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关于《把信送给加西亚》
关于《把信送给加西亚》迈克·戈尔曼从美国的西点军校谈起:有人作过统计:在世界五百强里面,美国西点军校毕业出来的董事长有一千多名,副的也有二千多名,总经理然后董事一级以上的是五千多名。任何一个商学院都没有培养出来这么多!从美国的西点军校谈起:西点军校对学生的要求:准时、守纪、严格、正直、刚毅,这正是企业优秀员工必备的素质。西点军校里常说的话:“火烧眉毛的时候,不用追问怎么去做,只管去做就行了。”我们要讲述的故事就是一个关于西点军校毕业生的故事。字词学习bǔbái补白mén扪心自问lài青睐神来之笔:指绝妙的文思或词句青睐:青眼。比喻对人的喜爱或重视扪心自问:摸着胸口问自己,指自我反省思考为什么一篇描述美国军队中的一名战士的文章竟会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出版物之一?为什么《把信送给加西亚》竟会被译成全球几乎所有语种,并且发行量能够高达上亿册?这篇文章究竟价值何在,竟能够在全球范围内造就如此巨大的轰动?关于这本书:《把信送给加西亚》一书,反映的是一个叫罗文的人以其绝对忠诚、责任感和创造奇迹的主动性,完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任务”的传奇故事。他的事迹100多年来在全世界广为流传。该书也成为有史以来世界最畅销图书第6名。《把信送给加西亚》(阿尔伯特·哈伯德创作小说)19世纪美西战争中,美方有一封具有战略意义的书信,急需送到古巴盟军将领加西亚的手中,可是加西亚正在丛林作战,没人知道他在什么地方。此时,挺身而出的一名年轻中尉——罗文,不讲任何条件,历尽艰险,徒步三周后,走过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了加西亚。故事中罗文正直、忠诚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品质是每个人在工作中应该学习的榜样,因此此书也被许多单位与集体作为培养员工敬业精神的优秀读物。神来之笔这一部分描述了《致加西亚的信》这篇文章的由来,以及一期杂志走红的原因。《致加西亚的信》摘录:有人对总统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找得到。”他们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关于那个名叫罗文的人,如何拿了信,把它装进一个油纸袋里,封好,吊在胸口,3个星期之后,徒步走过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加西亚——这些细节都不是我想说明的。我要强调的重点是:美国总统把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罗文,而罗文接过信之后,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罗文究竟作了什么“罗文精神”——“他们不仅会做别人要求他们做的,而往往能够超乎人们的期望,不断追求卓越,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类似的例子):有一个这样的比喻:如果训练一个日本人,让他每天擦六遍桌子,他一定会坚持这样做;而一个中国人开始会擦六遍,慢慢觉得五遍、四遍也可以,最后索性不擦了。我们有些人做事的最大毛病是不认真,做事不到位,每天工作欠缺一点,天长日久就成为落后的顽症。我们的周围是否也充斥着类似问题:这是谁的事?为什么要这样做?我该怎么做?他为什么不做?这是我的职责吗?为什么不让别人去做呢?完成不了是谁的责任?做了这事有什么好处?我们是否也经常碰着类似问题:让某人做的事,结果被原封不动地转到了另外的人,直到转不出去为止。没按计划完成的事情,总有办法把账算在别人或别单位的头上。认为自己总是100%努力了的,事没干好是领导的管理有问题。习惯于被人催促去完成工作,没人督促就没自己的事。任务完不成又怎么样?反正天塌下来有高个儿的去顶。在一家大公司里,总经理对我说:“你看那职员。”“我看到了,他怎样?”“他是个不错的会计,不过如果我派他到城里去办个小差事,他可能把任务完成,但也可能就在途中走进一家酒吧,而当他到了闹市区,可能根本忘了他的差事。”这种人你能派他送信给加西亚吗?感悟:“送信”变成了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变成了一种忠于职守,一种承诺,一种敬业、服从和荣誉的象征。我能把信送给加西亚100年后,我们所需要的不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不只是聆听他人种种的指导,而是更需要一种敬业精神,对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务——“把信送给加西亚”。为什么一篇描述美国军队中的一名战士的文章竟会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出版物之一?原因在罗文所表现出的精神折服了每一个人。为什么《把信送给加西亚》竟会被译成全球几乎所有语种,并且发行量能够高达上亿册?因为世界的每个角落都需要像罗文这样的人,同时学习罗文的人也遍布世界的每个角落。这篇文章究竟价值何在,竟能够在全球范围内造就如此巨大的轰动?因为它的价值在于告知读者我们每个人口可以是罗文,告知了人们想要获取成功的方法——只要你选择目标,做出决策,然后采取行动,坚持下去,成功就不言而喻。作业1、中心是我们做任何事都要追求完美,制定一个高于他人制定的标准。2、列数字、作对比说明的中心是美国国家航天局为自己制定了一个比汽车工业更高的标准。
本文标题:关于《把信送给加西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886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