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高中体育新课程目标、学习方式与学习评价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邵伟德一、高中体育课程目标的变化:•传统目标:身体健康,“三基”教学,思想品德教育。•现在目标:运动技能——固体(有关“淡化运动技能”问题)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液体(渗透)运动参与——气体(包围)•新课程突出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为什么要突出:(1)以前过于注重运动技能的多而广的传授,从而造成学生学而不会的状况;(2)体育教学中忽略了体育的心理学、社会学功能。(3)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成了现代教育中的较大问题。1.有关“淡化运动技能”的问题讨论•提出“淡化运动技能”的背景分析:(1)按竞技运动编排方式而造成运动技能多而精细化教学;(2)学生蜻蜓点水、学而无获的现象;(3)学习的学时太短,无法掌握;(4)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没有选择权,有一些运动项目学生不喜欢,学生学了不快乐。**新课程中是淡化运动技能还是强化运动技能?怎样理解?不能光以淡化或强化来理解,对一个运动项目而言,起初不能给学生教的太难,太难了学生就有失败感,就不利于运动技术的深化学习。但是要使运动技术始终停留在原有的水平,学生就会感到没有东西好学,因为学生的运动快乐是建立与运动技术掌握程度有重要的关系,设想一个学生连运动技术读都不会,他又怎么能利用运动技术参与运动呢?特别是在模块教学中,学生持续性的选修会造成某个运动项目的学时的大量增加,运动技术的教学也会与以前相比有很大的改变,加强运动技能教学是势在必行的事。因此可以理解为在模块教学条件下,加强运动技能的少而精的教学。2.突出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是否就不要了或次要了其它几个目标•——通过具体的渗透作用即渗透到运动技能的学习之中两个防止:(1)防止为了培养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而把体育课上成心理课或社会实践课;(2)“突出了此”不是“不要了彼”,既只关心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而忽视了其它三大目标;(3)只有通过运动技能的教学活动发展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才能真正体现体育学科的价值;(4)防止走形式主义,要真正去挖掘体育教学内容中能够发展学生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的部分,并在教学中真正得到贯彻与实施。如:球类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人际关系十分有效,就可以利用球类活动这方面的功效,在教学加强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素质的学生合作、相互帮助、相互宽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相容意识、集体意识等来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3.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心理健康的目标针对的心理状态途径对应的教材心灵的陶冶麻木的心态、低调的举止、较封闭的人际关系、木然的表情激动而亢奋的心情、更加活跃的举止、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沟通与交流,挑战的胜利激烈的比赛、需要良好的配合的集体活动(热血运动和比赛)心理的锻炼懦弱、恐惧、回避、烦躁、粗心、任性勇敢的行为、挑战的课题、冷静的思考、努力的过程、细心的检点、倾听的态度各种各样体验的内容,如:体操、游戏、极限运动、心理素质训练集体心理改善没自信心、傲慢、孤独、排斥大集体的小集体自信、关心他人、谦虚、服从集体在体育习得中进行正确的评价以及学习集体的形成行为的规范性约束任性、不适当的自由性倾向、散漫的行为特殊的行为规范,要求对行为的限制规定、要求4.有关运动参与的问题***激发学生动机是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开始,学生主体的心理准备状态和情绪会对运动的效果起到巨大影响。做同样一个身体练习,学生可能积极地做,乐意地做,富有激情地做;也可以是被动地做,消极地做,痛苦地做,两种不同情绪的做法显然对身体与心理会产生迥然不同的效果。***为什么要提出“运动参与目标”,我们认为学生参与运动并不是针对所有的运动项目,而是有针对性的、有选择性的。以往,我们的传统运动技能教学是按竞技运动项目来编排的,结果因为项目太多,学时太少,使学生无法掌握,从而丧失了运动的趣味,新时期由于选项课程的介入,使学生选择运动项目有了自主权,他们可以避开自己不喜欢的运动,而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由此学生的“运动参与”才有了实质性的意义,因此可以说运动参与的直接动机就是学生对体育活动项目的直接的、朴实的兴趣与热情,“运动参与目标”直指“运动技能目标”。5.明确体育课程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1)了解体育课程权限:给教师的权力:对教材二度开发权给学生的权力:选择课程内容权给学校的权力:开发校本课程权(2)结合体育学科特点,不能扩大功能:**体育课程的目的主要在于发展身体、终身体育,而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心理发展、发展智力、社会交往。**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为了更好学会运动技能,而不是体育的纯粹知识。**体育课程改革不能影响和干扰其它课程。二、高中体育课程结构的变化•高中:11学分,每学分18学时模块教学:田径+体育健康教育2学分可以集中排也可以分散排选项课9学分(限选+自选)选项的思考:完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运动项目的优缺点分析:(1)满足学生的主体性(2)学生对课程、教师、活动时间有主动权(3)学生对自己的行为缺乏责任感,开始有一定的兴趣,但维持不长(4)只对学生的趣味角度考虑,没有从社会需要的角度、课程设置的角度、教育的角度全面考虑问题。(5)没有从学生整体发展的角度考虑,造成身体素质很差,发展的不均衡性。(6)没有我国竞技运动文化遗产的角度考虑。模块教学(学分制管理)图1学分制选项教学管理示意图高一年级高二年级高三年级上学期下学期上学期下学期上学期下学期▲健康教育18个学时分布在上面6个学期当中,占1个学分(高三下学期机动)。田径一自选二自选三自选四自选五自选六自选七自选八专选九专选十机动课程结构的变化对高中教学带来的影响(1)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具有一定的集中性(2)单元教学的学时大量增加•选项教学后,单项教学学时会大幅度增加•造成各个不同水平学生在同一个班级上同一课程•模块教学中各内容的重新组合(3)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修新兴运动项目的问题•单项运动技术的深化教学要求体育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较高的问题•对无项目可选的学生应进行选课指导•对教研室各位教师配合的问题(4)对学校的场地器材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根据现有的场地器材开设选项课程的教学•开发新的项目需要新的场地器材,如何满足学生的运动与选项的需要•对那些不经常用或荒废的场地器材如何重新合理利用于一些素质练习(5)对学生的管理提出更高要求•班级授课制度的挑战•不同年纪、不同班级学生的协调•对学习成绩的管理与评价问题三、高中体育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过去:传统运动技能教学,强调灌输式。•注重:(1)学生自主学习;(2)探究学习;(3)合作学习。*为什么要注重:(1)学生没有选择课程、参与计划课程的自由权,学习没有主动性、主体性(2)提高体育学科的地位,体育活动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3)发挥体育教学活动的社会学功能。*几个防止:(1)学习方式与学习方法的含义是相同的,不要为了追求词汇上的新鲜与时髦;(2)学习方法与教师的教法是相辅相成的,不要对立起来,只有在教师教法的基础上,学生学习方法才有意义,学生的学应在教师的教法基础上展开。(3)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不是不要其它的学习方法,如运动技能学习方法。1.学生自主学习•什么是学生自主学习方法:——是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学习理解与掌握运动技术的方法。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条件:(1)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有一个过程,学生自主学习关键是学生有“主动选择”的权利与机会,培养学生学习与练习方法学生过度到能够掌握自主学习方法。(2)教师提供给学生不同的练习方法让学生有机会去选择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与特点进行主动选择。如: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练习有引体向上、前抛后抛实心球、俯卧撑等,可以让学生去选择。发展乒乓球攻球能力,可以选择做模仿练习、对攻练习、在实战中练习,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去选择。自主学习的一些要求(1)自主学习方法的内容虽然有体育与健康知识与运动技术操作性知识,但主要还是以领会与掌握运动技术操作性知识为主要,因为在室内与课外进行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学习只有18学时,学分也只有1个学分,当然运动技术中也有理论知识部分,但运动技术理论知识部分与健康知识有根本的区别,因此自主学习方法应主要使用于运动技术教学中。(2)自主学习方法需在掌握了一定运动知识与技能为前提。(3)主要贯彻在模块教学的深入学习中。如果是一般的介绍性项目,则不必要进行自主学习,因为学时较短,不可能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2.探究学习方法*什么是探究学习方法?教师只给学生一些事例,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验证性活动、思考、讨论等途径去独立地探索学习,并自行发现掌握相应的运动原理的一种方法。•探究学习方法的基本过程:创立问题情景学生利用有关材料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各种可能的假设实践中验证学生讨论各种不同的观点对结论作出补充与修改。探究学习方法的条件:(1)直接提出问题,而在自主学习中不直接提出问题。但要防止提出无意义的问题:如拿一个篮球问,这是什么?足球几斤几量?(2)提出的问题要对解决运动技术实际问题有一定的意义。(3)学生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知识。3.合作学习方法•什么是合作学习方法?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特点,组织成一对一、二对二、或3-5,或5-7人一组,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的一种学习方法。•合作学习方法的形式:(1)互补学习;(2)互动协调学习;(3)小群体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方法的条件:(1)学生学习运动技能之间的差异较大,需要互补学习(2)班级的班风及学习的气氛不是很好。(3)需要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社会适应能力。4.几种新型体育教学方法的比较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使用目的适用理解某些运动技术难题促进学生在互帮互学和共同提高。学生进行有独立性和自主性学习优点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性和集体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性和思考。缺点学习效率不高,对教材加工和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要求有很好的学生集体形成为基础要求学生有很强的自觉性和学习能力.教学对象具有一定知识基础的、有一定发现和归纳问题能力的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集体意识的、已经具有交流意识的学生掌握一定基础技能的、明确学习目标的、有学习自觉性的学生。适用教材有典型意义的、有学习深度集体性项目以练习为主的内容使用频率每学期1-2次在每个单元后安排2-3次课在每个学习阶段后安排2-3次课四、高中体育课程评价方面的变化:•注重结果评价转为过程评价;发展评价;多元评价;重视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结合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的结合100目标成绩-初始成绩后期成绩-初始成绩进步幅度分数=综合成绩=“期末的绝对成绩分数”+“相对进步幅度分数”1.“为什么要对学生进行评价”?•1.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表现,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2.判断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其原因,并改进教学。•3.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并鼓励和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4.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能力,达到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的效果。2.了解新课程中学生学习评价的特点•打破了传统的以运动技能与素质测试为主的评价体系,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为中心的思想,注重了对学生评价的全面性、人文性、强调了体育学习评价的过程性、激励性、发展性、多元性等;评价的内容从运动技能的评价深入到学生的态度、情感、参与、合作等各个方面;在评价的方法与形式上,重视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等,这些理论研究的发展对于推动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中体育教学的科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高中生体育学习态度自评量表(含兴趣与参与、学习方式、课堂表现三个维度)•1.我能自觉遵守纪律;•2.即使我的体育考试成绩不如其他同学,我也会主动参加体育活动;•3.我常常积极配合体育老师的教学;•4.对于体育课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我在课后会主动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
本文标题:高中体育新课程目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87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