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第一讲:关于文化的界定及其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第一讲:关于文化的界定及其与邻近学科的关系一:文化的结构与定义。文化是一个现代范畴,简言之,是以人类为主体对一切客体对象的人文化过程与结果的总称。这个客体对象包括自然、社会与人类自己。所以这个范畴的含义博深、内容宽泛、成分复杂,因此作出准确无疑的界定也非常的难。1:文化的结构。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学术界出现文化热(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二次,第一次是上个世纪的二十到四十年代),当时文化学作为跨学科而多边缘的新兴学科显示了足够的活力与魅力。国内学者似乎并不特别在意文化的定义,而偏好于从文化结构去探讨问题。于是在史学界出现了用文化的物质层、制度层与价值系统层三层结构理论(两种以上异质文化的接触、交流、冲撞与融合,通常要经历这三个递层深入的过程)来审查历史,尤其是中国近代史(中西异质文化交流史)。于是出现了把“师夷”“治夷”的洋务运动解释为中西异质文化发生冲撞后在第一层面交流的典型代表,即物质层面的交流。把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解释为两种文化在交流冲撞中晋升到第二个层面的必然反映与集中代表,即制度层面的交流。而认为新文化运动则是最深层面——价值层面交流的开始与突出表现。这样,文化结构说变成了一种历史方法论,似乎还给了我们一些新启示。其实在1922年4月梁启超于《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就这样讲:“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这点子觉悟,一面算是学问进步的原因,一面也算是学问进步的结果。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等渐次建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所以拿‘变法维新’做一面大旗,在社会上开始运动。······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所以最近两三年时间,算是划出一个新时期来。”这是当事人说当时事,也是我国学术界首次文化热开山祖运用文化结构理论探讨当代历史,当然是非常珍贵。所以八九十年代学术界有个带讽刺性的笑话:奶奶的项链孙女带上仍然很时尚。历史还是原样,解释可以多种。人文学界常讲“学无确解”(这主要是从解释学的角度讲)。但文化结构说,与其说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诠释历史的新方法,倒不如说用历史的事实帮助我们理解了文化的结构。关于文化的结构,除了以上提到的物质、制度与价值系统三层说,以及主副文化两级四层说,即物质与精神为两级主文化,再加上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共成四层(也有说成: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四层)外,还有赵吉惠先生《中国传统文化导论》的十层说:行为方式与规范----言行的不同方式与道德取向;生活方式与习俗----衣食住行的方式与不同的习惯情趣;建筑与艺术----技艺、制造、审美、欣赏;宗教与信仰----宗教意识、生死观念与生活态度;科学与教育----智慧创造与文化传递;心理结构----个性心理的构成与民族、历史的沉积;思维方式----思维的程式、特征及逻辑表现社会意识形态----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社会观;社会经济形态----生产方式、经济制度与管理;社会政治结构----政治制度与管理方式。按照赵先生的意思,这十层递进,最上面的是基础,越往下越深入。那就是说,经济形态与政治结构属于文化的最深层。这有商榷空间,而且宗教意识、审美情趣、价值观、人生观等的归类与所处位置亦有明显不甚合理之处。但可备一说。总之,所有文化论者都接受文化结构层次递进的观点。2:文化的定义。基于以上结构递进的分析,我们可以讲: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讲,一切被人化的存在并有符号象征意义者均属文化。具体讲就我们中国而言:园林寺庙、民居宫殿、青砖汉瓦、唐装旗袍、文房四宝、书法绘画、诗词赋曲、中医中药、经络针灸、天干地支、十二生肖、中秋端午、春节元宵、内画剪纸、祭祖拜神、养生炼丹、烧香拜佛、三纲五常、孔孟老庄等等,林林总总。如果分类说: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贵族文化、大众文化、官方文化、民间文化等等不一而足。狭义讲,文化是指由一个单元群体(如国家、地区或民族)的人们在将主体意识对象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他们的观念与行为有直接影响并能反映其精神特质的一套价值体系。它不仅有一套相应的知识谱系作支撑,而且有独特的理想追求、终极关怀、情感类型、思想观念与信仰信念。我们的讲座主要就是从这样一个角度(狭义文化)来讨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从汉字字源讲,文化二字古已有之。文即纹也,指纹理、纹彩。《易·系辞下》“物相杂,故曰文。”《礼记·乐记》“五色成文而不乱。”均指多色交错的纹理。其引申意,指象征符号,如文物典籍、礼乐制度。当然还有润色、装饰、修养之意,如“文”与“质”对,《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化即变化、生成、造化,最早出现于讨论天地阴阳生成万物过程的表现中,《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到北宋张载讲得更清楚:《正蒙·神化》“气有阴阳,推行有渐为化,合一不测为神。”《正蒙·叁两》“一故神,两故化。”所以从汉字字源讲,文化即人文与天化。前者是人能,后者是天能。但我们的祖先关于天地人以及万物关系方面有这样的共识:人是万物的神明,圣人是人的神明,心是人(包括圣人)的神明,而天的神明(最高的、最终的、也是宇宙唯一的)主要是通过人(实际是圣人)展示出来。所以《易·贲·彖辞传》第一次对应的使用了文化:“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孔颖达《周易正义》解释“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从此以后,文化合用,有“以文教化”之意。后来刘向《说苑·指武》“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从此文化合一而旨意明确。文化引申有修养之意,如晋代束皙《补亡诗·由仪》“文化内辑,武功外悠。”以文化修养对自然质朴。由人文天化到人文教化,实际是由人天对应(以天为主)到由人代天而最后逐渐变成了文化主要就是人的活动。从这一点讲,我们固有的文化与19世纪末从日本转译过来的欧洲文化----CULTURE(本是法文,“培育”“种植”之意。拉丁文CULTURA有耕耘、居住、练习、注意等意思),人对客体(自然)的作用加工过程及其实现自身价值的成果之意有相似之处,即人的主体性核心地位是明确的。因为没有人是不会有文化的,反言之,文化是人的最本质的体现。人把智慧、创造力和情感作用于对象而使对象人文化,人的主体意识被物化、形化、神化、符号化。所以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中说“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也只有在文化活动中,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也就是超越了自然人成为文化人。自然人是人生命的表征,文化人是人本质的体现。可以说至少从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了文化活动,因为那时人类已经开始把自己的智慧、创造力与情感作用于客体(主要是自然),并且在过程中体现出价值与成果。但人类认识与把握文化,是伴随着人的价值被发现与理性自觉的升华而开始的。而直到1952年美国人类学家卡罗博以及克拉康把260多个关于文化的定义作了《文化——有关概念与定义的回顾》后概括为:通过符号与形象(语言和艺术)所获得的并加以传播的价值系统和行为模式就是文化。其实这也没有跳出马克思文化形态学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圈,只是突出了价值系统与行为模式。所以有学者讲,马克思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是讲主文化,另外再加上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作为副文化,从文化形态学的角度讲就全面了。文化具有人类所创造、所继承、所享有的独特性,这也是文化的最大共性。无论在工具理性、价值理性以及宗教艺术情感领域皆如此。所以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全球化的深入,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越来越多的共享着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与文化的成果。但是文化同时又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性,也就是说,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不同的时代永远具有自己明显的特征与特质。如朱谦之(1933年在中山大学讲“文化哲学”)说高地产生宗教文化——印度是代表,平原产生哲学文化——中国是代表,海洋产生科学文化——欧洲是代表。印度、中国与欧洲分别处于世界上三个不同的地理环境,印度宗教文化始于BC3000—BC300,是人类文化史上的第一个时代;中国哲学文化始于春秋止于明亡BC770---AC1664,是人类文化史上的第二个时代;欧洲科学文化从中世纪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开始以来,可算为人类文化史上的第三个时代。梁漱溟在1921年的《中西文化及其哲学》中也把全球主要文化分为欧洲类意欲型向前奋进的文化、印度类回首型内向反观的文化以及中国调和、持中型的文化。当然斯宾格勒在《西方之衰落》中讲的8种文化(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古希腊罗马、墨西哥玛雅、西亚与北非的伊斯兰教、西欧文化),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讲的20多种文明(西方基督教、东正教、伊朗、阿拉伯、印度、远东、古中国、古希腊、古埃及、古叙利亚、巴比伦、赫梯、苏美尔、米诺斯、安第斯、古墨西哥、玛雅、育加丹文明等),都说明人类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民族性与时代性。我们一定要承认这种差异,尊重这些特色。全球化与多元化是人类共存的理念,不应该是排异的抗争。(哈佛大学亨廷顿教授通过对东西方文化与文明的深入研究,意识到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文化将比任何时候都具有超越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优势而处于主导地位,甚至在1993年于美国《外交事务》上发表《文明的冲突》,预言“新世界的冲突根源,将不再侧重于意识形态或经济,而文化将是截然分割人类与引起冲突的主要根源。文明冲突将左右全球政治,文明之间的断层将成为未来的战斗线。如果真有下一次世界大战,它将是文明之战”。这不是危言耸听,人类在自己的演变史中第一次面对全球化与多元化这样的矛盾与问题,所以需要大家努力。当然强势群体首先要做出包容宽厚的姿态。)关于民族文化的差异性笑话:在一个国际班上,老师要求每个学生写一篇关于大象的文章。来自英国的学生拟定了“关于非洲猎象业的研究”,法国学生确定“谈谈大象的恋爱观与浪漫情结”,德国学生在一番理性沉思之后决定“探讨大象的思维与智商”,意大利学生则毫不犹豫的写下了“大象啊大象,你是如此强壮”的散文诗,而我们中国学生大家猜猜会写一篇什么样题目的文章?“象群和谐生活的伦理因素与大象养身之道研究”。如果把这五篇文章合为关于大象研究的论文集,当然是很好的。但如果仅取一篇而弃其余,则是很遗憾的一件事。二:文化与临近学科的关系。为了更清楚文化的定义,下面从文化与文明、哲学、宗教以及与历史的近邻关系,试着为文化做一个外形的界定。1:文化与文明。在我国,文明是个比文化要古老的词。《易·乾·文言传》有“天下文明。”唐人孔颖达解释为“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易·贲·彖辞传》有“文明以止,人文也。”孔颖达解释为“用此文明之道裁之于人,是人之文德之教。”此处文明有文德与光明之意。倒与现代的文化之意相近。我们现在讲的文明与文化源于西方,词就不同:CIVILIZATION与CULTURE。至少从摩尔根以来,文明对应的是野蛮,也就是说,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经历了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才进入文明时代。那就是说,人类文化在经历了远古的两个时期之后,才出现了文明。文明与文化同为人类的创造物,但文明不仅在时间上晚于文化,而且在形态上似乎偏重于物化与形化。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史导论·弁言》讲:“大体文明文化,皆指人类群体生活言。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积累而产生。”我们可以说某个民族的道德意识、宗教信仰、民族性格是文化现象,但说成是文明现象就很不妥。西方学者也有视通过工具理性努力、靠科学技术产生的物质为文明,而把通过价值理性努力所形成的宗教信仰、艺术情怀、价值观念等精神财富视为文化。于是有文明为硬件的文化,文化为软件的文明之说。故,文化与文明相近而不同,文化与自然对,文明与野蛮对。但又互有渗透,如文字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成果,同时又是人类进入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文明是
本文标题:第一讲:关于文化的界定及其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564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