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MTT10842008煤矿用硫化氢检测报警仪
目次前言Ⅱ……………………………………………………………………………………………………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技术要求2…………………………………………………………………………………………………5试验方法4…………………………………………………………………………………………………6检验规则6…………………………………………………………………………………………………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7…………………………………………………………………………………ⅠMT/T1084—2008前言本标准为强制性标准。本标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发展部提出。本标准由煤炭行业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归口。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安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振新、余进、马龙、朱世安、李者、戴峻、袁洪军、陈福民、刘艺平、唐勇、杜学东、余博龙、潘雅楠等。ⅡMT/T1084—2008煤矿用硫化氢检测报警仪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用硫化氢检测报警仪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井下测试硫化氢用的检测报警仪(以下简称仪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2423.4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GB/T2423.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GB/T2423.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d:自由跌落GB/T2423.1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GB3836.1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GB3836.4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GB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10111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MT210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方法MT563煤矿用携带型气体测定器通用技术条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显示值displayedvalue仪器显示的测量数值。3.2零点zeropoint仪器在新鲜的空气中正常工作时的显示值。3.3标定点calibratedpoint仪器为满足测量准确度所选择的校准的标准气样浓度值。3.4报警点alarmpoint仪器依据使用要求所预先设置的报警启动值。3.5基本误差basicerror在正常的工作条件下确定的仪器测量误差值。1MT/T1084—20083.6稳定性stability在规定的工作条件和时间内,仪器的零点、标定点和报警点保持在允许变化范围内的性质。3.7响应时间responsetime在试验条件下,硫化氢气体浓度发生阶跃变化时,仪器显示值达到稳定值的90%时所需的时间。3.8最离开路电压(U0)maximumoutputvoltage在开路条件下,可能出现在电池(保护)出口的最高输出电压。3.9最大输出电流(I0)maximumoutputcurrent来自电池(保护)出口的最大电流。4技术要求4.1产品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4.2工作条件a)温度:0℃~40℃;b)相对湿度;≤98%;c)大气压力:86kPa~106kPa;d)风速:不大于8m/s;e)贮存温度:-40℃~60℃;f)使用场所:在具有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危险场所。4.3防爆型式矿用本质安全型,防爆标志为ExibⅠ。4.4外观及结构要求4.4.1仪器应结构合理、坚固耐用,易于操作和调整,便于维修和携带,并能防尘、防潮、抗干扰。4.4.2仪器表面、镀层或涂层不应有气泡、裂痕、明显剥落和斑点;仪器内部的元器件应安装焊接牢固,布局合理齐整。4.4.3仪器的观察孔罩应透光良好,表头、数码、符号均应清晰完好。4.4.4配备外套的仪器,外套上开孔应合格适用,便于操作和从不同的方位对报警光信号进行观察及报警声信号的传出。4.5基本功能检查4.5.1仪器应具有二位以上(含二位)数字显示,显示分辨率为1×10-6H2S。4.5.2仪器应具有声光报警功能,仪器电源应具有欠压自动关断功能。4.5.3与仪器配套的充电器应有充电指示显示和防止过充电保护功能。4.6防爆性能应符合GB3836.4条款的规定4.6.1仪器的外壳材质为ABS工程塑料时,表面绝缘电阻应不大于1×109Ω。仪器的外壳材质为铝合金时,可采用抗拉强度不低于120MPa,且按GB13813规定的摩擦火花试验方法考核合格的轻合金制成。4.6.2仪器的电子元器件应采用双重保护,且经过老化筛选,任何与本质安全性能有关的元件在正常工作和故障条件下,不得超过元件安装条件和温度范围规定的最大电流、最大电压和功率额定值的2/3。4.6.3印刷电路板在元件焊接调试后喷途两遍三防(防腐、防霉、防潮)漆。4.6.4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按GB3836.4的有关规定。2MT/T1084—20084.6.5仪器的外壳防护等级应符合GB4208中IP54的要求。4.6.6仪器的供电电池规格、型号、保护措施及U0、I0值。4.6.7仪器的外壳及本安电路元器件在正常和故障状态下的最高表面温度不超过150℃。4.6.8仪器应能通过火花点燃试验,且任一选择试验点的每一次试验均不应出现点燃。4.7仪器的测量范围:0~50×10-6H2S;0~100×10-6H2S。4.8基本误差应符合表1要求。表1基本误差测量范围/×10-6H2S0~4950~100允许误差/%±3真值的±104.9报警性能报警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a)报警点应能在(0~20)×10-6H2S范围内任意设定;b)报警值与设定值的差值应不超过±3×10-6H2S;c)报警声级强度应不小于80dB(A);d)报警光信号应能在黑暗环境中20m处清晰可见。4.10响应时间仪器的响应时间应不大于45s。4.11工作位置变动仪器在位置变动试验时,其显示值产生的附加误差应不超过±2×10-6H2S.4.12工作时间仪器中使用的可充电电池经正常充电后,供连续工作的仪器的工作时间应不少于9h。工作中均不应出现欠压和超差。4.13工作稳定性仪器连续工作7d(每天工作9h),其零点和标定点的最大漂移量应符合4.8的要求。4.14环境适应性要求4.14.1仪器在8m/s风速条件下,其显示值漂移量应不超过±1×10-6H2S。4.14.2仪器在规定的工作环境温度范围内工作时,其基本误差和报警误差应分别符合4.8和4.9中b)的规定。4.14.3仪器经贮存温度环境试验后,其基本误差和警报误差应分别符合4.8和4.9中b)的规定。4.14.4仪器经湿热试验后表面和零部件应元严重锈蚀,其基本误差和警报误差应分别符合4.8和4.9中b)的规定。4.14.5仪器经冲击试验后应无损坏,接插件和零部件应无松动、脱落,其基本误差和警报误差应分别符合4.8和4.9中b)的规定。4.14.6仪器经振动试验后接插件及零部件应元松动、脱落,其基本误差和警报误差应分别符合4.8和4.9中b)的规定。4.14.7仪器经跌落试验后无损坏,接插件和零部件应无松动脱落,其基本误差和警报误差应分别符合4.8和4.9中b)的规定。4.15电气安全性,本安电路对外壳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MΩ,交变湿热试验后应不小于1.0MΩ,并应能承受交流500V的工频耐压试验,历时1min无击穿闪络现象,漏电流不超过5mA。3MT/T1084—20085试验方法5.1试验条件5.1.1除环境试验或有关标准中另有试验,应在下列条件中进行;a)温度:15℃~35℃;b)相对湿度:45%~75%;c)大气压力:86kPa~106kPa;d)应无影响测试的干扰气体;e)仪器通电充分稳定后方可进行检验;f)每项试验过程中不允许调整。5.1.2试验用气体空气中硫化氢标准气体,不确定度应不大于3%。5.1.3试验气样、仪器和设备5.1.3.1气体流量计准确度:2.5级测量范围:30mL/min~300mL/min5.1.3.2秒表秒表分度值应不大于0.5s。5.1.4试验气体流量的规定各种试验时的气体流量均应为50mL/min~200mL/min,具体由企业标准或说明书规定。5.2外观结构检查本标准中4.4采用感观检查方法。5.3充电功能检查先将仪器放电至临界欠压状态,再对仪器充电。充电后,按4.4、4.5要求,检查充电功能及充电效果。5.4基本性能5.4.1基本误差试验基本误差测定装置如图1所示。仪器开机充分稳定后,校准仪器的零点和标定点(仪器测量范围的50%)。使用注气装置,由低到高顺序,分别以产品标准规定的流量通人仪器测量范围25%和85%的H2S标准气样和氮气。每种气体通入3min后,记录显示债。每种标准气样重复试验三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5.4.2报警误差试验将仪器报警点设定为10×10-6H2S,通入(15±3)×10-6H2S标准气样,记录仪器开始报警时所对应的显示值,测量三次(每次测量1min,在空气中恢复的时间不少于1min),取三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与设定报警点之差作为报警误差。5.4.2.1声级强度试验在环境噪声不大于30dB的条件下使仪器报警。在距仪器讯响器中心0.5m远处测量其声级强度,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5.4.2.2光信号观测仪器报警光信号能见度应在黑暗中进行观测。5.4.3响应时间试验按图1所示,将仪器置于6.1规定的环境中。待零点稳定后,使用企业配备的注气装置,按原标定时的流量通人测量范围85%的H2S标准气样3min作标定,读取仪器指示值。然后将仪器切换到清洁4MT/T1084—2008空气注气装置上,使仪器恢复到稳定的监视状态值后再迅速切换到试验气样注气装置上,并开始记录仪器显示值达到标定值90%所需要的时间。重复三次,取其算术平均值。1—试验箱;2—仪器;3—注气装置;4—预热盘管;5—流量计;6—清洁空气瓶;7—试验气样瓶;8—调节阀图1通气试验示意图5.4.4工作位置变动试验仪器按其规定的使用位置校准零点,通入仪器测量范围25%标准气样,1min后记录仪器工作位置的显示值,然后使仪器偏离正常工作位置45°,并沿该45°轴线旋转,记录与正常工作位置的最大差值,作为仪器工作位置影响的附加误差。5.4.5工作时间测定校准仪器,各类仪器运行9h,在最后10min检查仪器的零点、标定点、报警点、欠压情况。测量四次,取后三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5.5稳定性试验校准仪器,记录仪器的零点和标定点示值。仪器连续工作7d,每天试验后,按规定对仪器充电,且在试验中不允许再次校准仪器;每天试验9h,在最后10min内测试并记录仪器的零点和标定点示值。测量三次,取三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记录该值与试验前的示值误差,取最大误差值作为仪器的稳定性误差。5.6环境适应性试验5.6.1风速影响试验调整仪器基准点后,将仪器放入通风试验装置中,启动风机,调节风速为(8±0.5)m/s,改变仪器的放置方位,观测记录仪器在不同方位的报警点和显示值。5.6.2工作温度试验试验中向仪器通入标准气样的温度应与试验要求温度一致。5.6.2.1工作低温试验按GB/T2423.1中试验Ab规定的方法进行。校准仪器,在温度为(0±3)℃条件下,通电稳定2h后,测定基本误差,以后每小时测定一次基本误差
本文标题:MTT10842008煤矿用硫化氢检测报警仪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852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