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安全文明施工 > 某项目安全文明施工专项方案
-1-第一节安全生产管理体系1.1、纵向管理体系公司主管生产副总经理和安全监控部作为公司一级的安全生产管理领导机构,负责制定管理制度和检查监督等工作。施工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主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为该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项目部设立项目副经理和专职安全员,由他们统一抓各项安全生产管理措施的落实工作,各生产班组建立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小组,设立兼职安全员,配合专职安全员的工作。1.2、横向管理体系公司的各职能部门和各下属项目经理部都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保证项目的安全生产。项目部成立以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小组负责的安全文明施工组织机构,管理工作小组由下述人员组成:组长:项目经理;副组长:项目副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员;组员:施工员、材料员、电工、焊工,作业小组长。项目部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并设专职安全员,主要职责是负责进行对工人的安全技术交底,贯彻上级精神,每天检查工程施工安全工作,每周召开工程安全会议一次。制订具体的安全规程和违章处理措施,并向公司安全领导小组汇报。各作业班组设立兼职安全员,主要是带领各班组认真操作,对每个工人耐心指导,发现问题即时处理并及时向工地安全管理小组汇报工作。1.3、安全检查制度在施工过程中,除日常的安全检查外,项目部每周大检查一次,发现问题落实到人,限期整改,消除隐患,确保施工安全。1.4、安全教育制度按照公司的安全教育制度,加强宣传教育,制订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现场组织切合实际的作业程序,正确严格地执行和运用施工及安全规范。对进场的工人进行摸底测试,统一进行安全教育,增强质量、安全意识。各专业班组认真钻研设计图纸进行技术交底,认真学习和深刻体会施工技术规范和施工安全规范。经过培训交底达到合格的职工才允许上岗操作,为安全工作顺利圆满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施工过程中,建立每周一次的安全教育,由项-2-目经理或专职安全员主持。同时在每道施工工序进行前,由专职安全员做书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各班组长带领施工人员认真贯彻落实。1.5、安全用电制度1、建立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制度,并建立相应的技术档案。2、建立技术交底制度。向专业电工、各类用电人员介绍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的总体意图、技术内容和注意事项,并应在技术交底文字资料上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签字手续,载明交底日期。3、建立安全检测制度。从临时用电工程竣工开始,定期对临时用电工程进行检测,主要内容是:接地电阻值,电气设备绝缘电阻值,漏电保护器动作参数等以监视临时用电工程是否安全可靠,并做好检测记录。4、建立电气维修制度。加强日常和定期维修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并建立维修工作记录,记载维修时间、地点、内容、技术措施、处理结果、维修人员、验收人员等。5、建立工程拆除制度。建筑工程竣工后,临时用电工程的拆除应有统一的组织和指挥,并须规定拆除时间、人员、程序、方法、注意事项和防护措施等。6、建立安全检查和评估制度。施工管理部门和企业要按照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定期对现场用电安全情况进行检查评估。7、建立安全用电责任制,对临时用电工程各部位的操作、监护、维修分片、分块、分机,落实到人,并辅以必要的奖惩。8、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定期对专业电工和各类用电人员进行用电安全教育和培训,经过考核合格者持证上岗。禁止无证或随意串岗。9、强化安全用电领导体制,改善电气技术队伍素质。第二节施工安全管理措施2.1、安全用火要求及防火措施1、现场消防管理制度(1)现场要有明显的防火宣传标志。每周对职工进行一次治安、防火教育,培训义务消防队。定期组织保卫、防火工作检查,建立保卫、防火工作档案;(2)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消防车道,其宽度不得少于3.5m。消防车道不能环行的,应在适当地点修建回转车辆场地;(3)施工现场要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做到布局合理,经常维护、保养、采取防冻保温-3-措施,保证消防器材灵敏有效;(4)施工现场进水干管直径不少于100mm。消火栓处昼夜要设有明显标志,配备足够的水龙头,周围3m内,不准存放任何物品;(5)电工、焊工从事电气设备安装作业,要有操作证和用火证。(6)使用电气设备和易燃易爆物品,必须采取严格的防火措施,指定防火负责人,配备灭火器材,确保施工安全;(7)因施工需要搭设临时建筑,应符合防盗、防火要求,不得使用易燃材料。城区内的施工一般不准支搭木板房。必须支搭时,需经消防监督机关批准。幢与幢距离,城区不少于5m,郊区不少于7m。(8)施工材料的存放、保管,应符合防火安全要求,库房应用非燃材料支搭。易燃易爆物品,应专库储存,分类单独存放,保持通风,用电符合防火规定,不准在工程内、库房内调配油漆、稀料。(9)工棚内不准作为仓库使用,不准存放易燃材料、可燃材料,因施工需要进入工棚内的可燃材料,要根据工程计划限量进入并应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工区内不准住人,特殊情况需要住人的,要报经上级机关批准与建设单位签订协议,明确管理责任;(10)施工现场严禁吸烟。必要时,应设有防火措施的吸烟室;(11)施工现场和生活区内,未经保卫部门批准不得使用电热器具;(12)氧气瓶、乙炔瓶(罐)工作间距不少于5m,两瓶同时明火作业距离不小于10m。禁止在工程内使用液化石油气“钢瓶”、乙炔发生器作业;(13)在施工工程要坚持防火安全交底制度。特别是在进行电气焊、油漆粉刷或从事防水等危险作业时,要有具体防火要求;2、电气设备防火制度(1)各类电气设备、线路不准超负荷使用,接头须接实、接牢,以免线中过热或打火短路。发现问题立即修理;(2)存放易烯液体、可燃气体瓶和电石的库房,照明线路穿管保护,采用防爆灯具,开设在库外;(3)穿墙电线和靠近易燃物的电线穿管保护,灯具与易燃物一般应保持30cm间距,大功率灯泡要加大间距。工棚内不准使用碘钨灯;3、现场明火管理(1)现场生产、生活用火均应经主管消防的领导批准,使用明火要远离易燃物,并备有-4-消防器材。使用无齿锯,须开具用火许可证;(2)工地设吸烟室,施工现场严禁吸烟;(3)电、气焊工作人员均应受专门培训,持证上岗。作业前办理用火手续,并配备适当的看火人员,随身应备灭火器具。吊顶内安装管道,应在吊顶易燃材料装上以前完成焊接作业,如因工程特殊需要必须在顶棚内进行电、气焊作业,应先与消防部门商定妥善防火措施后方可施工;(4)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做到工完场清;(5)油漆施工要注意通风,严禁烟火,防止静电起火和工具碰撞打火。2.2、防止物体打击及高空坠落的措施1、防止物体打击及高空坠落的注意事项(1)进入现场人员戴安全帽;(2)交叉作业通道搭护头棚;(3)高处作业的工人应具工具袋,零件、螺栓、螺母随手放入工具袋,严禁向下抛掷物品;(4)高处码放的板材要加压重物,以防被大风掀翻吹落,高处作业的余料废物须及时清理,以防无意碰落或被风吹落;(5)高处作业的操作平台密实,周围栏杆底部应设高度不低于18cm的档脚板,以防物料从平台缝隙或栏杆底部漏下。2、防止机械伤害事故注意事项(1)圆锯的传动部分应装防护罩。长度小于50cm、厚度大于锯片半径的木料,严禁上锯,破料锯与横截锯不得混用;(2)砂轮机应使用单向开关,砂轮须装不少于108°的防护罩和牢固的工件托架、严禁使用不圆、有裂纹和剩余部分不足25mm砂轮;(3)各种施工机械的安全防护装置必须齐全有效;(4)经常保养机具、按规定润滑或换配件,所用刀必须匹配,换夹具、刀具时一定要拔下电源插头。(5)注意着装,不穿宽松服装操作电动工具,留长发应带工作帽,不能戴手套操作;(6)打开机械的电源开关之前,检查调整刀具的扳手等工具是否取下,插头插入插座前先检查工具的天关是否关着;(7)手持电动工具仍在转动时不可随便放置;(8)操作施工机具必须注意力集中,严禁疲劳操作;-5-(9)保持工作面整洁,以防因现场杂乱发生意外。3、防止高空坠落注意事项(1)洞口、临边防护a、1.5m×1.5m以下的孔洞,应预埋通长钢筋网或加固定盖板;1.5m×0.5m以上的孔洞,四周须设两道护身栏杆(高度大于1m),中间挂水平安全网;b、电梯井口须设高度不低于1.2m的金属防护门,井道内首层和以上每隔四层设一道水平安全网封严;c、建筑物楼层临边,无围护结构时,须设两道防护栏杆,或立挂安全网加一道防护栏杆。(2)室内施工防护a、移动式操作平台应按相应规范进行设计,台面满铺木板,四周按临边作业要求设防护栏杆,并安装登高梯;b、凳上操作时,单凳只准站一人,双凳搭板,两凳间距不超过2m,只准站二人,脚手板不准放灰桶;c、梯子不得垫高,横档间距30cm为宜。2.3、安全用电制度1、在任何用电范围内,均需接受电工的管理、指导不得违反用电;2、严禁一制多机(或工具)用电;3、一切电线接头均应接触牢固,严禁随手接电,电线接头严禁裸露空间;4、一切架空临时电路均要在2m高度以上,严禁拖地电线长度超过5m;5、任何拖地电线必须做好防水、防漏电工作;6、每一工作小区(分区)设一漏电保护装置;7、照明灯泡悬挂,严禁近人、靠近木材、电线、易燃品;8、一切金属外壳的机具均设地线接地;9、凡用电工种均须配备测电笔,胶钳等常用工具,严禁任何危险操作;10、手持电动工具均要求在配电箱装设额定工作电流不大于15mA,额定工作时间不大于0.15s的漏电保护装置,电动机须定期检验保养;11、每台电动机械应有独立的开关和熔断保险,严禁一闸多机;12、电工须经专门培训,持供电局核发的操作许可证上岗,非电气操作人员不准擅动电气设施,电动机械发生故障,要找电工维修;-6-13、施工现场内一般不架设裸导线,现场架空线与施工建筑物水平距不小于10m,与地面距离不小于6m,跨越建筑物或临时设施时垂直距离不小于2.5m;14、各种电气设备均须采取接零或接地保护。单相220V电气设备应有单独的保护零线或地线,严禁在同一系统中接零或接地两种混合用,不准用保护接地做照明零线。2.4、现场保卫工作1、施工现场必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确定具体人员负责保卫工作,有总、分包单位的工程,实行总承包单位的保卫工作责任制,建立保卫工作领导小组,与分包单位签订保密工作责任书,各分包单位接受总承包单位的统一领导和监督检查。2、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规模,建立保卫、消防组织,配备保安、消防人员。3、施工组织设计要有保卫、消防措施方案及设施平面布置图,重点工程、要和建筑面积在10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工程,应制定治保和消防工作方案。4、施工现场要建立门卫和巡逻护场制度,护场守卫人员要佩带执勤标志。重点工程、重要工程要实行凭证出入的制度。5、更衣室、财务室及职工宿舍等易发案部位要指定专人管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发生盗窃案件。严禁赌博、酗酒、传播淫秽物品和打架斗殴。6、料场、库房的设置应符合治安消防要求,配备必要的防范设施。贵重、剧毒、易燃易爆、放射性等物品,要设专库专管。建立存放、保管、信用、回收制度,做到帐物相符。职工携物出现场,要开出门证。7、做好成品保卫工作,制定具体措施,严防被盗、破坏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8、工现场发生各类案件和灾害事故,要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并保护好现场,配合公安机关查破。第三节分项工程安全技术措施3.1、电焊工程安全技术措施1、电焊、气割,严格遵守“十不烧”规程操作。2、操作前应检查所有工具、电焊机、电源开关及线路是否良好,金属外壳应有安全可靠接地,进出级应有完整的防护罩,进出端应用铜接头焊牢。3、每台电焊机应有专用电源控制开关。开关的保险丝容量,应为该机的1.5倍,严禁用其它金属丝代替保险丝,完工后,切断电源。-7-4、电气焊的弧火花点必须与氧气瓶、电石桶、乙炔瓶、木材、油类等危险物品的距离不少于10米。与易爆物品的距离不少于20米。5、乙炔瓶氧气瓶均应设有安全回火防止器,橡皮管连接处须用轧头固定。6、氧气瓶,严防沾染油脂、有油脂衣服、手套等,禁止与氧气瓶、减压阀、氧气软管接触。7、清除焊渣时,面部不应正对焊纹,防止焊渣溅入眼内。8、经常检查氧气瓶与磅表头处的螺绞是否滑牙,橡皮管是否漏气,焊枪嘴和枪身有无阻塞现象。9、注意安全用电,电线不准乱拉,
本文标题:某项目安全文明施工专项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681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