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第七章 企业多元化战略1
1企业多元化战略重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你能够做到:1、掌握多元化战略的基本类型;2、掌握多元化战略的模式;3、能够对多元化战略的效益与风险分析;4、掌握多元化战略与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教学安排:课堂教学4节课。3多元化战略案例分析4戴尔更名带来思考:IT企业多元化遭遇寒流近来,著名企业改名换标的消息不绝于耳。上周,戴尔计算机公司中国公司对外证实,戴尔美国总部已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提案,计划将公司正式名称由戴尔计算机公司更改为戴尔公司。而更名的主要理由,是为了成为“提供企业级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供应商”。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意味着这个跨国电脑巨擎几年来首次公开承认其正在实施的多元化战略,甚至有可能是戴尔借更名之机正式吹响多元化竞争的号角。同时,戴尔的多元化战略选择,也将给中国IT企业的多元化之路带来些许启迪。5诱惑与选择业内专家认为,从企业发展和市场变化的角度来看,戴尔的多元化战略是正常选择,这也是戴尔作为一个上市公司在追求利润最大化前提下对企业做出的全新市场定位。但戴尔同时作为在全球计算机制造业的庞然大物,其市场战略的调整方式却值得国内IT企业借鉴。6在中国家电企业多元化热潮刚刚稍有消退之时,IT业多元化的声音已在国内悄然唱响。从最早以打字机发家的四通转战电机、电工、医药、建筑、芯片、电信等数十个行业,到以终端设备初获成功的实达进军房地产、VCD、PC、软件,再到后来联想控股、方正、浪潮、清华紫光、E龙,包括几大门户网站,国内IT企业前赴后继进行了坚韧不拔的多元化道路探索。虽然四通、实达等公司都先后作为“先驱”在多元化的道路上折戟,但IT业的多元化风潮甚至大有赶超家电企业的势头。7尽管联想控股有关人士一再声称,联想控股的多元化战略与戴尔完全不同。但联想控股在国内IT业的多元化探索和成绩,目前仍无能出其右。目前的联想控股已从一个单纯的个人电脑制造商,正在逐步向企业服务器、个人数码消费产品以及IT服务等IT领域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而其多元化的目标,是形成面向家庭、个人、中小企业、大行业大企业四类客户的6大业务群组,即消费IT群组、移动通信业务群组、互联网服务业务群组、企业IT业务群组、IT服务业务群组以及合同制造业务群组。在这一策略的指导下,联想控股先后进入房地产、手机通讯、扫描仪、打印机、数码相机、PDA等领域。为了在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同时向国际化进军,前不久联想更是不惜代价将使用已久的“LEGEND”标识改为“LENOVO”。8即使如此,现在还很难说联想控股已经成功地趟出了一条多元化路子。而国内另一家著名企业TCL的多元化探索同样在努力中。从做家电到进军计算机、手机行业,再到购并国外企业施耐德来实现国际化战略,TCL的多元化之路走得并不轻松。尽管目前手机制造给TCL带来了突围似的成功,但目前的TCL距离TCL集团总裁李东生的“由大型家电、通信制造商拓展为全线互联网接入设备主流厂商和增值服务商”的目标显然还很远。9另一家也有意通过改名的方式来实现多元化和国际化突围的国内企业是厦新,尽管很难将厦新界定为一家IT企业,但该公司近年来在手机制造业的成功在业内已被传为佳话。但厦新显然不满足于在手机业取得的成功,企业增长的需要促使厦新决定今年继续深层转型,向产品多元化方向发展,进军3C融合的数码消费类电子产品领域,并将陆续推出笔记本、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以及高端彩电等产品。但是,这种一口气进入多项领域的举动往往更容易被理解为“将鸡蛋放进多个篮子”的降低风险的做法。摘自2003-05-15北京现代商报10二、百事可乐的主业回归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是西方公司实施多元化战略,进行跨国业务扩张的高潮时期。它们通过大量购并活动努力扩大业务范围和地理区域,取得了暂时成功。但随后的整合过程却颇费周折,各业务单元之间的协同不仅有正效应,而且存在负效应。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初,环境的动荡多变对企业的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取得“协同效应”的多业务公司就如同三国时期曹操的连环船,庞大而迟钝。从90年代开始,许多多元化的国际企业又纷纷剥离非核心业务,回归主业。百事可乐多元化战略的终止就是明显的案例。11(一)百事在多元化中曾利益占尽百事可乐公司始建于1902年。到了20世纪40年代末,百事发展成为成功的专业软饮料企业。1963年至1986年,唐纳德·肯道尔任百事的首席执行官,自此百事的战略导向发生了巨大变化:百事在软饮料业一直居可口可乐之下,肯道尔要求公司对可口可乐从被动防守转向积极进攻,从此可乐之战连绵不断,百事饮料的市场地位也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肯道尔深信“快餐薯条与碳酸饮料密不可分,往往是顾客同时购买和消费的对象”,兼并快餐业与餐馆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自己的饮料业务销售点,这种协同效应至今仍是百事关注的战略要点。121986年至1996年百事的首席执行官韦尼·科勒威继续执行肯道尔的关联性多元化战略,形成了百事组织的八大组成部分:百事可乐北美公司、百事可乐国际公司、弗里托霄公司、百事可乐食品国际公司、必胜客比萨饼世界公司、察科·贝尔世界公司、肯德基炸鸡公司和百事可乐食品系统世界公司。八个部门分属软饮料、快餐和餐馆三大主营业务。1991年销售额近200亿美元,其中软饮料69.152亿、快餐55.658亿、餐馆71.269亿,餐馆业务首次在销售额上超过软饮料。这些餐馆系统在百事的领导下在美国和国际市场高速增长,尤其在国际市场上年销售额增长率持续多年超过12%。13此外,百事的多元化战略还包括:1968年购入北美长途搬运公司,1970年购入威尔逊运动用品公司,1972年购入亨利酒业公司。20世纪90年代初百事的产品与服务五花八门,涉及饮料、禽品、运动用品、货物运输和建筑工程等。百事通过发展快餐业务提高了百事饮料的零售市场控制力,并且使整个公司收入大幅提高。如1993年可口可乐汽水销售量以4:1压倒百事可乐,但后者总收入却高出前者7.5%。14协同效应被百事关注,但百事也非常注重避免协同的负效应。为保持各部门的积极性和灵活性,各业务主管基本都是直接向百事首席执行官韦尼·科勒威报告工作,各业务部门保持高度的自治权,总部仅仅对各业务部门的高层人事任免、战略规划、资本支出进行管理。在百事的餐馆与连锁店之间,只有特别少的活动是共享的,所以很大程度上各餐馆是作为独立的业务单位来开展业务活动的。即便是联合行动也一般由部门发起,而不是公司总部,部门总裁拥有决定是否参加任何联合活动的特权。为了防止高度自治的多元化带来各业务部门出现部门本位主义,百事赋予全体员工百事公司的股票期权,培养各部门形成对“百事可乐的认同感”,并沿着已经分散化的组织进一步下放权力。15为取得各业务部门的协同正效应,百事采取了非常有限的活动共事与横向沟通:(1)共同顾客任务小组:百事存在一些多个业务单位都需要接触和协调的重要顾客或供应商,如沃尔玛公司、马里奥特公司、ARA公司等,小组成员来自各业务单元和总部,加强百事对外关系的协调性、有效性。16(2)百事的食品系统:1981年成立了这个供应和分销部门,利用网络技术提供四小时在线订货登录能力和库存采购系统,为饮料、食品和餐馆提供部分可共享的供应、存储、运输、分销等服务,为各部门带来了成本节约。但是以餐馆连锁店为代表的部门坚持关键商品的采购控制自治,例如肯德基自己采购全部鸡肉。(3)非正式协同:根据绩效评估提供的信息,工作调动在百事高层经理中是司空见惯的事情。由于拥有在百事多种连锁店工作的经验,所以一般不需要正式的调查和思想交流。17(二)利弊兼收之后,回归主业风云突变。思里科1996年4月出任百事首席执行官,1997年1月23日宣布重组计划:美国百事可乐公司将放弃不景气的快餐店,以便集中力量开发饮料市场的主体业务,与可口可乐一争高下。在不到一年时间内,他把包括肯德基、必胜客在内的餐饮业从百事分离出去,并收购了TROPICANA果汁公司,还将百事的瓶装公司成功上市。分离出的快餐业务组建新的公司,经营管理权下放到新设公司,而百事集团对该公司享有收益权,这样分离保证了快餐公司在资金上自主而非由总部进行资金调配,解决了饮料制造和快餐业争夺资源的矛盾,而且保留了快餐网络支持饮料销售的功能。18但为时已晚。百事的饮料在1996年美国市场的占有率落后于可口可乐11个百分点,是20年来差距最大的一次。同时在除中东以外的全球各大市场均遭惨败,在快餐业又有麦当劳与之抗衡。仅以炸鸡快餐为例,在国际市场麦当劳平均每天新开10家左右的新店,而肯德基平均每天才新开一家。百事的市场地位受到威胁,在恩里科的领导下百事向主业回归。百事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关联性多元化,但发展之后协同的负效应也逐渐显现,而竞争对手采取了更为有效的战略措施。对百事主业回归的原因分析如下:19(1)资金冲突。快餐店在经营上需要大量固定资产投资和广告宣传,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据统计,1994年快餐店占用资金量达到整个集团的48%,这还不包括由快餐店发展的快餐食品加工业。百事饮料主业资金投入不足,而可口可乐全力投入饮料业:对世界各地的瓶装厂进行参股或控股,或是以契约联结与实力强大的瓶装厂构成战略联盟;在零售方面建立了规模庞大的自动售卖机系统;与重要零售商结为战略联盟,如麦当劳、迪斯尼等:购并软饮料和酒精饮料企业。20(2)管理能力。快餐业与饮料业虽说关联性很高,但是经营特点、管理方式全然不同,领导者的管理能力有一定局限性。同时由于存在多个高度自治的业务部门,又使总部缺乏快速有效对环境作出反应的能力,这种不良影响一直在百事存在。例如1999年可口可乐发生饮用中毒事件,市场人士批评恩里科反应迟钝,未能利用此事促进百事的进一步发展。21(3)多元化增加竞争压力。百事进军快餐业是为了借助快餐业广泛的营销网络,来促进饮料的销售,从而提高核心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借助饮料核心业务所提供的资金发展关联产业,但却也使百事在多个领域增加竞争压力。20世纪80年代晚期,可口可乐发动极富侵略性的广告运动,劝说餐馆经营者拒绝购买百事可乐,因为这样做实际上间接帮助了自己最强大的餐馆业务竞争者之一。此举使百事1991年失去了汉堡王公司和温迪公司的业务。22(4)非核心业务迅速膨胀损害核心能力。百事快餐业务的迅速膨胀使百事集团的业务结构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原来的核心业务——可乐制造只占总业务量的35%,原先拥有和潜在的饮料业务核心能力随着快餐业务的不断扩大和被重视而遭到不断削弱。而可口可乐与麦当劳主业清晰,努力维护和创建核心能力。与百事的多元化战略相比,它们购并的业务与企业主业更加关联,可共享的资源与活动较为广泛,资源使用比较集中。百事对快餐业务进行了购并,而可口可乐与快餐业务结成战略联盟。同样是为了增加零售点,可口可乐代价小,专业化程度高,经营灵活。23[讨论题]1.联想推行多元化经营战略为什么能够取得明显的成效?而百事可乐在实施多元化经营之后,为什么要调整自己的管理方式和经营战略?2.请根据上述两个相反的案例,讨论专业化与多元化之间的关系及利弊。24赛格:中国企业归核化的先行者赛格集团是在深圳电子工业总公司基础上于1986年1月6日组建的,是当时深圳特区电子业规模最大的企业集团。集团总资产为3.62亿元,净资产为1.18亿元,年销售收入3.61亿元,利润为0.26亿元。到1992年,赛格集团的总体状况是:总资产38.14亿元,总负债34.08亿元,净资产4.06亿元;集团累计亏损(实亏、潜亏以及或有)近10亿元,仅1992年就亏损1.11亿元;占集团总资产60%的中康玻壳、赛格日立彩管、深爱半导体等大项目多年来处于亏损状态,仅赛格日立就亏损1亿多元;集团投资涉足的行业领域非常广泛,多达几十个行业,无主导行业和优势产业;集团下属企业数量很大,多达140多家,但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低下,管理混乱,人心涣散。当时赛格被外界戏称为:“漏水的航空母舰”。251993年1月,以王殿甫董事长为首的集团高层
本文标题:第七章 企业多元化战略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09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