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关于月亮这一意象月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1、月亮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今夜鄜(hū)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2.月亮也寄托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3.月下相思,还有一种特殊的类型,便是边塞诗里的月下相思。•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月下相思,不仅仅表达了我们的传统情感,在有的诗人笔下,它也有着特殊的用意。(2)表面上是写一个思妇对丈夫的思念与哀怨之情,实际上是诗人在政治上被遗弃后产生哀怨心情的曲折吐露。如:“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曹植的《七哀》(1)月喻贤: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du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曹操的《短歌行》张九龄(678—740),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唐中宗景龙初中进士,玄宗朝应“道侔伊吕科”,策试高第,位至宰相。在位直言敢谏,举贤任能,为一代名相。曾预言安禄山狼子野心,宜早诛灭,未被采纳。他守正不阿,为奸臣李林甫所害,被贬为荆州长史。开元末年,告假南归,卒于曲江私第,谥号文献。他七岁能文,终以诗名。其诗由雅淡清丽,转趋朴素遒劲,运用比兴,寄托讽谕,对初唐诗风的转变,起了推动的作用。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注释:遥夜:长夜竟夕:整个晚上怜:珍惜滋:滋润不堪:不能盈手:满手,意谓把月光抓在手中佳期:指聚首的时候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远在天涯的人与我同样望月,思念对方。多情的人埋怨漫漫长夜,整个晚上想念亲人。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的月光,披上衣服觉得露水渐渐重了。不能把这满手的月光赠给你,还是回去睡觉吧,希望与你在梦里相见。【诗文解释】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轮明月从无边无垠的大海上升起,月光普照之下,无论远近,天涯海角都沐浴其中。这两句既写眼前所见之景,又是诗人望月怀远之意的表达。此句境界博大,自然景象中包含着诗人博大宽广胸襟,为千古名句。【内容赏析】•“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乃千古名句,好在哪里?1、“海上生明月”: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生”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富有动感,更富有生命感。问题讨论:3、怎样理解“共此时”?•“天涯共此时”有两层含义:一是诗人与远在天涯的伊人共此一轮明月;二是融融月光洒满人间,天下离人此时都在望月怀远。2、“天涯共此时”:“天涯”照应了题中的“远”,暗示了“怀”由景入情,转入“怀远”。颔联:情人为何“怨”?这通宵的月色对一般人来说,可以说是漠不相关的,而对远隔天涯的有情人,因为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觉得长夜漫漫,故而落出一个“怨”字。这里写出多情人由怀远而苦思,由苦思而难眠,由难眠而怨长夜的种种动作过程。讨论:这里的“情人”指的谁?•明确:可以是父母、妻子、亲人、朋友等。(诗歌中的意象具有不确定性,使诗歌产生了含蓄、蕴藉的美感)“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诗中人不写自己望月思念对方,而是设想对方在望月思念自己,构思奇巧,生动地反衬出诗人寄托的深远情思。曲笔反写:诗人不直抒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是从对方着笔,展开联想和想象,借对方来写自己,表面上看是写对方,而实际是写自己,是通过对方来反照自己,这是推进一层的写法,这样写更加显得情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①。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②。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③。①鄜州:今陕西富县。当时诗人的妻子在此州。②云鬟:指妇女乌黑的发髻。清辉:清冷的月光。③虚幌:薄幔。双照:同照二人。拓展:•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中。这年5月,杜甫携家避难鄜州,8月只身前去投奔刚在灵武即位的肃宗,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送于长安,杜甫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诗的表现手法独具匠心:明明是杜甫思念流落鄜州的家人,不直接道出,而是用换位思考法来写,即设想妻子儿女在鄜州对月思念杜甫。------曲笔反写•《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这两句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此联写诗中人因遥思远人,彻夜相思,灭烛之后,更觉月华光满可爱,于是披衣步出室外,独自对月仰望凝思,直到露水沾湿了衣裳方觉醒过来。这两句细巧地写出了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这是:一个为相思所苦的形象。“怜光满”运用实写手法写出月光的光满可爱。“觉露滋”运用反衬手法,暗示出时间之长、思念之久的深情。“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表达作者怎样的愿望?明确:月光是如此的柔和恬静,非常可爱。“我”生发出希望捧一掬月色献给远人的愿望。不能把可爱的月光赠给远人,那怎么办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只好回房就寝,希望在梦中相会。此联构思精巧,写出了诗人的怅惘和失意。这里暗用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馀辉,揽之不盈手”诗意,并且进一步升发,表现出绵绵不尽的情思。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由题目“望月怀月”可见是借助月亮怀念远人,表达思念之情。再读诗歌,体会感情品读与探讨:整首诗情与景是怎样结合在一起的?试结合诗句分析。诗歌中写了海、月、烛、露等景,表现出对远人的思念之情。起笔不凡,“海上生明月”给人一种雄浑阔大的艺术境界,这正是诗人心胸广阔的写照。“怜光满”运用实写的手法写出月光的光满可爱。“觉露滋”运用反衬手法,暗示出时间之长、思念之久的深情。结尾虚写一笔,传神之至地把思念之情推向高峰。在诗歌鉴赏题目中,我们常遇到这样情景交融的问题,其提问方式如:此诗情与景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提问变体:此诗以景写了什么样的情,你认为是这样的吗?或从情景关系谈谈你的理解?•解答分析:在我们所学的诗词当中,绝大部分诗作都是写景抒情的诗作,王国维先生有“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诗词之中的景一定要注意,首先要弄清楚写了哪些景,找到所写之景的特征就相当于找到了一把解题的钥匙。•答题步骤:•(1)回答诗词中写了哪些景。•(2)怎样写的(留意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角度高、低、俯、仰;把握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动静、明暗等)要抓住修饰景物的词语及景物本身的特点。•(3)结合作者生平、写作背景、诗题把景与作者之情结合起来分析。•05年全国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问: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答(1)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都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2)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3)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本文标题:望月怀远(自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671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