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园林工程 > 中国古典园林史-笔记(图文版)
第一章绪论园林:在一定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的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息、居住的环境。园林: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园林史:记录和论述园林的渊源替嬗、发展演变、形式体系、风格类型等一般规律及其特征,为现代园林建设提供历史借鉴的园林理论。第一节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STEP1.人被动依赖自然,感性适应(采集,狩猎)。人和自然:亲和。果园蔬圃:园林雏形。STEP2.农耕文明,理性适应(保持亲和)。促进园林的因素:1.生产力发达,物质、精神生活水平提高2.植栽、建筑技术发展进步这阶段园林共同点:1.为少数统治阶级服务,私有2.内向,封闭3.追求视觉美和精神陶冶为主e.g.瑶池,悬圃(昆仑山),伊甸园:先民对园林生活的畅想STEP3.工业文明,更为深入的理性适应(对立,敌斥)由于开发对环境的破坏,生态学被重视e.g.奥姆斯特德与中央公园,田园城市构想变化:1.出现政府出资的公共园林2.设计摆脱局限,从封闭内向变为开放外向3.园林不仅为美和精神陶冶,还有环境和社会效益STEP4.闲暇和经济发展,旅游业发展,理性适应(回复亲和)变化:1.城市公共绿地扩大,确立城市生态系统概念2.园林学领域开拓,由城市延展到郊外,各种自然资源开发都与园林建设结合3.跨学科综合性,公众参与性成为园林创作主要特点第一阶段原始文明阶段原始文明对园林具有孕育作用。人类社会的原始文明大约持续了二百多万年。原始文明后期,出现了原始的农业公社和人类聚居的部落。人们把采集到的植物种子选择园圃种植,把猎获的鸟兽圈围起来养殖。于是在部落附近及房前屋后有了果园、菜圃、兽场等在逐渐满足了人们祭祀温饱需要之后,其中某些动、植物的观赏价值日益突出,园林由此得到孕育,进入萌芽状态。原始文明后期的园林萌芽状态的特点:1、种植、养殖、观赏不分;2、为全体部落成员共同管理,共同享受;3、主观为了祭祀崇拜和解决温饱问题,而客观有观赏功能,所以不可能产生园林规划。第二阶段农业文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此阶段内,园林经历了萌芽、成长而臻于兴旺的漫长过程,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方风格,最后终于三分天下,形成具有一定的国家地域范围、一定的造园思想与规划方式、一定的园林类型和形式,风格特征彼此各异的世界三大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和中国园林体系。⑴欧洲园林体系基督教的《圣经》里记载的“伊甸园”;《旧约•创世纪》中亚当和夏娃。⑵伊斯兰园林体系《古兰经》中的“天园”的旖旎风光:长久不浊的“水河”、滋味不变的“乳河”、味道纯美的“酒河”、清澈见底的“蜜河”。⑶中国园林体系中国古代广为流传的“瑶池”和“悬圃”;文字记载的“囿”、“圃”。第二阶段园林的特点:⑴绝大多数是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或者归他们所私有;⑵主流是封闭型、内向型的;⑶追求美的观赏和精神的愉悦,没有体现所谓社会、环境效益。⑷造园工作由工匠、文人和艺术家来完成。第三阶段工业文明阶段工业文明促进了城市园林化和自然保护区园林的形成。18世纪中叶,英国产业革命的胜利,促进了欧洲的工业文明,使人类经济呈现跨越式发展。结果,环境受到严重影响。此时期的代表人物:奥姆斯特德,开创自然保护和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者之一。代表作:纽约“中央公园”。同时创办景观规划设计专业。此时期园林特点:⑴除了私人所有的园林之外,还出现由政府出资经营、属于政府所有的、向公众开放的公共园林;⑵园林规划设计已摆脱私有的局限性,从封闭的内向型转变为开放的外向型;⑶不仅追求观赏美和视觉效果,同时也注重发挥其园林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⑷由现代型的职业造园师主持园林的规划设计工作。第四阶段信息文明阶段信息文明确立了生态园林目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二十世纪60年代以来。此阶段园林的特点:⑴城市公共园林、公共绿地系统进一步扩大;⑵园林包含城市,“城市在园林中”;⑶针对防止环境污染选择植物,并为鸟类提供栖息场所;⑷园林规划中广泛利用生态学、环境科学、动植物科学等先进科技;⑸城市外围营造防护林带,连接森林公园或更大范围的绿色景观;⑹任何工程项目开发中,都必须与园林绿地建设相结合。第二节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中国古典园林:指世界园林发展第二阶段上的中国园林体系。中国园林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农业文明下的园林史。中国园林直接越过了工业文明而进入现代文明,中西园林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融合。按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中国古典园林分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的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人工山水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特点:规模相对较小,一般来说,小型的在0.5公顷以下,中型在0.5与3公顷之间,大型在3公顷以上。天然山水园: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一、园林性质园林性质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1、自然属性:无论古今中外,园林都是表现美、创造美、实现美的景观艺术环境。2、社会属性:古典园林是皇室贵族和高级僧侣们的奢侈品,是供少数富有阶层游憩、享乐的花园式和别墅庄园。二、园林的功能园林最初的功能和园林的起源密切相关。主要功能有:1、狩猎(或称围猎)主要在郊野的皇室宫苑进行,供皇室成员观赏、兼有训练禁军的目的,还有在贵族的庄园或山林进行。2、游玩(或称游戏)中国人称为“游山玩水”。3、观赏对园林及其内部各景区、景点进行观赏和欣赏,有静观和动观之分。4、休憩古典园林中设有建筑、供园主宾朋居住或休息。5、祭祀古代的陵园、庙园等。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按园林隶属关系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一、皇家园林古籍里称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属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有。皇家园林按使用情况的不同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等。大内御苑:即皇帝的宅园,建制在皇城和宫城之内,紧邻皇居或距皇居很近,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行宫御苑、离宫御苑:建在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优美的地方,或者远离都城的风景地带。不同点:行宫御苑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离宫御苑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的政治中心。二、私家园林私家园林属于民间的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古籍里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等。三、寺观园林各种宗教建筑的附属园林。另外还有:陵寝园林是为埋葬先人,纪念先人实现避凶就吉之目的而专门修建的园林。第三节中国古典园林史的分期中国园林体系:封闭性,拒异性,通话性长久以来中国园林得以逐渐完善的主要动力:中国封建体系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不断变化平衡ERA1.生成期(先秦、两汉)分封转中央集权,皇权为首统治。皇家宫廷园林为主流。ERA2.转折期(两晋南北朝)帝国分裂,百家争鸣。私家园林突起,佛道盛行,寺观园林兴盛。园林兼儒、道、玄等美学思想。ERA3.全盛期(隋唐)国复一统,儒为主,与道、释互补。园林独特风格形成。ERA4.成熟前期(两宋到清初)封建社会特征定型,转向精致境界中实现总体到细节的自我完善。ERA5.成熟后期(清中叶至清末)园林更趋精致,另一方面渐流于繁琐僵化,不思进取。中国古典园林大约从公元前11世纪的奴隶社会末期到19世纪末叶封建社会解体。第四节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三、诗话的情趣四、意境的蕴涵总结: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以及重渐悟、重直觉感知、重综合推衍的思维方式与园林发展有直接关系。第二章园林的生成期——殷、周、秦、汉第一节总说(时代背景)第二节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1、囿⑴狩猎→再现祖先生活方式的一种娱乐活动;⑵栽培→便于禽兽生息和活动。“囿”可看作是一座多功能的天然动物园。2、台用土堆筑而成的方形高台(山的象征)。⑴登高可以观天象、通神明;⑵登高远眺,观赏风景。3、园圃园:是种植树木(多为果树)的场地。圃:人工栽植蔬菜的场地。2、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天人合一思想,君子比德思想,神仙思想。⑴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协和”思想。即既要利用大自然的各种资源使其造福人类,又要尊重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及其生态。⑵君子比德思想:导源于先秦儒家,从功利、伦理德角度来认识大自然。⑶神仙思想:产生于周末,盛行于秦汉。第三节贵族、皇家园林一、贵族园林——奴隶社会(殷、周)殷、周时的王、诸侯、卿士大夫所经营的园林,可通称为“贵族园林”例:1、商纣大修闻宫别馆,称朝歌。2、西周宫室制度趋渐完备:⑴囿人分职定责:作为园林之囿,周人已有明确、具体的管理人员,《周人•囿人》记载了囿中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数额;⑵囿、台、沼——山、水、植物的完美结合。3、从囿到苑的发展——东周(即春秋战国时期)从囿到苑发展的建筑标志——台苑如:楚国的章华台、吴国的姑苏台二、皇家园林——始自秦始皇时代1、秦代宫苑园林的发展与新兴皇帝独裁政体的政治体制相适应,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皇家园林”。此时期的主要皇家园林建设:大咸阳规划按天上的星座的布列来安排地上皇家宫苑的布局,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帝都规划上的具体表现。秦代有代表性的离宫、御苑●上林苑当时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主要建筑群是阿房宫。①上林苑内有专为圈养野兽而修筑的兽圈,如“虎圈”、“狼圈”等,并在其旁修建馆、观等建筑以供皇帝观赏动物和狩猎之用。②上林苑内森林覆盖,天然河、人工河等河流纵横。●宜春苑、梁山宫、骊山宫、林光宫、兰池宫兰池宫在生成期的园林发展史中占重要地位引渭水为池,池中堆筑岛山,首次见于史载的园林筑山、理水之并举;堆筑岛山名为蓬莱山以模拟神仙境界,从此,皇家园林又多了一求仙功能。2、西汉宫苑汉武帝时期皇家造园活动达到空前兴盛的局面。西汉代表性宫苑:上林苑、未央宫、建章宫、甘泉宫、兔园等。上林苑——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内容⑴山水⑵植物、动物上林苑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天然植被丰富——是一座特大型的植物园。⑶苑即园林《长安志》引《关中记》:“上林苑门十二,中有苑三十六。”即三十六处“园中之园”。⑷宫宫殿建筑群⑸台⑹观汉代对体量比较大的非宫殿建筑物的通称。⑺生产基地综上所述:①上林苑是一个范围极其辽阔的天然山水环境;②上林苑内的建筑密度较稀疏;③上林苑是一座多功能的皇家园林。3、东汉宫苑东汉建国初期,朝廷崇尚简约,反对奢华,宫苑兴造不多,后期统治阶级日益追求享乐,形成东汉皇家造园活动的高潮。东汉皇家园林称“宫苑”,有宫、苑之别。同时也有称之为“园”的。总的看来,东汉的皇家园林相对较少,但园林的游赏功能已上升到主要地位。以上,早期皇家园林的三种型式代表:1.朝宫:未央宫、建章宫,初步具备宫、苑分置格局。2.离宫御苑:甘泉宫3.集锦式:上林苑第四节私家园林两汉私家园林:非国库开支所建的为私人独家所有的苑囿。秦代,因秦始皇晚年滥用民力财力,私家园林未见端倪。两汉时期,是私家园林开始形成并有所发展的时期,它包括王侯官僚、富豪的苑囿和文人的宅园。一、王侯官僚的园林以西汉梁孝王刘武的兔园和东汉梁冀的苑囿为代表。1、梁孝王兔园兔园后称梁园,也称梁苑。位置:西京长安,另说在淮阳城东。据历史记载,兔园以建筑为主,但山水、动植物已占很大比重。园中以土为山,以石叠岩,这种土石结合的假山在中国园林史上为首创。由于受文士影响,园中布景、题名已开始出现诗画意境。这是我国古代园林中值得关注的发展倾向,文化因素对苑囿的影响由来已久。2、梁冀苑囿特点1、宅园中堆置了形似二崤绵延起伏的山丘,山上有大片树林,山下有深陡的溪涧,山林间放养奇禽驯兽。2、范围大,似现今的大型自然公园。梁冀苑囿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最豪华的私家园林。二、富豪巨贾苑囿以西汉时茂陵袁广汉为代表。三、文人宅园隐士庄园主多半为文人出身。如西汉文学家、科学家张衡就是当时一位著名的致仕归田隐士。小结:园林从产生到成长,持续一千两百年。变化缓慢。1.造园主流是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为数少,且均模仿皇家。2.园林功能从早先狩猎、通神、求仙、生产为主,转化为后期尤其】、观赏为主。建筑和自然尚未有机结合,总体规划粗放。3.对
本文标题:中国古典园林史-笔记(图文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756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