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慢阻肺及呼吸衰竭护理查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病例床号:xx床姓名:xxx性别:男年龄:xx岁住院号:0000000xxxx主诉:“反复咳喘20余年,再发加重十余天”诊断: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2.呼吸衰竭四史现病史:患者于05-11入院,当时神志清楚,口唇及四肢末端紫绀。T:37℃,P:110次/分,R:22次/分,BP:105/60mmHg。咳中等量白粘痰,伴有胸闷、气喘明显,伴乏力、头昏不适。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哮鸣音。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夜间难以平卧。焦虑。在05-12日00:30突发神志模糊,P:93次/分,R:22次/分,BP:124/71mmHg,予纳洛酮、心电监护对症处理,急查血气分析,为Ⅱ型呼衰。于07:40呼吸机辅助呼吸并神志清楚伴烦躁。期间患者无人机对抗,但每日出汗较多。05-16停呼吸机辅助呼吸。05-18停心电监护。期间呼吸机参数设置IPAP在15-19cmH2O,EPAP在4-5cmH2O,R为12次/分,FiO2为0.4。目前患者神清,体温、脉搏正常,呼吸稍快,偶有气喘。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少量湿罗音,腹平软,大小便正常。双下肢无浮肿。可下床适量活动。既往史:慢性咳喘病史、肝炎病史过敏史:无家族史:家族体健治疗措施奥美拉唑、喘定、左克、头孢尼西、灯盏花素、甲泼尼龙实验室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右心房增大血气分析:05-12日PH7.32,二氧化碳分压95.3,氧分压66.05-16日PH7.39,二氧化碳分压75.2,氧分压71.05-18日PH7.39,二氧化碳分压73.8,氧分压36.护理诊断1.气体交换受损2.意识障碍3.活动无耐力4.焦虑5.睡眠形态紊乱6.有体液不足的危险7.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P1:气体交换受损与气道阻塞、通气不足、呼吸及疲劳、分泌物过多和肺泡呼吸面积减少有关措施:1.休息与活动病人采取舒适体位,呼吸机辅助呼吸。2.病情观察观察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的程度3.氧疗护理一般采用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流量1~2L/min,应避免吸入氧浓度过高导致二氧化碳潴留。4.用药护理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支气管舒张药和祛痰药物,注意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5.呼吸功能锻炼1)缩唇式呼吸2)膈式或腹式呼吸P2:意识障碍与二氧化碳滁留、缺氧有关措施:(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意识情况及实验室检查。(2)安全护理:床栏在位、家属陪伴(3)保持呼吸道通畅P3:活动无耐力与呼吸困难、氧供、心肺功能减退、氧耗失衡及下肢水肿有关措施:(1)休息与活动让病人了解充分休息有助于心肺功能的恢复。在心肺功能失代偿期应绝对卧床休息,协助取舒适体位,以减少机体的耗氧量,鼓励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提高活动耐力。(2)减少体力消耗(3)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意识,有无发绀和呼吸困难P4:焦虑与健康状况的改变,病情危重有关措施:(1)关心体贴病人。(2)和病人与患者共同实施康复计划。(3)消除诱因,合理用药、定期进行呼吸功能锻炼。(4)避免情绪激动P5:睡眠形态紊乱与病情危重、呼吸机使用等外在因素有关措施:1.评估具体原因,睡眠形态,如入睡困难,易醒等2.减少影响睡眠的相关因素,使用镇咳止喘药物,及时妥善处理好排泄问题。3.减少白天的睡眠,夜间睡眠时,除必要的观察外,不易干扰病人睡眠。4.保证病人舒适5.心理护理:通过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焦虑,恐惧、抑郁,及兴奋程度,从而改善病人的睡眠P6: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大量出汗有关措施:(1)在病情允许情况下,指导患者多饮水(2)合理调整患者的补液量(3)每日用温水擦浴,及时更换潮湿衣服。(4)及时查看实验室结果,有无电解质紊乱P7: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绝对卧床休息、下肢水肿及大量出汗有关措施:(1)保持床铺干净、干燥、清洁、平整。(2)每隔2-3小时翻身一次,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3)每日用温水擦浴,按摩受压处皮肤。(4)加强营养学习目的•了解COPD病因及发病机制•学习COPD的临床表现•掌握COPD的护理•掌握呼吸衰竭的相关知识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一、概述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以上,并排除其他心、肺疾患时,可作出诊断。如每年发病持续不足3个月,而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如X线、肺功能等)亦可作出诊断。临床分型:单纯型和喘息型慢性阻塞性肺病二、病因及其发病机制1.吸烟最主要的发病因素损伤气道上皮细胞气流受限纤毛运动减退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下降继发感染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诱发肺气肿蛋白酶释放慢性阻塞性肺病2.病因及发病机制职业性粉尘化学物质大气污染3.感染是COPD发展的主要因素气流受限黏膜纤毛功能异常气道炎症结构改变全身性影响COPD的病理生理气流受限肺泡过度通气通气灌注比例失调临床表现?早期可毫无症状;中晚期出现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可见缩唇呼吸,呼气时口唇呈吹口哨样,增加气道内压,使肺泡气缓慢地呼出,避免小气道过早地萎陷。上身前倾,两手支撑在椅上的特殊体位,可固定肩胛带,使胸大肌和背阔肌活动度增加,以协助肋骨的运动。三、临床表现慢性咳嗽咳痰★气促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白色粘液或浆液性泡沫痰,清晨排痰较多,急性期痰量多,可有脓性痰早期在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或急性加重时出现喘息晨间咳嗽明显,夜间有阵咳或排痰症状体征两肺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部分患者可闻及湿性罗音和(或)干性罗音视诊触诊叩诊听诊桶状胸,部分患者呼吸变浅,频率增快,严重者可有缩唇呼吸等双侧语颤减弱肺部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降COPD病程分期按病程急性加重期稳定期在疾病过程中,患者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粘液脓性,可伴发热等症状明显加重的表现。咳嗽、咳痰、气短症状稳定或轻微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COPD的临床严重分级四、治疗•稳定期治疗1.病人教育,戒烟2.药物治疗(抗炎、解痉、祛痰)如抗胆碱药,爱全乐、噻托溴铵;B2受体阻滞剂,如沙丁胺醇;茶碱类,如喘定;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3.家庭氧疗:15h/d4.康复治疗运动训练营养指导5.手术治疗肺大疱切除术肺减容术肺移植急性加重期的治疗1.控制感染2.氧疗3.祛痰、镇咳4.解痉、平喘等5.糖皮质激素6.对症支持治疗及护理五、COPD急性加重(AECOPD)的概念呼吸困难加重痰液增多脓性痰温馨提示:还会出现胸闷、发热等六.并发症1.慢性呼吸衰竭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3.自发性气胸4.急性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PaO260mmHg和/或PaCO250mmHg凡是损害呼吸功能的各种因素最终都会导致呼衰呼吸道病变肺组织病变肺血管病变胸廓胸膜病变神经肌肉疾病气管支气管炎症、痉挛、肿瘤、异物、纤维化瘢痕如COPD通气↓、V/Q失调PaO2↓PaCO2↑呼吸衰竭常见病因-呼吸道疾病肺栓塞、肺血管炎、肺内动-静脉解剖分流V/Q失调、动-静脉分流PaO2↓呼吸衰竭肺血管疾病肺血管病变各种累及肺泡和肺间质的病变如肺炎、肺气肿、肺结核等肺泡↓弥散面积↓肺顺应性↓V/Q失调PaO2↓或伴PaCO2↑呼吸衰竭肺组织病变连枷胸、气胸、胸腔积液、脊柱畸形胸廓活动和肺脏扩张受限通气↓、气体分布不均PaO2↓或伴PaCO2↑呼吸衰竭常见病因-胸廓与胸膜病变颅内、脊髓、脊神经、呼吸肌病变呼吸肌动力↓通气↓PaO2↓PaCO2↑呼吸衰竭常见病因-神经肌肉疾病呼吸衰竭的分类1、按动脉血气改变:•Ⅰ型(缺氧性呼吸衰竭)•Ⅱ型(高碳酸性呼吸衰竭)2、按病情急缓:•急性和慢性3、按病理生理改变:•肺衰竭(典型血气改变为低氧血症)•泵衰竭(典型血气改变低氧伴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的发生机制通气不足弥散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动-静脉解剖分流氧耗量增加缺O2、CO2潴留对机体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肺性脑病等循环系统:肺心病等呼吸系统肝、肾、造血系统:肝细胞受损、降低胃粘膜屏障作用酸碱电解质:呼吸性酸中毒、低氯血症、高钾血症等临床表现除引起急、慢性呼衰的原发病的表现外,主要是缺O2和CO2潴留所致的多脏器功能紊乱的表现。治疗原则呼吸衰竭治疗的三个基本原则–控制或解除引起呼吸衰竭的病因和诱因(治疗原发病)–改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呼吸衰竭氧疗原则,主要针对两类呼吸衰竭:①I型呼衰:给予较高浓度氧,尽快提高PaO2大于60mmHg;②II型呼衰:给予低浓度(30%)、低流量(1-2L/min)、持续或间断给氧,维持PaO2≤60mmHg。–治疗和改善各重要生命器官功能及病理状态并发症1、肺心病2、肺性脑病3、右心功能不全4、消化道出血5、休克6、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情观察】①观察咳嗽、咳痰的情况(评估咳嗽的发生时间、诱因、性质、节律、与体位的关系、伴随症状、睡眠等;评估咳痰的难易程度,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量、气味和有无肉眼可见的异常物质等)病情观察②呼吸困难的程度(Ⅰ评估患者神志、面容与表情、口唇、指(趾)端皮肤颜色,呼吸的频率、节律、深浅度,体位、胸部体征、心率、心律等;Ⅱ评估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析、胸部X线检查、CT、肺功能检查等),能否平卧,与活动的关系,有无进行性加重病情观察③病人的营养状况,肺部体征④有无慢性呼吸衰竭、自发性气胸、慢性心源性心脏病等并发症发生⑤监测动脉血气分析、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情况【氧疗的护理】一般采用鼻导管吸氧,氧流量1-2L/minCOPD病人因长期二氧化碳潴留,主要依靠缺氧刺激呼吸中枢,如果吸入高浓度的氧,反而会导致呼吸频率和幅度降低引起潴留氧疗的指征:①PaO2≤55mmHg或SaO2≤88%,有或无高碳酸血症。②PaO255--60mmHg或SaO2<89%,并有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水肿或红细胞增多症(血细胞比容>55%)。氧疗的目标:静息状态下,将PaO2提高到60--75mmHg或SaO2升至90%--92%。【呼吸功能锻炼】1、缩唇呼吸2、膈式或腹式呼吸(在疾病恢复期训练)每日训练3-4回,每回10—20分钟每分钟7—8次,每次重复8-10下对COPD病人的护理指导缩唇呼气法目的:增加通气量,呼气时间延长,有利于肺内气体充分排出;就是以鼻吸气、缩唇呼气,即在呼气时,收腹、胸部前倾,口唇缩成吹口哨状,使气体通过缩窄的口型缓缓呼出。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要尽量做到深吸慢呼,缩唇程度以不感到费力为适度。对COPD病人的护理指导腹式呼吸法目的:有助于增加通气量,降低呼吸频率,还可增加咳嗽、咳痰能力,缓解呼吸困难症状。指吸气时让腹部凸起,吐气时腹部凹入的呼吸法。初学者以半卧位最适合。两膝半屈(或在膝下垫一个小枕头)使腹肌放松,两手分别放在前胸和上腹部,用鼻子缓慢吸气时,膈肌松弛,腹部的手有向上抬起的感觉,而胸部的手原位不动;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的手有下降感。病人可每天进行练习,每次做5—15分钟,每次训练以5—7次为宜,逐渐养成平稳而缓慢的腹式呼吸习惯。需要注意的是,呼吸要深长而缓慢,尽量用鼻而不用口。对COPD病人的护理指导深呼吸训练具体方法是:选择空气新鲜的地方,每日进行2—3次。胸腹式联合的深呼吸类似瑜伽运动中的呼吸操,深吸气时,先使腹部膨胀,然后使胸部膨胀,达到极限后,屏气几秒钟,逐渐呼出气体。呼气时,先收缩胸部,再收缩腹部,尽量排出肺内气体。反复进行吸气、呼气,每次3—5分钟。结束了
本文标题:慢阻肺及呼吸衰竭护理查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890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