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危化标准化与风险管控2
CONTENTS目录1危化标准化要点分析2双重预防工作机制3重大隐患标准解读4危险化学品风险管控系统51.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要点1.1标准结构序号A级要素权重系数1法律法规和标准0.052机构和职责0.103*风险管理0.154管理制度0.055培训教育0.086生产设施及工艺安全0.207作业安全0.128职业健康0.059危险化学品管理0.0510事故与应急0.0611检查与自评0.0912本地区的要求-1.2各A级要素要点分析第一要素法律法规和标准1.1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识别和获取1.2法律、法规和标准符合性评价要点:1、明确责任部门、获取渠道、方式;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2、符合性评价。1.2各A级要素要点分析第二要素机构和职责2.1方针目标2.2负责人2.3职责2.4组织机构2.5安全生产投入要点:1、目标要求:具体、可测量、可实现、合理适当、可验证、有时限;责任书的签订:需要涵盖全部部门,不能千篇一律,必须与其安全生产职责结合;责任制的考核,尽量与绩效挂钩;目标需分解,并结合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计划;2、第一责任人的概念(主要负责人);3、安全管理网络图和组织机构框架图的区别;4、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专职与兼职的区别?5、安全费用台账(财政部文件)。*XX省安全生产责任险文件的出台: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安监局等部门关于在高危行业全面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通知(浙政办发〔2017〕146号)1.2各A级要素要点分析第三要素风险管理3.1范围与评价方法3.2风险评价3.3风险控制3.4隐患排查与治理3.5重大危险源3.6变更3.7风险信息更新3.8供应商1.2各A级要素要点分析第三要素风险管理风险评价方法要点:1、风险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可选用JHA法对作业活动、SCL法对设备设施(安全生产条件)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可选用HAZOP法对危险性工艺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选用其他方法对相关方面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2、风险评价准则的确定,尤其是风险等级的评定标准。风险评价要点:1、风险评价参与度——领导重视、全员参与;2、作业活动清单和设备设施清单。1.2各A级要素要点分析第三要素风险管理风险控制要点:1、重大风险的确定,与风险评价中严重风险评定准则的一致性。2、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原则:先考虑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再考虑抑制危险、有害因素,修订或制定操作规程,最后采用减少暴露的措施控制风险。1.2各A级要素要点分析第三要素风险管理隐患排查与治理要点:1、闭环原则;2、重大隐患判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化工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和《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试行)》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7〕121号。1.2各A级要素要点分析第三要素风险管理重大危险源要点:(核心文件)——《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总局令第40号;重大危险源涉及的压力、温度、液位、泄漏报警等重要参数的测量要有远传和连续记录;对毒性气体、剧毒液体和易燃气体等重点设施应设置紧急切断装置;毒性气体应设置泄漏物紧急处置装置,独立的安全仪表系统;设置必要的视频监控系统。1.2各A级要素要点分析第三要素风险管理变更要点:1、实施变更管理的范围——工艺、技术变更,设备设施的变更,管理变更;免费获取更多安全精品资料,请关注公众号“安全生产管理”。2、严格履行变更申请、变更审批、变更实施和变更验收的程序。2017年12月19日,山东日科“煤改气”爆炸事故1.2各A级要素要点分析第三要素风险管理风险信息更新要点:1、非常规活动及危险性作业实施前,应识别危险、有害因素,排查隐患。2、及时进行风险评价的情形:法律法规标准变更、操作条件变化或工艺改变、技术改造项目、新的认识、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供应商要点:供应商档案。1.2各A级要素要点分析第四要素规章制度4.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4.2操作规程4.3修订要点:1、评审和修订的参与度:组织相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和工会代表参加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评审和修订;修订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应注明生效日期。2、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的法律效应。3、操作规程的编制应以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为依据。1.2各A级要素要点分析第五要素培训教育5.1培训教育管理5.2从业人员岗位标准5.3管理人员培训5.4从业人员培训教育5.5其他人员培训教育5.6日常安全教育要点:1、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档案的建立和管理;2、培训效果评估的执行;3、四新教育、转岗(复岗)教育;4、核心——承包商作业人员教育:对承包商的所有人员进行入厂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发放入厂证;进入作业现场前,作业现场所在基层单位对施工单位进行进入现场前安全培训教育;保存安全培训教育记录。1.2各A级要素要点分析第六要素生产设施及工艺安全6.1生产设施建设6.2安全设施6.3特种设备6.4工艺安全6.5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6.6检维修6.7拆除和报废1.2各A级要素要点分析第六要素生产设施及工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要点:1、“三同时”要求以及资质要求;2、施工变更管理;3、革新要求:采用国家明令淘汰的工艺、技术、设备、材料;国内首次采用的化工工艺未经论证的;新开发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未经小试、中试、工业化试验直接进行工业化生产。1.2各A级要素要点分析第六要素生产设施及工艺安全安全设施要点:1、安全设施分为预防事故设施、控制事故设施、减少与消除事故影响设施3大类、13小类。2、重点关注自动化控制系统:新建大型和危险程度高的化工装置,设计阶段进行仪表系统安全完整性等级评估的要求;二级企业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安全联锁和紧急停车系统;一级企业安全仪表系统要求。1.2各A级要素要点分析第六要素生产设施及工艺安全特种设备要点:特种设备档案管理(涵盖内容)——包括特种设备技术资料、特种设备登记注册表、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定期检测检验记录、特种设备运行记录和故障记录、特种设备日常维修保养记录、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记录。1.2各A级要素要点分析第六要素生产设施及工艺安全工艺安全要点:风险分析的实施——HAZOP等评价方法的应用及其误区1、完全由设计部门来做,应付三同时审查;2、企业自行做,流于形式情况比较普遍,专业包容性不够、程序不严谨、措施未闭环。1.2各A级要素要点分析第六要素生产设施及工艺安全关键装置及重点部位要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定义以及确定原则——关键装置是指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腐蚀、高温、高压、真空、深冷、等条件下进行工艺操作的生产装置。重点部位是指:1、制造、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学品场所,以及可能形成爆炸、火灾场所的罐区、油库、仓库等;2、对关键装置安全生产起关键作用的公用工程系统等。重点部位是指一个场所、一个区域、是一个地理概念;而关键装置是指某一个具体的生产装置,是一个类似于一个设备的概念。1.2各A级要素要点分析第六要素生产设施及工艺安全检维修要点:1、检维修分日常检维修和定期检维修;2、检维修作业与特殊作业管理的融合。拆除和报废要点:1、拆除作业交底、作业程序及风险管控,拆除设施的交接;2、拆除前的分析。1.2各A级要素要点分析第七要素作业安全7.1作业许可7.2警示标志7.3作业环节7.4承包商作业安全要点:1、作业许可与“XX省危险化学品风险管控日志系统”的联系;2、承包商管理:建立合格承包商名录、档案(包括承包商资质资料、表现评价、合同等资料);对承包商进行资格预审;选择、使用合格的承包商;与选用的承包商签订安全协议;对作业过程进行监督检查;要向承包商进行作业现场安全交底,对承包商的安全作业规程、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进行审查。1.2各A级要素要点分析第八要素职业健康8.1职业危害项目申报8.2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管理8.3劳动防护用品要点:1、职业危害因素识别与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的对应情况;2、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布点的合理性;3、职业健康检查的落实;4、劳动防护用品的维护(如空气呼吸器的气瓶)1.2各A级要素要点分析9.1危险化学品档案9.2化学品分类9.3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9.4化学事故应急咨询服务电话9.5危险化学品登记9.6危害告知9.7储存和运输第九要素危险化学品管理要点:1、*危化品登记档案与企业实际情况的符合性;2、运输管理中的装车前后的检查执行情况;3、危化品输送管道定期巡线;4、采用金属万向管道充装系统充装液氯、液氨、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等液化危险化学品。山东临沂金誉石化“6.5”罐车泄漏重大着火爆炸事故1.2各A级要素要点分析第十要素事故与应急10.1应急指挥与救援系统10.2应急救援设施10.3应急救援预案与演练10.4抢险与救护10.5事故报告10.6事故调查要点:1、关注国家总局第88号令《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其中提到“第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编制应急预案的基础上,针对工作场所、岗位的特点,编制简明、实用、有效的应急处置卡。应急处置卡应当规定重点岗位、人员的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以及相关联络人员和联系方式,便于从业人员携带。”2、应急物质的配备,参考GB30077-2013《危险化学品单位应急救援物资配备要求》;3、应急演练与预案的关系,验证预案的实效性。4、事故管理中应将未遂事故(事件)、承包商事故纳入管理体系范畴。1.2各A级要素要点分析第十一要素检查与自评11.1安全检查11.2安全检查形式与内容11.3整改11.4自评检查与自评要点:1、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的关系——隐患排查工作可与企业各专业的日常管理、专项检查和监督检查等工作相结合。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企业,还应定期开展HAZOP,用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系统排查事故隐患;2、安全检查,检查需要依据,判定应有标准。检查表的编制应有程序可依。2.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双重预防工作机制2.1出台背景1.我国安全生产事故发展趋势2.1出台背景2.建国以来特别重大事故2.1出台背景3.分散度明显提高2.1出台背景2014年的悲剧2.1出台背景2015年的悲剧2.1出台背景2016年的悲剧2.1出台背景总体思路2.2核心理念指导思想2.2核心理念着力构建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建立标准体系评定风险和隐患等级分级管控闭环管理2.3两个概念1、什么叫风险?•概念说明:系统发生危险、危害事件的可能性与后果严重程度的综合度量。•概念模型:风险(R)可能性(F)And严重程度(C)2.3两个概念风险分级2.3两个概念两类危险源理论(来源:能量意外释放理论)•第一类重大危险源(1)产生、供给能量的装置、设备(2)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3)能量载体(4)一旦失控可能产生能量积蓄或突然释放的装置、设备、场所,如各种压力容器等(5)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如强烈放热反应的化工装置等(6)危险物质,如各种有毒、有害、可燃烧爆炸的物质等(7)生产、加工、储存危险物质的装置、设备、场所(8)人体一旦与之接触将导致人体能量以外释放的物体。2.3两个概念两类危险源理论(来源:能量意外释放理论)•第二类危险源•在生产和生活中,为了利用能量,让能量按照人们的意图在系统中流动、转换和做功,必须采取措施约束、限制能量,即必须控制危险源。约束、限制能量的屏蔽应该可靠地控制能量,防止能量以外释放。实际上,绝对可靠的控制措施并不存在。在许多因素的复杂作用下,约束、限制能量的控制措施可能失效,能量屏蔽可能被破坏而发生事故。导致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为第二类危险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能量或危险物质以外释放的直接原因。从系统安全的观点来考察,使能量或危险物质的约束、限制措施失效、破坏的原因,即第二类危险源,包括人、物、环境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二类危险源往往是一些围绕第一类危险源随机发生的现象,它们出现的情况
本文标题:危化标准化与风险管控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026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