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教学设计方案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姓名工作单位河北定兴第三中学年级学科高一地理教材版本湘教版一、教学内容分析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可以是地域性的,也可以是全球性的。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无论在自然地理过程上,还是在自然地理特征上,都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地域)差异。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学生将全面的认识自然地理环境,通过读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有利于提高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通过经、纬度地带性的比较,既能全面的认识地域分异规律又能掌握比较法在学习中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注重通过创设情境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学生体验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符合现代教育要求,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同时,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读图分析能力。二、教学目标1.能够举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表现。2.理解产生各种不同的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3.能够结合世界自然带的分布情况,归纳、分析、比较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并能分析形成的原因。4.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实践意义。教学重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学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具有一定的兴趣,但是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要素基本特点是在初中所学,有的学生早已遗忘。其次高一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还较为欠缺,因此对于一个事物中影响要素有哪些,主导因素又是什么,难以把握。因此,在教学设计时,重点考虑了身边的案例,使学生能亲身体会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关注生活和周围的自然环境,明确学好自然地理的关键就是要时刻观察身边的环境。同时培养高一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以及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高一地理必修一是整个高中阶段的基础和难点,理性知识较强,学生的初中地理知识较为薄弱。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针对学生的现状,本节课设置为情境教学课,先将内容转化成学生生活的问题(现象),使他们有想学的意识和冲动,然后创设情境降低学习难度,学生通过思考、图表分析、探讨、合作学习能解释生活中的问题,完成本节内容的学习。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而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对于层次较高的学生,要注重学生能力水平的提高,关注他们解决问题方法的应用,适当增加与本节相关的知识的学习;而对于层次水平较差的学生,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2学习方法的引导,促进学生能自我反思,自我赏析和自我调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内动力。本节课以学生活动为主,有利于预定目标的顺利完成。四、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分析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并以土壤的形成为例,学习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从总体上看,全球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这个整体的不同地区,却经常表现出极为显著的地域差异,可以说地球上不可能存在任何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这节课我们一起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PPT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PPT展示“干涸的胡杨林”“椰子树”“雪莲”等景观图片。提问:这几幅景观图是我国不同区域的景观图。这说明自然环境具有什么特点?自然带也就是陆地环境差异性的具体体现。自然带的命名:温度带+植被+带,学生活动熟记。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表现(板书)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学生活动:讨论、归纳因为各地所处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导致不同地区气候不同,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不同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导致地表呈现不同的景观。这些景观(主要是植被和土壤)在地球上呈带状分布,构成自然带。最后导出本节课的内容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兴奋点,唤起求知欲及参与意识。PPT展示组织学生讨论,集体完成课本P78活动题。培养自学能力、从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板书)1、地域分异及地域分异规律的概念(PPT展示)地球表层的差异性表现为大小不等、内部具有一定相似性的一系列地域单元,并由此产生各地域单元自然环境的差异,这就是地域分异。地域分异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就是地域分异规律。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完成课本P79活动题,分析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培养自学能力、从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3规律是通过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来体现的。【PPT演示】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及其成因。规律: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从沿海向内陆有规律地更替。学生完成课本P80活动题,分析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并比较与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的差异。让学生明白地理在实际生活中的有用性。【PPT演示】垂直分异规律及其成因规律:在一定高度的山区,从山麓到山顶自然环境及其各组成要素出现逐渐变化更迭的现象成因: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随着高度上升,温度降低,降水增加,即水热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学生完成课本P81活动题,分析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并比较与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的相关性。培养读图能力六、教学评价设计1、此堂课教学时间较为紧凑,可适当丰富内容,分成两节课;2、教学知识点讲解较为浅显,可利用其他方式加深学生理解;3、活动较少,学生主动性不强。七、教学板书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表现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1、纬度地带分异规律2、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3、垂直分异规律4、地方性分异规律八、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通过图表分析教学、对比教学的方法,完成教学任务,并通过大量的学生合作探究活动掌握了陆地地域环境的分异规律。首先,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通过问题启发读图思考,引导学生发言;其次,教案设计中加入了大量的图表设计,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的不足:本课教学过程中需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做基础,而实际操作中因受到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生活经验缺乏等影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另外本节课的空间分布知识点较多,在加上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探究、讨论时间,使得整个教学过程较为费时间。学生记自然带名称时也需要一些时间。在1课时中完成以上内容有些困难
本文标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教学设计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639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