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合同/协议 > 半截塔镇卫生院基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改、苏)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半截塔镇中心卫生院标准化改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咨询证书号:工咨丙10320060090承德天智招标代理有限公司2009年1月1项目建设性质:改建项目名称: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半截塔镇中心卫生院标准化改建项目项目建设单位: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半截塔镇中心卫生院项目编制单位:承德天智招标代理有限公司编制单位法定代表人:孙国山编制单位主要编制人员:姜涛周非赫夏文刚袁东张玉会项目编制负责人:周非赫2目录第一章总论··································3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6第三章建设地址与建设条件···················11第四章工程建设方案·························15第五章环境影响分析·························18第六章节能分析·····························22第七章项目实施管理·························25第八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27第九章社会效益····························31第十章结论······························32附件: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复印件2、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3、国有土地使用证复印件3第一章总论一、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1、项目名称: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半截塔镇中心卫生院标准化改建项目2、建设单位: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半截塔镇中心卫生院3、法人代表:董杰4、单位概况:半截塔镇中心卫生院是为了解决半截塔镇及周边乡群众就医问题1997年设立的。是经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卫生局核准登记,准予执业的中心类别的合作医疗机构。该卫生院地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西部,距围场县城30公里处。卫生院固定资产总额138万元,占地面积4112.5平方米,现有业务用房面积1100平方米。现有医务人员和职工2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2名,工人5名。卫生院下设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口腔科、中医科、预防保健科、医教科、检验科、放射科、财务科等11个科室。现有病床20张,拥有B超、心电、化验、放射检查设备和国内先进的无痛分娩设备。卫生院辖区辐射3个乡卫生院,11所村卫生所,服务半径32公里。半截塔镇总面积206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108个居民组,人口总数13000人。半截塔镇中心卫生院设立以来,以“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为宗旨,十多年来,为辖区及周边乡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了有效的医疗保障,为推进当地新型合作医疗的发展做出了4贡献。二、编制依据1、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建设项目选址意见3、国土资源局出具的国有土地使用证4、《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建标107-2008)5、相关的法律、法规三、编制原则1、根据国家标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建筑结构方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节约土地。2、采用经济实用、技术先进的建设方案。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建设产品合理、适用、低费用。3、遵照国家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有关要求进行编制。4、认真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相关的基建标准和规定。四、编制范围主要对项目建设技术方案进行研究和比较,拟定具体的建设方案;对项目建设条件、项目规模、项目运作方式和管理方式进行分析论证;对建设工程量、费用进行估算;评价项目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从环境保护、节能、消防等方面对项目进行多方论证。五、项目概况51、建设地点:项目拟建地址位于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半截塔镇中心卫生院原址。地理位置适宜,交通便利,水、电、讯等配套设施齐全。项目选址符合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用地性质为建设用地。2、项目内容:本项目为卫生院标准化改建工程,拟建设化粪池一个,配电房100平方米,并购置相关设备,地面硬化1890平方米,院墙50米,机井一眼,改造原业务用房门窗。计划建成功能齐全、设计新颖、环境优雅、设施先进、符合国家规范的现代化卫生院。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投资:50万元6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一、项目背景2006年8月29日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规划》指出:加强和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条件,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与同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结合,对于预防控制农村地区重大疾病,提高农民健康水平,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具有重大意义。同时《规划》提出的主要建设任务是:依据统一的建设标准和规范,对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县医院、县妇幼保健机构和县中医医院,及村卫生室的业务用房进行建设,配置基本医疗设备,使其具备开展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的条件,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能力。要求到2010年,要基本建立起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农村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效率,满足农民群众的初级卫生保健服务需求。2006年1月23日,河北省卫生厅发布了《河北省创建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实施方案》,决定在全省开展创建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活动。提出:以加强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为基础,以深化乡(镇)卫生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创建活动为载体,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提高乡(镇)卫生院的管7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全面落实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职能,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价廉、方便、安全、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2006年6月2日河北省卫生厅印发了《河北省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提出:重点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到2010年基本完成县级医院(含中医院)、预防保健机构和乡镇卫生院房屋建设改造和设备装备任务,保证开展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所需的基础设施和条件。按照填平补齐、改扩建为主的原则,加大政府投入,对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县医院、县妇幼保健机构和县中医院的业务用房进行改扩建,配置基本设备,改善农村卫生机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能力。2007年3月8日,承德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决定》,《决定》提出了“力争用3-5年,完成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室)房屋改造和建设任务,建立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服务优良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逐步形成城市医疗卫生支持农村卫生的长效机制;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健全完善覆盖整个农村的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医疗救治和卫生监督体系,确保农民群众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主要健康指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地方病等在县级达到及时有效处置。”的全市农村卫生工作的目标。2008年11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8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其中提出:“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2008年11月12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整合城乡卫生资源,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重点办好县级医院并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支持村卫生室建设,向农民提供安全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半截塔镇中心卫生院是全镇唯一一所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医院,辐射3个乡卫生院,但基础设施薄弱。卫生院现有业务用房1100平方米,由于当时投入资金不足,建筑标准较低,特别是没有化粪池,只有一个渗水井,给卫生院用水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并且没有专门的配电房,配电设施不完善;院内地面为土路,一直没有硬化;没有院墙和机井;业务楼门窗破旧,基础设施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卫生院的发展。同时,随着半截塔镇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的自然增长,半截塔镇固定居住人口数量到现在已发展为13000人,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来卫生院就诊的患者数量逐年增长,广大群众对就医环境及医疗条件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给半截塔镇中心卫生院开展医疗救治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加之卫生院本身属于非营利性的公益医疗机构,卫生院本身没有资产积累,不具备自我更新的能力,不能满足现代就医的一些基本卫生要求和先进的9技术要求,卫生院的医疗条件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已不符在农村推行新型合作医疗的要求。为落实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河北省委、省政府《河北省创建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实施方案》、《河北省卫生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承德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决定》等国家、省、市工作部署,以及《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政策文件精神,解决半截塔镇中心卫生院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使该卫生院达到国家和省有关卫生院标准化、规范化标准,有效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开展,县卫生部门和半截塔镇中心卫生院经调研论证,谋划了“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半截塔镇中心卫生院标准化改建项目”。二、建设的目的及意义本项目完成后,可以为辖区半截塔镇13000人口的就医人员全方位开展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基本医疗服务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综合服务。本项目建成后,可提高半截塔镇中心卫生院的综合服务能力,改善当地群众的就医条件,使半截塔镇中心卫生院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求,对推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项目是公益项目,是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扩大公共服务,实现“病有所医”的具体举措,并是推进“和10谐社会建设”的具体举措。综上,本项目建设是夯实半截塔镇中心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工作基础,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建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做好基层医疗服务工作具有现实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三、项目的可行性1、领导组织、监督半截塔镇中心卫生院成立专项办公室,负责该项目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的决策,以及协调、管理、检查、监督、组织项目竣工验收等各项工作。2、技术保障目前,该项目的总体规划和图纸设计已完成,其他相应手续已办理完毕。3、资金管理对项目资金设立专项账户,实行专款专用,严格管理,确保资金运转畅通,确保资金及时、足额投入使用。四、项目建设的原则本项目建设的原则是: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以改善服务功能为主,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体现出现代化卫生院的功能。11第三章建设场址与建设条件一、项目建设场址选择本项目拟建场址位于半截塔镇中心卫生院原址,南邻国道111线公路。场址地势平坦,位置醒目,交通便利,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良好,方便群众就医。项目选址符合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二、自然条件及地质条件1、气象条件本区气候属于中温带向寒温带,半干旱向半湿润的过渡型、大陆性、季风型山地气候。四季分明,雨量集中,水热同季,夏季无暑,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年平均气温-1.5℃至4.7℃,极端最高气温39.8℃,极端最低气温-29.5℃。无霜期短,仅60-128天左右。年降水量在380-500mm之间。2、场址位置条件项目拟建地址位于半截塔镇中心卫生院原址。与半截塔镇政府相距较近。拟选场址的坐落位置符合当地发展规划,当地群众对项目建设都比较支持,友邻关系协调。3、地质、水文条件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地层分布稳定,岩性单一,未见不良地质现。勘察场区,在钻探揭露深度内未见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可满12足建设要求。4、场地土地震效应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场地土依据其工程特征判定属中硬土,为对建筑抗震有利地段。5、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拟建场地地形平坦,地貌类型单一,地层结构较简单,地层承载力较高,适宜该项目的兴建
本文标题:半截塔镇卫生院基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改、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654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