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10301012008829埋地油罐防渗漏技术规范DB115882008
ICS13.020.40Z05备案号:23402-2008北京市地方标准DBDB11/588—2008埋地油罐防渗漏技术规范Technicalcodeforpreventleakageofundergroundstoragetank2008-08-29发布2009-03-01实施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1/588—2008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一般规定...........................................................................................................................................15技术要求...........................................................................................................................................2附录A(规范性附录)玻璃钢防渗层施工.......................................................................................5附录B(规范性附录)观测井施工...................................................................................................9DB11/588—2008II前言为贯彻《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办法》,规范埋地油罐防渗漏设施的设计、施工与管理,防止油品渗漏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结合了本市的实际情况和近十几年来在油库、加油站工程建设与管理中的实践经验,吸收借鉴了部分国外的成熟技术及相关标准的内容,规定了埋地油罐及其工艺管道防渗漏的技术措施和要求。本标准的第4.1、4.2、4.3、4.4、4.6、5.1.1、5.1.3、5.3.1.1、5.3.1.2、5.3.1.6、5.3.1.8、5.3.2.1、5.4.1、5.4.5、5.4.6条为强制性条文,其余为推荐性条文。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北京市环境保护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本标准由总后勤部建筑设计研究院主编,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中国复合材料集团公司、安徽防腐绝热工程实业总公司北京分部参编。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文忠、吴振波、王翊虹、何小元、陈忠荣、耿培成、王银锋、孙莉。本标准为首次发布。DB11/588—20081埋地油罐防渗漏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埋地油罐及其工艺管道防渗漏的一般规定和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储存汽油、柴油等轻质油品的埋地油罐及工艺管道在防渗漏方面的工程设计、施工及建成后的维护与管理。也适用于油库、汽车加油站等地下储油设施的环境影响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有关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8237—2005纤维增强塑料用液体不饱和聚脂树脂GB13657双酚-A型环氧树脂GB/T16488—1996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GB/T18370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GB50156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296供水管井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防渗池seepage-proofingpond埋地油罐外围专门设置能够起到二次防渗保护作用的池子。3.2观测井observationwell用于观测和评价埋地油罐所在地的土壤和地下水是否被泄漏油品污染的井。3.3二次保护空间secondaryprotectionspaces工艺管道外壁与其防渗套管内壁的空间。3.4干膜厚度drymembranethickness玻璃钢防渗层完全固化后的厚度。3.5针孔检查pinholeinspection对玻璃钢防渗层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毛细孔等漏点的检查。4一般规定DB11/588—200824.1埋地油罐及工艺管道的防渗漏,应贯穿于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的全过程,并为使用与管理创造安全、节能、保护环境的有利条件。4.2埋地油罐及其工艺管道,应按本规范的规定设置防渗池、区域观测井等防漏和检漏设施。4.3人孔井、卸(装)油井、阀门井,以及加油机底座井等可能发生油品渗漏的部位,也应采取相应的防渗措施。4.4与埋地油罐相关的改、扩建工程,设计前应对场地的地下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估。施工时应对已被油品污染的区域进行清理或无害化处理。4.5承担防腐、玻璃钢防渗层和观测井项目的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专业资质。4.6施工单位在各防渗设施的施工中应严格进行自检,并由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确认。检查不合格的,不应进行下道工序施工。5技术要求5.1埋地油罐5.1.1埋地油罐应采用专业厂家制作的合格产品,其壁厚不应小于6mm。5.1.2埋地油罐防腐前,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监理等有关专业人员,对拟用油罐的质量状况进行现场检验和评定。检验和评定的工作内容包括:a)核实油罐的技术参数、生产日期和使用历史等文件资料;b)检查罐体的结构与腐蚀状况;c)做出是否能够满足设计合理使用年限的评定结果;d)提出尚需采取的技术措施及施工注意事项。5.1.3埋地油罐装设的液位自动监测系统,应具有油罐渗漏的监测功能和高液位报警功能。5.1.4液位自动监测系统的渗漏检测分辨率不宜大于0.8L/h。高液位报警系统的最高液位设定,应满足报警2min后进油量不超过油罐的安全装油液位。5.2工艺管道5.2.1加油站埋地油罐的出油管道,应设防渗套管保护。对于改造工程,当出油管道采用渗漏分辨率小于或等于0.8L/h的压力监测系统时,也可不设防渗套管保护。5.2.2防渗套管的具体设计与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a)防渗套管宜采用耐油、耐腐蚀、耐老化和满足强度要求的非金属管材。采用钢质防渗套管时,其壁厚不应小于5mm;b)防渗套管的端部不应埋地,并应严密封口;c)防渗套管的严密性检验及钢质防渗套管的外壁防腐,应按国家标准GB50156中有关油品管道的规定执行。5.2.3工艺管道与防渗套管的二次保护空间,宜采用液体传感器进行渗漏监测。传感器应设置在各二次保护空间的最低处,并由具备相应功能的控制台进行在线分析和报警;条件受限时,应在防渗套管的最低点设置用于人工检漏的积液装置。5.3防渗池与观测管5.3.1防渗池5.3.1.1埋地油罐的防渗池应按设计油罐座数分成若干个隔池。每个隔池内的油罐座数不应多于两座。单罐容量大于等于50m3的油罐应每罐一隔。5.3.1.2防渗池应采用防渗混凝土浇筑为一体。5.3.1.3防渗池的混凝土外墙和底板厚度不应小于250mm,隔墙厚度不应小于200mm,墙顶应高于池内罐顶标高,池底宜低于罐底设计标高200mm,墙面与罐壁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500mm。DB11/588—200835.3.1.4防渗池的内墙角(包括底角),应采用圆滑过渡或45°斜角过渡。5.3.1.5防渗池的内表面应做水泥砂浆抹面,并找平、压实、抹光,5.3.1.6防渗池的内表面应按附录A的规定贴衬玻璃钢防渗层。5.3.1.7防渗池的底板及池内油罐基础,应便于使油罐任何部位的泄漏引至观测管。5.3.1.8防渗池内的空间,应采用未受油品污染的中、粗砂回填。5.3.1.9防渗池的上部,应采取防止外部泄漏油品和雨水、地表水渗入池内的技术措施。5.3.2观测管5.3.2.1防渗池的各隔池内应设观测管。5.3.2.2观测管的制作和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观测管应采用耐油、耐腐蚀的管材制作,直径宜为100mm~150mm,壁厚不应小于4mm;b)观测管应在池内铅垂设置,管子下端应置于防渗池的底部,上部观测口应高出罐区设计地面200mm(油罐设置在车道下的除外);c)观测管在池内罐顶标高以下范围内,应做成孔径为10mm~12mm均匀排布的过滤管段。其每层环向孔中心距宜为6d~8d,竖向相邻孔中心线的间距不应大于1d(见图1);S=6~8dS/3hhhhhd=10~12mm孔竖向中心线孔环向中心线S/3S/3d—孔的直径;S—每层环向孔中心距离;h—竖向相邻层孔中心线间距。图1观测管过滤管段打孔示意(展开图)d)过滤管段应外包3层~4层50目~60目的尼龙网;e)观测管周围应回填干净的粗砂或粒径为10mm~30mm的砾石;f)检测口应有保护盖和标识。5.4观测井5.4.1处于地下饮用水源防护区内的埋地油罐区,应设两眼观测井。5.4.2处于地下饮用水源防护区外的埋地油罐区,可只设一眼观测井。5.4.3当现场只需布设一眼观测井时,观测井应设在埋地油罐区地下水流向的下游,与埋地油罐的距离不应超过50m。5.4.4当现场需要布设两眼观测井时,第二眼观测井宜设在埋地油罐区地下水流向的上游,与埋地油罐的距离宜为10m~50m。5.4.5观测井不应设在爆炸危险区和土壤已被油品污染的区域。5.4.6观测井结构应采用一径成孔工艺。设计应结合当地水文地质条件,并充分考虑区域10年地下水位动态特征,井深设计应在最低水位埋深的基础上增加5m~8m,过滤管应在水位变幅内设计。DB11/588—200845.4.7井管直径应为150mm~200mm,其技术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a)具有良好的强度,能承受地层和静水侧压力及管柱自重产生的拉压力;b)耐油、耐水、耐土壤腐蚀;c)无毒、无味、无污染;d)过滤管的主要骨架孔隙率应为18%~25%。5.4.8观测井施工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5.4.9观测井的水质监测应采用GB/T16488—1996中规定的红外光度法。5.5维护管理5.5.1使用单位应对埋地油罐的防漏和检漏设施建立专门的管理规程,并应指定专人进行日常维护和定期检测。5.5.2除清理泥沙外,使用单位不应任意抽取观测井中的水作为他用,不应向观测井内投放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的杂物。5.5.3防渗池检测管内应保持干净,不应存积泥沙(土)等任何异物。DB11/588—20085附录A(规范性附录)玻璃钢防渗层施工A.1玻璃钢材料组成玻璃钢防渗层材料主要由树脂、固化剂、稀释剂、填料、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简称:玻璃布)组成。树脂和固化剂宜由同一生产厂家配套供应。A.2材料选用A.2.1树脂可采用环氧树脂或
本文标题:10301012008829埋地油罐防渗漏技术规范DB115882008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138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