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2014.7.10新员工培训-护理核心制度
护理核心制度南华医院护理部刘旭云二0一四年七月十日2014年新员工培训之病区护士医技护士门诊护士病区医生诊断医生质控医生检验科药房临床药师影像科核医学医生药剂医技患者护士财务设备水电供应食堂行政后勤每个岗位都是患者安全链上的一部分各司其职,互相协作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有关护理工作核心制度4.执行医嘱制度3.分级护理制度2.值班、交接班制度1.查对制度护理工作核心制度8.消毒隔离制度7.护理安全管理制度6.护理不良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5.抢救制度查对制度贯穿于医疗服务工作的全过程?一、查对制度医嘱查对制度1、医嘱应班班查对、每日总对,并设总查对登记本。2、任何医嘱经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3、对医嘱有疑问时,经核实后方可执行。4、单线班处理的医嘱,由下一班查对。5、医嘱处理后应再次核对并签名。发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1、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八对:床号、姓名、浓度、药名、剂量、用法、时间、有效期一注意:用药后反应。查对三次?有三人查对?查对三个环节?人人查对三个环节如何理解三查01床王美丽5%G.S100mlivbydripQD床号姓名浓度药名剂量用法时间八对01床王美丽5%G.S100mlivbydripQD床号姓名浓度药名剂量用法时间有效期包装是否完好2、备药时检查药品用物质量,任何一项不合要求不得使用。标签是否清晰,药液有无浑浊等是否在有效期内事件1:患者血透治疗完毕时,将自己在门诊药房买的药给交给护士,护士打开包装盒,发现促红素不是常用的针剂,而是粉剂,再仔细一看包装盒,是重组人巨噬细胞刺激因子。:事件2:4月19日A医生陪同患者到门诊药房购买白蛋白,药房将药递给医生A,医生A顺手转交给患者。4月19日护士B为患者输注1次;4月20日更换液体时,护士C揭开患者床头柜上的“白蛋白”的盖子后,核对发现是丙种球蛋白。药房发药环节?医生取药环节?护士输液环节?3、备药后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4、麻醉药使用后要保留空安瓿,同时在毒、麻药品管理记录本登记并签名。5、使用多种药品时,注意有无配伍禁忌。6、发药注射时,患者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检查,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7、输液瓶加药后要在瓶签上注明药名、剂量,并留下安瓿,经另一人核对后方可使用。事件3:复方氨林巴比妥输血查对制度交配血查对制度1、认真查对交叉配血单,患者血型化验单。2、抽血前须贴好标签或条形码,标签要清晰无误。3、抽血时两名护士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晚夜班如只有一名护士时请医生协助核对4、抽血时对化验单与患者身份有疑问时,应与主管医师重新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输血查对制度取血查对制度1、取血时,核对血袋上的姓名、性别、编号、输血数量、血型等是否与交叉配血报告单相符。2、检查血液的有效期及外观。输血查对制度输血过程查对制度1、输血前2名医护人员核对原始血型报告单和交叉配血报告单。2、输血后再次核对并双人签名。3、原始血型单及交叉配血报告单粘贴在病历中保存;血袋冷藏保存24小时备查。事件4:21床患者“杜承义”住院半年多,因多次输血,医务人员知道该患者为A型血。某日19:10,需再输血,A护士去血库取血。一进血库,值班人员就说“你们科的血在那。”A护士看见台面上有6袋血浆,血交叉单血型栏为“A”,于是将血浆取回。B护士输血前请A护士核对,A护士说:“我刚才取血时已核对了”,于是B护士为患者输血浆。19:40科室病例讨论结束,C护士来到护士站,患者媳妇问:“今天老爷子输几袋血啊?”C护士即去治疗室查看,见治疗台上摆有5袋血浆,觉得不可能,立即查看血交叉单,发现交叉单上科室、床号、姓名均为ICU一患者的信息,但此时已有一袋血浆输给了21床“杜承义”先入为主查对不全相信他人自己未核对查对意识欠缺查对意识强,评判性思维无菌物品查对制度1、使用无菌物品和一次性无菌物品前,应检查包装和容器是否严密、干燥、清洁,检查灭菌日期、有效期、灭菌效果指示标识是否符合要求。2、使用已启用的灭菌物品,应检查开启时间、物品质量、包装是否严密、有无污染。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患者进入手术室前核查1、科室、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诊断、手术名称与手术部位、配血报告、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影像学资料等。2、佩戴手腕牌。3、贵重物品不带入手术室。更改手术请提前通知手术室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三方核查麻醉医师、主刀医师、手术室护士三方每一步核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麻醉实施前:麻醉医师主持,三方签名。手术开始前:主刀医师主持,三方签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巡回护士主持,三方签名。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术中用药的核查:手术室护士负责核查。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手术前、关闭体腔前后查对纱垫、纱布、器械等数目是否与术前相符,器械是否完整。事件5:窥阴器部件遗留体内手术取下的标本,由洗手护士与手术医师核对后,由手术医师填写病理检查单送检,并进行登记与交接。医技部门的查对患儿照错X片二、值班、交接班制度1、值班人员应遵照医院规定的上班时数与护士长安排的班次值班,不得擅自减少和变动值班时间。严禁私自换班2、应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四轻”、“十不”。,按医嘱和患者病情需要对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3、勤加巡视,了解病区动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与心理状态,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准确及时完成。4、建立科室护理交班志和科室用物交接本。5、在交班前完成本班各项工作,做好各项记录,同时为下一班做好用物准备,做到“十不交接”6、需要下一班完成的治疗和护理,必须口头、文字交接清楚。7、接班者提前15分钟上班进行交接,对所有患者进行床旁交接。8、晨间集体交接班时,值班医生、夜班护士重点报告危重患者、新入院患者和手术患者病情、诊断及治疗护理情况,晨会时间不超过15分钟。声音洪亮、熟悉病情、专业术语、医护互相补充特别提示查房前准备:追踪检查结果,粘贴好化验单熟悉患者情况,流利汇报下班离开科室前:自己病人的事自己处理好与值班医生书面、口头交接消化内科胡杨医生特别提示值班者职业形象:禁止工作场所嚼槟榔、抽烟、喝酒、玩游戏。特别提示离开科室须告知护士去向事件6:值班医生会诊时患者死亡护士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汇报医师及时查看患者,及时处理事件7:蛇咬伤患者,减免20万医药费,赔偿10-20万元(医疗鉴定与护理无关,无证医生值班、气管插管不及时)三、分级护理制度各医院、各科室根据分级护理制度要求,结合实际,细化分级护理项目,在病区醒目位置公示。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由主管医生开具护理级别医嘱,护士应当遵医嘱按疾病护理常规实施分级护理。共分四级,即特级、Ⅰ、Ⅱ、Ⅲ级护理常见问题护理级别与病情和自理能力不符(病危患者Ⅱ级护理,从入院到出院一直为Ⅰ级护理)事件8:一患者外出期间溺水身亡2月9日(周日)中午:输液完毕后外出吃饭。下午责任护士查房时发现患者未在病房,与患者儿子联系,得知患者并未与其子在一起,但其子对护士说没关系。2月9日晚班:护士再次与其子联系,家属说和患者在一起晚上不来医院了,同时报告了值班医生。2月10日(周一)上午:患者未来病房,管床医生与其儿子联系后,说患者本人不想来住院了,就不过来了,主管医生交代患者家属来办出院手续,随后开了出院医嘱。2月10日下午:患者亲戚打听患者是否在病房。2月12日(周三)上午:主管医生再次与患者儿子联系催促其来办出院手续,患者儿子告诉医生其母亲已在家中溺亡。2月14日(周五):患者家属来院办理了出院手续,无纠纷发生。四执行医嘱制度1、医生下达医嘱,护士校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2、按照医嘱的内容与时间,正确执行医嘱,发现可疑医嘱,应及时向医师提出,不得盲目执行或修改,需取消医嘱时,由医师用红笔写“取消”二字并签名。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遵守操作规程和给药原则,防止缺陷事故发生,需要下一班执行的医嘱,要交待清楚,并有文字记录。四执行医嘱制度5、医嘱执行后,由执行者签执行时间和姓名。观察效果及不良反应。6、手术、分娩应停止术前、产前医嘱,手术、分娩后执行术后、产后医嘱。7、对于口头医嘱,执行者大声复述一遍,经医师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留安瓿于抢救后再次核对;抢救后医生补开医嘱并签名。8、未能按时执行的医嘱,应设法补上;因故不能执行医嘱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并记录。9、无医嘱时,护士一般不得擅自用药。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患者生命,护士应先行必要的紧急救护,做好记录。“正确”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医嘱备正确的剂量以正确的方式用在正确的病人事件9:2月14日晚,9床患者餐后2h血糖2.5mmol/L。护士立即报告医生,值班医生(低年资轮科医师)即开医嘱50%葡萄糖60ml口服,20ml静脉推注。值班护士抽好药,连接好输液针头并穿刺成功,准备推药时,值班医生说先别推,抽个血查血糖和血生化,趁还没推药从这个通道抽吧。护士说一般不能这样,医生说,反正还没推药,省得又扎一针,护士便换了个注射器就从此静脉通路里抽血。结果回报血糖值:41.5mmol/L,复查随机末梢血糖为8.1mmol/l盲从医生,未坚持自己正确的常识事件10:阿糖胞苷事件五、抢救制度1、各临床科室必须设抢救室,有抢救组织、专科抢救常规和抢救流程图。2、抢救物品、器材及药品必须完备,专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储存,所有抢救设施处于完好状态:。抢救车不上锁、但需贴封条,并注明时间和贴封条者姓名。抢救车未用,每周也需要清理。五、抢救制度3、护士熟练掌握抢救车内用物使用方法和抢救操作技术。4、当患者出现生命危险,如医师暂未赶到,应根据病情实施力所能及的抢救措施,如徒手心肺复苏、吸痰、建立静脉通路等。5、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分工明确,紧急配合,听从指挥,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抢救流程。五、抢救制度6、抢救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危重患者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搬动。抢救期间应有专人守护。7、及时、正确执行医嘱,及时准确记录用药剂量、方法及患者状况,正确处理口头医嘱。8、及时与患者家属或单位联系。五、抢救制度9、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等予详细、及时、准确记录,应在抢救结束6小时内完成,并加以注明。10、抢救结束后,做好器械的清理消毒工作,及时补充抢救车药品、物品,确保抢救仪器物品处于备用状态。特别提示:严肃——尊重生命医护之间不当面指责镇静,勿发牢骚,事件11:抱怨医生在行气管插管时还在笑,未尽力抢救六、护理不良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1、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工作中,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一切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事件,如护理缺陷、药物不良反应、意外事件等。2、发生“医疗护理不良事件”的处理3、“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程序1)一般不良事件:当事人及时报告护士长,护士长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2)严重不良事件:当事人立即报告护士长、科主任或总值班人员,必要时组织进行全院多科室的抢救、会诊等工作,同时向护理部、医务部、主管院领汇报,重大事件的报告时限不超过15分钟。3、“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程序1)护理部于一般不良事件7日内,严重不良事件1-2日内组织讨论分析,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2份。2)科室设立护理缺陷登记本,每月组织讨论分析会,并向护理部递交护理缺陷登记本。5、处罚及奖励鼓励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奖励药物、器械不良事件上报者15元/例对发生差错、事后不按规定上报,有意隐瞒的科室与个人,按情节轻重与相应处罚。七、护理安全管理制度1、患者安全管理2、环境安全管理3、防火安全管理4、停电安全管理5、用氧安全管理6、防盗安全管理七、护理安全管理制度1、患者安全管理:评估(入院评估、意外事件评估、压疮高危因素评估、防烫伤)、告知、锐器2、环境安全管理:厕所卫生间台阶、病床摇手、洗手盆、墙面瓷砖3、防火安全管理:电饭煲4、停电安全管理:应急灯、手电筒等应急5、用氧安全管理:总开关钥匙、急诊氧库6、防盗安全管理:空房间锁门、患者钱物、及时报告2、防火安全管理1、创建无烟医院,病区内一律不准吸烟,禁止自带电
本文标题:2014.7.10新员工培训-护理核心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572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