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教案与反思
课题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课型复习课第六单元第7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88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学过的一些立体图形的特征,掌握不同立体图形之问的异同。能力目标:能够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感目标:加强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重点能够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方法思维导图、讲练结合、小组合作、“四导”教学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准备学生课前整理几种立体图形的特征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问题导入。师:同学们,我们都学过哪些立体图形?2.揭示课题。揭题:这节课,我们就对这几个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立体图形特征的整理和复习)二、复习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一)复习长方体的特征出示长方体模型。(图略)1.同学以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思维导图,交流后小组派代表汇报。(1)长方体的特征。学生可能说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同学以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思维导图,交流后小组派代表汇报。问题导入,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2)想一想你是从哪几方面对长方体的特征进行总结的。(点、线、面)2.教师总结:我们通过点、线、面三个方面对长方体的特征进行总结。(二)复习正方体的特征出示正方体模型。1.正方体有什么特征?2.教师完善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表。3.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对比。共同讨论:(1)长方体与正方体有什么共同特征呢?(2)长方体与正方体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学生汇报正方体的特征。小组讨论后汇报:相同点:长方体与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不同点:①“线”上的不同点:长方体的棱分别是相对的4条棱相等,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而正方体的12条棱全部相等,叫做正方体的棱长。②“面”上的不同点:长方体至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而正方体的6个面都学生集体梳理,相互交流,帮助后进生进一步记忆这些立体图形的特征。(3)长方体与正方体有什么关系?(三)复习圆柱体与圆锥体的特征出示圆柱体模型。(图略)1.请同学共同讨论圆柱体有什么特征?教师提问:(1)这两个底面有什么特点?(2)侧面又有什么特点?(3)底面与侧面又有什么联系?2.出示圆锥体模型。(图略)请同学共同回忆圆锥体的特点。教师提问: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与圆柱体有什么关系?(四)立体图形的测量过渡:刚才我们对于立体图形的特征进行了简单的回顾,对于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你们还记得吗?请完成你的研究单上的表格,并和同桌交流(出示表格,带着学生一起补充完成)是正方形。生: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圆柱体的两个底面积相等)(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或者是一个正方形)(当底面周长=圆柱体的高的时候,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当底面周长≠圆柱体的高的时候,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导图汇报圆锥体的特征。指名汇报。学生独立完成研究单上的表格,并和同桌交流。指名汇报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从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监控问题:这些立体图形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帮助学生回顾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监控问题:如果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呢?怎么求呢?三、巩固练习1.教材第88页做一做第2题。(1)自己独立画图。(2)展示交流。2.教材第91页第13题。监控:(1)学生先猜想。(2)学生用自己手中的学具摆一摆,验证自己的想法。3.教材第90页第10题。(1)独立审题后自主完成。(2)教师出示教具验证答案。4.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40厘米,其中长5厘米,宽3厘米,高是多少厘米?(1)审题:已知棱长总和怎样求高?(2)列式计算。(3)全班交流。5.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5分米,如果把这样的两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多少米?(1)审题:把这样的两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有什么变化?(2)画图说明。(3)列式计算。(4)全班交流。6.教材第90页第11题:把一个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切成棱长2厘米的小同桌讨论,指名说一说。生:用排水法。学生独立画图。展示交流。学生先猜想。学生用自己手中的学具摆一摆,验证自己的想法。学生独立审题后自主完成。独立审题。列式计算。全班交流。独立审题。画图说明。列式计算。全班交流。强调及时应用及时反馈,及时练习巩固。教学反思:《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是“空间与图形”复习中的重点内容,其中的知识点、方法、思维训练和应用都比较多,真正是整个小学阶段立体图形知识的一次大汇总。面对容量大,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教学中在复习对体积的认识和体积计算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的丰富多彩,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本节课是一节复习课,通过对所学过的立体图形集中在一起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认识这几种立体图形的特征及分类,在头脑中形成知识体系。课正方体。可以得到多少个小正方体?它们的表面积之和比原来大正方体的表面积增加了多少?(1)学生独立思考。(2)全班展示。学生独立思考。全班展示。四、全课小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畅谈收获。回忆和整理本节课学习的知识五、作业设计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板书设计:堂上让学生说出以学过的立体图形,让学生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是一类,圆柱和圆锥是一类,然后归纳每一类的特征,相同点和不同点,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对知识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整理的能力。与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相关的问题,在实际生活、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但现实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又各不相同。所以,仅仅记住计算公式是不行的。必须要能够灵活地应用已有的知识,才能合理、正确地解决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活动与师生互动,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每个面的面积计算、表面积的含义、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各体积之间的内在联系等进行了系统地整理复习,将所学知识进一步条理化和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此外,课堂上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本课时既整理和复习了小学阶段所学立体图形的知识,又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了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这节课的的成功之处在于将四导教学法运用到复习课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主复习有关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相关知识,并形成知识体系,这样比教师一味的灌输效果好了很多。同时,精彩的课件也这节课增色不少,非常直观地让学生回忆了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本节课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在整理立体图形的特征时,浪费时间较多。乃至于练习的时间就相对少些。所以在以后的备课中,要认真备学生。2、学生交流的时间没有达到我预想的那样多,由于时间比较匆忙,有些内容可以由学生说的,我却包办了。今后要让学生多说一说,要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养成发言声音响亮,准确运用数学语言能力与习惯。
本文标题:《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教案与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107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