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1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湖南师大):文言虚词1
(一)用作连词1.蟹六跪而二螯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故舍汝而旅食京师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5.死而有知,其几何离?6.吾尝跂而望矣7.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8.缦立远视,而望幸焉1.而表并列关系表递进关系表承接关系表转折关系表假设关系表修饰关系表因果关系表目的关系(二)通假现象通“尔”,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你们”。如:早缫而绪,早织而缕。(《种树郭橐驼传》)如: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用作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相当于“罢了”。如: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如: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既而】不久,一会儿。如:既而儿醒,大啼。而①蟹六跪而二螯,②北救赵而西却秦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④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⑤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随堂演练表并列表并列表递进表承接表转折⑥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⑦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⑧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⑨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⑩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表因果表修饰表假设表因果表修饰判断加色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C.会稽大望,至今而零极矣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C.情激于衷,虽欲罢而不能自默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B.翻空涌雪,而不见其下截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D.小青在中亦震震而动秦王还柱而走(一)用作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等,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2.何(2)作动词的宾语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如:大王来何操?(《鸿门宴》)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闻官军收取河南河北》)(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如: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二)用作疑问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如: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如: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三)用作语气词,相当于“啊”。如: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四)通假现象通“呵”,喝问。如: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五)用作复音虚词【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如: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荆轲刺秦王》)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户,将奈何?(《荆轲刺秦王》)【何乃】译为“怎能”。如: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何其】译为“多么”“怎么这样”,用疑问口气表示程度。如: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何大铁椎,不知何许人。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豫州今欲何至?如太行、王屋何?随堂演练什么为什么多么哪里怎么样判断加色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C小子后生,于何考德而问业焉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D.此外事,妇人何知若主帅自免其家,何以率下C.是何也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C.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一)用作语气词1.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如: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如: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赤壁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3.乎3.表示测度语气,可译为“吧”。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4.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吗”。如: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5.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如: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嗟”“乎”组成复音虚词)(《陈涉世家》)(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可译作“在”“比”“对”等。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三)用作助词1.用于形容词词尾,译为“……的样子”“……地”。如: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2.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不译。如: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赤壁赋》)乎壮士,能复饮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浩浩乎如冯虚御风日食饮得无衰乎?颓然乎其间。随堂演练表疑问语气,“吗”表反问语气,“吗”形容词词尾,“地”表推测,“吧”介词,相当于“于”判断加色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D.纵吾欲归,其得至乎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D.亦无怪乎其私之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以吾一日长乎尔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一)用作副词1.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如: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2.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如: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4.乃3.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如: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项羽本纪》)4.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如: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二)用作代词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如: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三)连词1.表顺接。于是,便。如: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四)用作复音虚词【乃尔】译为“这样”。如: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乃良乃入,具告沛公。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不改过自新,乃益骄恣。随堂演练于是,就才竟然是反而,竟然判断加色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B.乃表繇以侍中守司隶校尉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C.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C.蛇人又饲之,乃食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一)用作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引以为流觞取水,列坐其次。(《兰亭集序》)5.其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如: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如: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止一年,请归取其孥。(《祭十二郎文》)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如:吾实为之,其又何尤?(《祭十二郎文》)(二)用作副词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要”、“还是”。如: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如: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祭十二郎文》)(三)用作连词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如: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如: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祭十二郎文》)(四)用作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如: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其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国无主,其能久乎?天其弗知,人胡能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随堂演练其中的它们难道表让步,尚且表指示,那,那些判断加色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B.其犯奸盗及官人贪浊者其为惑也,终不解矣D.纵吾欲归,其得至乎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A.东望双明西岩,其下犹透明而东也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一)用作连词。1.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并且”“况且”等。如: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6.且2.表示让步关系,可译为“尚且”“还”等。如: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3.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又……又……”“一面……一面……”等。如: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磐石方且厚磐,可以卒千年。(《孔雀东南飞》)(二)用作副词1.将,将要。如: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2.暂且,姑且。如: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三)用作复音虚词【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如: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且河水清且涟漪若属皆且为所虏。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三年,大疾疫,死者且半,乃各引散去。随堂演练表并列,又将要暂且几近判断加色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B.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B.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D.生养蕃息,既富且昌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本文标题:2011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湖南师大):文言虚词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757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