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章开拓巷道布置第一节井筒数目及位置§3.2开采水平的划分及上、下山开采水平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井田内煤层的斜长和阶段尽寸的大小。一个水平开采的矿井叫单水平开采,两个及其以上,为多水平开采。阶段按标高划分,上下标高一定,阶段垂高便确定了,而水平垂高是指该水平开采范围的垂高,只采一个阶段时,水平垂高就是阶段垂高。两个阶段时,即上下山开采时,水平垂高为两个阶段的垂高。当采用辅助水平、下山开采、辅助大巷时,可能开采的高度很高。对于近水平煤层,不划分阶段,将煤层分组。划分水平,再分成盘区或带区。一、合理的水平垂高(针对非近水平煤层而言)应以合理的阶段斜长为前提,并使开采水平有合理的服务年限,利于水平采区接替。1、具有合理的阶段斜长阶段斜长,若分带,则为条带的推进长度,若分区,为采区上山长度。从运输、行人方面考虑。1)、煤的运输对于缓倾斜和倾斜煤层,用自溜运煤或皮带运煤,对斜长的限制不大,1500~1800m以内,目前的皮带运输,长度可以提高到2500m甚至达到3000m;用刮板运输机时,太长了,运输机台数多,系统可靠性差,中小型矿井用矿车运煤时,应在600m以内。对于急倾斜煤层,溜煤高度不能太长,低于70~120m。2)、辅助提升:这是限制斜长的主要因素。应采用一段提升最好。一般采用绞车提升。1.6m绞车,600m长;2.0m,900m长。利用单轨吊车设备,齿轨车,卡轨车进行辅助提升,可使辅助提升长度加大到1000~3000m。用胶轮车和套胶轮轨道车时,长度不受限制。3)、行人条件:对斜长限制不严重,放在次要位置考虑,当长度长时,采用猴车运人。2、具有合理的区段数考虑合适的区段斜长,应为其整数倍来划分为采区。缓倾斜3~5个区段,倾斜、急倾斜不少于2个,区段太少,不利于工作面接替。3、利于采区的正常接替矿井正常生产期间,应使采区接替正常。矿井有增产采区、减产采区、正常生产区、准备采区。保证矿井产量均衡。生产采区的生产时间应大于准备区的准备时间。这需要采区有一定的储量,当走向长度确定后,倾斜长度的增加会使采区储量增加。这样,分滩到每一米运输大巷、采区石门、上山、采区硐室这一类巷道上的煤量也会增加。4、保证开采水平有足够的服务年限开拓一个水平需掘进许多巷道,工程量大,准备时间长,为保证矿井有一个较稳定的生产期,水平服务年限必须大于延深水平时间(3~5a)与两水平过渡时间(2~3a)之和,至少8a以上。我国有关矿井水平服务年限的规定见下表:矿井井型及水平设计服务年限井型水平设计服务年限(a)缓倾斜煤层倾斜煤层急倾斜煤层大型井20~4020~3015~20中型井15~2015~2012~15小型井各省自定各省自定各省自定5、经济上有利的水平高度(根据与水平高度有关的费用,随高度增加而减少的费用、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费用、与高度变化无关的费用绘出图)H1~H2为经济有利高度。根据多年的实际经验,较为合理的水平垂高见下表。(仅作为参考,因为有许多条件达到了300~400m)近水平煤层,在煤区内划分成条带或盘区,盘区的斜长(上山)<2500m,下山<1000m,条带斜长可达到2000m,阶段高度确定后,可考虑下山开采的应用。井型开采缓倾斜开采倾斜煤开采急倾斜煤层的矿井(m)层的矿井(m)煤层的矿井(m)大中型矿井100~250100~250100~150小型矿井60~10080~12080~120二、下山开采的应用1、存在的问题可以节省一个水平的布置巷道,能充分利用原有的井巷和设施,节省开拓工程量和基建投资,可延长水平的服务年限,推迟矿井下一水平延深的期限,煤炭无反向运输。但下山开采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运输:向上运输,无法自溜。要求有较大的运输能力;2)、排水:每个采区都需设排水设施,不集中,耗电大。3)、通风:新、污风相邻,易漏风,且风流路线长,阴力大。4)、掘进:下山掘进困难,装岩、排水跑车架。2、适用条件有下列条件,可以避开其缺点,能够采用。1)、<16°,瓦斯小,涌量小。2)、深部境界不一致,单设一个水平有困难,则最终阶段用下山开采。3)、当开采强度增大,水平储量不够,水平接续紧张,采用在局部地段用下山开采。俗称剃头。3、注意事项1)、上、下山划分的采区尽可能划分一致,利用维护的上山采区巷道回风(风路长),也可利用大巷辅巷回风(当皮带运输,有辅巷运辅助工作)。2)、剃头时,可利用下山通到下一水平,准备下一水平巷道,加快水平的准备。三、辅助水平的应用具有开采水平的性质,但不够。(不担负提煤至地面任务的水平)1、特点:设置阶段大巷,负责运输、通风、排水,但无井底车场。阶段大巷是局部的,不贯穿整个井田。2、适用的情况1)、水平垂高过大。辅助水平应用的几个实例平硐开拓,但上部煤太多(图18-2),使水平高度过大,采区上山太长,局部设有辅助水平,平硐在开始时,无须开到最里面,即深部的位置,可以加快矿井建设;煤层浅部深浅不一,局部水平垂高过大,斜长过长。2)、多水平上下山开采。用辅助水平解决通风、排水问题。(图18-3)-600,-1050两个水平开采。-600以上,水平高度过大,在-450设辅助水平(局部,图),由集中上山解决-450以上的采区开采(图)-600~-850之间,用下山开采。-850设辅助水平,负责-600~-850之间下山开采时的进风、排水、排矸,无正规井底车场,只有辅助运输的简易车场,付井只到-850,主井在-600。第二水平布置在-1050,用斜井延深主井,付井也是斜井,但由-850延深至-1050,-850~-1050范围由-1050开采上山,-1050以下用下山开采。这样两个水平开采约一般4个水平开采的深度。3)、急倾斜一般不采用辅助水平。4)、近水平煤层,若煤层间距较大,单独设水平不合理时,设辅助水平。用暗井或溜井联系主水平(上图说明)。四、合理划分开采水平综合考虑前面的三个问题,即水平高度、下山开采、辅助水平。应适应井田地质及开采技术的特点。第三节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大巷俗称矿井的动脉。合理的大巷布置应有利于矿井建设、矿井生产。大巷也是开采水平布置的关键。首先应了解大巷是干什么的。一、对大巷布置的要求1、大巷运输方式与设备1)、矿车运输架线电机车有7吨、10吨、14吨,蓄电池机车有8吨、10吨、矿车有1、1.5、3吨固定式,3吨、5吨底卸式、7吨侧卸式,还有设备车、材料车、人车。同样有非标准矿车。轨距有600、900的,1、1.5吨固定式、3吨底卸式,用600mm轨距。能统一解决煤炭运输和辅助运输问题,便于不同煤种煤层的分采分运,能适应两翼生产不均衡的变化,不受巷道弯曲程度的限制,便于长距离运输,要求巷道断面大,弯道多时运行速度慢。2)、皮带运输生产能力大,易实现自动化,对巷道坡度及变形量没有严格要求,但要求巷道要直,两翼生产不均衡时,要求设备能力大,需要铺设轨道解决辅助运输问题(皮带主要用于运煤)。有时,需要开辅助大巷,辅助运输占运煤量的20%左右。2、运输设施对大巷的要求1)、皮带运输:大巷要直,允许有坡度(<17°)。2)、矿车运输:大巷要平,可以有流水坡度(3‰~5‰),可弯曲,有曲线半径。3、根据井田面积或运输距离选择运输设备一般情况下,井田面积小于10KM2,用皮带,运距小于2km,用皮带。当井田面积大于30KM2,用矿车,运距大于5km,用矿车。中间情况,需比较。4、大巷的运输设备(表3-1)5、大巷的断面及支护断面应满足运输、通风、行人、设管线敷设的要求。大巷采用双轨、单轨、皮带,有30%的富余能力。二、大巷布置方式(有分层大巷、集中大巷、分组集中大巷。)1、分煤层大巷:每一个煤层布置一条煤层大巷。利用一条主石门与各大巷联系起来。1)、布置:(绘图说明)2)、优点:初期工程量小,反向运输少,出煤快。3)、缺点:总工程量大,煤柱多,维护困难,轨道、管线占用多,生产分散,管理复杂。4)、适用条件:煤层间距大,集中布置有困难。21m2m1m1m2III—I121—分煤层大巷;2—主石门2、集中大巷1)、布置:多个煤层用一条大巷,在最下层煤底板岩石中或煤中(较硬、较薄)。(绘图说明)2)、优点:总工程量少,易维护,生产集中,能力大。3)、缺点:初期工程量较多,煤层间距大时,石门工程量大,反向运输量大。4)、适用条件:煤层间距小的矿井。3、分组集中大巷m3m1m1m2m3III—I12121—集中大巷;2—采区石门113222m1m2m3m3m1III—I231—主石门;2—分组集中大巷;3—采区石门1)、布置:划分煤组,每组一条集中大巷。各组大巷用一条主石门联系。(绘图说明)2)、优点:生产采区多,能力大;3)、缺点:初期工程量大。4)、适用条件:煤层数多,能分组。5)、分组原则:(1)、煤层间距近的分为一组(间距在全井田范围有可能不一致,如被断层断开,可能相距甚远)。(2)、煤质相同一组,瓦斯涌出量相差太大的分开,有突出、突水危险的分开。6)、同采组数:不多于2个。4、几种布置方式的比较、应用间距是分组的主要依据,当间距<50m的煤层,可划为一组(一般的30m)。当间距大于70m时,分开,在50(30)~70m之间,要进行比较。另外,在煤层间距较小但煤层数多,煤层总的间距大,为开采时能够尽快出煤,有采用集中布置的条件,也可以采用分组集中布置,加快矿井出煤。三、运输大巷位置的选择主要是在煤层内,还是底板岩石内及距煤层的间距大小。1、煤层大巷1)、优点:(1)掘进易、速度快、投资少;(2)可探明煤层状况;(3)出煤快、见效快,对环境保护有利。2)、缺点:(1)、维护困难,费用大,受采动影响严重;(2)、大巷的坡度和方向不易保证;(3)、煤柱损失大,上下两侧各需留40~50m,易发火。3)、适用条件:中、小型矿井,采用分层大巷布置。特殊情况,如底板附近有含水层或岩石软;煤无自燃发火危险且较硬的条件下。2、岩石大巷优缺点与煤层大巷相对应。多数矿井采用。其位置应避开支承压力的影响。h=15~30m,考虑采区用岩石上山,集中平巷,采区煤仓诸因素一般h=30m以上。四、矿井总回风巷的布置主要是第一水平总回风巷的布置(以后各水平则利用前一水平运输大巷)。有三种方式:1、布置在最下层煤层中。最下层煤为薄及中厚煤层,煤质较硬,围岩稳定。2、布置在底板岩石中。同运输大巷相似,距煤层15~20m。3、与运输大巷在一个层位,两者也可高差10~15m。条带式开采时用。4、若回风大巷距地面较近,有时需在煤层中留防水煤柱。5、在急倾斜煤层中,回风大巷要考虑煤层地板的滑动问题。第四节井底车场井底车场是连接井筒和井下主要运输巷道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是连接井下运输和提升2个环节的枢纽,是矿井生产的咽喉。因此,井底车场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矿井的安全和生产。井底车场由运输巷道和硐室两大部分组成。一、井底车场调车方式及线路布置(1)、调车方式1、顶推调车2、专用设备调车3、甩车调车(自滚式)4、顶推拉调车材料车运行方向空车运行方向;重车运行方向;№1№2№3201415171619(2)线路布置长度:1、井空、重车线长:大型井,1.5~2.0列,中小型,1.0~1.5列。2、付井空、重车线长:大型井:1.0~1.5列,中小型0.5~1.0列。而付井提矸时,一般应大于1.0列,小型井按0.5列。3、材料车线:大型,10个矿车以上,一般为15~20个。中小型为5~10个。4、调车线:一整列车长(矿车加上机车长)二、井底车场硐室布置1、翻车机硐室2、井底煤仓3、中央变电所和水泵房4、水仓5、井下电机车库与井下机车修理间6、井下调度室7、井下等候室8、井下防火门硐室9、消防材料库10、井下爆破材料库三、井底车场形式及其选择由于
本文标题:第三章开拓巷道布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054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