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与程序设计技术的联想
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与程序设计技术的联想郭霏霏、福建泉州、泉州理工职业学院、362000【摘要】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提出,当代大学生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为:家国情怀、创新创业能力、跨学科交叉融合、批判性思维、全球视野、自主终身学习、沟通与协商、工程领导力、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数字化能力。其中大多数能力都是可以通过学习程序设计技术,进而达到培养目标。本文通过核心能力培养与程序设计技术的联想,探讨在新信息技术时代或者称为人工智能时代即将到来之际,程序设计技术在各年龄段、各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关键词】编程教育、培养目标、教育方法、核心能力近些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程序设计教育培训又火爆起来,沉寂很长一段时间的各类培训机构又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不过,现在这些机构的服务面向有了很大不同,变得更为关注青少年群体、更加重视思维方法训练、教育模式更丰富多样。在美国,编程已进入幼儿园和中小学课堂,是备受欢迎的课程之一;在英国,编程被列入国家教学大纲,成为6~15岁孩子的必修课;2016年6月,我国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将信息化教学能力纳入学校办学水平考评体系;2017年1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将对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进行修订完善;另外浙江新高考改革将信息技术加入高考选考科目;2018年,教育部中学新课标方案发布,人工智能进课堂,编程技术入高考。说明计算机程序设计技术已经不再是专业和职业特有知识技能,而是逐步成为全民化的常识之一。为什么计算机程序设计会从IT行业特有技术转向全民化,呆板、固执、睡眠严重不足的“程序猿”形象不再成为人们拒入这个行业的原因?作为一名从事应用软件开发和计算机专业教育16年的“老猿”,我认为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程序设计技术中的思维、方法与现代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相吻合的。一、素质目标与编程规范1、整洁规范的习惯有些“老猿”编写代码的时候喜欢依着自己的风格,该换行的不换行,该退格的不退格,就像医生开的处方,只有自己看得懂,这是让人无法忍受的。几乎所有的公司都会要求程序员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来编写代码,甚至要求60%以上的代码都要有注释,不论你的资历有多老、编写速度有多快,因为软件开发是个非常强调团队配合的行业,别人看不懂你写的代码,合作无从谈起,在这件事上,强迫症是个好现象。我在北大青鸟做软件工程师培训的时候,给学员讲的第一课,就是强调整洁规范的重要性,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一直严格要求他们遵守。作为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的成员,要经常评审各类申报项目,我的同事们也会经常拿方案来请示,过去在这些提交材料里,排版混乱比比皆是,花了好大力气进行纠正,这些年才略有好转。试想,我们培养的学生,踏上工作岗位后,拿着一份字体大小不统一、格式混乱、看起来歪歪扭扭的文件去找他的上级批示,这位领导不仅要质疑学生的能力,也要质疑学校的培养吧!整洁规范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态度,日本人键山秀三郎创立的“扫除道”,帮助很多企业起死回生,目前已应用在日本企业、学校、社会等方方面面,其精髓就是提倡整洁规范,能带来五大好处:使人谦虚、让人成为有心人、孕育感动、萌生感恩、磨砺心性。2、“零错”运行的原则不论哪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代码里,除了只承载文本提示功能的字符串外,其他所有代码都不允许出现任何错误,一个字符、标点、符号都不行,具有非常高的严谨性要求,可以说是“零错”运行。如果存在错误,编译时系统会提示,然后整段的代码都不能运行。因为,对于整个软件系统来说,哪怕只是一个字符的错误,都有可能是整个系统的致命BUG,造成巨大事故。经常在批改学生作业、评审论文的时候,发现大量的错字和病句,现在广泛流行的微信、微博、今日头条、抖音等自媒体平台上,也是错字病句铺天盖地。这样泛滥的“文化青春痘”形成了大家都写错,我错了也正常的现象。不禁要问,我们的教育怎么把汉语言文化的最基本要求,教到了这种地步?古人写诗写作,逐字逐句认真琢磨的精神到哪去了呢?那么“零错”容不容易做到呢?我个人觉得不难,就是事后多做检查,一遍不够就三遍,三遍不够就五遍,如果是团队合作的,就互相检查。单位可以对员工犯错有一定程度的包容,但是员工做事一定要以做到“零错”为原则,这也是现代教育培养的素质目标之一。3、循序渐进的心态2002年,我还在北大青鸟厦门中心任教学主管的时候,接待了一位印度来的软件工程师,他也是ACCP软件工程师课程设计顾问之一。有一次,他开玩笑的跟我说:“计算机程序语言就是按照你们中国人常说的‘一步一步来’作为运行机制的。”这句话令我印象深刻,是的,计算机代码的运行是依据逐行读取的机制,当上一句读取运行后再进行下一句。过去的十多年里,尤其是事情都撞到一起、火烧眉毛的时候,我总是想起这个“一步一步来”,然后告诉自己静下心来,捋一捋,把事情分个轻重缓急,一件一件处理。我经常会觉得我的同事们都是“超人”,他们可以同时拿两个电话,一会跟这个说几句,一会跟那个说几句;可以一边写方案的时候一边讨论另外一个无关的事情;可以跑上跑下,同时进行几个工作事项等等,这些我都做不到,我担心这样恰恰是容易犯错的原因。我们不能培养学生急功近利、一口吃成大胖子的心态,应该培养他们踏踏实实、稳扎稳打的做好每一项任务,并且在面对众多突发任务的时候,能够冷静分析、合理安排、运用方法、完美解决的能力。二、知识目标与设计技术1、程序逻辑程序员的工作,不是把一个篮子里现有的东西拿到另一个篮子里就完事了,还要在这个篮子里把未来用户能放入的所有东西,都要提前做好相对应的盒子,等待客户装进去。完成这些操作,需要预先设计好程序逻辑,程序的逻辑并不复杂,就是由判断和循环所组成,根据判断用户做出的动作,继续下一步指令,如果动作相同则循环操作。真正难的地方在于,要能预先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并对每一种情况设计好相应动作。运用程序逻辑的方法,往往能让解决事情的过程变得更为简单,并且可以锻炼全面思考、风险控制、危机处理的能力。2、类与对象程序语言经历了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面向过程语言、面向对象语言四个阶段。现在用的基本都是第四代面向对象的程序语言,如JAVA、C#等。第四代语言最重要的就是类和对象概念的提出,类是现实世界或思维世界中的实体在计算机中的反映,面向对象是把构成问题的事物分解成各个对象,建立对象的目的不是为了完成一个步骤,而是为了描叙某个事物在整个解决问题的步骤中的行为。我们可以把世间万物都看成类,都有名称、属性、方法、事件的共同特征,分门别类后,碰到同类的问题就实例化为对象采用类似的办法予以解决。宋丹丹有个经典小品,里面有个脑筋急转弯的问题,问:“把大象关进冰箱需要几步?”答案是三步,打开冰箱、把大象放进冰箱、关上冰箱。把大象换成恐龙、凤凰、坦克、宇宙飞船,答案也是一样的,这是一个典型的工作流程规范化的案例。培养学生掌握分类处理的能力,遇到困难不会手忙脚乱,能够借鉴成功案例,从而得心应手。3、生命周期软件工程生命周期的五个重要阶段分别是:需求分析、系统分析与设计、系统实现、软件测试、软件维护。这种按时间分程的思想方法是软件工程中的一种思想原则,即按部就班、逐步推进,每个阶段都要有定义、工作、审查、形成文档以供交流或备查,以提高软件的质量。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确定的任务,并产生一定规格的文档(资料),提交给下一个阶段作为继续工作的依据。软件工程生命周期的五个阶段与企业广泛使用的PDCA循环管理有异曲同工之妙,PDCA将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以上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而是周而复始的进行,一个循环完了,解决一些问题,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循环,阶梯上升。培养学生掌握了解这类工具方法,有助于他们更快适应职业岗位。三、能力目标与软件开发1、自主终身学习能力经常听到或者看到有人抱怨程序员是个“枯燥辛苦”的职业,永远都在面对挑战,然后就有加不完的班。根据我的从业经验,可以肯定的说这是真的。如果是做定制软件业务的,面对的客户群体就是做完金融、做物流,做完成品、做装备,永远都在不断变换中;好一点的做的是行业软件,也要面对不同的企业老板、部门领导、企业员工;如果做的是平台,那就更可怕了,既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用户群体,还要面对乱七八糟的业务模式;开发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从未见过的困难,你得懂得利用各种搜索引擎、QQ群、交流平台寻找解决办法。因此,我个人认为这应该是对自主终身学习能力要求最高的行业。培养学生自主终身学习的能力,不仅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整个教育事业向前发展的一个助推器。2、批判性思维能力软件设计开发的过程中,不断通过软件测试进行代码优化、功能优化、架构优化就是一个批判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充分发挥批判性思维能力。软件测试的目标不是为了证明这个软件是可行的,恰恰相反,它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这个软件存在太多的问题和风险,设计严重不合理,是不可行的。批判性思维是通过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进而改善思维,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既是思维技能,也是思维倾向。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就是培养他们能够批判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寻找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并承担社会责任。3、跨学科交叉融合能力前面提到,软件开发是跨行业的,经常是几个不同行业的业务流程要整合到一起,这就涉及到跨学科的专业知识。当今世界,学科前沿的重大突破和重大创新成果,大多是多学科交叉、融合和汇聚的结果。从当前的发展趋势看,新一代信息技术、网络安全、集成电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机器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生物医药、现代交通运输、高效物流、节能环保、新能源、智慧城市、智慧建筑等等为数众多的产业领域均需要多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具备学科交叉融合能力的才是未来卓越工程师的首要人选。4、创新创业能力现代商业奇迹,几乎都离不开互联网和IT行业,比尔盖茨、乔布斯、马云、马化腾都是IT精英,成功的互联网创业案例比比皆是。通过软件技术开发平台或应用程序,是实现商业模式设计最容易的途径,而且成本最低;通过互联网,能够最快的发展规模庞大的用户群体。掌握程序设计技术,就是掌握了一项创新创业的工具。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主要的竞争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同时,就业也是社会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必须具备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现代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应该从多方面进行教育改革,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作为目标,多角度、多层次发展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5、沟通与协商能力软件开发是非常强调团队合作、沟通协商的工作,开发过程中的沟通可以分为需求分析阶段项目经理与客户的沟通,系统分析设计阶段项目组内部的沟通,系统实现阶段程序员之间的沟通,软件测试阶段测试员与程序员之间的沟通,软件维护阶段维护员与客户之间的沟通。其中同客户沟通是整个项目管理中最难的一个环节,但是聪明的软件工程师们已经总结出了很多方法应对沟通,如:(1)快速确定客户的验收决策链。(2)尽快确定项目的验收流程。(3)在不同的项目实施阶段就项目建设的方式、时间和具体内容同客户的验收决策链上的人员达成一致。(4)建设部门和使用部门的差异性协调。当代学生应当掌握沟通与协商的技巧方法,在学习工作中积极主动,表现出超群的自发性、创造性,得到别人的尊重、社会的认可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积极的沟通学习,尽快独立承担重要工作,用沟通交流的方式激发他人的创造性和工作热情,为企业贡献更大的力量。通过沟通协商的方式向资历深的师傅进行适当的讨教,体会多年的经验教训,提升工作阅历。1968年,皮亚杰(儿童心理发展学的奠基人)的同事,MIT人工智能实验室创办人之一的西
本文标题: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与程序设计技术的联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624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