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 2020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正式版
林盛煤矿2017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沈阳焦煤股份有限公司林盛煤矿2017年4月20日目录第一部分矿井危险因素3第二部分风险辨识范围18第三部分风险辨识评估19第四部分风险管控清单34林盛煤矿2017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参与人员签字表矿长:年月日总工程师:年月日生产矿长:年月日安监处长:年月日机电矿长:年月日采掘副总:年月日机电副总:年月日通风副总:年月日地测副总:年月日洗煤副总:年月日技术科:年月日安监处:年月日机电科:年月日地测科:年月日通风队:年月日瓦斯科:年月日第一部分矿井危险因素一、煤矿基本情况(一)矿隶属关系林盛煤矿隶属于沈阳焦煤股份有限公司。林盛煤矿位于沈阳市苏家屯区林盛堡和沙河铺两镇之间,行政区域隶属于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林盛堡镇。矿井始建于1970年10月15日,1981年12月25日投产,由辽宁省沈阳煤矿设计院设计。设计年生产能力90万t/a,2006年核定生产能力120万t/a。2017年6月30日,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的《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辽宁省建设生产煤矿产能公告》(2017年第6号)文件,公告的矿井生产能力为120万t/a。(二)开拓、开采布局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分水平、分东西翼、上下山分采区开拓。井田中央开凿一对立井,两翼分别开凿东风井、西风井。主井承担提升煤炭任务,采用箕斗提升方式,副井主要担负辅助提升任务,兼入风和安全出口,东、西风井均为专用回风井,矿井通风方式为两翼对角抽出式。矿井现有5个生产采区,1个开拓准备采区。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急倾斜煤层回采工作面采用柔性掩护支架支护顶板,倾斜煤层回采工作面采用单体铰接梁支护方式。掘进工作面采用炮掘和综掘,煤与半煤岩巷道采用架棚或锚网、锚网索支护、岩巷采用锚喷支护。(三)矿井主要灾害因素1、顶板林盛煤矿目前大面积可采煤层为7-1煤层和12-2煤层。7-1煤顶板为条带状黑色致密粉砂岩,在有时相变为粉砂质泥岩,厚7~10m,性脆,节理发育,据三井测定其含水率0.81~1.9%,抗拉强度为24.2~38.5kg/cm2。抗压强度为14.57~33.22Mpa。抗拉抗压强度低,为软~较坚硬岩,含水率偏高,工程地质条件较差,曾发生几次冒顶事故,其底板有薄层含粘土质根土岩,易滑动。12-2煤顶板为厚层状海相泥岩,厚7~15m,据红阳三矿测试资料含水率1.03~1.32%,比重2.64~2.67g/cm3,容重2.52~2.59g/cm3,抗拉强度1.15~1.84MPa,抗压强度9~12.8MPa,抗剪强度凝聚力1.3~2.27MPa。岩石强度为软弱,岩石质量为中等的,岩体完整性为中等。其含水率高,抗压强度低,采动后再生节理发育,多次出现过冒顶事故,工程地质条件不好。12-2煤底板为细砂岩据红阳三矿测试含水率1.92~5.87%,比重2.64~2.69g/cm3,容重2.52~2.65g/cm3,抗拉强度:1.09~4.27MPa,抗压强度9.32~43.6MPa,抗剪强度凝聚力4.00~5.06MPa。抗压强度R=9.32~43.6MPa,其岩石强度为软弱、较坚硬,岩体质量等级差。岩石质量为中等的,岩体完整性为中等。综上所述,7、12煤顶板抗压强度低,遇水膨胀,工程地质较差。在泥岩层中开掘巷道,极不易维护,常造成底鼓,收缩,抗风化强度低,易发生巷道变形等。在开采中,应引起重视。林盛煤矿是开采多年的老矿,旧巷、采空区纵横交错,互相重叠,应力较集中,矿山压力显现明显,经常发生底鼓、片帮现象。所以在施工中要加强支护质量,严格执行作业规程,使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护顶板的工作面,禁止使用没达到初撑力、“三用阀”失效的单体液压支柱支护。在掘进施工中一定要执行作业规程,严格执行循环作业图表,缩短控顶时间,使用好临时支护。如果空顶作业,不使用好探顶杆,不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将会发生片帮冒顶事故。巷道压力大,局部围岩脱落致使锚杆失效,如果不及时维修,易造成围岩脱落,将会影响行人安全。锚杆支护时,钻孔中锚固剂充填不饱满,锚杆锚固强度达不到要求,严重时将会发生围岩掉落。锚喷厚度过厚过薄,锚喷层因各种原因而脱层掉落。在巷道围岩破碎、构造带等压力大地段更要加强支护。采煤顶板管理方式为自然垮落法管理顶板时,对于顶板管理要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密切注意周期来压和矿压显现规律,使支护形式适应围岩的特点,以防止顶板事故的发生。2.瓦斯:我矿瓦斯鉴定为高瓦斯矿井,由于矿井西翼相临红阳二矿的七煤层和十二煤层为突出煤层,根据《煤与瓦斯突出管理规定》要求,林盛煤矿于2008年6月份委托了抚顺煤科分院完成了矿井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鉴定矿井开拓最深-800m水平主采12煤层瓦斯含量为11.68—12.83m3/t,瓦斯压力最大为0.62Mpa,鉴定结果为“林盛煤矿-800m水平以上12煤层可不划为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煤层”。于2011年4月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完成矿井西翼-735m水平7煤层突出危险性鉴定。鉴定结果:-735m水平7煤层最大瓦斯压力为0.44Mpa,瓦斯含量为4.27m3/t。西翼采区7煤层在-735m标高及以上水平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为贯彻煤安监司函办[2017]14号文“国家煤矿安监局办公室关于转发《河南省煤矿瓦斯防治补充规定》的通知”及“安监总煤装[2017]18号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强化瓦斯治理有效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的通知》”的要求。确保林盛煤矿安全生产,矿成立以矿长为核心的瓦斯防治组织机构,成立专门的防突机构——瓦斯科,负责矿井防突及瓦斯防治工作,并制定了《林盛煤矿瓦斯防治补充规定》。林盛煤矿共有两套抽采系统,分别为西翼地面永久抽放系统和东翼井下固定抽放系统。西翼地面永久抽放系统设置2台CBW610-2BV3型瓦斯抽放泵,额定抽放量200-252m3/min,抽放泵功率280KW;一台使用,一台备用;东翼井下固定抽放系统设置2台SK-120(Z)-IBV3型瓦斯抽放泵,额定抽放量87-135m3/min,抽放泵功率220KW一台使用,一台备用。矿井建立了以矿长为核心的瓦斯抽采达标组织机构,编制了瓦斯抽采各项管理制度。工作面采掘作业前,均已编制瓦斯抽采达标评判报告,严格进行审批,瓦斯抽采的基础条件满足要求,瓦斯抽采效果达标。3.煤尘:煤炭科学研究院沈阳分院于2015年5月对我矿的煤尘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为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矿井通风部门绘制有防尘系统图,并及时更新,可直观反映井下管路布置情况;矿井东西风井地面兼有永久消防水池,水池保持不小于200m3,主要运输巷、采区运输巷与回风巷、采煤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掘进巷道、煤仓放煤口、溜煤眼放煤口、转载点按要求安设了防尘供水管路和阀门;采煤工作面(复采面除外)均采取煤层注水防尘措施;掘进工作面按规定采取湿式钻眼、冲洗井壁巷帮、水炮泥、爆破喷雾、装岩(煤)洒水净化风流和喷雾等综合防尘措施;矿井的两翼、相邻的采区、相邻的煤层、相邻的采煤工作面间,掘进煤巷同与其相连的巷道间,煤仓同与其相连的巷道间,采用独立通风并有煤尘爆炸危险的其他地点同与其相连的巷道间,均设有水棚隔开。定期清除巷道中的浮煤,清扫、冲洗沉积煤尘。4.矿井火灾:煤炭科学研究院沈阳分院于2015年5月对我矿5、7、12、12-1煤层进行自然发火倾向性鉴定,我矿以上煤层自然倾向性为Ⅱ类,自然发火期3~6个月。我矿编制了矿井防灭火设计,制定了防灭火措施,每个工作面开采前都制定采面防火专项措施。矿井编制了《林盛煤矿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及管理制度》,矿井采掘工作面均设有一氧化碳传感器、地面设有色谱仪对经井下采集气体进行化验分析。(1)防火管路系统矿井建有完善的防灭火管路系统,在地面东、西风井附近各建有一座200m3消防火水池,共计400m3,水源来自地面深水井。防尘、防灭火共用一套管路系统。水池内安设有水泵作为井下供水动力源,供给各采区及井下生产防火用水。(2)防火灌浆系统矿井建立了防火灌浆系统,在地面建有三座灌浆站,分别为官屯灌浆站、北树灌浆站和西风井灌浆站,均设有灌浆池、蓄水池、水泵及灌浆立孔,灌浆材料采用河沙,水源来自深水井。(3)注氮防灭火系统矿井建立了注氮防灭火系统。在地面西风井建有制氮气站一座,站内安设两台DM-1000型制氮机(额定制氮量1000m3/h,氮气纯度≥97%)。地面采用Φ108mm管通过灌浆立孔敷设到井下与井下注氮管路汇接后延接到需注氮地点。在东翼-400运输大巷设有制氮气站一座,站内安设一台DM-600型膜分离移动式制氮机(额定制氮量600m3/h,氮气纯度≥97%),采用Φ108mm管敷设到需注氮地点。通过对采煤工作面采空区及井下需注氮地点实行注氮,防止空区浮煤氧化发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4)气体化验矿井建有气体化验室,室内安装有三台气相色谱仪分析仪,型号为GC-4085,全部使用,化验分析仪运行正常。有专人对井下生产区域密闭(每5天)、非生产区域密闭(每7天)、重点采掘面每天进行取样。通过对O2、CO、CO2、CH4、N2、C2H2、C2H4、C2H6等气体化验分析对比找出发火指标,提供预报数据,及时对有隐患的地点采取针对性的防灭火措施提供了可靠的参数依据。我矿井上、下均设有消防材料库;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20m内,无烟火或者用火炉取暖;井筒与-400水平连接处,井底车场子,主要绞车道与主要运输巷、回风巷连接处,井下机电设备硐室,主要巷道内带式输送机机头前后两端各20m范围内用锚网喷和砌碹不燃性材料支护。5.矿井水害:根据沈阳焦煤股份有限公司下发《关于生产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的批复》(沈焦生发[2016]25号)文件,批复该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型。我矿井田位于松辽平原南部,下辽河平原东侧,第四纪地层发育,厚达百余米,形成了含水丰富的冲积平原。该区东翼由于东部山坡风化堆积了较厚的粘土层,形成了较好的隔水层,而西翼受到河流冲积作用,堆积了较厚的以砂、砂砾石为主的松散层,又与煤系地层露头直接接触,不利于隔水。沙河横穿井田中部,注入太子河,属于季节性河流对煤层开采直接影响不大。区内第四纪地层上部普遍发育有15m~30m粘土层,亚粘土层,使地表水向深部渗透能力差。该矿区主要含水层有第四系松散孔隙承压强含水层;煤系上部上下石盒子组砂岩微弱裂隙承压含水层;山西组、太原组煤系极弱裂隙承压含水层;本溪组灰岩、砂岩裂隙承压含水层;奥陶纪灰岩岩溶含水层。我矿区主要隔水层为第四系粘土亚粘土,该类土致密可塑性强,透水性差,发育于第四系顶部和低部,厚5~30m左右,较稳定,故地表水向深部渗透能力差。第四系浅部含水量较大,深度含水量较小,说明在一般情况下,上下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不大。第四系松散厚度大含水丰富,而煤系地层埋藏较深,煤系上覆岩层较厚,坚硬致密,不易导水。故煤系地层含水极为贫弱,有利于煤层开采。矿井充水条件:(1)该井田内第四系厚度较大,含地下水丰富,特别是西翼,第四系底部没有粘土层,砂砾含水层直接覆盖于煤系地层露头。(2)资料记载该矿最高洪水位为+38.72m,井田南部,西部曾遭到洪水的淹没,该矿井主、副井(+38.50m)位置处于沙河南岸。(3)从83年井筒注浆堵水施工中观察到主、副井筒砌碹质量不好,有关部门应注意对井壁的维修,防止第四系承压强含水层对井壁的影响。(4)陷落柱导水问题:该井田陷落柱较发育,生产中所见的51个陷落柱,均未出现水患,仅个别陷落柱有少量的滴水淋水现象,生产中所见这些陷落柱之所以未出现水患,不外乎有以下3个方面原因:①陷落柱下部无水;②陷落柱胶结较好或被火成岩胶结充填,其抗压强度大于奥陶系灰岩溶洞承压水的压强;③陷落柱内的承压水头高度低于其被揭露处的承压水头高度。(5)未封闭钻孔问题:该矿共有钻孔273个,其中23个为封闭不良钻孔,在采掘过程中必须留设封闭不良钻孔防水煤柱或编制探封闭不良钻孔设计进行探测。(6)断层导水问题:在构造破坏地段,如在西翼露头断裂切割严重地区,虽对断层做过抽水试验充水性很小,单位涌水量仅为0.0078L/s.m,但在开采期间,由于地表下沉可能导致断层活化
本文标题:2020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正式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805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