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煤层气瓦斯地质基础知识
煤层气地质学唐修义2目录一、前言.........................................................................................................................................................2二、有关煤的若干基础知识.........................................................................................................................4三、煤型(成)气的生成...........................................................................................................................11四、煤层气(瓦斯)的成分和“瓦斯风化带”............................................................................................14五、煤层气(瓦斯)在煤层内的赋存与运移...........................................................................................15六、煤层甲烷(瓦斯)含量与分布...........................................................................................................30七、煤矿瓦斯涌出与突出...........................................................................................................................33八、煤矿瓦斯爆炸.......................................................................................................................................36九、瓦斯抽采(放)...................................................................................................................................37一、前言(一)、煤层气和瓦斯的概念近来,人们采用术语“煤层气”一词,意指赋存在煤层里的天然气。此术语翻译自英语“coalbedgas”。如果讨论“煤层气”的成分,则包含甲烷、重烃、二氧化碳、氮等多种气体成分。如果计算“煤层气”的含量或资源量(储量),又仅指甲烷一种气体的量。在英文文献里更多应用术语“煤层甲烷coalbedmethane”,意指赋存在煤层里的天然气中的甲烷。这个术语的含义比较明确,我国文献也用术语“煤层甲烷”,但多数文献应用术语“煤层气”。“瓦斯”是我国采煤界习惯用的术语。“瓦斯”来自日语“ガス(瓦斯)”,这里的“瓦斯”是“ガス”的汉字写法。“瓦”的发音在日文里是“ga”,不是“wa”,“gas”一词在世界主要文字里都相互用音译,日文的“ガス(瓦斯)”也是音译自“gas”,唯有汉语误用日语的汉字写法“瓦斯”,又用汉语的读音“瓦wa斯si”。有些文献中出现术语“瓦斯气”,此术语的提出显然不妥。“瓦斯”尚没有一个严密的确切定义。广义上讲,瓦斯是煤矿井下除大气以外的气体的总称,包含:赋存在煤层及岩层里并涌入到矿井的天然气、矿井生产过程中生成的炮烟和其它废气、井下各种化学及生物化学反应生成的气体、深源放射性物质蜕变生成的气体、自地下水释放出的气体等多种来源的气体。其中主要是天然气。在有些文献里,瓦斯指矿井下有害气体,包括:甲烷(CH4)、重烃(即乙烷C2H6、丙烷C3H8、丁烷C4H5)、氢(H2)、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硫化氢(H2S)等。“瓦斯”一词的常用含义有以下两种:1,煤矿井下工程里的甲烷(CH4),又称沼气,有时还指二氧化碳(CO2);在确定“瓦斯风化带”时又指甲烷、二氧化碳和氮(N2)三种气体。通常所称的“瓦斯涌出量”往往仅指甲烷一种气体的涌出量,不包含二氧化碳和氮的量。矿井下的甲烷来自煤层和岩层里的天然气。2,赋存在煤层和岩层里,尚未涌入矿井的天然气。在分析其成分时,通常只分析甲烷(CH4)、二氧化碳(CO2)、氮(N2)等三种气体成分,有时还分析重烃;特殊需要时才分析其他气体成分。通常3所称的“煤层瓦斯含量”又仅仅指甲烷一种气体的含量,所称的“瓦斯资源量(储量)”也仅仅指甲烷一种气体的资源量(储量)。如果计算二氧化碳含量,则需说明。总之,在我国“瓦斯”一词已早被广泛使用,现在又加上“煤层气”一词。“瓦斯”和“煤层气”这两个术语都没有确定的含义,有时仅指天然气中的甲烷,有时又指由甲烷、重烃、二氧化碳、氮等多种成分组成的天然气。在陈述这类天然气的地质问题时,两个术语是同义词;但是,在陈述煤矿巷道里的“瓦斯”时,二者又不能完全看成同义词。因为煤矿巷道里的“瓦斯”虽然主要来自煤层气,但也可能来自其他岩层;巷道里的“瓦斯”运移不仅受控于煤层气地质因素,还在很大程度上受控于采掘方面的因素。(二)、“煤型(成)气”的概念在含煤岩系(简称煤系)形成与演化过程中,煤系地层(包括煤层和岩层)里的有机质产出以甲烷为主的天然气,被称为“煤型气coal-typegas”,或称“煤成气coalgeneratedgas”。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产出的气体运移出“生气层”。如果气体进入适宜的“储气层”,又有适宜的“盖层”和“圈闭”,这就形成常规“天然气气藏”。世界上很多常规天然气气藏的气源被论证为“煤成(型)气”。煤型气属腐殖型气,其成分以甲烷为主。由于煤层中含有数量不等的腐泥质,在煤型气中还可能检测到腐泥型天然气的成分。煤层气就是储存在煤层内的煤型气。煤系内其他岩层也可能赋存有煤型气,但极少成为有经济价值的储气层。例如:我国开滦煤田王家河气藏的储气层就是煤系中的砂岩层。煤层是良好的“生气层”,还具有储气性能。现今的“煤层气”不一定就是原地生成的。气体在煤层内一直处于运移的动态平衡状态。应用动态的观点看待煤层气十分重要。煤层气常被称为“自生自储”的天然气。应该从广义上理解此观点,煤层既是生气层又是储气层。不能认定煤层的某一点的气就是生于该点。由一个含煤岩系生成的“煤成(型)气”中,现今储集在煤层内的“煤层气”是其很少部分,能够聚集成常规天然气藏的更是少部分,大部分气体逸散。(三)、“瓦斯抽采(放)”和“煤层气地面开发”自上世纪50年代我国煤矿开始从待采煤层里先抽放瓦斯,现在国家要求所有高瓦斯矿井都必需“先抽后采”,保证安全采煤;还要求利用抽出的瓦斯,减少向大气排放瓦斯。为此将“瓦斯抽放”改称“瓦斯抽采”。近来我国瓦斯抽采量大幅度增加。自上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煤层气地面开发”试验,取得商业化开发成功。我国研究与试验“煤层气地面开发”始于上世纪80年代。目前进展最好的试验区在山西省沁水盆地东南的晋城矿区。“瓦斯抽采”与“煤层气地面开发”两类采气方法的根本区别是:瓦斯抽采——在煤矿已开拓的地区,从煤矿井下,也可以从地面抽采已受过采掘影响的煤层中的瓦斯;其首要任务是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同时利用被抽采出来的瓦斯。抽采规模取决于采煤的需要。抽采瓦斯的成本主要或全部被计入采煤成本。煤层气地面开发——在未建煤矿或煤矿未开拓的地区,引用开采常规天然气的技术从地面开采尚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煤层气;其任务是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当然也将有利于将来在该地区安全采煤。煤层气地面开发必需达到商业性开发的规模。煤层是否遭受采掘影响,其物性大不一样。在煤矿已开拓的地区,地应力已不是原来处于自然4状态下的地应力,地层松动,煤层裂隙渗透性增加,还可能产生采动裂隙。与自然状态下的煤层相比,从受过采掘影响的煤层中抽采瓦斯应该较为容易,但是煤矿抽采瓦斯还是很困难。煤层气地面开发的难度更大,更需要适宜的地质条件。这两种方法开采与利用甲烷都将减少向大气排放甲烷,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有文献报道,甲烷的温室效应是CO2的20余倍。据估算,大气中甲烷浓度每增加1ppm,可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增加1℃。(四)、“煤层气地质学”和“瓦斯地质学”聚集成常规天然气藏的“煤成(型)气”属天然气地质学的内容。近些年来,我国学者提出“煤层气地质学”,指专门研究煤层气的学科,并出版了多种版本的专著,最近还将出版教材。在外文文献里只见有关文章,尚未见“煤层气地质学”专著。“瓦斯地质”是中国学者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被认为是跨煤层气地质学与采煤学两学科的一门新学科,也出版了专著和教材。地质人员主要调查研究自然状态下在煤层和岩层里赋存的瓦斯(天然气);而采煤人员关注的是进入井下工程里的瓦斯。瓦斯涌入井下工程里的数量和方式除受地质因素影响外,还要受采掘条件的影响。本课程主要讲解煤层气(瓦斯)地质有关基础知识,很少涉及与采掘有关的内容。(五)、煤矿瓦斯防治是“老、大、难”问题。人们对煤矿瓦斯的认识很肤浅,有些认识尚属“推测”或“假说”。二、有关煤的若干基础知识(一)、煤的成分和种类煤是自然界成分最复杂的一类岩石,属沉积岩中的生物化学岩类。1、煤是三相物质的复合物,又是有机质和无机质的复合物固相——有机显微组分(macerals)和矿物(minerals);液相——水和极微量的液态烃(石油);气相——瓦斯(甲烷、二氧化碳、氮)。其中有机显微组分、液态烃和甲烷属有机质;矿物、水、二氧化碳、氮属无机质。所以煤是有机质和无机质的复合物。当然有机质是煤中主要成分。有机显微组分(macerals)是用显微镜可识别的基本单元。有机显微组分被划分为三组:镜质组(vitrinitegroup)、惰质组(inertinitagoup)、壳质组(exinitegroup)。其中镜质组是主要组分,通常占70%以上。由这三组显微组分组成四种有机宏观组分(lithotypes):镜煤(vitrain)——几乎全由镜质组组分组成;5亮煤(clarain)——大部分由镜质组组分组成;暗煤(durain)——少部分由镜质组组分组成;丝炭(fusain)——由惰质组组分中的丝质体组成;从煤里已发现的矿物种类虽然很多(经文献报道的矿物超过150种),常见的矿物种类并不多,如:粘土类矿物、黄铁矿、石英、方解石,菱铁矿等。矿物常成为碎屑或碎屑集合体形态分散在有机显微组分之间,多数矿物的颗粒微小,呈球粒、结核、透镜体、条带等等形态;还有一些亚微米-纳米级的矿物微粒镶嵌在有机显微组分内部。通常用煤燃烧后的固体残渣灰分产率(质量分数,%)近似代表煤中无机质的质量分数;可燃物质的质量分数则近似代表有机质的质量分数。按煤炭勘探规范的规定,煤的灰分产率低于40%,方可参与煤炭资源量(储量)计算。2、煤的元素组成——从煤中共检测出86种元素。按元素的含量,分为常量元素(含量>1‰)和微量元素(含量<1‰)两大类:常量元素12种:碳、氢、氧、氮、硫、钙、镁、铝、铁、钠、钾、硅。其中碳、氢、氧、氮和少部分硫是组成有机质的主要元素;其余是组成无机质的主要元素微量元素74种:可利用回收的元素:如锗、镓放射性元素:如铀、钍、氡有毒元素如砷、铅、汞、锑、硒、氟、磷……。多数微量元素是矿物的次要成分,少量微量元素可能被有机质束缚。在地壳岩石中发现的元素,从煤里都能检测到。煤的元素组成氢HHe氦He锂Li铍Be硼B碳C氮N氧O氟F氖Ne钠N
本文标题:煤层气瓦斯地质基础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037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