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重庆有线电视网络EPON+EOC双向改造设计规范
重庆有线电视网络EPON+EOC双向改造设计规范(建议稿)1总则1.1为适应有线电视网络发展的需要,为规范有线电视网络的设计,适应有线电视网络向数字化、多业务化方向发展的需要,制定本指导意见。1.2本指导意见作为重庆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基于EPON+EOC技术工程的设计依据,适用于采用EPON+EOC技术的双向接入网新建、扩建、改建工程。1.3本指导意见规定了EPON+EOC系统的架构、无源光器件的性能指标要求,并对1550nm广播系统的拓扑结构,以及基于IPTV的VOD点播系统的设计原则等提出了要求和建议。1.4工程中应选用取得广电总局入网证的产品。1.5本指导意见与国家有关现行体制、标准和规范有矛盾时,应以国家体制、标准为准。2引用标准2.1GY5063-1998《市、县有线广播电视网设计规范》2.1GY/T106-199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2.3GY_T130-1998《有线电视光缆入网技术要求》2.4YD/T893-1997《光纤耦合器技术条件》2.5重庆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光缆传输系统工程设计规范》2.6YD/T1475《接入网技术要求——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2.7YD/T1531《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2.8YD/T1664《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网络管理接口技术要求》2.9YD/T1771《接入网技术要求——EPON系统互通性》2.10GB7611-2001数字网系列比特率电接口特性2.11IEEEStd802-2001局域网和城域网的IEEE标准:概况和架构2.12IEEEStd802.3-2005信息技术-系统间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定要求-第3部分:CSMA/CD接入方式和物理层规范-增补文件:用于用户接入网的媒质接入控制参数、物理层和管理参数2.13IEEEStd802.1d(1998)介质访问控制(MAC)桥协议2.14IEEE802.1p(1999)局域网二层QoS/CoS协议2.15IETFRFC3435(2003)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GCP)2.16GY/T180-2001《HFC网络上行传输物理通道技术规范》2.17GB50200-19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2.18重庆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电缆传输及分配系统工程设计规范》2.19GB/T6510-1996《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2.20GY/T121-95《有线电视系统的测量方法》2.21GY/T137-1999《有线电视系统用分支器和分配器(5-1000MHz)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2.22GY/T135-1998《有线电视系统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缆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2.23GY/T217-2006《有线电视系统用射频同轴连接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2.24GY/T140-1999《有线电视系统输出口(5-1000MHz)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2.25YD/T1171-2001《IP网络技术要求-网络性能参数与指标》2.26信息产业部电信规划研究院相关研究报告2.27信息产业部电信规划研究院相关模拟试验报告3术语和定义3.1无源光网络:由光线路终端OLT、无源光网络PON(或光分配网ODN)、光网络单元ONU组成的信号传输系统,简称:PON系统。根据采用的信号传输格式可简称xPON,如APON、EPON和GPON等。3.2光分配网:是无源光网络的另一种称呼,由馈线光缆、光分路器、支线光缆组成的点对多点的光分配网络,简称:ODN。3.3光线路终端:无源光网络中用于连接光纤干线的终端设备,简称:OLT。3.4光网络单元:无源光网络中通过光分配网连接OLT的用户侧设备,与OLT配合,向用户提供各种宽带业务,简称:ONU。3.51550nm光网络:即由外调制光发射机+EDFA组成的光传输系统。3.6光分路器(OBD):一种可以将一路光信号分成多路光信号以及完成相反过程的无源器件。3.7EPON:即EthernetPassiveOpticalNetwork,信号传输采用Ethernet技术的无源光网络系统。3.10EOC:即EthernetoverCoax以太数据通过同轴电缆传输,是以太网信号在同轴电缆上的一种传输技术。3.11EOC传输链路损耗:主要是指电缆的传输损耗、分支分配器的插入损耗及各种器件的损耗的总和。3.12IPTV:又叫交互电视,是流媒体业务的一种,是各种NGN的典型业务;它集互联网、多媒体、通信、广电、NGN等技术于一体,提供数据、语音、图像三重播放TriplePlay、三网融合的业务,可利用各种互联互通的宽带网络设施运行,终端可以是电视机、计算机、手机等。3.13FTTC(FiberToTheCurb):光纤到小区。3.14FTTB(FiBerToTheBuilding):即光纤到楼,是一种基于优化光纤网络技术的接入方式。3.15FTTH:光纤到户。3.16双向接入网:从前端机房到用户终端之间,通过光缆、电缆等传输介质,实现双向通信的网络。3.17传输层光网络:从分前端机房到接入点光交接箱之间的光缆网络。3.18接入点光交接箱:即小区内的光分配节点,它通过6芯光缆与分前端(前端)机房直通,具备分光、汇聚功能,承担综合业务接入的网络节点,在交接箱内安装EPON分光器及广播电视分光器及配纤设备。3.19接入层光网络:从接入点光交接箱到光节点之间的光缆网络。3.20EDFA:掺铒光纤放大器。3.21SBS:1550nm光发机对受激布里渊散射抑制的能力。3.22AGC:自动增益控制。3.23A平台:即传统广播电视传输平台,本规范中指由1550nm光系统搭建的单向射频传输通道。3.24B平台:即双向数据传输平台,本规范中指由EPON+EOC搭建的双向交互信道。3.25DCM:色散补偿器。4系统设计总体要求4.1系统设计总体思想按照公司区县双向网建设工作的统一部署,以满足“三网融合”的需求为导向,逐步建设支撑全业务的、可管可控的广播电视双向网络。4.2系统设计要求4.2.1网络应具备技术先进性及业务承载的多样性设计时应采用成熟、先进的国内、国际通信和网络技术,按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将网络统一规划设计成双向、交互式、多业务网络;建设的双向网络系统以承载数字电视双向业务和宽带数据业务为核心,同时提供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其他各种通信业务的功能,网络系统能够满足未来业务发展的需求。4.2.2网络应具有可扩展性考虑到用户数量和宽带业务种类发展的不确定性,要建设成完整统一、组网灵活、易扩充的弹性网络平台,能够随着需求变化,充分留有扩充余地。随着三网合一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拟建设的网络必须对未来高带宽、异种应用具有较好的适应性。4.2.3网络系统应具备开放性和兼容性网络平台技术选择必须符合相关国际标准及国内标准,避免个别厂家的私有标准或内部协议,确保网络的开放性和互连互通,满足信息准确、安全、可靠、优良交换传送的需要;开放的接口,支持良好的维护、测量和管理手段,提供网络统一实时监控的遥测、遥控的信息处理功能,实现网络设备的统一管理。要求网络系统具有兼容IPV6的能力;新建或改建的有线电视网络应对原有业务系统向下兼容。4.2.4网络应具备良好的安全性网络设计应充分考虑整个网络的稳定性,支持网络节点的备份和线路保护,提供网络安全防范措施,保证在网上运行的各业务系统的安全。4.2.5网络应具有可管理性为适应大规模网络运营的要求,建设的网络系统各级网元必须受控,必须建立层次清晰、责任到位、无管理漏洞的统一网管系统,网管应可控可调,符合国标二类网管和mib库要求,各级网络必须建立完整的基础网络资源库,建立有效的网络管理系统,实现网络业务的有效调度和管理,降低人为管理因素,提高系统管理能力。4.2.6网络应具有可运营性针对业务的多样性,网络系统需要向用户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网络应具有良好的业务管理能力,网络上的各级网元能够支持业务管理系统对用户的接入管理、身份认证、业务认证、带宽许可、地址管理和服务质量(QOS),并针对不同的业务提供灵活的计费方式,确保网络的可运营特性。4.2.7即有投资保护原则所采用的网络改造方案应符合广电网络未来发展趋势,能够平滑过渡和升级,所采用的设备器材在短期内不应被新的设备所替代成为闲置资产。4.3建设原则4.3.1网络改造遵循“统一方案、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可分步实施”的原则。4.3.2区县网络改造应按照《重庆市区县有线电视频率规划指导意见》的相关规定实施频道设置。上行信号38个全数字信号及数据广播下行信号广播业务网管下行1081191000MHz频率区县全数字信号有线电视频率规划199预留622过渡带自办节目1355108个模拟电视频点预留614移动电视662726876555824个VOD下行频点630预留预留4个频点6944个VOD下行频点预留758预留9个整转完成后模拟电视频点4.3.3光纤到楼(楼道)原则:针对需要改造和新建的双向接入网,应按照光纤到楼道、光机以下无源分配的原则设计。4.3.4光缆接入点光交接箱及光缆接入网优先建设:在进行接入网双向化建设时,应首先考虑光缆接入点和光缆接入网的建设。在因管道等基础设施限制无法大规模建设光缆传输网时可作为A、B平台链路汇聚的节点。4.3.5如区县在网络改造过程中确因基础设备限制无法将光节点拆分到32户规模的时候,可先将光节点拆分到128户以下;网络改造采取FTTC+EPON+EOC的方式。在光节点下随着用户带宽因业务发展需要扩展的时候再进行光节点拆分或B平台下移。4.3.6A平台光网络采用1550nm光系统,B平台光网络部分采用EPON方式传输;电缆分配网部分采用EOC接入方式覆盖。4.3.7为了逐步实现统一网管,EPON和EOC在同一分前端覆盖区域内应优先选择使用同一品牌设备;如无法做到此条,则要求各品牌设备网管必须做到互联互通。4.3.8接入点光交接箱和光节点处的所有纤芯必须成端出尾纤,成端类型为FC/APC;机房内的成端类型为SC/APC。4.3.9电缆分配网内所有设备输入输出接口类型均采用英制F座。5系统架构5.1光纤到楼道的EPON+EOC网络系统模型本指导意见规定广播下行传输通道采用1550nm外调制发射机+EDFA+低功率光接收机构建,采用EPON+EOC技术构建系统数据通道;其VOD点播系统采用IPTV流媒体技术和IPQAM双推流模式,在未开通标清双向点播业务的区县优先采用IPTV推流方式。在有线电视HFC网络的光节点处安装EOC局端设备,把数据信号和有线电视信号混合后在电缆分配网上共缆传输,解决了广播电视和双向交互数据的承载,在用户端安装EOC终端设备分离数据信号和有线电视信号,从而实现有线电视电缆解决双向宽带网的接入,实现广播电视、交互电视和宽带应用的在有线电视网络的融合。在网络建设的初期,1550nm广播系统光链路在前端机房内每台EDFA下采用两次分光,第一次分光必须采用1:4均分分光器,第二次分光则根据光链路长度分别采用1分16~32的均分分光器进行前端机房二次分光,广播网络为星型拓扑结构;EPON链路采用两级分光方式,在前端机房每个PON口对应连接一台1:2分光器,在野外对应连接1:4分光器,每个EOC局端配置一块EOC模块。(如图1)光节点3125#……区县中心机房大型交换设备3750G交换机01#ONUEDFA22dbEDFA22db光切换开关EDFA平台01EDFA平台02室内型光接收机EOC局端网线OLT01#OLT20#3750G交换机07#1:4分光器1:32分光器1:24分光器1:24分光器1:4分光器1:16分光器1:16分光器……1:4分光器………ONU室内型光接收机EOC局端网线传输网节点1:4分光器…前端机房光网络楼道1550nm外调制光发射机6dbIPTV信号个人宽带光节点01#…………1:2分光器市波分城域网IPQAM1550nm外调制光发射机6db1:2分光器1:21:21:41:41:41:2
本文标题:重庆有线电视网络EPON+EOC双向改造设计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544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