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纪念离休干部制度30周年鉴
——永吉县纪念离休干部制度30周年鉴建立老干部离休制度,是妥善解决新老干部适当交替、干部制度的一次深刻革命,是关系我们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事业能够顺利实现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1983年9月,根据省委【1983】64号文件精神,成立了永吉县委老干部局,为局级建制机构,由县委组织部直接领导,专职负责服务管理全县的离休干部工作。建局30年来,永吉县委老干部局在永吉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老干部局的指导下,在全县各部门、各乡镇的支持、配合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老干部工作的各项职能,全面落实离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重视发挥老干部的积极作用,为永吉县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三十年来,永吉县老干部工作先后获得省、市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等八十五项表彰,有一百二十六人次获得省、市表彰和奖励。1983-1992是老干部工作良好开局的十年。这十年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干部离休制度初步建立,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视老干部工作,中央确定了老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制定了比较完善的落实老干部政治、生活待遇的制度和规定。各级成立了老干部工作办事机构,专门负责老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通过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基本实现了老干部从在职到离休的平稳过渡。1993-2002是老干部工作改革拼搏的十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并不断完善。这一时期,老干部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解决同职务同条件离休干部离休金企业比机关低的问题、“两费”拖欠问题等成为老干部工作的难点问题。2003-2012是老干部工作科学发展的十年。这一时期,老干部工作的对象和中心任务也发生了变化。提升老干部服务保障水平、探索利用社区资源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等成为做好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新任务。目录三、时刻充满真情二、注重发挥作用一、全面落实政策四、优质贴心服务五、建设文化阵地一、全面落实政策落实党对离退休干部的各项政策,实现、发展和维护老干部利益是老干部工作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建立离休费保障机制、医药费保障机制、财政支持机制,全面落实离退休干部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保证离休费正常发放、确保老干部医疗救治所需医药费;通过建立困难老干部帮扶机制,为困难老干部提供生活保障;通过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保持老干部思想常新、队伍稳定。第一,克服困难、确保“两费”。要保证“老干部离休退休以后,基本待遇不变,生活待遇略于从优”,必须保证“两费”的及时兑现,“两费”落实是硬指标,是红线和底线,是高压线。多年来,老干部局坚持按照县委主要领导的“老干部的事必办、快办、办好”的指示精神,从优从快落实好老干部生活待遇,县财政对离休干部的补贴逐年加大,确保了老干部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尽管永吉的财政现在还很困难,但离休干部的遗留问题已经解决,政策规定的待遇已全部落实到位,老干部很满意。近十年来,永吉县委、县政府累计投入2100多万元,在落实生活待遇方面做到了优先、按时、足额发放离休费和特需经费,解决了破、停产企业离休干部的统筹外费用问题;供热费财政100%报销;2007年国庆节前,县财政借款180万,发放了企业离休干部按规定享受的生活补贴(阳光工资)、一次性补发了机关事业单位陈欠多年的离休费,卸下了最为沉重的历史包袱;将全县78名破、停产企业离休干部全部纳入老干部局集中管理,做到了应管必管;为39名无工作的停业离休干部遗孀办理了低保。——对离休费进行了查漏补缺。2008年12月17日财政追加25.8万元,对离休干部的离休费进行了查漏补缺,彻底解决了离休干部离休费的遗留问题。——医疗统筹标准逐年提高。离休干部的医疗统筹标准由2008年的每人每年5000元提高到10000元,个人账户由每人每年800元提高到2500元。年末超支由财政全部核销。——各项补贴津贴全部到位。离休干部的生活补贴、供热补贴、住房补贴,护理费、节日补贴、加发一个月离休费以及公用经费、特需经费等,全部按规定标准落实到位。我县从2006年1月1日开始,除粮食、林业、交通三个系统仍由主管局管理外,其余78名企业离休干部全部纳入老干部局集中管理,做到了应管必管。除社保公司负责的离休费、护理费外,其余费用(生活补贴、住房补贴、供热补贴、节日补贴,医疗费、报刊费、洗理费以及公用经费、特需经费等)全部由财政补助,每年约需要150万元之左右,人均补贴近3万元。2011年将事业单位自收自支单位星星哨水库的离休干部谢华山、杨书珊离休费、生活补贴、医疗统筹纳入县财政预算,划归老干部局管理,解决了原单位离休费、生活补贴、医疗统筹困难的问题。第二,政治生活、丰富多彩。要保证“政治上尊重老干部,思想上关心老干部”,必须将老干部组织起来。落实好老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始终是老干部工作的重中之重。30年来,老干部局一直重视加强离休干部党建工作,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把“争先进、创五好、强堡垒、树形象”的品牌创建活动作为全县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载体,优化组织设置,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坚强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了我县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党员创先争优的一大特色。离休干部党支部是老干部的政治核心,是组织、教育、管理、凝聚和代表老同志的战斗堡垒,是沟通联系老干部的桥梁和纽带。衡量老干部党支部工作的三项标准是,有无影响新老团结和谐、有无上访告状、有无不与中央、省委保持一致。通过一系列活动,增进了老同志之间的了解,活跃了离退休干部的组织生活,激发了老干部们积极向上、发挥余热的热情,支部建设达到了“六有”,即:有班子、有场所、有制度、有经费、有活动、有成就。做到“五好支部”,即:支部班子好、党员队伍好、组织设置好、活动开展好、群众反映好。教育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连续十几年被省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评为“五个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30年来,我们一直坚持认真组织老干部学习,通过学习让老同志及时了解上级精神和要求以及政治经济形势,使老干部思想常新,理想永存。老干部局每年至少两次定期组织召开通报会,汇报国家及我县政治经济形势,组织召开座谈讨论会,给老同志创造反映意见、提出建议和更多的谈话机会,让他们感到有地位,很光荣,这样既有利于统一老干部的思想,又有利于发挥老干部参政议政的作用。第三,关心照顾、扶贫济困。30年来,我们始终把照顾离休干部生活、帮助救助困难老干部作为老干部工作的重点,对困难老干部实行动态帮扶。对生活有困难的老干部救助1216人次,累计补助资金52万余元。我县从2007年开始,就建立了困难老干部帮扶机制。当年财政拨付专款1.5万元,为11名患糖尿病、脑血栓等疾病的老干部报销了超支的门诊费,对5名老干部给予了生活补助。2008年,组织部给老干部局解决资金2万元,专项用于老干部。为高升俊垫付医疗费3万元,为张长忠报销回原籍车费600元,为王振太购买取暖煤2吨,为王文林解决了住房,为8名老干部给予了生活补助。从2009年开始,从老干部经费中单列资金2万元,专项用于帮扶困难老干部。2011年为重病家庭困难的王振太、鄢兴亚每人救助1万元。仅2010年和2011年两年,就为87人次老干部支出帮扶资金10.5万元。二、注重发挥作用广大老干部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是建立新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功臣。每名老干部都有一段光荣的革命历史和应该学习借鉴的优良传统,广大老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重视发挥老干部作用就是重视党的重要政治资源。老干部们在关心教育下一代、扶贫开发、引资招商富民和弘扬地方特色文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们在各项活动中的突出表现和表率作用,有很大的影响力。离休干部丁文俊1984年开始在承包的荒山上栽植果树,每年都有2万元的可观收入。在他的带领下,他所在的朝阳屯大部分农民都在山片栽植了果树,很多村民走上了致富之路。他还无偿地向村民传授果树栽培技术,多次资助农民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他的事迹,被《夕阳红》所刊登,还被吉林市编录建党80周年系列影视材料中,并进行了录相。北大湖镇的离休教师沈洪志,今年八十二岁,离休后办起学生课外活动站,他每年都投入近六百元订阅报刊、杂志不断装备活动站,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为社村义务出板报十余年200多期,为社村的“三个文明”建设做出很大的贡献。2006年被中共吉林市委、吉林市人民政府评选为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教育局离休老局长安平离休不离岗甘愿做奉献,离休后担任县教育局老干部吉林党支部书记、老协主席和关工委常务副主席工作。他努力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获得了很多荣誉,他负责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先后被评为县、市、省的先进党支部,他个人也多次被省、市、县评为老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党务工作。在近几年开展的百进千联、三帮扶、下基层送温暖等活动中,捐款捐物、献计献策,老干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永吉帮扶活动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三、时刻充满真情亲情服务,永无止境。建局以来,我们一直强化亲情服务和个性服务。亲情就是超越自我的感动和关爱。对不是亲生父母的老干部,却像亲生父母一样对待,这种无私的亲情,真实地体现在老干部工作者身上。亲情服务的标准和境界就是感动,选配老干部工作人员的第一标准就是德与孝,做老干部工作者最大的收益就是懂得孝、知道尊重和爱心服务。所以许多离退休老同志谈到老干部局的服务时,往往感动得留下了热泪。30年来,我们先后组织开展了热爱老干部事业、热爱老干部的“双热爱活动”,讲党性、讲奉献、讲感情、讲方法的“四讲”活动、在岗干部职工联系老干部、县级领导联系老干部的“双联系”活动,把组织的关怀、同志的温暖送到老干部家中的“双送”活动,“串百家门、办一件事”活动等等。很多活动县级领导都亲自参加,为老干部的亲情服务得到了老干部的认可和组织的好评。2005年12月1日,时任局长的孙铁刚在我局代表吉林地区接受省局的考核现场会上作报告时,讲到亲情服务的许多感人事迹时候,很多人留下了热泪。建局以来,局领导多次更换,但是始终有一条准则没有改变,那就是对老同志那片深厚的感情。几任领导一致认为,只有对老干部爱得深,才能理解得深,才能有热情,才能产生共鸣,才能有共同语言,才能怀有儿女之心,才能与老干部成为知心朋友。1986年以来,我们共接待和处理老干部来信来访3880余件次,均达到了老干部满意。30年变换的是从事老干部的工作人员,不变的是对老干部的那份真情和感动。回忆过去,我们做到了:第一,用真心,重感恩。所有在老干部局工作的人都怀着感恩之心,为老干部着想,为老干部做事,我们无怨无悔、甘愿做出奉献和牺牲。明白、理解老干部就是真心,宽容、包容老干部就是至爱,为老干部服务好就是感恩。30年来,我县老干部工作者对老干部始终怀有感恩之心、晚辈之情、朋友之谊。2006年9月时任县长李长山在县政府常务会上强调:“对待老干部要说真话、办真事、有真情。”、“老干部是历史的功臣,我们要学会感恩,老干部的待遇,要想尽一切办法,抓紧落实,再难也不能难了老干部。老干部的事必办、快办、办好!”2006年,永吉县委公开向老干部承诺:县委组织部就是老干部的家,老干部局就是你们的“110”。你们有事就找组织部、就找老干部局。该办的事马上办,可行可不行的要行,可办可不办的要办。期间,先后解决了两名老干部的住房问题;两次为高升俊老干部借款3.4万元,解决更换心脏起搏器前期住院费问题;为15名患慢性病老干部解决门诊费超支问题;为两名在子女家居住的老干部解决了供热费;对238名有困难的老干部给予了生活补助;为6名住在吉林市的老干部解决了2001年以前陈欠的供热费。通过我们的行动,老同志切实感受到了县委、县政府对他们的关怀和厚爱。2007年12月,老干部自发地给县委、县政府送去写有“尊老敬老功德无量,党心民心共创辉煌”的锦旗,表达了全县老干部的心声。第二,贵有恒,贯始终。以老为尊,对老干部要有深厚的感情,这是永恒的主题。做好老干部工作,仅有朴素的感情是不够的
本文标题:纪念离休干部制度30周年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50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