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法治中国
主讲人:艺术设计系党建指导老师郑文钰国家宪法日来历•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拥有最高法律效力。•我国曾于1954年、1975年、1978年和1982年通过四个宪法。•1982年12月4日我国现行宪法通过和公布施行•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12月4日,作为每年的“全国法制宣传日”。•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推进依法治国等重大问题。提出了“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的要求。•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将每年的12月4日设立“国家宪法日”。国家宪法日设立的意义•设立国家宪法日:打开了宪法走进生活的一扇心灵之门,其意义或许不光是一种仪式上的安排,同时也是为宪法的实施和监督作铺垫。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法治进程•2012年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发表讲话时强调:“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并称要健全违宪监督机制和程序,坚决纠正违法违宪行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法治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和表态,颇令法学界振奋。•在这次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还重申:“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后来,全体中国人民都见证了这句话的力量。薄熙来案•薄熙来,曾任辽宁省省长,商务部部长,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等职。•2012年4月10日,鉴于薄熙来涉嫌严重违纪,中央决定,停止其担任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职务,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委员对其立案调查。•2012年11月4日,十七届七中全会给予薄熙来开除党籍的处分,并移交司法机关进行立项审查。薄熙来案•2013年7月25日,薄熙来涉嫌受贿、贪污、滥用职权犯罪一案,经依法指定管辖,由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检察院向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2013年8月22日8时43分,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2013年9月22日10时50分许法庭一审判决,对被告人薄熙来以受贿罪、贪污罪、滥用职权罪依法判处刑罚,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薄熙来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2013年10月25日上午,二审公开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一审无期徒刑判决。薄熙来案审判的亮点•运用微博新媒体进行几乎全景式的播报,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审判公开,视频、图片、文字、音频的批量传递,使得庭审近乎于直播,数万字的庭审实录,让外界得以直观了解案件审理的进程和细节。•给予被告人薄熙来及其辩护人的诉讼权利得到充分的保障。•一起最为敏感、最受关注的案件,却以一种最为公开、最为开放的姿态来进行,对薄熙来的公开审判,为中国法治史留下浓重的一笔。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法治进程•2013年元旦刚过,在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那句后来令所有人都记忆深刻的话:•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不久之后,中国法院系统密集平反了一批冤假错案。密集平反冤假错案•2013年4月25日,沉寂7年后,河南李怀亮案在平顶山中院宣判。被羁押近12年,三次审判,三次因“证据不足”被撤案后,李怀亮终于重获自由。•2013年5月17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张辉、张高平再审改判无罪作出国家赔偿决定,分别支付张辉、张高平国家赔偿金110余万元。•2013年4月、5月两月间,包括萧山案、张高平案、李怀亮案等一批带有冤假错案性质的案件陆续重审宣判。•2013年5月7日,最高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在最高法机关报《人民法院报》发文,以“要像防范洪水猛兽一样来防范冤假错案,宁可错放,也不可错判”的强硬措辞,对外传递最高法在冤错案件上的态度。李怀亮案案件背景:•2001年8月2日晚,河南叶县湾李村村民郭晓萌去村北沙河堤上摸“爬了狗”未回。后经公安机关调查,确认该女被害并被抛尸入河。在排查中,李怀亮因当晚也在案发现场附近摸过“爬了狗”而被公安机关带走。之后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将其刑事拘留。•2003年8月,李怀亮一案在叶县人民法院开庭,其当庭翻供,并指出办案人员有刑讯逼供嫌疑。但叶县人民法院仍然以故意杀人罪,一审判处李怀亮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宣判后,李怀亮和被害人家属均对判决不服,向平顶山市中院提起上诉。李怀亮案•之后案件于2003年12月、2004年2月、2005年1月、2006年4月经过了二次审判,二次因“证据不足”被撤案。•2006年9月27日,河南省高院经过审理,仍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第三次将该案发回重审。•此后,该案再无开庭消息,李怀亮也一直被羁押在看守所,至2013年已超过12年。•2013年4月25日下午,平顶山中级人民法院在经历了一整天的庭审后,当庭宣告“李怀亮无罪,立即释放”。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法治进程•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单列,进行专题论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法治进程•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废止劳动教养制度。•2013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法规的决定。实施了56年的劳教制度退出历史舞台。•劳动教养存在“没有法律的授权和规范、劳动教养对象不明确、处罚过于严厉、程序不正当、规范不统一和司法解释多元化”等等弊端,而这些成为有关部门滥用权力、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现象屡屡发生的根源。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法治进程2014年7月29日晚,传闻已久的大老虎“康师傅”终于浮出水面,中央决定对周永康立案审查,周“不幸”成为了改革开放以来首位被查处的正国级高官,“刑不上常委”的惯例变成历史。周老虎被开除党籍•12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周永康严重违纪案的审查报告》,决定给予周永康开除党籍处分,对其涉嫌犯罪问题及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经查,周永康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保密纪律;利用职务便利为多人谋取非法利益,直接或通过家人收受巨额贿赂;滥用职权帮助亲属、情妇、朋友从事经营活动获取巨额利益,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泄露党和国家机密;严重违反廉洁自律规定,本人及亲属收受他人大量财物;与多名女性通奸并进行权色、钱色交易。调查中还发现周永康其他涉嫌犯罪线索。周永康的所作所为完全背离党的性质和宗旨,严重违反党的纪律,极大损害党的形象,给党和人民事业造成重大损失,影响极其恶劣。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法治进程•十八大以来,共有56名副省级以上的高官落马,反腐无疑是中国“收视率最高的热播剧”。从李春城、苏荣,到徐才厚,再到周永康,查处级别越来越高。•落马速度,也一再被刷新,江西省原副省长姚木根落马当天名字还出现在省报上,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则在召开会议时直接被带走。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反腐要拍苍蝇更要打老虎!法治反腐•反腐工作正在不断的打破“惯例”和“禁区”。•十八大前5年查处的省部级以上官员共32人,平均每两个月查处一人,十八大后平均每个月查处两人以上,力度之大,有目共睹。•反腐工作已经成为本届中央的一张“靓丽名片”,人们开始对反腐“重拾信心”。•无论是形式上还是性质上,中央都尽力避免”运动式反腐”,倾向采用“法治反腐”。反腐要“坚持标本兼治,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法治进程•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研究推进依法治国等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科学立法•科学立法就是要确保制定出来的法律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反映人民意愿,立“良法”、“善法”。孙志刚事件孙志刚事件:用生命改写了一部法律•2003年3月17日晚上,任职于广州某公司的湖北青年孙志刚在前往网吧的路上,因缺少暂住证,被警察送至广州市“三无”人员(即无身份证、无暂居证、无用工证明的外来人员)收容遣送中转站收容。次日,孙志刚被收容站送往一家收容人员救治站。在这里,孙志刚受到工作人员以及其他收容人员的野蛮殴打,于3月20日死于这家收容人员救治站。•许多媒体详细报道了此一事件,并曝光了许多同一性质的案件,在社会上掀起了对收容遣送制度的大讨论。先后有8名学者上书全国人大,要求就此对收容遣送制度进行违宪审查。•2003年6月22日,经国务院第12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公布,并将于2003年8月1日起施行。1982年5月12日国务院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废止。严格执法•严格执法就是确保制定出来的法律得到切实实施,实现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公正司法•公正司法就是确保司法公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公正是司法的最高诉求。念斌投毒案•2006年7月27日夜,福建省平潭县澳前村17号两户居民家中多人出现中毒症状,其中两人经抢救无效死亡。警方经过侦查,很快确定是人为投入氟乙酸盐鼠药所致,认为其邻居念斌有重大作案嫌疑,被逮捕,提起公诉。2008年2月1日在首次庭审中,念斌在法庭上喊冤,称自己没有干投毒的事,自己做预审中的口供是被警方刑讯逼供所致。•后该案历时8年10次开庭审判,4次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2010年10月最高法院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发出不核准死刑的裁定书,并撤销原判发回福建省高院重审。•2011年5月5日,福建省高院也撤销了福州市中级法院对念斌的死刑判决,该案件发回福州中院重新审判。•2011年9月7日,该案在福州中院再次开庭审理,在没有新事实新证据的情况下,福州中院于同年11月24日再次对念斌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014年8月22日,福建高院作出终审判决:一、撤销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1)榕刑初字第104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二、上诉人念斌无罪。三、上诉人念斌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呼格吉勒图案•案件背景:•1996年4月9日,呼和浩特卷烟厂工人呼格吉勒图和工友闫峰向警方报案,在烟厂附近的公厕内发现一具下身赤裸的女尸。48小时后,负责该案的呼和浩特公安局新城分局副局长冯志明和办案人员认定,呼格吉勒图在女厕对死者进行流氓猥亵时,用手掐住死者的脖子致其死亡。•1996年5月23日,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呼格吉勒图犯流氓罪、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6月5日,内蒙古高院二审“维持原判”,核准死刑。1996年6月10日,呼格吉勒图被执行枪决,距离案发仅62天。•2005年初,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接连发生数起奸杀惨案。警方鉴定确认,案件系同一人所为。当年10月23日,系列强奸、抢劫、杀人案的犯罪嫌疑人赵志红落网。落网后,赵志红主动交代了其1996年犯下的第一起强奸杀人案,就在呼和浩特赛罕区邻近卷烟厂的公厕里,并准确指认了早就被拆除重新建设的案发地点。赵志红的案情描述诸如“南北朝向,女厕在南”的厕所方位、内部结构、被害人身高、年龄、当时扼颈杀死被害人的方式、尸体摆放位置等其他作案细节,都有清晰、肯定的记忆。赵志红对案件表述的准确程度远远超过了1996年就已经被执行枪决的呼格吉勒图。这一情况立刻在全国引起震动。呼格吉勒图案•新华社内蒙古分社记者汤计,呼格吉勒图案最早的报道者,9年来,他为呼格案发了5篇内参,一直呼吁再审呼格吉勒图案,不仅将呼格吉勒图案由幕后推向前台,而且一再推动此案进程。•2006年03月:内蒙古自治区政法委组成了案件复核组对案件进行调查。•2006年08月:复核得出结论,“呼格案”确为冤案。•2006年11月28日: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赵志红案进行了不公开审理,未提“四·九”女尸案。•2014年11月20日:内蒙古高院向呼格吉勒图父母送达立案再审通知书,呼格吉勒图案进入再审程序。•2014年12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高院对再审判决宣告原审被告人呼格吉勒图无罪,并向其父母送达了再审判决书。内蒙古高院副院长当
本文标题: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法治中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995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