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L/O/G/O手卫生规范培训YourCompanysloganinhere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目前腹泻和肺炎是导致儿童死亡的最主要元凶,全球每年有170万人死于腹泻类疾病,另有150万人死于下呼吸道疾病,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儿童。其中有一半的儿童是因为没有养成用肥皂洗手的良好习惯而导致死亡。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强化用肥皂洗手。用肥皂洗手可以将腹泻致死率减半、急性呼吸道感染致死率减少三分之一,也就是说,良好的洗手习惯每年可以挽救百万儿童生命,比任何疫苗或医疗干预都有用。项防止呼吸道疾病传播的研究结果进行评估认为,儿童勤洗手对防止流感等呼吸道疾病进一步传播非常有效。研究人员在巴基斯坦对4332名儿童进行了跟踪调查。他们把调查儿童分成两组:甲组儿童每天用肥皂洗手数次;乙组儿童则只是保持平时的卫生习惯。结果发现,甲组患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几率要比乙组低50%。在另一项研究中还发现,经常用酒精消毒液擦手的儿童要比不这么做的儿童更少因病缺课,前者的因病缺课率比后者低43%。报告中说,流感病毒通常首先感染孩子,然后再由孩子传染给其他人,所以儿童勤洗手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疾病流行的第一道有效的关卡。研究人员因此建议,学校和家长应该把勤洗手作为一项规定让孩子认真实施。我们从儿童时期起就开始洗手了,我们早知道洗手的重要性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起草背景•2003年“SARS”在我国暴发流行,我国SARS病例占全球的92%,某些医院成为SARS的重要传染源,导致医院感染的暴发,同时医务人员的感染比例之高暴露出医院院感中问题突出,而手卫生更是非常薄弱的环节:如手卫生意识差、知识欠缺、设施不足及洗手与手消毒方法不规范等,明确了手是医院感染最主要的传播媒介。之后手卫生逐渐被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管理者重视,广大医务人员也开始注重手卫生。•[结果]:04年卫生部开始立项制定《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专家小组起草并多次修改,在06年先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明确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定,后在网上专门征求意见,多次专家讨论讨论,数十次的反复认真修改,历时5年《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于2009年4月1日发布,2009年12月1日实施。•链接:USA率先制定了“手卫生指南”,WHO在2005年10月10日也正式颁布了“手卫生指南(高级手稿)”。在一次次感染暴发的反思中认识手卫生事件:2008年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发生新生儿严重医院感染事件,导致8名新生儿在10日内相继死亡。通报:感染控制工作薄弱,诸多环节存在隐患……而造成医院感染的“元凶”,主要是耐药菌的传播,而途径就是通过医务人员没有规范进行手卫生的手传(部分医务人员的手、物表、奶瓶、奶嘴、暖箱注水口检测细菌超标严重,有金葡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明显污染)处理:撤销院长、主管副院长、新生儿科主任、护士长及医务部、护理部、质控办、感染办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职务。并且将该事件通报全省、全国……每位患儿家属获赔18万元.在一次次感染暴发的反思中认识手卫生•2009年12月卫生部对广东汕头市潮阳区谷饶中心卫生院剖宫产18例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通报。•---手术用的外科手消毒剂不达标,诸多环节存在严重的医疗安全隐患。•---对消毒隔离、医务人员手卫生、院内感染监测及报告等制度执行不力……•处理:院长行政记过、主管副院长行政记大过处分,撤销护理部主任、妇产科主任及护士长职务。…在一次次感染暴发的反思中认识手卫生•天津蓟县妇幼保健院在2009年3月发生新生儿医院感染事件,6名新生儿5名死亡。•对产房、婴儿室的物品进行细菌监测,发现物品都有感染菌生长,其中暖箱污染严重,清洁消毒不彻底,新生儿吸氧所用湿化瓶不更换等,存在严重医疗缺陷。•该事件影响严重,处理也很严重,免去蓟县卫生局局长的职务,撤销该院院长、副院长职务,免去医务科主任、新生儿科主任以及护士长的职务,全国通报。在一次次感染暴发的反思中认识手卫生•2010年9月河南省焦作市博爱人民医院儿科病房9名新生儿静脉输液过程所致医院感染存在问题:1、配制液体用的注射器末做到一次性使用。开启后存放时间过长(超过数小时)2、新生儿病室建布局和工作流程不合理3、手卫生设施不符合要求,末严格落实手卫生制度处理结果:卫生局局长、分管医政工作的副局长、医政股长行政警告处分,院长记大过,分管副院长撤职,感染办、医务科、护理部主任、儿科主任、护士长撤职手卫生与医疗纠纷山东某医院发生一例新生儿脐炎,家长与医院产生纠纷,医院举证治疗护理过程无过错,家长举证医护人员没有洗手处理脐带造成,医院败诉。病人一旦觉醒,感染方面的纠纷将此起彼伏,目前的“丙肝门”就是典型。小时的结果干净的手?培养结果显示:医务人员的手很容易受到暂居菌的污染。恐怖吗?你愿意用这样一双手为病人治疗护理吗?不要让我们的手成为细菌的载体•国外研究表明:医院感染90%为接触传播;90%接触传播为经手传播;•直接传播:病人医务人员,病人病人病人医务人员病人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大家共识是:医院感染3大主要传播途径分别占比:接触传播约90%;飞沫传播约9%;空气传播约1%;通过规范的手卫生可以减少可以减少约30%的院感。,他提出接生前为孕妇检查或接生者都必须用漂白粉溶液消毒双手和产科用具,推广此措施后产褥热患病率与死亡率明显下降。L.PSemmelweis(1818~1865)匈牙利医学家手卫生的先驱•1867年英国外科医师Lister的研究中,用石炭酸溶液消毒医务人员的手,使截肢手术的病死率从45.7%降到15%。由此可见,洗手可以显著的减少手上携带的潜在病原菌,从而降低院内感染的几率。手卫生的先驱•提灯女神──南丁格尔南丁格尔通过改善卫生条件,采取对感染患者进行隔离、病房通风、洗手、戴手套等措施,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使伤病员的死亡率从42%下降到2.2%。“手卫生如何强调都不为过!”国外研究证明:严格实施正确的手卫生,可减少30%的医院感染。洗手有研究表明30~40%耐药菌感染是由于手卫生不当所致减少。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传染源宿主传播途径×和谐医患关系,构建美好生活正确的手卫生较高的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减少医院成本和患者费用手卫生,和谐工作与生活手卫生规范•2009年4月,国家卫生颁布了我国首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对医务人员该如何“认真洗手”作出详细规定,希望以此控制高发的院内交叉感染。于2009年12月1日实施。手卫生的管理与基本要求•医疗机构应制定并落实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手卫生的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应掌握手卫生知识和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障洗手与手消毒的效果。•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的指导与监督,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手消毒效果应达到的要求(合格的手卫生)a)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2b)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2本次课重点不是单纯掌握六步洗手法就OK!手部细菌类型•1938年分离出手部的细菌为两大类:•暂居菌•常居菌常居菌和暂居菌哪个和医院感染关系密切?暂居菌•原皮肤不存在,通过接触种植在皮肤表面•通过普通洗手可以去除•一般不繁殖,但在皮肤表面上存活,<24小时•常通过医务人员直接接触病人而获得或接触病人周围的环境表面而污染•具有致病性,随时通过手传播,是造成院内感染的主要病源类型:G+菌(金葡菌、肠球菌)G-(克雷伯菌)病毒(呼吸病毒)常居菌•种植在皮肤较深层•不易被机械的洗手所清除•数量长时间保持稳定,是人体皮肤的永久居民•一般不致病手卫生概念洗手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皂液(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清除手部皮肤污垢和部分暂居菌。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无需冲洗或干手设备。皂液(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全员知晓率100%手卫生: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与外科手消毒的总称。规范的手卫生设施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用品、手消毒剂等。内外弓大夹立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揉搓(抱拳式更好),交换进行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手心手背指缝指背拇指指尖内、外、夹、攻、大、立、腕揉搓时间15s每个动作至少重复5次本次课重点不恰当的洗手洗手看似简单,却大有学问。把许多人在洗手时只是简单快速地搓洗一下手心、手背,就以为已经完成洗手,而右图所示的阴影部分,在不恰当洗手时往往会被遗漏。简单的事做好了就是不简单!(红色最易忽略,蓝色不太容易忽略,肤色不被忽略)第一步:掌心相对揉搓手卫生技术第二步: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揉搓手卫生技术第三步:手指交叉,掌心相对揉搓手卫生技术第四步:弯曲手指关节在对侧掌心揉搓(呈抱拳式)手卫生技术第五步:拇指在掌中揉搓手卫生技术第七步必要时洗手腕及手臂亲,七步洗手法,您会了吗?正确干燥双手×××共用毛巾×纸巾:是最好的一种干手方法,简便、快捷、无二次污染2.干手机:使用干手机可避免清洁消毒后的手与毛巾等干手物品直接接触,降低再污染的危险,但比较费时,机器本身不便清洁(缺点:容易扬尘)3.小毛巾:多采用纯棉小毛巾,大小以30厘米×30厘米左右为宜,并要有一定的厚度,有良好的吸水性和坚实度。毛巾应一用一消毒,并在消毒前彻底清洗;放置位置便于取用。盛装毛巾的容器应干燥、清洁;容器盖开关应采用非手触式如脚踏式(缺点:比纸巾更贵)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2009年洗手与卫生手消毒方法应遵循以下原则: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皂液和
本文标题:手卫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626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