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动手实践的数学课堂精彩无限——《轻与重》教学案例
1动手实践的数学课堂精彩无限——《轻与重》教学案例车墩学校李秋红案例背景: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对新鲜的具体事物感兴趣,善于记忆具体的事实,而不善于记忆抽象的内容。”数学是一门抽象性、思维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如何突破数学抽象性的难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显然是数学课堂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教学模式可谓千姿百态:讲解—传授、自学—辅导、引导—发现、活动—参与等等。显然,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实践活动是他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之一,也正是动手实践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下面我就通过我执教的“轻与重”一课,谈谈动手实践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片断一:1、游戏导入师:同学们,谁是我们班级的大力士?李老师请他来做个小游戏。生:穆凌峰。(穆凌峰走到讲台前)师:请李世平也走上来。穆凌峰,你能把李世平抱起来吗?(穆凌峰把李世平抱起来)师:穆凌峰果然是大力士!穆凌峰,你现在试试能不能把李老师抱起来?(穆凌峰果然一用力气把李老师抱起来了!)师:穆凌峰果然是大力士!佩服!送给你一个棒棒糖,你真的好棒呀!师:李老师做个小采访,你觉得李老师和李世平谁重?谁轻?穆凌峰:李老师重,李世平轻。师:同学们,今天李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习“轻与重”。2、新课探究1)、观察小胖和小亚在跷跷板上比轻重。2)、观察米老鼠和唐老鸭在跷跷板上比轻重。23)、观察老师用橡皮筋吊一吊的方法比较两个水果的轻重。分析:“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端亦是如此,因此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就是通过游戏体验引入新课。轻与重的学习本身就是肌肉感觉的体验,让班中的“大力士”先后抱起一名同学和老师,两个人的体重形成强烈的对比,使学生亲身感受老师和同学的轻重差别,也会很自然地联想到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可能和轻重相关,从而揭示课题,直奔主题,为下面的学习指明方向。接下来是探究阶段的第一步:学生通过“看一看”知道物体的轻与重。学生都玩过跷跷板,跷跷板上轻的一端高,重的一端低,通过观察很直观地就知道跷跷板上的米老鼠和唐老鸭谁轻谁重,这个游戏场景源于学生的生活,为学生学习提供实际经验。从利用跷跷板比轻重到借助橡皮筋比轻重,一个比一个有新意,学生的注意力已被牢牢吸引,并在老师的细心引导下了解了多种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比较过程中所借助的工具都是来源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但平时在课堂看不到的物品,使学生感到既亲切又新鲜、有趣,将数学课演变成了一节生动有趣的实验课,让数学课堂更精彩。片断二:师:同学们真棒,可以通过“看一看”比较这么多物品的轻重了,想不想自己试一试?生:想!师:请你比一比气球和水果谁轻谁重,把气球放在手心里掂一掂,从篮子里选自己喜欢的水果也掂一掂,比比谁轻谁重?并想想该怎么表述?生:动手操作。学生到讲台前汇报比的过程:生1:我是用气球和苹果比轻重,气球比苹果轻,苹果比气球重。生2:我是用气球和香蕉比轻重,气球比香蕉轻,香蕉比气球重。生3:我是用气球和猕猴桃比轻重,气球比猕猴桃轻,猕猴桃比气球重。师:同学们都比较出了气球和水果谁轻谁重,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气球很大,但是很轻,水果很小,但是比较重。你知道了什么?生:大的不一定重,小的不一定轻。3师:要用手掂一掂才知道物体的轻重。师:李老师有两个一模一样的盒子,1号盒子和2号盒子,你猜一猜哪个重?生1:1号。生2:一样重。生3:2号。师:请小朋友上来掂一掂。(生到讲台前。)生:2号重。师揭示答案:1号盒子是空的。师:即使是大小相等的物体,重量也不一定相等,也要掂一掂。刚才小朋友掂出了物体的轻重,李老师还有个好方法,借助工具来量一量。(放在天平上,放2号盒子的一端低,放1号盒子的一端高。)在天平上哪边物体重天平就偏向哪一边。同学们,你们想用天平比较水果的轻重吗?生:想。师:那就选两个你喜欢的水果,比较一下谁轻谁重,并且把结果记录下来。生1:我们小组选了苹果和香蕉比轻重,苹果比香蕉重。生2:我们选了猕猴桃和香蕉,香蕉重,猕猴桃轻。……分析:学生从“看一看”比出物体的轻重,到动手“掂一掂”比出物体的轻重,实验课就此拉开序幕。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体验一下比较物体轻重的过程与方法。同学们在组长的安排下轮流掂着气球和水果,并尝试用语言描述比较的结果。在实践中领悟知识,在活动中体验快乐,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数学知识变得不再枯燥乏味、难以理解,连水果和气球都可以成为学习的伙伴,学生乐在其中,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动手“掂一掂”到用天平“称一称”,学生学习的热情逐渐升温,甚至沸腾,有的学生没有听清老师的要求,便迫不及待地动手操作了,以至于最后没有把实验数据完整地记录下来,反馈效果不如人意。这要在以后的实验课上引以为戒,保证更好的教学秩序和学习效果,让动手实践的数学课堂更精彩。荷兰数学家弗兰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现实,并且应用4于现实。”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们对生活中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亲身体验的欲望强烈,因此动手实践是低年级学生获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学生更愿意参与;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学得更有趣,这样才能使学生热爱数学,并用学到的数学知识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纵观全课,老师为学生一系列的动手实践活动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爱学、乐学、善学,让他们带着愉快的情绪积极投入学习实践活动,从而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在实践中发展思维,在实践中提高能力,使他们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成功与快乐,动手实践的数学课堂最精彩!
本文标题:动手实践的数学课堂精彩无限——《轻与重》教学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637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