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前言一、设计过程简述xxx(以下简称xxx矿井)位于xxx北西部,距县城约30km,行政区划属xxx芹池镇、沁水县城关镇管辖。其地理位置为北纬35°37′30″~35°40′00″,东经112°15′00″~112°18′45″。2009年10月,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换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1400002009111210044532,批准井田面积15.7236km2,批准开采3~15号煤层,开采标高570~270m,生产规模1.2Mt/a。为了合理开发该井田,为上级主管部门和公司董事会决策以及矿井投资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2003年12月,西山煤电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受原山西晶鑫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委托编制完成了矿井0.9Mt/a的《xxx煤矿可行性研究报告》,2004年5月26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局以晋煤规发【2004】447号文件审查批准了该可行性研究报告。2004年5月底,西山煤电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矿井0.9Mt/a的《xxx煤矿初步设计》,2004年7月,山西省煤炭工业局以晋煤办基发(2004)652号文批复通过了矿井初步设计方案;2004年9月,西山煤电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xxx煤矿初步设计安全专篇》,2005年2月2日,省安全监察局以晋煤监安一字(2005)24号文予以批复。矿井于2007年7月开始建设,到2010年3月,矿井地面已建设的建筑有:调度楼、单身宿舍、餐厅、联合建筑、绞车房、锅炉房。井下已建设的工程有:主斜井已施工480m(总斜长936.3m),副斜井已施工502m(总斜长914.9m),回风立井已近落底。矿井地面和井下其它工程均未动工建设。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42号文《关于xxxxxx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xxx煤矿为单独保留矿井,生产能力为1.2Mt/a,整合主体为xxxxxx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和山2西省煤炭工业厅兼并重组整合煤矿建设有关要求,2009年8月,xxx委托我公司编制《xxx初步设计(1.2Mt/a)》。2010年2月,山西省煤炭厅委托山西省煤炭工程项目咨询评审中心在太原组织召开了“xxx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技术评审会,并提出评审意见。根据评审意见,我公司对《初步设计》进行了修改、补充和完善,编制完成了《xxx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修改版)》。2010年5月,山西省煤炭厅以晋煤办基发【2010】348号文对初步设计进行了批复。受xxx委托,我公司编制《xxx初步设计(修改版)消防专篇》。二、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l6-2006)。2、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3、煤炭工业给水排水设计规范(MT/T5014-96)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6、煤矿矿井建筑结构设计规范(GB50592-2010)。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l40-2005)。8、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9、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10、《山西省消防管理条例》(1999)。11、《煤矿单层厂房设计技术规定》12、《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程》13、矿井初步设计文件。三、设计指导思想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遵循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规程、规范、政策、法规,健全行之有效、经济合理的防灭火措施,完善消防设施及建立消防机构,保障企业安全生产。3四、矿井设计主要特点1、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2Mt/a,矿井采用一次设计,一次建成投产的移交方式。设计可采储量56.86Mt,服务年限33.8a。矿井初期布置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立井三个井筒。2、矿井以一个生产采区、一个综采一次采全高工作面保证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工程量少,运输环节简单,符合高产高效矿井“一井一面”的模式。3、在矿井工业场地的选址上,遵循“充分利用原有工业场地,少压煤,少占地,有利于煤炭外运,有利于井田开拓与开采和安全生产”的选址原则,因地制宜地将矿井工业场地联合布置在芹池镇吕家河村南200m处、芦苇河次级季节性河流杨河东南岸的台地上,汽车装车场地紧靠陵(川)~沁(水)公路布置,矿井选煤厂场地考虑布置在汽车装车场地的东侧附近,这样既有利于矿井煤炭外运,也有利于后期选煤厂与汽车装车筒仓的合理衔接。矿井主要工业场地为工业场地和风井场地。进场已初步建成,由场地西北窑沟村附近接通凌(川)——沁(水)公路。线路长370m,路基宽30m,路面宽12m,两侧人行道各4.0m,中间绿化带7.0m,转弯半径85m,采用混凝土路面结构。占地1.8hm2。风井场地在工业场地西北600m处需要修建公路700m,路基宽6m,路面宽4m,路面结构为泥结碎石,层厚20cm,灰土垫层20cm,基层为素土夯实。最小转弯半径30m最大线路纵坡不超过7%,占地0.9hm2。4、矿井各建(构)筑物自身和布置均符合安全防火要求,分区合理、联系方便,区内道路通畅,利于消防车辆进出和疏散。5、电气设备选择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等有关规定,地面建(构)筑物设有防雷保护装置。6、为防止火灾的蔓延,设有完善的地面消防给水系统,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灭火器材等。7、xxx矿井为年产1.2Mt/a的大型矿井,而且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矿山救护依托xxx矿山救护大队。根据AQ1055-2008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4的规定,矿井应设立矿山独立救护队。本矿设有独立矿山救护中队,矿山救护中队由3个救护小队组成,救护中队每天应有2个小队分别值班。并按规程规范要求配备装备。8、居住区不属此次设计范围,工业场地内仅设单身宿舍。5第一章工程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第一节工程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一、交通位置xxx井田位于xxx北西部、沁水煤田沁水普查区的南部,行政区划属xxx芹池镇、沁水县城关镇管辖。其地理位置为北纬35°37′30″~35°40′00″,东经112°15′00″~112°18′45″。选定的矿井工业场地位于xxx芹池镇吕家河村南200m处、芦苇河次级季节性河流杨河南岸的台地上,场地距东南方向的芹池镇约2.0km,距xxx城约30km,矿井隶属于山西晶鑫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区内交通十分方便。陵(川)~沁(水)公路从矿井工业场地北侧200m处北西向通过,经此公路可直达阳城、晋城、侯马等地,并与侯(马)~月(山)铁路、太(原)~焦(作)铁路连接。在建的晋(城)~侯(马)高速公路从矿井工业场地北侧1.05km处通过。交通位置详见图1-1-1。二、地形地貌井田地处沁水块坳的南部,地貌区划属剥蚀丘陵山地,沟谷及山梁发育,地形切割严重,海拔标高在+766.0~+1244.2m之间,地形最大相对高差378.2m,井田西北角最高,东南角最低,地势总体为西北高东南低。三、水系本区处于黄河流域沁河水系芦苇河支流的上游,芦苇河沿井田南部羊泉~芹池一带由西向东流过。区内无大型水体,沿辛家河村、大峪沟村、窑头村、吕家河村一线北西~南东向的季节性河流为区内最大河流,且受季节影响,水量变化明显。四、气象及地震情况本区属东亚季风温暖带半湿润气候,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四季分明,冬冷雨雪少,夏热多雨。年平均气温为10.5~12.5℃,一月气温最低,平均为-3.1℃,七月气温最高,平均为24.6℃。无霜期为170~195d,冻土深度为0.6m。年降水量最大为852.3mm,年6平均降水量为537.1mm,蒸发量为1482.3mm,平均湿度为60~64%。风向冬春多西北风,夏秋多东南风,风力一般为3~4级。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六度。第二节工程设计规模及范围矿井批准开采煤层3-15号,本次设计只开采3号煤层。根据xxx矿井的设计委托要求,结合山西省人民政府为加快培育大型煤矿和企业集团,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和产业水平,促进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总体规划,以及井田煤层埋藏深度、煤层赋存条件、开采技术条件、装备水平、煤炭外运条件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综合确定矿井井型为1.2Mt/a,设计可采储量56.86Mt,服务年限为33.8a,考虑到将来15号煤开采,矿井的服务年限还会增加。本次消防设计范围包括:矿井工业场地地面生产系统、辅助附属设施、行政福利设施、风井场地辅助生产设施消防设计。矿井设计年工作日为330d,每天四班作业(其中三班生产,一班准备),每日净提升时间16h。第三节生产工艺及火灾危险性特点一、生产工艺主斜井井筒净宽4.20m,净断面12.81m2,倾角25°,总斜长936.3m,担负全矿井煤炭提升和人员升降任务,兼做进风井和安全出口。主斜井井口距离煤仓中心斜长916.5m。井筒一侧装备一条带宽1.0m的大倾角强力带式输送机,另一侧布置单向往复式运行可摘挂抱索器架空乘人器。胶带与架空乘人器中间设行人台阶,扶手与胶带机架固定在一起。原煤由主斜井带式输送机提升至原煤筒仓储存。原煤仓中原煤经过仓下往复式给煤机及带式输送机运至主厂房进行分选。原煤由带式输送机运至主厂房后进入预先原煤分级筛进行100mm分级,+100mm原煤进行手选拣除杂物后破碎至-100mm级与筛下物混7合。100-0mm级原煤由给煤机给入跳汰机中洗选。分选出来的矸石和中煤分别由脱水斗式提升机脱水后作为矸石和中煤产品运至矸石、中煤仓储存。跳汰机溢流经过双层直线振动筛脱水并进行13mm分级,+13mm精煤再由双层直线振动筛进行50mm和25mm分级,分级后的洗大块、洗中块、洗小块分别运至产品仓储存。13-0.5mm精煤经过卧式离心脱水机二次脱水后作为洗末煤产品运至混末煤产品仓储存。粗煤泥经浓缩旋流器分级和高频筛脱水后由带式输送机运至混末煤仓。浓缩机底流由底流泵送至主厂房内的搅拌桶中,再由快开式隔膜压滤机进行脱水,脱水后煤泥可作为煤泥产品堆至煤泥卸载站,也可掺入洗末煤产品中。副斜井井筒净宽4.60m,净断面15.21m2,倾角25°,斜长914.9m(含18°变坡段)。采用双钩串车提升。担负全矿井矸石提升、材料设备下放等所有辅助提升任务,是矿井的主要进风井筒,兼做安全出口。下井管线、电缆原则上均沿该井筒敷设。回风立井井筒净径5.0m,净断面19.63m2,垂深384.4m。井筒内装备玻璃钢梯子间。担负矿井初期回风任务,兼做矿井安全出口。二、火灾危险性特点矿井工业场地分区布置,生产过程中主要是原煤系统容易产生大量煤尘,煤尘浓度过大时将引起爆炸,从而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生产使用的一些设备和带式输送机、电动机等,有时也会发生燃烧起火情况,储煤存放时间过久将发生自燃起火的现象。火灾特点是突然发生、蔓延迅速、危害巨大。发火点主要是机电设备、电缆、胶带输送机等。8第二章总平面消防布置第一节工业场地一、工业场地概述及布置xxx矿井工业场地位于xxx村西北侧约650m、吕家河村西南侧约200m、窑头村东南侧约200m处的山坡地上。场地范围内总体地势北低南高、西高东低,可供利用的自然地形范围呈长方形,东西方向为长方形的长轴,沿长方形长轴方向,中间高、两侧短轴地势较低,地势显示枣核形状。井口位于长方形中央位置,场地范围内地形复杂,黄土陡坎、冲沟等微地貌现象发育,土地基本荒芜、当地已放弃耕作,有零星的花椒及桑树经济林分布。场地东侧桑树林面积较大,设计时尽量予以保留,另有坡头村至吕家河村的乡村公路通过,设计时尽量予以避开。场地北侧自然地形坡度接近35°,南侧自然地形标高高出井口标高20m以上,设计时尽量予以避开,避免高填深挖,减少场地平整及挡护工程量,增加场地稳定性。根据建(构)筑物性质及使用要求、生产联系紧密程度将场地分为三个功能分区:即主要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和行政福利区。主要生产区:主斜井井口房、空气加热室;主厂房;带式输送机地道及栈桥;分级煤汽车装车筒仓及汽车装车场;地磅房。辅助生产区:机修车间;消防材料库;岩粉库;综采设备库;材料库;材料棚;汽车库;坑木加工房;矿井水处理站;地面35kV变电所;加压泵房及清水池;生活污水处
本文标题:煤矿消防专篇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070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