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煤矿安全管理理念李兴东教授(博导)山东科技大学矿业与安全工程学院137898792692018年4月山西2018-05-21山东科技大学李兴东12018-05-21山东科技大学李兴东2◆山东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教育部硕博论文评审专家◆山东省煤矿安全生产专家◆青岛市安监局安全生产专家◆山东、江苏、重庆、上海、河北、河南、广东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国家一级安全评价师李兴东简介煤矿安全管理理念一、安全理论的发展阶段二、人是安全管理的主体三、安全管理与用人四、小概率事件常常会发生五、人的失误常造成事故2018-05-21山东科技大学李兴东3一、安全理论的发展阶段为什么要讲理论?人的行为取决于对事物的认知如:小女孩看猫安全管理方法取决于对安全的认知2018-05-21山东科技大学李兴东4知行一、安全理论的发展阶段无知者无畏!2018-05-21山东科技大学李兴东5安全管理方法---------安全管理理论--------对安全的认知取决于取决于一、安全理论的发展阶段阶段时代技术特征认识论方法论1工业革命前农牧业及手工业时代宿命论听天由命无能为力217~20世纪50年代蒸汽机时代经验论局部安全亡羊补牢事后型320世纪50~80年代电气化时代系统论系统安全综合对策和系统工程4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化时代本质论安全系统本质安全化预防型一、安全理论的发展阶段(一)原始无序阶段(宿命论)(二)事后管理阶段(经验论)(三)隐患控制阶段(系统论)(四)风险预控阶段(本质论)(一)原始无序阶段(宿命论)对于事故与灾害只能听天由命,无能为力。认为命运是老天的安排,神灵是人类的主宰。人的命,天注定(命运不可改变)。水库淹死学生;木匠宿命论的哲学观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人一生喝多少酒“确定的”;“月老”宿命论是迷信吗?它强调了事物的一个方面----事故的必然性2018-05-21山东科技大学李兴东8宿命论----强调事物发展的必然性2018-05-21山东科技大学李兴东9事故的特点(1)因果性(2)偶然性、必然性(3)潜在性、预测性宿命论给我们的启示:宇宙没有任何偶然,有且只有一种必然!不要相信“巧合”,不要相信任何偶然性!长期造成发生事故的条件,事故的发生是必然的!“瓦罐不离井上破,就怕来的遭数多”(二)事后管理阶段(经验论-被动依赖阶段)发展了事故学理论1)认识论:经验论。在事故与灾难中认识了安全;思路:以事故为研究对象,事故后果-----原因事件。2)理论系统事故分类学,事故模型论,事故致因理,事故预测理论;----研究事故规律,认识事故的本质(道)3)方法论----事后型管理亡羊补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事论事如:战斗机毁人亡的最大敌人是谁?什么时间段易发生事故?山东井筒出水事故研究事故规律—道家思想理论:相似性原理。事故发生具有相似性:木匠割手结论:隐患的叠加=事故。思考:我矿是否发生过相似的事故?“亡羊补牢”强调了事故的规律性2018-05-21山东科技大学李兴东11如四不放过原则:发生事故后事故原因不明不放过;当事人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措施不落实不放过;责任人未受到处罚不放过。事故的特点(1)因果性(2)偶然性、必然性(3)潜在性、和预测性再现性(三)隐患控制阶段(系统论)1)认识论:以危险和隐患为研究对象(事故系统)2)理论基础:对事故因果性的认识。“因果律”事故是果,危险和隐患是因。有因必有果。----佛家思想(因果循环)3)做法:确立了人、机、环和管理缺陷等综合要素(4M)提出超前防范和预先评价的概念和思路主张工程技术硬手段与教育、管理软手段综合措施。事故的特点(1)因果性(2)偶然性、必然性(3)潜在性、和预测性2018-05-21山东科技大学李兴东13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没有因就没有果“菩萨畏因、凡人畏果”“菩萨畏因”--高层次。孙悟空为什么请人打妖精?“凡人畏果”--低层次种其因者须食其果有什么样的征兆,就有什么样的事端。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佛家一业多果,多业一果强调防患于未然2018-05-21山东科技大学李兴东142018-05-21山东科技大学李兴东15无缺陷管理模式---隐患管理,不安全行为控制无缺陷管理模式多数企业的安全管理重点是:隐患的排查与整治隐患------事故将安全管理关口从“事后管理”前移到了“事中管理”出现问题:隐患总量居高不下,新隐患层出不穷,老隐患反复出现2018-05-21山东科技大学李兴东16(四)风险预控阶段(本质论)(1)认识论以安全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人--物—能量—信息的安全系统要素体系。----《风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理论》、《安全科学原理》(2)理论系统安全哲学原理,安全系统论原理,安全控制论原理,安全信息论原理,安全法学原理,安全经济学原理,安全组织学原理,安全教育学原理,安全工程技术原理等;(3)方法从人与机器和环境的本质安全入手。安全评价,过站检查安全预控2018-05-21山东科技大学李兴东18安全系统:人、物、能量、信息人:人的安全素质(心理与生理;安全能力;文化素质)物:设备与环境的可靠性(设计、制造和使用安全性);能量:生产过程能的有效控制---危险源);信息:充分可靠的安全信息流(管理效能的充分发挥)安全系统,具有超前和预防的意义2012.10山东科技大学李兴东本质安全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具体包括失误—安全:(误操作不会导致事故发生或自动阻止误操作)故障—安全:(设备、工艺发生故障时还能暂时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安全状态。)如:喷浆机事件2012.10山东科技大学李兴东能量意外释放理论1)能量意外释放论能量的意外释放是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能量失去了控制,超越了人们设置的约束或限制而意外地逸出或释放,必然造成事故。失控能量受害对象接触部分超过机体抵抗力干扰能量交换事故能量意外释放易失控的能量能量转移途径受害对象发现危险源危险源控制安全保护能量三要素分析风险预控(3-4理论阶段结合)能量管理(技术)缺陷机(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环的不安全条件能量失控事故条件能量意外释放事故事故致因机理分析示意图内因外因内外因事故致因理论2018-05-2124山东科技大学李兴东•(1)管理对象:事故管理—隐患管理—本质安全化管理•(2)管理过程:事故后—超前和预防型管理•(3)管理理论:事故致因---现代科学管理(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安全行为科学等)•(4)管理技法:•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常规监督检查---现代法制手段、科学手段、文化手段•基本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技巧与方法。安全管理技术发展的特征从“宿命论”到“本质论”从“就事论事”到“系统防范”从“安全常识”到“安全科学”总结:安全管理的演化2018-05-21山东科技大学李兴东25伤害发生率自然本能严格监督自我管理团队管理要我安全我们要安全我要安全宿命论经验论系统论本质论和预控型事后管理事中管理—隐患查治(1)人(2)管理方法事前管理—风险预控(1)被动依赖阶段~独立主动阶段课题:怎样让工人由被动主动强制欺骗主动思考:如何变被动安全为主动的安全?2018-05-21山东科技大学李兴东26要我安全我要安全强制主动例1:怎么才能让猫吃辣椒?在上世纪50年代,政府想让资本家主动交出工厂,上海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毛主席问:“怎么才能让猫吃辣椒?”刘少奇说:“这个好办,把猫嘴撬开,用筷子一捅把辣椒捅进去就行”。主席说:“强制的方法不妥。”周总理想了一下说:“先饿猫几天,再用肉片把辣椒包起来喂猫,猫会饥不择食,将肉与辣椒一起吃掉。”主席摇了摇头说:“采用欺骗的方法也不好!”然后主席说:“最好的方法是把辣椒抹在猫腚上,让猫感到火辣辣的,自己主动舔,一边舔一边还为自己的这一方法高兴!”例2:激发内在的动力寓言:孩子为谁而玩?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2018-05-21山东科技大学李兴东282018-05-21山东科技大学李兴东激发内在的动力【点评】你在为谁而“玩”人的动机分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如果按照内部动机去行动,我们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动机,我们就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为它的奴隶。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算计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寓言中的老人,像不像是你的老板、上司?而美分,像不像是你的工资、奖金等各种各样的外部奖励?变被动安全为主动安全,关键是激发人的内在的动力。29例3:要触动个人利益农民交公粮最早的做法:留下农民的口粮,其余的上交国家------农民毫无积极性:粮食产的再多,得到的都是固定数,划不来,粮食产量上不去。改进的办法:固定数上交国家,余下的归农民。------农民的积极性上来了:产的越多自己所得越多,划算,粮食产量上去了媳妇的策略晚11点不回家,我关门不开晚11点不回家,我开门睡觉收益率(回报率)----行为的动力为什么西天取经时孙悟空的本事变小了?2018-05-21山东科技大学李兴东30体会:只有触动到个人利益,才能激发起其积极性对安全管理的演化阶段的认识2018-05-21山东科技大学李兴东31伤害发生率自然本能严格监督自我管理团队管理要我安全我们要安全我要安全宿命论经验论系统论本质论和预控型制度管理文化管理(1)人团队管理(2)行为科学思考----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人的行为两大动力系统(心理学、行为科学)基于“个人取向”、“自我需要”的动力系统。即为了生存、交往、发展甚至实现自我价值而产生的动力系统在这一系统作用下,人是“自我”为中心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维护“自我”的利益与机会;基于“超个人取向”或者“超越自我”的、完全社会化的动力系统在这一系统作用下,人是以“社会”为中心的,行为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的价值、社会的理想,维护的也是社会的利益。2018-05-21山东科技大学李兴东32(2)行为科学思考----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一般称前者为“自我动力”,称后者为“超我动力”,它们分别可以定义为:“自我动力”是个体为获得一定的利益或机会满足纯“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动力;“超我动力”是个体为满足社会(有时表现为组织、企业等)利益、社会需要而产生的动力。每个人的行为都是“自我动力”和“超我动力”共同影响的结果。“自我”与“超我”有机结合,构成了人的主要动力体系。2018-05-21山东科技大学李兴东33动力结构自我动力超我动力•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是“只重视超我,不重视自我”;•单纯物质利益的刺激是“只重视自我,不重视超我”;•两者结合才能真正调动职工积极性•制度管理----针对自我•文化管理----针对超我(2)行为科学思考----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2018-05-21山东科技大学李兴东39时间(年代)设备和流程的改进文化的改进事故发生率(3)安全管理对象的演变行为的改进(制度)物--------人---------内心(3)安全管理对象的演变人类面临有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1)解决人
本文标题:煤矿安全管理理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764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