--------------------第三次“你们”指谁?“希望”又指什么?老师希望你们做什么?父母希望你们做什么?国家希望你们又做什么?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父亲的话却深深地记在我的心上●“印”:牢牢地记住使终生不忘。“记”:把事物保持在头脑里。>两者程度不一样如:“认真”和“非常认真”课文按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的顺序,重点记叙作者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时议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理,告诉我们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
本文标题: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全册完整课件(统编版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499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