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纺织服装 > 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的甘肃
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的甘肃1/7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的甘肃秦统一六国,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全面推广春秋战国时期己出现的郡县制,分全国为36郡(后增为40郡)。当时,省境行政区划为郡、县两级制,共设陇西、北地2郡。陇西郡郡治狄道(故治在今临洮县东北),辖区约当今甘肃东南部之地;北地郡治义渠(故治在今宁县西北),辖区约当今甘肃东北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东南部之地。今甘南东南隅之一部属汉中郡(治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县以下基层行政组织为乡、里。西汉时期的行政区划同秦代一样,仍为郡县两级制。公元前205年,汉高祖始占有陇西、北地两郡。随着汉王朝疆域的不断扩大,郡县数随之猛增。汉武帝凭借汉朝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从公元前133年到公元前119年,集中兵力反击匈奴的经常骚扰,并取得军事上的胜利,在此基础上遂先后于元狩2年(公元前121年)置武威、酒泉2郡。过了10年,于元鼎6年(公元前111年),分武威郡置张掖郡,析酒泉郡置敦煌郡。同时迁徙内地贫民到河西4郡,在沿黄河自朔方以西至令居(今永登县西),广泛实行军事屯田,军农结合,巩固边防。河西4郡的设置,对切断匈奴与西羌的交通,开辟我国通往西域的走廊,对于开发河西,促进这一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后于汉武帝元鼎3年(公元前114年)又增置天水、安定郡;元鼎6年(公元前111年)设武都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的甘肃2/7郡;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从天水、陇西、张掖3郡各分出2个县建立金城郡。这样,就使省境郡的数目由秦代的2个郡增为10个郡,共辖115县、10道(县一级,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10个道是:嘉陵道(故治在今成县西北)、循成道(故治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下辨道(故治在今成县西)、略畔道(故治在今合水县西南)、义渠道(故治在今宁县西北)、阴平道(故治在今文县)、平乐道(故治在今康县西北平洛镇)、戎邑道(故治在今秦安县东)、绵诸道(故治在今天水市麦积东区)、略阳道(故治在今秦安县东北)。除行政区以外,西汉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还在地方设置监察区。汉武帝元封5年(公元前106年)分天下为13个刺史部(州),即13个监察区,每部派一刺史(汉成帝时更名为州牧),每年8月巡行所属郡国,按照西汉中央政府规定的六条,省察地方政务,黜陟能否,检举官吏的不法行为,纠察强宗豪右,断理冤狱。当时甘肃属凉州刺史部。东汉时,行政区划大体上是州、郡、县三级制。汉灵帝中平5年(公元188年),为了加强地方官的实力,镇压农民起义,改革地方行政制度,扩大刺史权力,并将刺史更名为州牧,确定州为郡上面的一级地方政权。这就使实行了400年之久的郡县两级制扩大为州、郡、县三级制。当时甘肃属凉州,治陇(故治即今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辖区约当今甘肃大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南部。凉州共辖10个郡、2个属国、99县。10个郡与西汉时的建置相同,即:武都、陇西,金城、汉阳(原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的甘肃3/7为天水郡,东汉明帝永平17年,即公元74年更名)、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安定、北地等郡,只是辖县有所调整,比西汉时减少了26个。但郡的设置却增加了2个,即张掖属国(在今张掖市的东北,长官为属国都尉)、张掖居延属国(在居延海西,故址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长官为都尉)。属国在政区上相当于郡,为少数民族管理区。另外,省境南部边缘的一小部分地区分属益州。三国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基本上实行的是州、郡、县三级制。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省境共置凉州1州(另有一部分地方分属雍州和益州)、12郡、77个县。大部分地方属魏国,南部的部分地区属蜀国。属于魏的有凉州(治姑臧,即今武威市)的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郡,雍州(治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的陇西、天水、南安(今陇西、武山一带)、广魏(今秦安、通渭等县)、安定郡(今平凉、庆阳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等地)和新平郡鹑觚县(今灵台县东北)。属于蜀国益州(治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市)的有武都郡、阴平郡的7个县。西晋,省境设凉州、秦州,兼属雍州,统12个郡、72个县。凉州,治姑臧(今武威市),辖6个郡、41个县,即金城郡、武威郡、张掖郡、敦煌郡、酒泉郡、西郡(今山丹一带);秦州,治冀县(故治在今甘谷县东南,后迁至上邽,即今天水),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的甘肃4/7统6个郡、24个县,即陇西郡、南安郡、天水郡、略阳郡(原广魏郡,晋武帝时更名)、武都郡、阴平郡(今文县和四川省平武县)。属雍州(治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的为安定郡,治临泾(今镇原县),统7个县。进入东晋,社会动乱,北方形成分裂割据局面。从西晋末到十六国时期,跨境或在甘肃境内先后建立的割据政权有:后赵、前秦、后秦,各占有约当今甘肃一部之地;前凉(公元314-公元376年),历时62年,治姑臧(今武威市),辖区东至秦陇,北及居延,南逾河湟,西至葱岭;西秦,都苑川(今榆中县东北),辖区约当今甘肃西南部;后凉(公元386年-公元403年),都姑臧,建国18年,初有前凉旧地,后除姑臧外,仅有仓松(今古浪西)、番禾(今永昌西)2郡;南凉(公元397年-公元414年)立国18年,都廉川堡(今青海省乐都县),辖地东至金城,西到青海,北据广武(今永登东南),南有河湟;北凉(公元397年-公元439年),历时43年,初都张掖,后迁姑臧,据有武威、张掖、敦煌、酒泉、金城、西海、西平、乐都等郡地;西凉(公元400年-公元420年),立国21年,都敦煌,后迁酒泉,辖区约有今肃州区、玉门、瓜州、敦煌(市、区)。南北朝时期,甘肃先后为北魏、西魏、北周的统治地区。这一时期,南北对峙,国家分裂,州县林立,政权更替频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的甘肃5/7繁,“百户之邑便立州名,三户之民空张郡目”的情况比比皆是,行政建置十分混乱。北魏,甘肃境设置8个州、35个郡、91个县。秦州,治上邽(原名上邽,今天水西南),辖天水、略阳(今秦安、天水市区、清水、静宁县)、汉阳(今天水市一部分和成县西北部)3个郡、12个县;南秦州,治洛谷城(今武都区境),统水南(今西和、礼县和天水市一部分)、汉阳(今礼县东南)、武都(今武都区西北地)、脩城(今康县平洛镇、成县南部和陕西省略阳县西北地)、仇池(今成县西北和西和县部分地方)、武阶(今武都区东南地)6郡、18县;泾州,治临泾(今镇原县),辖安定(今泾川县北部和平凉市西北部分)、陇东(今平凉、镇原等地)、平凉(今华亭、灵台西部)、新平(今泾川县东南、陕西彬县西南、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附近)、赵平(今灵台县东南、陕西省长武县部分地方)、平原(今平凉市东)6郡、17县;河州,治枹罕(今临夏市东北),辖金城(今临夏东南和榆中县部分地方)、武始(今临洮县境)、临洮(今岷县东北、渭源县西南部)、洪和(今临潭县境和临洮县西南部)4郡、14县;渭州,治襄武(今陇西县西南),统陇西(今陇西县西南)、南安阳(今陇西县东北部)、广宁(今武山、漳县部分地方)3郡、6县;原州,治高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领高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境)、长城(今平凉市西北部)2郡、4县;凉州,治武威(今武威市),统武安(今民勤县西南)、临松(今张掖市和民乐县一部分)、建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的甘肃6/7昌(今榆中西北、临夏北部)、番禾(今永昌县境)、泉城(凉州府境内)、武兴(今武威市西北和北部)、武威(今武威市境)、昌松(今古浪县南部、北部和凉州区东南部)、东泾(故址不详)、梁宁(今酒泉市境)等郡;瓜州(今敦煌市境)。北周,甘肃境设22州、56郡、104县。22州是:泾州,治安定(今泾川县北),辖区约当今镇源、灵台、泾川县和崆峒区、平凉、华亭县之一部;原州,治平高(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辖区约当今崆峒区、会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地区之一部;宁州,治赵兴郡城(今宁县),辖区约当今庆城、正宁、宁县、环县一部分;灵州,治薄骨律镇城(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辖区约当今宁夏平罗、灵武、银川市部分地区;秦州,治上封,辖区约相当于今天水市部分地方和静宁县西南部;交州,治安阳(今秦安县北),辖区约当今秦安县西北部;渭州,治襄武(今陇西县西南),辖区约当今武山、陇西、渭源、漳县之一部;武州,治将利(今武都区东南),辖区约当今武都区东南和文县东北部;成州,治洛谷城(今西和县南洛峪镇),辖区约当今西和、礼县南部;康州,治同谷(今康县嘴台子),辖区约当今康县、成县东南部;文州,治建昌(今文县西南),辖区约当今文县西南部;宕州,治阳宕(今宕昌县西),辖区约当今宕昌西部和舟曲县西北部;芳州,治封德(今迭部县东南),辖区约当今迭部县东南部;叠州,治叠川(今迭部县江洪滩附近之巴什旦卡),辖区约当今迭部县之一部;洮州,治美相(今临潭县),辖区约当今临潭和卓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的甘肃7/7尼县之一部;岷州,治溢乐(今岷县),辖区约当今临洮西南、岷县北部、卓尼县东北部;旭州,治金城(今碌曲县东),辖区约当今碌曲县东部;弘州,治广川防(今碌曲县西南),辖区约当今碌曲县西南部;河州,治枹罕(今临夏市),辖区约当今临夏州大部、兰州西部和临洮县之一部;凉州,治姑臧(今武威市),辖区约当今民勤东北、凉州区、永登东南、永昌西部;甘州,治永平(今甘州区西北),辖区约当今甘州区、山丹、民乐、肃州区、高台之一部;瓜州,治鸣沙(今敦煌县东南),辖区约当今敦煌、瓜州、玉门市之一部。
本文标题: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的甘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099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