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儿科学 > 南医大中医基础学历年简答题总结.
简答题:中医基础:导论1.中医理论体系形成时期的重要典籍。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2.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人,自然,社会)、恒动观念、辨证论治3.病、症、证的概念和关系。辨证论治的含义和关系。病---疾病的名称。症----症状和体征,是具体的疾病表现。证----又称证型,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证反映了疾病的本质。1.病与证,虽然都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但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2.症状和体征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组合在一起即构成证候,反映疾病某一阶段或类型的病变本质;各阶段或类型的证候贯串并叠合起来,便是疾病的全过程。3.一种疾病由不同的证候组成,而同一证候又可见于不同的疾病过程中。过程,包含,相关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各种症状和体征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关系,最终判断为某种证型。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辨证----论治的前提、依据。论治----辨证的目的,辨证的检验。阴阳五行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对立、互根、消长、转化的概念是什么?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对立:阴阳的属性相反。制约: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相互制约。互根:指对立的阴阳双方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互用:相互资生相互为用消长:是指一事物中所含阴、阳的量和阴、阳之间的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地消长变化着。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2.如何划分阴阳。阴阳盛衰有哪几种,概念是什么?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5云外上文明)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阴阳偏盛:阴或阳任何一方高出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阴阳偏衰:阴或阳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3.五行的特性及相互关系。特性(木火土金水,直言价格润)1木曰曲直---生长、生发、条达。2火曰炎上---温热、升腾、向上。3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4金曰从革---潜降、肃杀、收敛。5水曰润下---滋润、向下、寒凉、静藏。相互关系1.五行的生克制化:相生、相克、制化2.五行的生克异常:相生异常;相克异常,相乘相侮。藏象学说心:主血脉,主藏神。心合小肠,在体和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肺:主气、司呼吸,主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合大肠,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悲,在液为涕;脾:主运化(运化水谷,运化水液),主升清,主统血。合胃,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血液运行,促进消化,疏调情志,调节生殖功能),主藏血,合胆,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志为怒(课上讲的愤青与肝癌的例子),在液为泪;肾:主藏精(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调节机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活动),主水,主纳气,合膀胱,在体合骨,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在液为唾1.对“心主血脉”的理解。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2.肺的生理功能及其含义。1.肺主气、司呼吸2.肺主通调水道3.朝百脉、主治节3.脾胃为后天之本的含义。脾运化食物,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输布,而这又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4.肾主水功能的具体作用。摄入人体的水液,下达于肾后,肾中阳气对其进行升腾气化。一方面其清者、精者重新上输于脾肺,参与体内津液的流布循环。另一方面其浊者、废者则生成尿液,下送膀胱贮存,适时排出。5.肝主疏泄对情志的影响。1.肝主疏泄,气血正常运行,情志活动正常。肝失疏泄,情志活动异常。2.疏泄不及,性情抑郁。3.疏泄太过,急躁易怒。6.六腑各自的生理特点。胆:贮存和排泄胆汁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小肠:主受盛和化物,泌别清浊大肠:传化糟粕膀胱:贮存和排泄尿液三焦:通行元气,总司脏腑,和运行水液7.五脏之间的生理关系及病理联系。心肺,气与血心脾,血液的生成、运行心肝,维持血液运行正常,维持精神情志活动正常心肾,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心火不亢,肾水不寒)肺脾,气的生成(肺吸纳,脾运化),水液代谢(肺宣降通调,脾运化、输布)肺肝,调畅全身气机肺肾,水液输布与排泄,呼吸运动肝脾,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肝之疏泄与脾之运化互相协调促进肝肾,精血同源;藏泄互用;阴阳协调脾肾,脾的运化与肾精、肾阳的相互依存;后天与先天之本;协调水液代谢气血津液1.气是怎样生成的,有哪些生理功能?人体之气由先天之精气、后天水谷之精气和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肺、脾胃、肾等脏腑的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而生成。功能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2.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概念、生成、分布与功能各是什么?元气: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等的生理活动宗气:推动肺的呼吸;注入心脉,助心行血营气:化生血液,营运血液,营养全身卫气:防御功能,温煦作用,调节作用:3.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过程,其功能是什么?生成:在脾的主导下,由胃、大小肠参与共同完成。输布:虽与五脏皆有关,但以肺、脾、肾和三焦为主。排泄:由肺、肾、膀胱、大肠等脏腑共同完成。功能滋润营养化生血液调节阴阳夏:汗多尿少,冬:尿多汗少排泄废物汗尿4.气与血的关系?气与津液的关系?盛行设在阳生,行,摄。载,养。5.血与津液的关系?什么是津血同源?二者同属于阴,均属液态物质,均有滋润和营养作用。血行于脉中,渗于脉外便化为津液。津液渗于脉中,即成血。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津血同源”津液和血液同源于水谷精微,而且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故言津血同源。病因病机1.痰饮的致病特点有哪些?企业光多面绅士(1)阻滞气血运行(2)影响津液代谢(3)致病广泛、变化多端、病势缠绵(4)易扰乱神明(5)舌脉表现出湿的特点2.六邪致病特点风轻扬开泄,善行易变,主动,为百病之长4寒阴邪,凝滞,收引暑炎热,升散,夹湿湿重浊,粘滞,阴邪趋下燥干涩(伤津,伤肺阴)火炎热灼燔(阳邪,炎上,伤津耗气,生风,动血,扰心神,致肿疡)中医诊断望神1、何谓神、得神、假神?神:狭义: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广义:指人体生命活动总的外在表现。得神:精充气足神旺或虽病正气未伤之象假神: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2、少神与失神如何鉴别?少神失神精神不振,健忘困倦精神萎靡,神识不清面色少泽面色晦暗目光呆滞,动作迟缓目暗睛迷,动作失灵少气懒言呼吸气微或喘促,语言错乱倦怠乏力肌肉松软形体羸瘦脏腑功能虚弱脏腑精气衰竭精气受损正气大伤3、如何判断假神?神志不清---精神转佳面色晦暗---颧红如妆瞳仁呆滞---目光浮露语言断续---语声清亮不思饮食---饥不择食4、何谓神乱?如何鉴别癫、狂、痫证?神志错乱,神志失常癫——文痴。精神痴呆,淡漠寡言,喃喃自语,哭笑无常——痰蒙心窍。狂——武痴。狂躁不安,疯狂怒骂,打人毁物,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少卧不饥,妄行不休——痰火扰心。痫——癫痫。羊癫风。肝风夹痰。突然昏倒,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醒后如常。辩证八纲辨证1.表里证的鉴别要点是什么?含内设买寒热内脏证候舌象脉象表证同见不明显少变化浮里证单见明显多变化沉半表半里交替明显多变化弦(疟疾)2.试述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要点?7病理神气胀痛、热寒舌脉冰晶杖热汗舌脉1.病理特点:实证新病,体强病急。虚证久病,体弱病缓。2.精神气息:实证兴奋,声高息粗。虚证萎靡,声低息微。3.胀满疼痛:实证胀满持续,疼痛拒按。虚证胀满时减,疼痛喜按。4.热象:实证壮热或身热、恶热。虚证微热或五心烦热5.寒象:实证恶寒,手足不温。虚证畏寒肢冷。6.舌象:实证舌质老,苔厚腻。虚证舌质浮胖娇嫩,苔少或无7.脉象:实证有力。虚证无力3.试述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汉口面四边设卖4.如何鉴别亡阴证与亡阳证?韩四面买齐亡阴亡阳汗出:汗热而黏,如珠如油冷汗淋漓,清晰如凉四肢:身体灼热或四肢温和肌肤不温或手足厥冷面色:面赤颧红面色苍白脉象:细数或急微欲绝其他:神烦躁扰,皮肤皱瘪神倦淡漠,呼吸气微5.如何鉴别阴虚证与阳虚证?望诊:面白暗淡,神倦乏力,身重思卧,舌淡苔润。面红颧赤,神燥不安,口渴唇燥,苔黄。燥裂问诊:畏寒怕冷,喜暖不渴,食少乏味,便溏溲清。发热恶热,喜凉口干,心烦躁扰,便秘尿少。切诊:脉沉迟细弱。脉洪数滑实。脏腑辨证1.肝血虚和肝阴虚有何异同肝血虚与肝阴虚均属肝的虚证,均有头晕等表现。但前者为血虚,无热象,常见眩晕、视物模糊、经少、肢麻手颤等症;后者为阴虚,虚热表现明显,常见眼干涩、潮热、颧红、手足蠕动等症。中药:1.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判藜芦。2.七情单行独参汤相须石膏、知母清热泻火相使黄苓、茯苓补气利水相畏半夏畏生姜相杀生姜杀半夏相恶人参恶莱菔子相反乌头反贝母3.五味酸收敛固涩五味子生津乌梅苦泻下大黄燥湿黄连坚黄柏坚肾阴甘补人参补气虚缓甘草缓拘挛和甘草和诸药辛散麻黄行桂枝咸软坚鳖甲泻下芒硝4.四气寒热温凉药物的寒热温凉之性,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主要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5.升降沉浮上下里外顺病位逆病势
本文标题:南医大中医基础学历年简答题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644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