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小学语文总复习之积累与运用考点一歇后语歇后语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构成,前一部分是比喻(像谜面),后一部分是本义(像谜底),中间用破折号相连。平常说话的时候,往往把前半部分的比方说出来,把后半部分的解释隐去,让听话的人去猜测、体会,“歇后语”这个名称由此而来。1.种类。关于歇后语的分类,有各种分法,一般先将带有谐音字的归为一类,其余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质分为三类,一共分为以下四类:类型举例谐音类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喻事类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喻物类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故事类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2.特点和作用。歇后语的特点是形象具体,生动活泼;赞扬嘲讽,诙谐幽默;通俗亲切,浅显易懂;地方色彩鲜明,生活气息浓厚。在说话和写文章中,恰当地运用歇后语,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给人以幽默的感觉,引起读者的想象和联想。读一读,选择恰当的歇后语填空。A.芝麻开花——节节高B.竹篮子打水——一场空C.韩信点兵——多多益善D.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1)拔河需要多少人参加?这次没有限定人数,当然是“()”了,人多力量大嘛。(2)他这个人斤斤计较,怎么可能帮你?肯定是()。(3)这个犯罪团伙处心积虑的策划被警察识破,真是()。(4)党的富民政策让山区农民的生活()。CDBA【解析】做歇后语的练习题时,要根据歇后语的意思并结合语境来完成。歇后语的意思通常在后半部分体现出来,歇后语也有褒义和贬义之分。在本次练习中,我们知道第(1)题和第(4)题需要褒义的歇后语,第(2)题和第(3)题需要贬义的歇后语。那么句子(1)的意思是需要人的数量多,因此答案为C;句子(2)说的是品质不好的他要帮你,是没安好心的表现,答案为D;句子(3)说的是犯罪分子的计划落空,答案为B;句子(4)说的是农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答案为A。1.下面歇后语中错误的一句是()。A.泥菩萨过河——没指望B.猫哭耗子——假慈悲C.猪鼻子插大葱——装相(象)D.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A2.根据提示在括号中填写恰当的内容。(1)()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填写《三国演义》中的人名)(2)冰糖煮黄连——同()共()(填反义词)(3)()扑火——自取灭亡(填昆虫名)(4)梁山泊的军师——无()用(填谐音的字)周瑜黄盖甘苦飞蛾吴3.读句子,根据语境填歇后语。(1)犯了错误的我来到办公室门口,还没有敲门,心里已经是了。(2)今天,我们体育训练的项目和上次一样,真是。(3)面对这种局面,我知道是没有人肯帮我说好话了,我真是啊!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谚语是流传在人民群众口头上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定型化的语句。谚语一般都能揭示一个客观规律或反映一个事理,使人从中受到启示。谚语是普通老百姓在经验的积累中总结出来的,是集体的智慧。考点二谚语1.谚语的主要特点是通俗性、譬警性、灵活性。(1)通俗性:是指谚语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属于口语,易理解。(2)譬警性:是指谚语具有教育、警示的作用。(3)灵活性:是指谚语在说法上灵活自由,不像成语那么固定。2.谚语还有很多类别,看过表格,同学们会一目了然的。农业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气象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生活谚语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学习谚语读一书,增一智。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风土谚语秦岭山脉一条线,南吃大米北吃面。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事理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读一读,在句子中填入恰当的谚语。(1)都说“”,可见,“读”是学习语文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2)看到满天的晚霞,小明自言自语地说:“‘’,明天我们可以尽情地到野外游玩了。”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3)一场秋雨过后,天气凉爽多了,奶奶在给姐姐找毛衣,一边找,还一边说:“。”【解析】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填谚语。(1)需要填写的是与读书有关的谚语,而且是表示读书对学习起作用的谚语,因此“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最合适。(2)需要填写的是气象谚语,表述从晚霞推测出第二天晴天的意思,因此填“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3)需要填写的是气象谚语,表述秋天天气一天天变凉的意思,因此“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最合适。读一读,把下列句中的谚语补充完整。(1)在野外玩耍的我看到蚂蚁搬家,就赶快往家走,因为“蚂蚁搬家蛇过道,”。(2)看到天空中的大雁南飞,我知道天要转凉了,“八月里来雁门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大雨不久要来到雁儿脚上带霜来考点三对联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我国的第一副对联是五代后蜀主孟昶(chǎng)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1.对联的特点。对联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上下联必须字数相等。(2)讲究对仗工整,主要指句式相当,词类相同,结构相应。如“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这副对联中,“绿柳”对“红桃”,“舒眉”对“开口”,“辞旧岁”对“贺新年”。(3)讲究平仄,读起来抑扬顿挫,富于声律美。(4)上下联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2.对联的分类。从用途上来分,对联可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谐趣联等。类型举例春联五湖四海皆春色春回大地千山秀万水千山尽朝晖日照神州百业兴喜联日丽风和华堂春溢一世良缘同地久月圆花好绣阁秋浓百年佳偶共天长寿联福如东海长流水庭帏长驻三春景寿比南山不老松海屋平分百岁筹类型举例挽联良操美德千秋在一生俭朴留典范高节亮风万古存半世勤劳传嘉风装饰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卷古今消永日万家忧乐到心头一窗昏晓送流年行业联进来蓬头垢面顷刻间千秋事业出去容光焕发方寸地万里江山类型举例交际联有关家国书常读劝子勿为官所腐无益身心事莫为知君欲以诗相磨谐趣联风中绿竹风翻绿竹竹翻风春读书秋读书春秋读书读春秋雪里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读一读,选出能与上联相对的句子。(1)柳眼才舒芳草地()A.桃腮正晕碧云天B.书山万仞志能攀(2)春回大地千峰秀()A.渔歌晓迎红日出B.日暖神州万木荣AB【解析】对联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思相关,还要求平仄相谐,即上联尾字一般是三声或四声(仄声),下联尾字是一声或二声(平声)。根据这些特点详加分析,便可解答本题。“柳眼”对“桃腮”,“才”对“正”,“舒”对“晕”,“芳草地”对“碧云天”,两联词性是相对的,而且两联意思相关,所以第(1)题选A。以此类推,可知第(2)题选B。1.把上联和下联用线连起来。春夏秋冬春为首桃李杏春风一家芳草春来依旧绿梅桃李杏梅占先松竹梅岁寒三友旭日一轮处处红春风万里山山绿梅花冬至自然红2.对联的上联是“一帆风顺年年好”,最适合的下联是()。A.福照家门万事兴B.万事如意步步高C.万事如意福临门D.岁岁平安福寿多B3.你能把下面的六个句子组成三副对子吗?请把每副对子的序号填在一组横线上(上下联的次序要正确)。(3分)①一行白鹭上青天②一犁春雨甚知③楚国大夫沉汨水④几阵秋风能应候⑤洛阳才子谪长沙⑥两个黄鹂鸣翠柳⑥①④②③⑤4.学校艺术节要出一期“美文,名画赏析”壁报,标题是一副对联,上联是“品美文若饮甘露”,你拟的下联是。赏名画如沐春风考点四名言警句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或普通人说的、写的、历史记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流传,是浓缩的精华。名言警句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类,让我们通过表格来分析一下吧!名言警句类型举例关于人生价值的名言警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活了多少天,而在于我们如何使用这些日子。——蒙田关于励志的名言警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泽东只要朝着一个方向努力,一切都会变得得心应手。——勃朗宁名言警句类型举例关于勤奋学习的名言警句勤奋就是成功之母。——茅以升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鲁迅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培根名言警句类型举例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民无信不立。——孔子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关于爱心的名言警句人间如果没有爱,太阳也会灭。——雨果人生是花,而爱是花蜜。——雨果名言警句类型举例关于母亲的名言警句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关于奉献精神的名言警句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在于接受,也不在于索取。——巴金名言警句类型举例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关于团结合作的名言警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拉封丹名言警句类型举例关于理想的名言警句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斯大林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苏格拉底关于知识的名言警句知识是人生旅途中的资粮。——雨果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和真实境界的灯烛。——李大钊名言警句类型举例关于立志的名言警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破仑毕业前夕,601班组织开展了一次读书交流活动。张雨乔:在阅读中,也要注意及时复习与巩固,“,可以为师矣”。王雪莹:读书要勤于思考,注意学习和思考的有机结合。正如孔子所云:“学而不思则罔,。”宋秋实:要多读课外书,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谈话温故而知新思而不学则殆【解析】本题考查联系语境运用名言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背诵首先要领悟其大致含义,尤其是关键字词;其次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分析、品味和识记,从而对名句有一个感性的记忆。如第一句,我们填写之前要关注语境,前一句提到“复习与巩固”,那么我们所填的名句应与复习和巩固有关,加上后一句的提示,很明显应填“温故而知新”。1.名言警句引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是所有学生应该铭记的。B.老师们辛勤培育学生,自己也如饥似渴地学习,正所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C.看到一些同学浪费粮食,食堂里的陈伯伯摇头叹息:“满招损,谦受益。”D.在介绍自己的读书感受时,张华说:“古人说得好,‘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C2.下面出自《论语》,讲学习方法的一句是()。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C.业精于勤,荒于嬉。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A3.小明放学后爱在校园里玩耍,总是不及时完成作业,你想用一句话劝说他,哪句最合适?()A.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B.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C.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D.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C4.下列哪一句名言可以用来劝勉人们虚心求教,不要不懂装懂?()A.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C.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D.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B名句分类积累1.歇后语。(1)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2)竹篮子打水——一场空(3)芝麻开花——节节高(4)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5)鸡蛋里挑骨头——无中生有(6)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7)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8)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2.常用俗语。(1)鼻子气歪了。(2)前怕狼后怕虎。(3)一个巴掌拍不响。(4)打开天窗说亮话。(5)吃水不忘挖井人。(6)拔出萝卜带出泥。(7)东方不亮西方亮。(8)大水冲了龙王庙。(9)高不成低不就。(10)捡了芝麻丢了西瓜。(1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12)前人栽树,后人乘凉。(1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14)百尺竿头,更进一步。3.天气谚语。(1)朝
本文标题:2020小学语文总复习小升初分类复习之积累与运用(歇后语、谚语、对联、名言警句、古诗词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630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