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2019年度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潞宁孟家窑煤业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潞宁孟家窑煤业有限公司二〇一九年度目录第一章综采工作面初采期间倒架专项管控措施...........................................1第二章综采工作面收尾、回撤专项管控措施.............................................3第三章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专项管控措施.............................................7第四章11绞车专项管控措施..........................................................13第五章架空乘人器专项管控措施......................................................17第六章采煤机制动器失效下滑专项管控措施............................................20第七章储装运栈桥皮带专项管控措施..................................................23第八章大坡度运输预防断带专项管控措施..............................................27第九章防止综采工作面采空区自燃发火专项管控措施....................................30第十章防止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专项管控措施....................................42第十一章防尘专项管控措施..........................................................46第十二章供电系统重大安全风险专项管控措施..........................................51第十三章水害重大安全风险专项管控措施..............................................521第一章综采工作面初采期间倒架专项管控措施一、顶板:1、2号煤直接顶类别为1~2类,即为不稳定~中等稳定顶板。基本顶级别属于Ⅰ级,来压不明显。工作面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8m左右,工作面老顶初次来压步距为19.2~23.2m,周期来压步距为6m~13.2m,顶板随采随落。2、5号煤直接顶类别为1~2类,即为不稳定~中等稳定顶板,来压不明显。工作面推进至15m左右时直接顶初次垮落,老顶初次垮落步距约为40m,老顶周期来压步距约为20m,由于工作面顶板为中硬-坚硬顶板,老顶来压预计不明显,顶板随采随落。二、重大安全风险因素如下11505工作面初采期间易发生倒架伤人事故,由于2、5#煤煤质松软,顶煤不易保留,初采期间易使顶煤漏空,回采时容易使支架咬架、倒架,造成人员伤亡。三、防范措施1、第1、2、3号支架之间用防滑、防倒油缸进行连接,移架后调整支架顶梁和尾部防止下滑。防倒油缸安装在顶梁上,防滑油缸安装在尾梁上。2、及时调整支架的结构和支架状态;强化支架的管理与正规操作,严格工程质量管理。3、使用好液压支架本身的侧护板千斤顶和支架底调千斤顶及时调整支架。4、及时调整工作面伪斜,保证伪斜角5-8°。5、加强工作面支架工程质量管理,严格按标准施工。6、严格控制采高,杜绝超高采煤。27、加强工作面顶板管理,防止发生顶煤掉落现象,防止顶梁上方空顶。8、工作面支架间的间隙不超过150mm;禁止发生挤架现象。9、工作面支架必须垂直煤壁;调整时支架仰俯角不得超过±7°。10、相邻两支架顶梁相错不得超过侧护板厚度的2/3。11、移架时,应由两人配合操作,观察相邻两支架的顶梁、尾梁和侧护板,防止出现咬架、挤架、歪架现象。12、调整工作面伪斜时,每调整一个大循环后必须推采2~4个正规循环,及时调整支架方向,保证支架垂直于前部刮板输送机。四、处理措施1、首先观察清楚挤架、歪架、咬架、倒架的现场情况,根据现场情况采取可行性措施进行处理。2、处理时不少于3人操作,其中一人操作支架,一人配合调架,另一人监护并观察支架顶梁和尾梁,防止操作时出现咬架,发现操作失误立即停止作业,待重新观察作出正确判断后再进行施工。3、处理前,应停止前、后部刮板输送机,并停电设专人看管,应当将上下相邻支架的总片阀打到“零”位;必须对上下支架进行二次补液,保证初撑力满足要求。4、处理时,由经验丰富的移架工进行操作,跟班队干或班组长盯在现场负责安全操作。5、处理时,使用相邻两架支架的顶梁侧护板和尾梁侧护板,通过摆动尾梁、升降支架调整支架状。6、当支架出现挤架时,选取间隙较大的支架开始施工,移架时使用好每个支架的顶梁侧护板、尾梁侧护板和底调,调整每个支架的架间距,保证架间隙符合规定。7、当支架出现咬架时,在咬架的支架上方先选取架间隙较大的支架开3始移架,调整支架的架间隙。施工到咬架的支架时,要使咬架的支架上下两组架间隙足够大,采用单体支柱配合上顶上方的支架,收两组支架的侧护板千斤顶,当拉开支架间隙后及时升架,使支架顶梁平整。8、当支架出现倒架时,向下倒架采取自上而下施工,要先从倒架上方选择支架间隙大的支架开始移架,移架时使用底调千斤顶和顶梁侧护板千斤顶,相互配合调整所倒支架;卸载该支架移架的同时,给前后侧护板千斤顶供液,同时收上一支架的侧护板,使支架顶梁、尾梁上移,升架前给上一支架底调千斤顶供液,向下顶推其底座,使支架底座下移调整支架。向上歪斜施工方法相反。9、出现倒架、咬架、挤架的情况补充专项的安全技术措施。10、未尽事宜,请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中的相关规定。第二章综采工作面收尾、回撤专项管控措施一、顶板:1、2号煤直接顶类别为1~2类,即为不稳定~中等稳定顶板。基本顶级别属于Ⅰ级,来压不明显。工作面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8m左右,工作面老顶初次来压步距为19.2~23.2m,周期来压步距为6m~13.2m,顶板随采随落。2、5号煤直接顶类别为1~2类,即为不稳定~中等稳定顶板,来压不明显。工作面推进至15m左右时直接顶初次垮落,老顶初次垮落步距约为40m,老顶周期来压步距约为20m,由于工作面顶板为中硬-坚硬顶板,老顶来压预计不明显,顶板随采随落。二、顶板重大安全风险因素如下11201、11506工作面收尾及回撤期间,由于2、5#煤直接板为不稳定~中等稳定顶板,期间易发生顶板事故,造成人员伤亡。4三、防范措施1、综采工作面收尾期间的顶板管理措施(1)收尾阶段,严禁放煤且必须要掌握好采高(2#煤采高不得大于2.8m,5#煤采高不得大于3m),保证顶底板平整,坚持正规循环,循环进度平衡。在割煤前进行联网,并将联好的网折回拉展挂在支架顶梁下方,防止采煤机割煤时扯网。工作面金属网必须与顺槽的金属网搭接,并按短边联网要求连接好。铺、联网之前必须停止工作面刮板运输机和采煤机,并闭锁开关。拉架前,要把顶梁下方挂设的金属网提前放下,并在拉架时注意支架顶梁的其它部件挂网、扯网。铺网推进期间不准带压移架。(2)工作面最后15m(根据刀数调整,不得小于15m)开始铺设金属网铺,前3刀铺设单层网,铺设第一道网时,利用3.5米长的单体柱和半圆木配合上网。从第3刀后整个工作面开始铺设双层网,直到停采线。当工作面割完第4刀煤后,开始铺设第1根钢丝绳,钢丝绳直径为21.5mm,间距0.8m,直到停采线。(3)网片连接要求:金属网的长边对长边,短边对短边搭接,孔孔相联,长边搭接长度为200mm,金属网短边搭接300mm,搭接采用16#铁丝扎紧,采用双丝双扣梳辫法孔孔相连,并不得少于3扣。(4)铺设钢丝绳要求:①钢丝绳的断丝不得大于1/3,锈蚀严重或不能取直的一律不得用;②钢丝绳铺设要直,互相平行,每割0.8m铺设一根钢丝绳,钢丝绳应从工作面端尾向端头依次与金属网连接,每根钢丝绳用联网铁丝把钢丝绳和金属网绑扎在一起,绑扎间距是300mm,严禁从两头同时向中间进行绑扎;③当钢丝绳不够长时,中间搭接不小于0.8m,并用4个配套绳卡将绳头卡牢,绳卡要均匀(绳卡间距200mm);④钢丝绳两头每头至少余5米以上,两顺槽的钢丝绳固定在煤帮打设的专用锚杆,专用锚杆尺寸:φ22*2400mm树脂锚杆,锚杆距顶200mm,钢丝绳用3个配套绳卡5卡牢。(5)割最后后四刀煤,只割煤不移架,其工艺为:割煤—护帮板管理顶板—铺设金属网—打锚杆(索)—摘连接头—推溜(单体柱配合)—清煤(6)割最后四刀打锚杆(索)时,顶板完好时可一次割通后再打设锚杆(索);若顶板不完好严禁一次割通后再打锚杆(索),以防止漏顶,每割30m,开始打一次锚杆(索)。一次割煤距离可根据顶板完好情况可以做适当调整,且最后一刀煤必需按每割30m打设一次锚杆(索)。(7)割最后四刀煤要求:①停止移架后,所有支架前后柱必须达到额定初撑力,即24Mpa,所有支架不得串漏液;②最后4刀煤按要求打设顶锚索(杆)并保证其支护效果(锚索拉拔力250KN,锚杆预紧力300N.M);③收尾期间,进入锚杆锚索施工段时,必须将锚杆锚索打设完毕后,方可开机割煤;④最后4刀煤,司机在割煤过程中密切观察顶板及煤墙压力及破碎情况,发现压力增大或顶板破碎要停止割煤,汇报调度室和队部,由现场勘测及会议讨论形成方案进行处理。(8)最后四刀煤割煤完成后,用单层塑料网将工作面的煤墙包住,打设护帮锚杆,为撤架创造条件。护帮锚杆间距为1.0m,排距为1.0m,帮锚杆共需打设4排,锚杆布置距顶200mm、距底100mm,并与煤墙成垂直。锚杆采用杆体为Φ22左旋无纵筋螺纹钢筋,钢号为335号,长度2400mm,杆尾螺纹M24,锚杆托板:采用强度配套的拱型高强度托盘配合球形垫和减阻尼龙垫圈,托板尺寸为150×150×10mm。锚杆打设及验收标准同掘进工作面相同。(9)割完最后四刀及对煤墙支护完成后,要及时对空顶进行加强支护,采用单体柱配合3.5米的两面平,每隔15m打设一架单体棚进行支护。微降前立柱,将两面平一端置于顶梁上,另一端用单体柱紧贴煤墙进行逼帮6支护。打设煤壁棚要根据顶板及煤壁的现场实际情况,单体棚间距可以做适当调整,顶板或煤墙不好时,可适当调密单体棚的打设,每3m打设一组。2、回撤期间的顶板管理(1)设备回撤顺序:前大溜机尾→采煤机组解体和回撤→前刮板输送机→端头支架(回撤端头支架前,需要先把运输顺槽的皮带、电气列车及电缆先回撤完毕)→从1#液压支架向123#液压支架回撤→回撤工作面的所有绞车及轨道等。(2)回撤前的顶板管理:回撤前要全面检查风运两巷和工作面的顶板状况,以及起吊点周围的顶板完好情况,确保工作面的顶板完好,对于顶板不好的地点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支护,确保回撤期间安全。(3)回撤期间的顶板管理:①回撤后运输机尾时,要对影响回撤后运输机尾的单体柱进行替柱,替柱时一定要坚持先支后回的原则;②支架回撤过程中,要及时对新暴露的顶板进行维护,具体方法是:随着支架前移,人员从相邻架的前立柱间将木柱窜入,在工作面收尾时铺设的钢丝绳下面,紧靠正常架分别打上一根木柱,待支架回出后,在被回出支架原顶板下的钢丝绳下面打上一排木柱。每排木柱要求3到5根。③回撤支架时,必须坚持先支后撤原则,逐架回撤放顶,每出现三排点柱,回撤最里一排点柱。待回支架里帮与下沉至底板的顶板间距控制在为5m,架子、点柱空顶距不得超过2m,防止出现大面积跨落,回架窝头顶板不能及时跨落时,要将窝头内影响顶板下沉的木柱进行人工回撤。(4)回撤过渡架时的顶板管理:在开始回撤端尾倒数第4#过渡架时,要将回撤的最后1组中间架安在4#过渡架外帮支护顶板。在回撤2#过渡架时,要在2#过渡架子处根据现场空间打设1个木垛,支护顶板,不致于顶板下沉将1#架子压死。1#架子紧跟2#其后然后撤出,再将最后1组中间架撤出。7(5)回架后回风、运输顺槽顶板管理:①全部支架回撤后,要在回风顺槽与煤墙交界处打设1个3m见方的木垛;②在回风、运输顺槽与切眼和运输顺槽密闭位置中部打设一个3m见方的木垛。第三章综采
本文标题:2019年度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025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