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1.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公开课)
汉至唐宋明汉至明皇帝与大臣议事场景图坐而论道站而论道跪而论道君主专制不断加强参与决策,程度制约皇权;一、从秦到元君主专制的演变秦朝:三公九卿制相权对皇权的双重影响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温故知新汉:内外朝制度皇帝内朝外朝(决策权)(执行权)尚书令侍中三公九卿唐:三省六部制宋:二府三司制皇帝行政军事财政中书门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元:中书省制中书省吏户礼兵刑工皇帝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清明太祖(谥号)(又称洪武帝-年号)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1644年李自成起义,明崇祯帝自杀,明朝灭亡。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顺治帝入关,迁都北京。初期,康乾盛世。1912年清帝溥仪退位,清朝正式灭亡。共历十帝,凡二百六十八年。树立历史时空观念“明朝那些事儿”之一:明初大案—诛杀胡惟庸胡惟庸案大捕杀朱元璋称帝后,先后任命过四任宰相。其中胡惟庸主政时间最长,权最重。他欺上瞒下,不可一世,最终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的罪名杀他,并趁机取消了中书省,且立下法章以后不许再设宰相一职。胡惟庸也就成了历史上最后一名宰相。二.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皇置宰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多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朱元璋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朱元璋二.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一)宰相制度的废除1.原因①历史原因:吸取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的教训;夫元氏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明太祖实录》洪武九年(1376年),废行中书省,设“三司”省布政司民政、财政按察司监察、司法都指挥司军政集中中央行省扩大宰相中央设中书省,由丞相统辖。地方最高级行政区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明初沿袭元制②现实原因:明太祖废元朝行中书省,在地方设三司,集地方权力于中央,使宰相职权扩大。③直接原因:丞相胡惟庸骄恣擅权;胡惟庸…独相数岁,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明史·胡惟庸传》④根本原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昔秦皇去封建、异三公,以天下诸国合为郡县,朝廷设上、次二相,出纳君命,总理百僚。当是时,设法制度,皆非先圣先贤之道,为此设相。之后,臣张君之威福,乱自秦起,宰相权重,指鹿为马。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继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而致是欤?抑君怠政而有此欤?──朱元璋《明太祖集》1.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宰相制度和中书省?(一)宰相制度的废除3.明太祖废宰相实质何在?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加强君主专制2.废除宰相制度,中央权力是怎样分配的?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①吸取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的教训②废行省,设三司,使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扩大③丞相胡惟庸骄恣擅权④相权过大,威胁皇权(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历史原因)(现实原因)明朝废丞相,权归六部宰相制度的废除,改变了长期以来君主通过丞相管理国家的历史。此后君主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同时也说明持续千年的君相之争的结果是君权兼并相权,君权取得了完全胜利。这样皇帝集皇权与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中书省吏户礼兵刑工皇帝“八日之间,内外诸司奏札凡一千六百六十,记三千二百九十一事”。——《春明梦余录》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朱元璋累死朕啦!2020/7/144、废除丞相的影响①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②皇帝政务繁多,负担加重。材料:据统计,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不可一日无辅臣”。思考: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为此明太祖又采取了什么办法呢?“明朝那些事儿”之二:“劳模”朱元璋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朕代天理物,日总万机,岂能一一周遍。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朱元璋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奠定基础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正式成立明宣宗:内阁大学士(票拟权)——发展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侵夺六部职权)——全盛明内阁发展过程贰内阁的出现票拟:一切内外章奏送到内阁,由阁臣先看,并提出处理意见,写在纸条上,与章奏一道呈给皇帝。票拟成为内阁最重要的职掌。批红:皇帝审定阁臣意见后,由太监用红笔抄出,交付施行,叫批红。2020/7/14内阁的出现明太祖明成祖明宣宗明神宗O侍从顾问参与机密事务决策票拟权“部权尽归内阁”Y(政治地位上升情况)X(时期)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贾祸。”——《神宗实录》张居正…本身就已违法了,而且违反了当时国家的大本大法……依明代制度论,张居正是一内阁学士,不是政府中最高领袖,不得以内阁学士而擅自做宰相,这是明代政制上最大的法理……——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贰内阁的出现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宰相内阁首辅相同不同权力来源职权对皇权作用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宰相制度赋予皇帝个人信任决策权侍从咨询为主,无决策权制约皇权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结论: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而不是决策机构,是皇权专制的产物,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2020/7/14内阁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皇权受限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南书房集权于帝君主专制顶峰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南书房军机处的设立叁军机处的设立a.设置原因c.特点d.影响跪受笔录,承旨传达人员简单办事效率高地处内廷b.职能简、速、密提高了行政效率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军机处的设立叁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军机处有廷寄谕旨,凡机事虑漏泄不便发抄者,则军机大臣面承后撰拟进呈;发即封入纸函,用办理军机处银印钤之,交兵部加封,发驿驰递。其迟速皆由军机司员判明于函外。曰马上飞递者,不过日行三百里;有紧急则另判日行里数……自有廷寄之例,始密且速矣。”——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的设立叁军机处内景军机处皇帝寝宫内阁50米1000米军机处的设立叁议政王大臣会议皇帝内阁南书房限制军机处限制皇权受限皇权扩大皇权顶峰2020/7/1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1、专制程度空前强化2、体现了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1、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2、阻碍社会进步,减缓社会发展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品”是我国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到九品。在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到了明代提升为正二品。这主要是因为明代()A.官员晋升制度化规范化B.官员层级设置调整C.文官地位得到明显提升D.废丞相,权分六部“内阁之职,同于古相也者,以其主票拟也。(票拟即内阁代皇帝批答臣僚章奏,先将拟定之辞书写于票签,附本进呈皇帝裁决。)”内阁之职同于古相的理由是二者()A.都是法定最高行政长官B.都拥有凌驾百官之上的地位C.都对皇权起制衡作用D.都有可能参与国家最高决策据史书记载:明代内阁大学士通过“面对”、“密揭”、“票拟”等形式参与中枢决策,因而阁权在国家权力运作机制中,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决策权。当这种决策权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这种现象()A.表明内阁大臣地位很高却无权B.说明内阁大学士与皇帝共同决策C.体现阁臣利用专制皇权的效能D.反映内阁大臣延续历代宰相职权明清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A.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D.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清朝时,军机处起草的诏旨密封后往往不经内阁、部院,而直接由驿马传递地方督抚或直接交中央各部院;地方督抚密折奏事也经军机处直达皇帝。该现象从本质上体现了()A.中央强化对地方的控制B.君主专制达到顶峰C.政治决策呈现封闭特性D.政治决策的高效率谢谢欣赏THANKYOUFORWATCHING
本文标题:1.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公开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042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