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综合/其它 > 第3.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教学案
范文范例学习指导word整理版教案(理论教学首页)章节名称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授课安排授课时数4授课时间第四周授课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授课教具多媒体、板书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性。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方针、形式及历史经验。懂得中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历史的选择,认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道理。教学重点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社会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和特点;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历史经验。教学难点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偏差;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装订线范文范例学习指导word整理版导入:彭德怀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中说到:“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西方侵略者之所以可以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根本原因何在?抗美援朝胜利后,新中国是否彻底消除了这一威胁?近代历史上这一悲剧的出现固然与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密切相关,但是根本上看是由于被侵略的国家社会生产力落后,无力抵御工业发达的西方侵略者。历史的发展一次次地证明:在当今世界,一个国家只有实现工业化,提高综合国力,为加强国防提供基础,才能彻底避免遭受侵略与奴役的命运。这也是百年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目标。请同学们从经济、政治、外交、交通、人民生活等综合各方面描述建国初期中国的基本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过渡的新的历史阶段.但是我们面临的并不是一幅繁荣昌盛的景象,而是一个烂摊子,千疮百孔,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经受了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考验.对中国国情的分析为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奠定了基石.建国初期,国际国内形势是错综复杂的.在国内,解放战争并未结束,除台湾外,沿海岛屿还有舟山,马祖,金门,海南尚待解放;在大陆上,两广和西南的云,贵,川以及新疆,西藏都在国民党的统治下,战争还要继续进行,军费是一个相当大的负担.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中国共产党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基础上领导的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这是中国革命的一个基本问题。毛泽东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正式命名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认为新民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是新的民主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然后再在这个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础,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把中国进一步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国民党政府遗留下的几百万军政人员,到1950年最高峰时,这些俘虏达到550万人,加上国民党政府的350万公职人员,共计900万人.他们是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因此,对他们采取了包下来的政策.旧中国的工业和农业都极其落后,从1937年到1949年,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国民经济遭到极大的破坏,新中国建立时,工农业生产远没有达到战前的水平.从农业来看,抗日战争以前全国粮食的最高产量为2800亿斤,而1949年大约只有2240亿斤.1950年计划增产100亿斤,距离战前最高水平还差很远.棉花生产的情况更坏,只有战前的一半左右.当时农村每人每年的收入约400斤粮食,需要向国家缴纳80斤公粮,这个负担是相当重的.1949年我国现代工业只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主要产品同历史最高年产量比较,煤减少48%,铁减少86%,钢减少83%,棉纺织品减少25%以上.由于农业生产没有恢复,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品维持正常生产都很困难,而且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出现了空前的恶性通货膨胀,市场极为混乱.以上海为例,与战前相比,物价上涨高达200倍,城乡人民购买力低下,商品范文范例学习指导word整理版卖不出去,使工业受到极大的影响,大批工人失业.交通运输亟待恢复.当时全国有铁路2万多公里,除了东北(占40%左右)因解放早得到恢复外,关内的铁路尚在逐步恢复之中.航运可供使用的船只很少,大都是吨位小的沿海,内河轮船,许多海轮被国民党胁迫到台湾或香港.工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商品流通不畅,这就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当时农村负担占国家财政收入的41.4%,城市负担占38.9%,而实际上许多税收,如盐税,货物税,屠宰税等,很大一部分还要转嫁到农民身上,国家企业收入只占17.1%,以上三种税收政策收不够国家的支出,还会有赤字,这就要发公债.在编制1950年国家预算时,支出的82%靠各种收入,7%靠公债,其他靠发行货币.解放初期水旱天灾相当严重,全国有1.2亿亩耕地4000万人受灾,对这些灾民,人民政府不能置之不顾,必须采取紧急救济和生产自救等措施,这也要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民族资产阶级中的一些人,看不起共产党,认为这些土包子只会打仗,不懂经济;能够治农村,管不好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有人说:共产党军事100分,政治80分,经济是0分.一些投机商公然和政府较量.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与扰乱,也是造成经济困难的重要原因.当时沿海港口的海运极为困难,南方许多岛屿还被国民党军队所盘踞,对外贸易主要是与苏联及东欧国家进行.许多我们需要的物资无法取得.形势确实是严峻的.国内外的敌对势力总是盼望着共产党失败,他们说::共产党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有些民主人士也担心共产党缺乏经验,治理不好国家.全国人民并没有被困难所吓倒,毛泽东说:我们面前的困难是有的,而且是很多的,但是,我们确信:一切困难都将被全国人民的英勇奋斗所战胜.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领导下,全国人民意气风发地投身于经济建设之中.三年之中,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从根本上扭转了国民党政府留下来的混乱局面.实现了政治,经济,社会的稳定.许多生产项目取得超过预期的成就,国民经济的恢复提前实现了.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两三年内,虽然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已经被推翻,但是大量的民主革命的任务还未完成,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残余的矛盾。1952年以后,这种状况才发生变化,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才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征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其性质是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因为:第一,经济上,是以国营经济为主导的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经济结构,除国营经济外,还有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非社会主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很大比重,是主体经济成分。第二,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在国家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新中国建国之处的人民民主专政属于新民主主义的政权性质。第三,文化上,实行马克思主义知道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种文化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3、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及现代工业的初步发展,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基础。特别是没收四大家族的官僚资本,等于消灭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和中国资产阶级的主体部分。范文范例学习指导word整理版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是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保证。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勃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及其对中国建设的支援,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有利的国际因素。归纳起来说就是国内国际条件已具备。4、新民主主义中的社会主义因素和资本主义因素资本主义因素:在经济领域中,有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在政治领域中,民族资产阶级参加国家政权;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存在资产阶级思想和其他非无产阶级思想。社会主义因素:社会主义因素在经济上有国营经济与合作社经济为主导,政治上有工人阶级的领导;文化上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社会主义因素保证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民主革命胜利后,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必须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来解决;从国际环境看,中国也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初步的设想:第一,关于过渡的时间,估计大约15年至20年时间。第二,关于转变的条件,认为只有先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才能实现私营企业国有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第三,关于过渡的步骤和方式,毛泽东的提法是“全线进攻”,一举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但方式是和平地和有代价地消灭资本主义。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把建设与改造并举,要求把国家工业化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紧密地结合起来,在社会改革中保持生产力的同步发展。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和目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手段。一方面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才是实现中国工业化的唯一正确道路;另一方面表明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力,为了实现工业化,反对离开生产力谈社会主义。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1、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原则: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毛泽东主席“关于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传达到农村农民积极报名入社农民报名参加农业合作社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教训我国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基本上是成功的,五亿多农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1)农业合作化的胜利,把汪洋大海般的小农个体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实现了土地工有,避免了两极分化。同时也解决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同小农经济的矛盾,在新的基础上巩固了工农联盟和社会主义制度。(2)农业集体化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进行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这就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范文范例学习指导word整理版(3)在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基本上保证了城乡人民对农产品的需求,也使农民生活有所改善,还为国家工业化积累了资金,也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改造的途径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用和平赎买的方式实现的。国家资本主义,是指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改造的原则(1)严格区分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对官僚资本无偿剥夺,对民族资本进行赎买。(2)采取了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3)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把原来的剥削者逐步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国家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初级形式高级形式赎买≠购买国家所得税34.5%企业公积金30%职工福利费15%资方红利20.5%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阶段第一阶段:建国后到1953年底,主要是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第二阶段:从1954年到1955年夏,主要是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就是在原有的私营企业中加入国家的公股,企业的生产资料由资本家和国家共同所有,国家派遣干部负责对企业的领导管理。第三阶段:从1955年秋到1956年底,是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阶段。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按地区、按行业将所有的私营企业全部实行公私合营,组成一个企业单位。定股定息。至1956年底,私营工业的99%,私营商业的82%都参加了全行业公私合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1)它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已经消灭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资产阶级,这就为生产力
本文标题:第3.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教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628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