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四年级阅读第十二课说明文专项训练
说明文专项阅读四年级阅读第十二课1、联系上下文猜一猜母麻雀“说”的是什么。(1)“母麻雀啁啁地叫,小麻雀则吱吱喳喳笑成一团”(2)“麻雀又啁啁地叫,接着五只小麻雀一拥而上”2、读一读567自然段想一想:六只麻雀在做什么?联系上下文猜一猜母麻雀“说”的是什么。联系上下文猜一猜母麻雀“说”的是什么。联系上下文猜一猜母麻雀“说”的是什么。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准确、周密(严密)。常用的说明顺序:说明文语言特点:说明方法的辨别及作用•举例子:列举有代表性的例子具体说明事物,增加可信度.•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更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画图表:将抽象复杂的事物利用简明的图表辅助说明。使人更直观形象,一目了然。*摹状貌:对说明事物做具体细致的描绘.*引言论:引有关的名言,文献,典籍,科研成果说明事物.更具权威性和说服力.*作诠释:对说明对象作具体的解释说明.•分类别:按照一定标准对事物或事理分类说明,更条理清楚。•作比较:用同类或相关事物对比突出强调说明对象特点。•下定义:科学、简明地揭示事物本质属性。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准确地揭示了“克隆”的本质特征,使读者对这一概念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1.凡是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叫克隆。实战演练:分析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3.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当然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文书,这些竹简和木片有一百二十斤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三千片竹简。举例子.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简书的笨重和不方便的特点,增加了可信度.2.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象虹。打比方:生动形象的说明了石拱桥的形状特点,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品味说明文的语言:•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严密、简明一般表现在一些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估计等的副词上.表程度:比较、几乎、相当、更、最……表估计:大约、可能、左右、可算、也许…表时间:当时、刚刚、迄今……表范围:一切、部分、全部……表频率:经常、常常……考察题型:典型试题一:加点词语可否删除?为什么?典型试题二:举例说明本文的语言特点.典型试题三: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1.“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沿海滩涂地区,生长着一片片常绿灌木和小乔木。”“部分”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答:不能。“部分”表范围,说明不是所有的沿海滩涂地区都能生长常绿灌木和小乔木。删去不符合实际.“部分”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答:不能。“几乎”是接近的意思,说明我国石拱桥分布很广,但不是到处都有。如去掉意思就太绝对了.“几乎”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实战演练3、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左右”表示估计.因为年代久远不敢肯定。所以加上“左右”一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方位:近→远、前→后、左→右、南→北……(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由抽象到具体由原因到结果……(可综合运用)年代:古→今;季节:春→冬一天:早→晚……1.本文第2段告诉我们,蜜蜂探雷比警犬探雷“高出一筹”表现在哪三个方面。2.请你另举一个利用动物本能或运用仿生学造福人类的事例。容易训练、吃苦耐劳、准确性直升飞机(蜻蜓),雷达(蝙蝠)3.文中划线句子用了两个“约有”,请问可以改成“有”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约有”表示大概的数量,改成“有”则表示准确的数,文中的地雷数和因触雷而或死或残的人数是估算的人数,所以应该用“约有”更准确、严密。4.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写出三种:与警犬相比,蜜蜂除了容易训练且工作起来更吃苦耐劳外,在寻找“猎物”(各类爆炸物品)的准确性方面也显得高出一筹。目前世界各地约有1.1亿颗地雷等待排除,每年约有2.6万人因触雷而死或致残。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1.第2段中“此处路面与别处不同”中的“不同”指哪两个方面?“各行其道”和第1段中的哪一句相照应?请用横线划出。一是呈暗红色,原来此处为事故多发地,改变路面颜色以引起司机注意;二是路面加铺了一层颗粒状防滑材料。通过道路颜色的不同,如红、绿、蓝、黄等,提示不同车辆的驾驶者在规定的路面上行驶,从而避免了车辆的混行,大大增强了安全性。2.阅读第2、3两段,回答:(1)第2段中的彩色路面有哪三个作用?请简要概括。(不超过20个字)(2)第3段中所说的透水路面分为三层,每层各有什么功能?请分别用两个字加以概括。美化市容,防滑、提示司机减速,方便交通管理。透水、分流、密封3.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写出三种:通过道路颜色的不同,如红、绿、蓝、黄等,提示不同车辆的驾驶者在规定的路面上行驶,从而避免了车辆的混行,大大增强了安全性。透水路面采用的是在普通沥青中加入了强化纤维的混合料,使路面孔隙率由普通沥青路面的4%左右提高到15%--25%,有的甚至高达30%,大大提高了路面吸收雨水的能力。这种材料的特点还决定了其使用寿命要高于传统路面,因为它能避免冬季道路冻结对路面材料结构造成的破坏。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4.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A.目前在我国,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已基本铺设了彩色路面。B.普通沥青路面的孔隙率不足4%,而透水路面的孔隙率大多为15%一30%。C.采用彩色路面和透水路面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提高了交通的安全性能。D.由于透水路面优越性多,德国已把全国90%的路面改造为透水路面。C
本文标题:四年级阅读第十二课说明文专项训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639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