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最新因数与倍数说课稿
因数与倍数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倍数与因数》,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设计7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一、首先我来分析下教材。《倍数和因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重要内容之一,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掌握了整数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能不能整除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并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约分、通分等奠定基础。二、说学情分析:这是一节概念课,对于学生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和个人思维发展的不同,在语言表达和思考的全面性方面需要老师的进一步引导。三、说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内容和学情的分析,考虑到五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结合新课程标准对本学段学生的要求,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初步理解倍数和因数相互依存的关系。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2.经历探索有序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归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3.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非零的自然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体会数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四、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本课的特点,我将教学重点确定为理解和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考虑到学生实际,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掌握求一个数的所有因数的方法,学会有序地思考。关键是通过引导,分析,点拨,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相互依存的关系,总结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除了充分利用教材之外,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和学习卡片。五、说教法与学法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和五年级孩子的认知规律,结合新课标精神,综合运用情境教学,自主探究,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讲授引导,归纳比较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合理选择教法的同时,我还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练习展示等学习方法主动参与学习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首先我创造良好的情境,引导学生从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让学生自己在特定的环境下不知不觉建立相互依存的关系就在我们身边,再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不用扬鞭自奋蹄”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和解决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六、说教学流程: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法、学法的选择,我预设了五个教学环节:课前交流:复习“除尽”和“除不尽”理解“整除”的意义;通过师生关系、父子关系渗透相互依存的关系,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一)从操作到感悟,认识倍数和因数A.操作感悟1、如果老师请你把12个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会摆吗?能不能用一道乘法算式表达出来?请看清操作要求,再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2.在学生操作的基础上全班交流摆法和算式。(可以每排摆12个,摆1排或每排摆1个,摆12排。这两种是一样的,都可以用12×1=12来表示。还可以根据不同摆法,得到乘法算式6×2=12和4×3=12)在这里首先让学生动手操作,接着多媒体演示操作过程,然后抽象出乘法算式,为接下来讨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提供了素材,显然,课件在直观和抽象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3.接着我先以3×4=12为例教学倍数和因数的概念。12是4的倍数,学生口答12也是3的倍数。4是12的因数,学生齐答3也是12的因数。4、在学生有了初步感知以后,让学生根据另外两道乘法算式,说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并用课件展示出正确的说法,让学生及时比较纠正。B.练习内化:1.课件出示:根据除法算式,说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促成学生不仅从乘法的角度去思考,而且也可以从除法的角度去理解倍数和因数,既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为后面利用除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因数做好伏笔。在练习中,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道算式说一说。学生选择哪一题,课件就在哪一题上闪烁。这时课件不仅能抓住学生的眼球,提高了注意力,更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2、出示一道判断题。(45是倍数,3是因数。)判断以后,要求学生说出正确的说法。让学生在正反说法中进一步认识到倍数和因数的相互依存的关系。3、利用课件出示了一个友情提醒。对研究范围进行了一个说明。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倍数和因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C.变式拓展:出示:3、5、18、20、36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二)从探索到建构,寻找倍数和因数A、探索找因数的方法。1、由刚才的练习引出一个问题情境。在这5个数中,同学们发现3、18、36都是36的因数。36的因数是不是只有这3个呢?你能把36的所有因数都找出来吗?激发学生自主探索。要求同学们先独立寻找,再小组交流。2、在全班交流时,我选择有代表性的几份作业利用实物展示台进行展示。(有的是遗漏的或重复的,有的虽全面但无序,有的是有序地一对一对地写,等等。)让学生对这几份作业进行评价。并讨论交流:怎样找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发言,教师利用课件引导学生从因数的意义去思考。()×()=36,两个数相乘的积是36,这两个数都是36的因数。我们可以从1×36=36开始,一对一对地找,并从两端写起。这时,课件的展示显得比较巧妙:将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形象地再现了寻找因数的过程,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3、然后让学生练习找一找15和16的因数。4、接着利用课件向大家介绍也可以用除法算式一对一对地找出所有的因数。5、在学生练习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思考交流:一个数的因数有哪些特点?在学生观察、概括、归纳的基础上进行小结,并课件出示。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B、探索找倍数的方法。1、如何让级学生理解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我设计了一个欲擒故纵式的数学游戏。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下面我们轻松一下,来一个小比赛。看谁能最先写出3的所有倍数。请男生推荐一个代表,再请女生推荐一个代表。随着我的一声“开始”,一个友情陷阱由此展开。显然这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同学们在强烈的认知冲突中一定会深刻地感受到3的倍数是永远写不完的,极限思维在这个有趣的比赛中得到巧妙化解。2、这时再通过课件将题目中的“所有”二字去掉,说说可以怎样有顺序地写出3的倍数,学生自然地得出可以用3以次与1、2、3„„相乘,所得的积是3的倍数。并通过课件展示。3、接着让学生写出2和5的倍数。4、引导学生观察,说说一个数倍数的特征。教师小结,并通过课件出示: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三)从应用到游戏,促进智能内化在巩固练习环节,我设计了一个找朋友的数学游戏。每人有一张数字卡片。请某一位同学到台前来找一找:例如我是6,我的倍数朋友在哪里?是他朋友的就站到讲台前。还可以找我的因数朋友在哪里?其余同学作裁判。这个游戏人人参与,并要合作完成,可以综合检验学生对于倍数和因数的掌握情况,也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享受到运用新知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四)从总结到延伸,感悟文化魅力在总结全课后,我带领学生一起走进与因数有关的“完美数”的世界。通过课件向学生初步介绍了“完美数”,认识了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数学的奥秘。课堂中有了文化气息,数学才会更有灵魂。七、说板书设计:科学的板书设计往往对学生全面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是我对这节课的板书设计。这样的板书设计既条理清楚、简单明了、一目了然;同时又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帮助作用。板书:因数和倍数(相互依存)个数最小的最大的因数有限的1它本身倍数无限的它本身――以上是我的说课,定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本文标题:最新因数与倍数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018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