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附件1:徐州矿务集团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进一步增强应对和防范生产安全事故风险和事故灾难的能力,能够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规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矿山事故灾难应急预案》、《集团公司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1.3应急工作原则1.3.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是应急工作的首要任务。必须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及其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1.3.2统一领导,协调行动。在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集团公司)统一领导下,各基层单位具体负责本单位范围内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工作,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职责,建立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其所属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和权限,负责相关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1.3.3坚决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报和预警工作,使日常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结合。1.3.4自救互救,安全抢救。事故发生初期,应积极组织抢救,并迅速组织遇险人员沿避灾路线撤离,防止事故扩大。在事故抢救过程中,应采取措施,确保救护人员的安全,严防抢救过程中发生事故。1.3.5依靠科学,规范有序。采用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1.4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集团公司生产矿井较大的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抢险。1.5应急预案体系1.5.1《徐州矿务集团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1.5.2《徐州矿务集团救护大队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处理预案》。1.5.3《徐州矿务集团安全生产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5.4《徐州矿务集团XX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2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2.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集团公司)位于江苏省北部,横跨徐州市两县三区,是江苏省和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其总部位于徐州市区。1998年5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徐州矿务局改制而成,具有120年煤炭开采历史。集团公司徐州地区所属8对生产矿井(表1、图1),核定其生产能力为13.75Mt/a。2009年末在册全民合同制职工61385人,企业资产总额为245亿元。2.2资源开采特点徐州矿区煤炭资源赋存的特点主要是:煤层埋藏深,地质构造复杂,给矿井生产布局带来较大的难度;自然灾害多,随着矿井开采深度不断加大,伴有地热、瓦斯、冲击地压等诸多因素影响煤矿安全生产;薄煤层和极薄煤层占可采储量的20.52%,开采困难,成本高,效率低,经济效益差;矿井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矿井瓦斯和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2.3危险源与风险分析2.3.1集团公司下属各矿的煤尘都具有强爆炸性,其爆炸指数一般为35%~48%;张集煤矿为高瓦斯突出矿井、庞庄煤矿张小楼井和夹河煤矿的部分区域为高瓦斯地区;所有开采煤层都有自燃倾向性,最短发火期为7天。历史上,韩桥、夹河、庞庄等矿发生过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三河尖、张双楼等矿均发生过煤层自燃事故。徐州矿务集团煤矿企业基本情况表矿井名称矿井核矿井瓦斯涌出量矿井涌水量定生产能力(Mt/a)矿井瓦斯等级绝对涌出量(m3/min)相对涌出量(m3/t)最大(m3/h)正常(m3/h)徐州地区13.75权台煤矿1.9低7.952.48840782旗山煤矿1.7低7.862.24299230庞庄井1.75低11.847.0112096张小楼井1.2高22.618.923733夹河煤矿1.4高36.2414.36132114垞城煤矿1.05低5.693.179684张集煤矿0.85高·突7.9911.81258255三河尖煤矿2.2低10.872.87155134张双楼煤矿1.7低4.621.35132011942.3.2集团公司下属张集煤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995年10月5日,张集煤矿在-700m东二采区-780m水平发生第一次煤与瓦斯突出动力现象后,先后共出现过17次煤与瓦斯突出(包括瓦斯动力现象),其中-700m东二采区发生煤与瓦斯突出6次,-700m西三采区7煤1次。2003年5月26日,-700m西三采区7353面发生了历史以来徐矿集团最大一次煤与瓦斯突出,突出煤量163t,突出瓦斯量12680m3,死亡2人。张集煤矿以煤与瓦斯延时突出和构造突出为主,突出强度和次数随煤层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2.3.3集团公司1991年7月10日,权台煤矿3127乙材料道掘进迎头发生首次冲击地压以后,相继在三河尖、张集、旗山、张小楼井、韩桥等六个矿井发生冲击地压事故近40起,其中较为严重的冲击地压事故有29起,共造成4人死亡、6人重伤、25人轻伤,以及不同程度的巷道、支护和机械设备损坏等。其中三河尖矿冲击地压灾害较为严重。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延深,其他矿井也有发生冲击矿压的可能性。2.3.4由于后备储量不多,一些矿井的水平接替显得相当紧张。为延缓矿井衰老,多数矿井由原来的单煤层、单煤系开采,变为多煤层、多煤系重叠开采,并在新区开拓的同时进行老区残采。矿井采掘活动由原来的水文地质简单区转入水文地质复杂区,受水害威胁的危险性越来越大,突水的机率亦越来越高。另外,生产矿井周围的小煤矿可能存在越层越界开采现象,给生产矿井带来了较为严重的水害隐患。煤系地层中的含水层是矿井涌水量的直接补给水源。在徐州矿区的三组煤层开采过程中,下石盒子组煤层开采主要受其顶板上方砂岩含水层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受1煤顶板60m以内的砂岩含水层影响,水源为砂岩裂隙水。山西组煤层开采主要受7、9煤顶板砂岩水直接影响,水源也属砂岩裂隙水;9煤的开采还受太原组四灰水的影响,属底板灰岩溶隙水。太原组煤层开采主要受太原组灰岩溶隙水的影响,还受到底板奥灰岩溶水的影响,水源为灰岩溶隙水和底部岩溶水。归纳起来,矿井水害危险源主要有:一是老空水水害。这种类型水害,规律不易掌握,又带有灾难性特点。造成水害事故的主要原因有:思想麻痹、无防水措施;防水措施无针对性,违章蛮干;越界开采、造成老空积水突水事故。二是砂岩水害。砂岩水害事故的主要特点有:猛突一股水,水量大,易造成垮面、淹面事故。此类事故的主要原因为:工作面构造裂隙发育,顶板砂岩富水性好,对顶板砂岩赋水性突水规律认识不清,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矿井的安全生产。三是灰岩水水害事故。集团公司灰岩溶水害事故多发于太原组煤层的采掘过程中,但山西组煤层的开采也曾有发生。有以下几种形式:㈠回采太原组煤层直接顶板灰岩突水。㈡断层引发灰岩突水。㈢钻孔引发灰岩突水。㈣隔水煤(岩)柱厚度不足导致灰岩突水。㈤陷落柱引发灰岩突水。引发此类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补勘不足,认识不够,对可能成为突水通道的断层、陷落柱及钻孔等缺乏足够的重视,分析研究不够。2.3.5根据煤层顶板条件和集团公司矿压观测资料,所开采煤层顶板可按老顶分为四级,即:Ⅰ级老顶来压不明显,Ⅱ级老顶来压明显,Ⅲ级老顶来压强烈,Ⅳ级老顶来压极强烈;直接顶分为四类,即:1类为不稳定顶板,2类为中等稳定顶板,3类为稳定顶板,4类为坚硬顶板。各生产矿井可采煤层的老顶和直接顶的分级分类为:上石炭系太原组(俗称屯头系)的17层属于Ⅰ级2类,20、21层属于Ⅱ级4类,二叠系山西组(俗称小湖系)的6、7、8、10层属于Ⅲ级3类,9层属于Ⅱ级2类,二叠系石盒子组(俗称夏桥系)的1、3层属于Ⅰ级2类,2层属于Ⅱ级2类。历史上,各系煤层在采掘过程中都出现过冒顶死亡事故、垮面事故及大倾角滚矸伤人等事故,如垞城矿2004年在3409炮采工作面初放期间曾发生过一次死亡4人的重大冒顶事故,因此,采掘顶板安全管理有一定难度。鉴于上述情况,集团公司目前在矿井开采过程中,存在着六个重大危险源。即:瓦斯、煤尘、水、火、冲击地压和顶板,其程度均为高风险危险源。3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3.1.1根据事故性质成立煤矿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组织指挥特大安全事故的应急施救工作。指挥部可设在事故矿井,应与矿井生产调度室临近。3.1.2指挥部组成人员总指挥:集团公司董事长、集团公司总经理副总指挥:集团公司总工程师、集团公司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成员:集团公司工会主席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集团公司党政办主任集团公司安全监察部部长集团公司生产技术部部长集团公司救护大队大队长集团公司技术中心主任集团公司保卫处处长集团公司劳动工资部部长集团公司财务部部长集团公司卫生处处长3.1.3指挥部内设救援办公室、施救组、善后组和后勤保障组。1、救援办公室组成人员办公室主任:集团公司安全监察部部长成员:集团公司救护大队大队长集团公司安全监察部副部长集团公司生产技术部副部长集团公司供电处处长集团公司卫生处副处长集团公司劳动工资部副部长集团公司保卫处副处长集团公司物供公司总经理集团公司生活服务总公司总经理2、施救组组成人员组长:事故矿井矿长。副组长:集团公司救护大队大队长或副大队长。成员:集团公司安全监察部、生产技术部、卫生处、有关医院等部门和单位领导组成。3、善后组组成人员集团公司一名副总经理任组长,成员由集团公司工会、组织人事部、劳动工资部等部门领导及事故矿井的相应职能科室负责人,以及集团公司指定的有关单位及人员。4、后勤保障组组成人员由集团公司一名副总经理任组长,成员由集团公司办公室、保卫、物供、卫生、药管、医院、财务、通信、生活服务总公司等部门的领导或业务主管。5、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的通讯、联络方式(见表2)表2主要负责人的通讯、联络方式姓名职务办公电话皇新海董事长20936吴志刚总经理20578王继承副总经理20305朱亚平总工程师、副总经理20332李正军副总经理20331蔡冬林副总经理20299骆新副总经理20309苏意隆纪委书记、组织人事部部长20926李剑工会主席20312杨家华副总工程师20394王生荣副总工程师20123裴立瑞副总工程师20262张锦河副总会计师20334徐正龙生产部部长20449施建达调度室主任20459陈忠胜生产部地测副部长20259钱泽兵生产部通风副部长20397柳四海生产部采煤副部长20391谭江江生产部掘进副部长20378桑成喜生产部机电副部长20376刘益成规划部部长20591尹安琪安全监察部部长20371杨洪鹏安监部总工程师23015陆立康通讯计算机处处长20857马德友征迁处处长20564周卫伟供电处处长20217胡仁山救护大队队长20955尚成民经营管理部部长20452奚祖延财务部部长20609周廷振技术中心主任20589刘运山物供处处长20686李广田保卫处处长20760王少卿卫生处处长20242卫炎党政办主任203213.2主要职责3.2.1指挥部主要职责1、统一协调集团公司各单位、各部门进行安全事故施救。2、组织制定并实施特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计划。3、统一调配施救的人员、物资、装备。4、协调解决应急救援所需的其它事宜。3.2.2救援办公室主要职责1、负责组织拟订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计划和保障方案。2、负责事故应急处理的综合协调工作。3、负责协调、调配施救物资、装备。4、负责有关资料的搜集、保管,协助事故调查组的工作。3.2.3施救组主要职责1、根据事故灾情,具体制定并实施防止事故扩大的安全防范措施。2、查明事故性质、类别、影响范围、受灾人数等,制定抢救与救援方案,报指挥部审定后实施。3、统一指挥现场施救队伍。4、迅速组建抢险和现场救治医疗队伍,组织指挥现场抢险救
本文标题:矿司7应急预案附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073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