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人格障碍定义人格障碍(personalitydisorder):是在个体发育成长过程中,因遗传、先天以及后天不良环境因素造成的个体心理与行为的持久性的固定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偏离社会文化背景,并给个体自身带来痛苦,或贻害周围。三要素(1)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2)持久性(不仅过分持续,而且异常行为涉及面广);(3)造成个人苦恼和(或)社会或职业上的问题与人格改变的区分人格障碍是发育过程中的状况,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出现,延续到成年。人格改变是后天获得的,通常出现在成年期,在严重或持久的应激、环境剥夺、严重的精神疾病或脑部疾病或损伤后发生。病因与发病机制一、生物学因素二、社会环境因素1、遗传因素2、脑发育因素3、染色体异常47XYY综合症和47XXY综合症患者中有人格障碍的患病率也非常高1、社会因素:在人格障碍的形成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2、家庭教育失当父母对子女的遗弃、虐待、专制、忽视、溺爱和放纵可以影响子女的人格发育,导致人格障碍。3、心理因素幼年失去母爱或父母死亡或遭受其他精神创伤也可影响儿童的个性的发育。分类(ICD-10)1.偏执型人格障碍2.分裂样人格障碍3.社交紊乱型人格障——反社会型、非社交型、精神病态与社会病态型4.情绪不稳型人格障碍:冲动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5.表演型人格障碍6.强迫型人格障碍7.焦虑(回避)自恋型人格障碍8.依赖型人格障碍9.其他型人格障碍10.未特定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表现特征1.广泛猜疑,常将他人无意的、非恶意的甚至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歧视,或无足够根据,怀疑会被人利用或伤害,因此过分警惕与防卫。2.将周围事物解释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阴谋”,并可成为超价观念。3.易产生病态嫉妒。4.过分自负,若有挫折或失败则归咎于人,总认为自己正确。5.好嫉恨别人,对他人过错不能宽容。6.脱离实际地好争辩与敌对,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够合理的“权利”或利益。7.忽视或不相信与患者想法不相符合的客观证据。因而很难以说理或事实来改变患者的想法。偏执型人格的人很少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偏执行为持否认态度。治疗方法采用心理治疗为主,以克服多疑敏感、固执、不安全感和自我中心的人格缺陷1.认知提高法。由于患者对别人不信任、敏感多疑,不会接受任何善意忠告,所以首先要与他们建立信任关系,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交流情感,向他们全面介绍其自身人格障碍的性质、特点、危害性及纠正方法,使其对自己有一正确、客观的认识,并自觉自愿产生要求改变自身人格缺陷的愿望。这是进一步进行心理治疗的先决条件。2.交友训练法。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交友活动,在交友中学会信任别人,消除不安感。交友训练的原则和要领是:(1)真诚相见,以诚交心;(2)交往中尽量主动给予知心朋友各种帮助;(3)注意交友的“心理相容原则”。治疗方法3.自我疗法。具有偏执型人格的人喜欢走极端,这与其头脑里的非理性观念相关联。因此,要改变偏执行为,偏执型人格患者首先必须分析自己的非理性观念。4.敌意纠正训练法(1)经常提醒自己不要陷于“敌对心理”的旋涡中。(2)要懂得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尊重的基本道理。(3)要学会向你认识的所有人微笑。(4)要在生活中学会忍让和有耐心。分裂样人格障碍表现特征1.有奇异的信念,或与文化背景不相称的行为,如相信透视力、心灵感应、特异功能和第六感官等。2.奇怪的、反常的或特殊的行为或外貌,如服饰奇特、不修边幅、行为不合时宜、习惯或目的不明确。3.言语怪异,如离题、用词不要、繁简失当、表达意见不清,并非文化程度或智能障碍等因素所引起。4.不寻常的知觉体验,如一过性的错觉、幻觉、看见不存在的人。5.对人冷淡,对亲属也不例外,缺少温暖体贴。6.表情淡漠,缺乏深刻或生动的情感体验。7.多单独活动,主动与人交往仅限于生活或工作中必需的接触,除一级亲属外无亲密友人。分裂样人格是日常生活中和医学心理咨询门诊中比较常见的人格障碍;可以适应人少的工作,如图书馆书库、山地农场林场等,他们更容易从事宗教和过隐居生活,但很难适应人员众多的场合和需要交际的工作。治疗方法对分裂样人格障碍的治疗目标是要纠正孤独离群性、情感淡漠和与周围环境的分离性1.社交训练法:(1)提高认知能力,懂得孤独不合群、严重内向的危害,自觉投入心理训练。同时讲清训练的方法、步骤、目的和注意事项,要求积极配合实施。(2)制定社交训练评分表。自我评分,每天小结,每周总结。8-12周为一疗程。施治者(医生、专业人员、家长等)每周核对记录,并作出评价。自我评分标准:0分训练无变化1分稍有进步,愿意参加社交,与人接触交谈,但接触交谈仍比较勉强和刻板。2分明显进步,能够主动与人接触交谈,孤独不合群的倾向改变程度在50%以上。3分孤独不合群现象基本消失。治疗方法(3)评分计算和奖励措施。每日最低分为o分,最高分为3分,每周最高分为18分。如果以8周为一疗程,总分144分。一般以奖励表扬为主,对每一点滴进步都要加以肯定,并给予强化,以鼓励其自信心,这一点很重要。奖励方式通常可采用现金、代币、赠送喜爱的生活学习用品、允许定期外出旅游等等。切忌因为无进步或进步微小而批评责备,以免造成患者心理反感和对自己丧失信心。(4)训练内客和目标:训练内容从简到繁,从易到难。2.兴趣培养法(1)提高认知(2)社会实践(3)参加兴趣小组活动社会紊乱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表现特征1.对事情不论大小,都无责任感。2.无后悔之心,也无羞耻之感。3.有反社会行为但缺乏契合的动机;叙述事实真相时态度随便,即使谎言将被识破也是泰然自若。4.判别能力差,常常不能吃一堑长一智。5.病态的自我中心,自私,心理发育不成熟,没有爱和依恋能力。6.麻木不仁,对重要事件的情感反应淡漠。7.缺乏真正的洞察力,不能自知问题的性质。社会紊乱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表现特征8.对一般的人际关系无反应。9.做出幻想性的或使人讨厌的行为。对他人给予的关心和善意无动于衷。10.无真正企图自杀的历史。11.性生活轻浮、随便,方式与对象都与本人不相称。有性顺应障碍。12.生活无计划,除了老是和自己过不去外,没有任何生活规律,没有稳定的生活目的。他们的犯罪行为也是突然进发的,而不是在严密计划和准备下进行的。治疗方法病因复杂、目前治疗尚缺乏十分有效的方法。使用镇静剂和抗精神类药物治疗,只能治标不治本,且疗效不显著。心理治疗对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而成为反社会型人格的患者毫无作用。在实践中发现,对由于环境影响形成的、程度较轻的患者,实施认知领悟疗法有一定疗效。施治者可帮助患者提高认识,了解自己的行为对社会的危害,培养患者的责任感,使他们担负起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提高患者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使他们明白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努力增强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这些措施对减少患者的反社会行为不失为有效的方法。治疗方法少数家庭关系极为恶劣而与社会相处尚可的患者,可以在学校或机关住集体宿舍或到亲友家寄养,以减少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个别威胁家庭与社会安全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可送入少年工读学校或成人劳动教养机构,参加劳动并限制其自由。情节特别恶劣、屡教不改的患者,可采用行为治疗中的厌恶疗法。当患者出现反社会行为时,给予强制性的惩罚(如电击、禁闭等),使其产生痛苦的体验,实施多次以后,患者一产生反社会行为的冲动,就感到厌恶,全身不舒服,通过这样减少其反社会的行为。然后根据其行为矫正的实际表现,放宽限制,逐步恢复其正常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情绪不稳型人格障碍(冲动型)又称暴发型或攻击型人格障碍。分主动攻击型人格与被动攻击型人格二种,是青年期和中青年期常见的一种人格障碍。表现特征(主动攻击)1.情绪急躁易怒,存在无法自控的冲动和驱动力。2.性格上常表现出向外攻击、鲁莽和盲动性。3.冲动的动机形成可以是有意识的,亦可以是无意识的。4.行动反复无常,可以是有计划的,亦可以是无计划的。行动之前有强烈的紧张感,行动之后体验到愉快、满足或放松感,无真正的悔恨、自夷或罪恶感,有人可能会感到后悔、自责或自罪,但并不能防止再发。情绪不稳型人格障碍(冲动型)表现特征5.心理发育不健全和不成熟,经常导致心理不平衡。6.容易产生不良行为和犯罪的倾向。被动攻击型外表表现得被动和服从、百依百顺,内心却充满敌意和攻击性。例如:故意晚到,故意不回电话或回信,故意拆台使工作无法进行;顽固执勘,不听调动。拖延时间,暗地破坏或阻扰。仇视情感与攻击倾向十分强烈,但又不敢直接表露于外,虽然牢骚满腹,但心里又很依赖权威。治疗方法1.开展青春期有关生理、心理方面的教育,使其能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外部的变化和心理的变化。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自己身体的某些外部特征和外部行为表现的认识上,还要鼓励他们经常反躬自问和独立反省,完善自我,把精力用到学习、成才上去。2.开展多种形式的业余文艺、体育活动,让青春期孩子体内的内在能量寻找一个正常的释放渠道。另外,培养各种爱好和兴趣,使其情操得到陶冶,从而健康成长。3.进行深入细致的心理访谈,使其正确对待挫折。人生在世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挫折,要正视挫折,总结经验,找到受挫折的原因并加以分析,而不是一遇挫折就采取攻击行为。通过各种手段培养他们的承受能力,并能对挫折采取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措施。治疗方法(1)培养必要的涵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将心比己互相等重;适度容忍宽以待人,避免产生攻击行为。(2)升华作用。即使受挫,也要尽量转移到较高的需要与目的上去,把攻击的能量转移到学习、工作上来。(3)补偿作用。受挫后,尽量用另一种可能成功的目标来补偿代替,以获得集体、他人对自己的承认,充分表现自己的能力,获得心理上的快慰感。(4)积极的表同作用。尽量让他们学习好的行为榜样,从积极的方面引导他们。攻击型人格障碍4.运用行为治疗的系统脱敏技术,帮助患者克服行为的冲动性。表演型人格障碍又称癔症型或寻求注意型人格障碍表现特征1.自我戏剧化、做作、夸张的情绪表达2.暗示性,易受他人或环境影响3.肤浅和易变的情感4.不停地追求刺激、为他人赞赏及自己为注意中心的活动5.外表及行为显出不恰当的挑逗性6.对自己外观容貌过分计较治疗方法是一种比较棘手的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呈现出高自杀率,在国外经常采用住院治疗。心理疗法方面可以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和精神分析疗法对其成长史进行涉入分析。临床上应用最多的还是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集中在改善患者的人际交往上并且教会她们如何表达她们的渴望与需要。治疗方法首先,要提高认识帮助患者了解自己人格中的缺陷。只有正视自己,才能扬其长避其短,适应社会环境。如果不能正视自己的缺陷,自我膨胀,放任自流,就会处处碰壁、导致病情发作。其次,采取升华法许多表演型人格倾向的人有一定的艺术表演才能,让他们把兴趣转移到表演艺术中去,使原有的淤积能量到表演中得到升华。三,可以用自我检查法每天记录下日常心理行为。重点是回顾检查自己的心理缺陷给个人和他人带来的危险,以及采取正确的纠正方法后所带来的益处。请好友在关键时刻提醒一下,或在事后请好友对自己今天的表现作一评价,然后从中体会自己情绪表达过火之处,以便在以后的情绪表达上适当控制,达到自然、适度的效果。强迫型人格障碍表现特征1.过分疑虑及谨慎2.对细节、规则、条目、秩序、组织或表格过分关注3.完美主义,以致影响完成工作4.道德感过强,谨小慎微,过分看重工作成效而不顾乐趣和人际关系5.过分迂腐,拘泥于社会风俗6.刻板、固执7.不合情理地坚持要求他人必须严格按自己的方式行事8.有强加的,令人讨厌的思想或冲动闯入相当部分强迫症患者因为长期的内在焦虑或者压力,而继发社交恐惧心理障碍(症)或者抑郁性心理障碍。其核心障碍模式依然是强迫思维障碍。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分析性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及森田治疗等。旨在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倾听患者,帮助其发现并分析内心的矛盾冲突,使患者领悟,推动患者解决问题,学会顺其自然,享受过程而非过度看重结果,增加其适应环境的能力,重塑健全人格。谢谢2012-7-30
本文标题:人格分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962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