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2017年下半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试题地理解析版
1/222017年下半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地理试卷和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①监测耕地变化②调查作物分布③跟踪产品流向④监测作物生长状况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遥感技术主要是利用地物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波长来确定地物的特征,因此可以根据地物电磁波的变化来监测耕地变化、调查作物分布和监测作物生长状况。遥感主要是针对面状地理事物的监测,而产品多表现为点状地理事物,其流向无法利用遥感技术跟踪,但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来进行跟踪。故正确答案为B。2.新安江水库建成后,形成约573平方千米的人工湖。关于库区小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云雾天数增多B.气温日较差增大C.降水天数减少D.气温年较差增大答案:A解析:水库建成后,地表物质组成发生巨大变化,即由原来的陆地为主转变为水域为主。水体的热容量大于陆地,可以使库区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变小;水域面积扩大,可以使大气湿度增加,降水天数增加,云雾天数增多。故正确答案为A。2/22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3、4题。3.甲地所在地形区的地质构造是A.地垒B.地堑C.背斜D.向斜4.按成因分类,乙处岩石属于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答案:A、D解析:第3题,图示表明甲地所在地区岩块相对上升,两侧岩块相对下降,故为地垒。正确答案为A。第4题,图例显示乙处岩石为片麻岩,其按成因分类为变质岩。正确答案为D。5.“一带一路”是互惠双赢之路,它对密切我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意义重大。与俄罗斯的合作有利于我国①引进大量民间资本②输入大量剩余劳动力③进口大量油气资源④拓宽产品的销售市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C解析:本题需要对俄罗斯地理特征有较清晰的认知。俄罗斯地广人稀,劳动力资第3、4题图3/22源并不丰富;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资金相对短缺;油气资源丰富;民用工业相对薄弱(国防等重工业发达)。相对于俄罗斯,中国则表现为资金和劳动力相对充裕,资源能源短缺,大量产业出现产能过剩。故正确答案为C。2017年9月29日兰渝铁路全线通车。乘车从兰州到重庆,可看到沿途植被景观变化明显。下图为兰渝铁路示意图。完成6、7题。6.从兰州到重庆,途中看到秦岭南北自然植被类型差异明显,造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土壤C.水分D.热量7.修建铁路北段时,适合保护生态的措施是A.邻近城镇设置隔音屏障B.设立栅栏阻止动物穿越C.铁路多处采用桥梁或隧道D.路基两侧种植常绿阔叶树答案:D、C解析:第6题,地图显示兰州和重庆之间横亘着秦岭,两城市分别属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方和南方。其自然植被类型的差异应属于纬度地带分异规律。这种规律形成的主导因素是热量。故正确答案为D。第7题,题干设问为“生态保护措施”,A选项不属于生态保护措施;B选项不属于合理的生态保护措施(合理措施应让动物可以自由穿越铁路线,如青藏铁路为了让藏羚羊自由迁徙,许多路段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兰渝铁路北段(秦岭以北)多为温带季风气候,植被应第6、7题图4/22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故C错误;兰渝铁路北段多高原山地,铁路通过桥梁和隧道等方式,利于生态保护。故正确答案为D。8.浙江某山区农民,利用“互联网+农产品”模式,促进了农业生产。下列农业区位因素变化最明显的是A.科学技术、市场需求B.市场需求、自然条件C.自然条件、国家政策D.国家政策、科学技术答案:A解析:“互联网+农产品”模式,是一种商品化的农业生产和销售活动,产品的产量、品质和销售范围均较传统农业生产活动大幅度提高,必须高度依赖科技和市场。题干并未强调国家政策的扶持和自然条件的变化,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下图为我国2000年至2015年能源消费构成及消费增速变化示意图。完成9、10题。第9、10题图5/229.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是A.以水能为主B.已进入石油时代C.能源利用单一化D.以化石能源为主10.关于我国能源消费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消费总量先增加后减少B.消费总量持续减少C.消费增速先上升后下降D.消费增速持续下降答案:D、C解析:第9题,能源消费构成及消费增速变化示意图显示,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为主。故正确答案为D。第10题,题干和图示显示的是“能源消费构成及消费增速变化”,且增速均为正值(消费总量始终在上升),增速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故A、B、D错误,C选项正确。下图为某半球气压带、风带(箭头表示风向)分布局部示意图。完成11、12题。11.图中甲、乙气压带成因及气流垂直运动方向是A.甲:动力原因上升B.乙:动力原因上升第11、12题图6/22C.甲:热力原因下沉D.乙:热力原因下沉12.从气候角度考虑,全年都受到该风带明显影响的大陆西部地区,最适宜种植A.甘蔗B.葡萄C.香蕉D.牧草答案:A、D解析:第11题,根据图示可以确定甲为副极地低压带,乙为副热带高压带,两个气压带的成因均属于动力原因。故A正确。第12题,题干设问为“全年都受到该风带明显影响的大陆西部地区”,因该风带为西风带,大陆西岸常年受西风带影响的地区,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甘蔗和香蕉为热带农产品,葡萄为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农产品,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多汁牧草生长,故正确答案为D。下图为某区域某时等压线分布图。完成13、14题。第13、14题图7/2213.图中四地有冷锋存在的是A.甲B.乙C.丙D.丁14.此时戊地的风向是A.西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东北风答案:D、D解析:第13题,地图显示区域为亚洲东部和中部(北半球),甲和乙两地均位于高压脊,不可能形成锋面。丙位于低压东部,吹偏南风,故应形成暖锋。丁位于低压槽,且其西侧吹西北风,东侧吹西南风,在该位置会形成一个典型的冷锋。故正确答案为D。第14题,戊地位于高压区的南部边缘,应吹东北风。故正确答案为D。15.2017年9月6日,太阳出现了一次强耀斑爆发。耀斑出现A.较少的年份,短波通信常中断B.较少的年份,农业生产倾向增产C.较多的年份,磁暴现象出现多D.较多的年份,地球上的降水较少答案:C解析:耀斑爆发会引起带电粒子大量向宇宙空间抛射,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短波通讯,产生磁暴;耀斑和黑子是太阳活动的标志,其发生频率与农业产量呈正相关;太阳活动与降水有相关关系,但有的地区呈现正相关,有的地区呈现反相关。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进行了动态调整(如下图)。完成16、17题。国家提倡“只生一个”1980年陆续推开“双独二孩”2002年开始启动“单独二孩”2013年提出实施“全面二孩”2015年8/2216.我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与下列人口数据变化关系密切的是①老年人口数量增加②劳动人口比重降低③人口死亡率升高④人口迁移数量增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7.我国人口增长模式逐渐向“三低”型过渡,影响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原因有①平均初婚年龄降低②生活富裕程度提高③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④育龄妇女比重提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A、B解析:第16题,1990年以来,我国计划生育政策逐渐“放宽”,其原因主要是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使得我国人口死亡率较低;我国人口迁移表现为以国内人口迁移为主,其迁移数量并对全国人口结构变化影响较小。故正确答案为A。第17题,平均初婚年龄降低和育龄妇女比重提高均可能导致人口出生率上升;而生活富裕程度9/22提高和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改变了中国“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从而导致出生率下降。故正确答案为B。近年来,有西方发达国家鼓励外迁的企业回迁。某组装企业欲从我国回迁本国进行生产。完成18、19题。18.若该企业回迁后生产的产品与规模不变,则下列区位变化正确的是A.远离企业总部B.扩大销售市场C.工人数量减少D.技术投入减少19.下列影响该企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中,近年来发生有利变化的是①集聚协作②劳动力成本③环保成本④市场规模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C、D解析:第18题,材料显示该企业为发达国家企业,其到我国设厂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是劳动力成本。该企业迁回本国生产,且“生产的产品与规模不变”,关键在于如何降低劳动力成本,只有通过自动化等生产方式方可达成目标。在此背景下,生产企业更靠近总部;销售市场可能维持原状;由于自动化水平提高,技术投入增加,工人数量减少。故正确答案为C。第19题,该企业迁回本国生产,集聚协作条件变好(发达国家产业基础好);劳动力成本可能上升(发达国家工人工资高);环保成本上升(发达国家环保要求高);更加靠近消费市场,市场规模可能扩大(发达国家消费能力强)。故正确答案为D。改革开放以来,国外跨国公司逐步加大对我国投资。下图为长三角地区跨国公司空间布局演化示意图。完成20、21题。10/2220.关于长三角地区跨国公司空间布局演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第Ⅰ阶段,地区分部布局在中心城市B.第Ⅱ阶段,子公司向周边城市迁移C.第Ⅲ阶段,公司总部迁至中心城市D.第Ⅲ阶段,地区分部集中于中心城市21.第Ⅱ、Ⅲ阶段跨国公司在中心城市设立研发中心,主要影响因素是A.土地、科技B.科技、市场C.市场、政策D.政策、土地答案:B、B解析:第20题,示意图显示Ⅰ阶段,跨国公司尚未在我国设立地区分部;第Ⅱ阶段,在我国设立地区分部,子公司开始向周边城市迁移,并在中心城市设立研发中心;第Ⅲ阶段,公司总部仍设立于国外,中心城市的研发中心增加,周边城市不仅子公司增加,个别城市还设立地区分部。故正确答案为B。第21题,示第20、21题图11/22意图显示在第Ⅱ、Ⅲ阶段,中心城市的政策影响并不是最强(尤其是第Ⅲ阶段),故政策因素并不是其主要影响因素;研发中心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土地价格等因素影响较小;研发中心的设立,还有一个主要目的便是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故正确答案为B。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是浙江省解决当前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经过近几年努力,五水共治成效显著。完成22、23题。22.下列有关浙江省水资源、水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海地区治污水压力较小B.平原地区排涝压力较大C.丘陵山区的防洪压力较小D.沿海岛屿供水压力较小23.有助于治理污水的措施主要有①发展“种—养—加”农业循环经济②促进分散的工业企业集聚发展③鼓励工商业资金投向农业产业④提高工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B、A解析:第22题,浙江省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仅与降雨量相关,还与区域人口密度、经济水平、地表径流(河流长度和陆地面积)等有关。浙江沿海多位于河流下游,经济发达,水污染较为严重;浙江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且季节变化大,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排涝压力大;丘陵山区多暴雨,易引发山洪,防洪压力大;海岛陆地面积小,河川等地表径流少,供水压力巨大。故正确答案为D。第23题,循环经济属于“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的生产方式,可以降低污水排放;产业集聚利于污染物的集中处理;12/22居民生活、农业和工业生产是水污染的主要来源;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将大大提升。故正确答案为A。火星是地球的近邻,表面大气稀薄,大气成分以CO2为主,昼夜长短接近地球,而昼夜温差却超过100℃。几十年来人类对火星的探测一直没有停止过。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完成24、25题。24.火星上的夜晚可能观察到A.土星遮住火星的卫星B.水星在小行星中穿梭C.美丽的银河横跨星空D.圆圆的地球挂在天空25.造成火星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有①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小②白天火星表面吸收大气辐射多③夜晚大气阻挡火星表面辐射多④夜晚火星表面吸收大气辐射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C、D解析:第24题,本题重点考查八大行星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按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水星、
本文标题:2017年下半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试题地理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087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