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公共经济学》题及答案
公共经济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D】1-2A.国家财政收支活动及其效益B.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效率C.国家行政机关的管理活动及其效果D.政府及其附属机构的经济活动及其效应2.从研究方法的角度看,回答“国家对农村公共产品提供到何种程度才是合理的?”这一问题的经济学,属于【B】1-4A.实证经济学B.规范经济学C.理论经济学D.应用经济学3.下列选项中不是自由竞争市场经济所强调的主要特点的是【D】2-11A.自由放任B.面向消费者C.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与最佳使用D.计划与市场的结合4.与传统的习惯机制和命令机制相比,市场机制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B】2-10A.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持经济稳定B.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C.实现社会公平和提高经济效率D.实现社会公平和维持经济稳定5.“林达尔均衡”的核心问题是【C】3-41A.政府如何供给最适度的公共产品数量问题B.如何合理分配政府和私人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问题C.公共产品供求双方讨价还价过程中的偏好显示问题D.政府如何根据不同社会成员的偏好来提供不同类型的公共产品问题6.在生产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的情况下,实现社会资源最优配置所要求的物品价格应该【A】3-41A.等于零B.大于零C.小于零D.无法确定7.公共部门通过政治家投票作出集体决策,在此之前政治家必须确认选民的意见究竟是什么,公共选择理论对其归结为【D】3-47A.公共决策问题B.私人决策问题C.偏好加总问题D.偏好显示问题8.如果一项决策须2/3以上的投票者赞成才能获得通过,则该投票规则为【B】4-58A.简单多数票规则B.比例多数票规则C.最优多数票规则D.相对多数票规则9.在尼斯卡南看来,官僚跟普通人一样,同样会致力于自己效用最大化。不同的是,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官僚会追求【D】4-67A.组织机构最大化B.决策权力最大化C.组织结构复杂化D.预算最大化10.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公共部门的相对规模也会扩大。这被称为【A】5-74A.瓦格纳法则B.马斯格雷夫法则C.罗斯托法则D.皮考克法则11.一般而言,私人企业投资决策的第一步是【A】5-78A.确定一系列可供选择的方案B.分析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后果C.估计各种投入与产出的价值D.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进行方案选择12.“拥挤函数”指的是【C】5-76A.产出水平对公共支出的影响B.服务环境因素对公共支出的影响C.人口增加对公共支出的影响D.公共部门投入品价格对公共支出的影响13.“卢卡斯判据”指的是政府的一切政策都会被人们发觉并且作出相应反应。其暗含的人性假设是【A】6-85A.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C.复杂人假设D.政治人假设14.政府出资防治传染病,其目的是为了克服保健市场失灵的【C】6-93A.疾病的不可预测性B.不完全信息C.外部性问题D.不完全竞争15.下列不属于国防预算既定情况下,政府提高国防开支效率的配置方法的是【B】6-103A.义务兵役制与志愿军兵役制的结合B.出版国防白皮书,公开国防预算C.建立预警系统,在预警系统与作战系统之间求得平衡D.保持常规武器系统与核武器系统的均衡发展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亚当·斯密提出的税收四原则的是【D】7-109A.公平B.便利C.效率D.秩序17.对销售的每吨钢材征收500元的税收,则这种税收属于【B】7-108A.从价税B.从量税C.人头税D.财富税18.财富与收入的区别在于【A】8-139A.前者是存量而后者是流量B.前者可征税而后者不能C.前者比后者更少D.前者采用累进税制而后者采用累退税制19.传统意义上认为间接税【B】8-144A.采用累进税制B.可以转嫁税负C.税率较高D.生产者税负太重20.下列属于所得税种的是【C】8-142A.财产税B.资本税C.公司利润税D.遗产税21.小张从2009年7月开始涨工资,每月多挣200元,他将其中的80元存入银行,其余120元花掉,则小张的边际消费倾向为【C】9-155A.OB.0.4C.0.6D.122.关于内在灵活性的局限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9-158A.不适应经济的巨大外生变化B.阻碍经济复苏C.不能消除循环变化D.无法避免认识时滞23.关于自动伸缩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10-174A.采用累退的税收制度B.希望避免人为政策的不当干预C.采取200%的准备金制度D.倡导推行赤字财政政策24.关于政府赤字可能导致的后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10-162A.给后代人增加了负担B.可能会减少投资从而恶化后代人境况C.增加政府支出从而延缓经济复苏D.可能增加外国债务从而降低未来生活水平25.许多古典经济学者大多主张每年预算应当保持平衡,下列说法中不属于他们陈述的理由的是【A】10-175A.财政赤字导致经济总量进一步萎缩B.政府对私人部门发行公债会减缓后者的发展C.公共支出的扩张会带来浪费D.政府赤字最终会导致通货膨胀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6.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提出的政府职责有【CDE】1-6A.调节市场机制的运行B.调节收入分配C.保卫国家和民众安全D.维护社会治安E.建设并维持公共工程与公共事业27.对于纯粹公共产品的两个基本特征——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BCDE】3-27A.非排他性是指一种物品被提供出来以后,人们都有权利消费该物品B.非竞争性是指一种物品被提供出来以后,一个人对它的使用并不减少、妨碍其他人对该物品的使用C.非竞争性说明增加一个使用者所导致的边际成本为零D.非排他性反映的是人们使用物品权利的平等性E.非竞争性反映的是人们在使用物品过程中利益的共享性28.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中,利益集团之所以在公共政策决定中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其原因包括【AC】4-65A.公共行动费用的分散性B.公共行动费用的集中性C.公共行动利益分配的相对集中性D.公共行动利益分配的相对分散性E.公共决策自身的复杂性29.斯蒂格利茨认为良好税制应当具备的基本特征有【ABDE】7-109A.资源配置的有效性B.易于管理C.照顾贫困人口利益D.公平E.透明度30.下列属于财政赤字的决定因素的有【ABCE】10-164A.经济周期B.通货膨胀C.经济增长D.技术进步E.累进税制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l5分)31.混合经济2-16答:所谓混合经济是指当今各国的经济组织的主要形式,它主要依靠经济组织中的价格体系,同时也采用多种形式的政府干预,如税收、支出和管制等,来应付市场失灵和宏观经济的不稳定等情况32.外部性3-43答:通俗地说,当一个人的行为对他人的福利水平产生了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但是却无法从他人那里获得报酬或无需向他人支付补偿的时候,就产生了外部性。如果对他人的影响是有利的,就称为“正外部性”,如果对他人的影响是不利的,就称为“负外部性”。33.“阿罗不可能定理”4-60答:不存在一种能够把个人对多种备选方案的偏好次序转换为社会偏好次序,并且准确表达全体社会成员各自的个人偏好的社会选择机制。这一结论后来被称为“阿罗不可能定理”34.收入效应6-86答:收入效应是指实际收入的变动会导致人们对产品的需求量的变动;也就是说,个人因为收入的提高或下降而改变自己的支出模式。一般而言,收入提高会使他在各种产品上的支出增加;收入降低则会使他的支出减少。35.随意裁定理论10-174答:随意裁定理论为勒纳所提倡。他认为预算政策所涉及的公共支出、税收、公债收入、偿债、货币之发行与回笼等措施,应该依据它们对经济的效果如何来决定,而不是根据任何已经建立的法则来衡量其是否健全。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政府规制的必要性是什么?3-74答:政府规制表现为政府为了控制企业的价格、销售和生产决策而直接采取的各种行动,比如规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标准、控制定价水平等。政府之所以采取这些行动,主要是为了制止私人在决策时不充分重视社会利益。具体一点就是政府为了实现公共利益。解决市场失灵或外部性问题,纠正资源的错误配置,提高社会总体福利水平。支持规制的人往往认为,政府可以代表公众对市场做出理性的计算,使规制符合帕累托效率原则。37.公共支出与私人支出有何不同?5-79答:公共支出和私人支出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公共支出的主要目标不是利润;私人企业往往只关注那些影响项目盈利性的因素,政府则要关注更为广泛的结果。(2)公共支出在很多情况下不能像私人企业那样用市场价格来估算。而就第一点不同而言,企业往往只关注那些影响项目盈利性的因素,政府则要关注更为广泛的结果。就第二点不同而言,主要是由以下两个因素所决定的:一是在许多情况下,由于政府的投入产出行为并非在市场中进行,因而不存在市场价格,如政府为清洁空气而进行的公共活动等;二是在另外一些情况下,政府的公共支出行为虽有市场价格可供利用,但它们不一定反映真实的社会成本,。38.功利主义福利函数和罗尔斯主义福利函数的区别。7-111答:功利主义罗尔斯主义函数的区别表现在:功利主义福利函数的含义是,选择最大化个人效用之和的帕累托有效税制结构。在这一税制下,对任何人来说,每1元税收所造成的效用边际损失都是一样的。罗尔斯主义福利函数则关注社会上境况最差的个人的福利,如果以此为依据,那么就应该选择令处境最差的个人效用最大化的帕累托有效税制结构。39.关税对贸易条件改善作用的两种解释。8-147答:关税对贸易条件改善作用的两种解释:(1)关税改变了进口品与出口品的国外价格,使对方国处于不利地位,后者被迫要进行一部分的支付;这是关税征收国的一种明显收益;(2)该收益还可以视为一种通过关税从对方国抽取的垄断性利润。不过,这里的垄断性利润以关税收入的形式归于国家。从国民福利角度来看,征收关税可能会带来益处,因为它使征收国国民与政府的实际收入增加。不过,前提是对方国不会因此进行报复。40.所得税作为经济稳定政策的主要工具的优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9-159-161答:所得税作为经济稳定政策的主要工具,其优越性主要表现在:(1)所得税具有适宜性;具体为为了达到稳定经济的目的,就应该对那些需求的收入弹性最大的商品课以重税。由于所得税税后收入的变化必然会影响支出水平。所以比较合适(2)所得税在调整速度方面具有优势;它可以有效避免第三类时滞(即反应时滞),这是因为所得税预扣制保证了税款支付与纳税义务在时间上的一致性。(3)对经济影响大,税基比较宽。如果某种税的收入很少,那么它对总需求的影响就很小,对稳定经济也就没多大帮助——尽管它在其他方面可能有一定作用。有效的稳定政策需要有足够的税收收入作为其经济基础。按照这一准则,所得税无疑是最重要的税种。总而言之,通过比较各税种的相对优点,可以明显看出所得税是稳定政策的主要工具。五、论述题(本大题10分)41.为什么现代市场经济国家都要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控?2-22-23答:(1)纯粹的市场经济容易产生“市场失灵”,即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出现低效率。如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市场垄断、失业问题、公共产品的无效提供等问题,都是市场经济引起的不良后果或无法解决的问题。(2)“市场失灵”现象表明,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比非是一种理想的经济制度,他只能适应那些经济活动规模较小,产业结构比较简单,对信息要求不高的经济过程,而不能适应现代化、大规模生产为特征的时代。因此,面对市场失灵的情况。政府的这一“有形之手”往往会参与其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试图改善整个社会的社会经济体的福利状况并且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政府还应该承担“执行国际经济职能”这一职能,包括致力于减少贸易壁垒,执行国际援助计划,协调宏观经济政策,保护全球环境。此时,更需要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
本文标题:《公共经济学》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591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