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区中小学课堂教学教案授课教师:授课时间:第一周课题《彩色的中国》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彩色的中国》,加深对中国江河海域及地形、地理位置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祖国家乡的热爱。2、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用不同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绘画、唱歌、朗诵、舞蹈、器乐等)。3、培养学生大胆推荐自我、展示自我才华的能力,以及对祖国的热爱。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彩色的中国》,注重合唱的练习。教学难点学唱歌曲《彩色的中国》、休止符,三拍子的掌握。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爱音乐的情趣,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表演能力,创造能力。教学手段多媒体钢琴课型新授课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教学课前准备导入新课作曲家施光南的代表作作曲家施光南的音乐作品与简介组织好学生纪律,检查出勤率1.有关作曲家施光南的代表作与音乐资料。2.找出谁唱多情的土地这首歌曲。1.播放作曲家施光南的音乐作品与简介。对比他作的歌曲与多情的土地有什么异同。2.说音色与情感在歌曲中的重要性学生积极配合学生认真地收集资料为这一堂课作好准备学生欣赏后回答,教师补充完整.新课学习一、感受歌曲二、发声练习三、歌曲学唱歌词学唱随琴学唱完整演唱简介歌曲:《彩色的中国》轻快活泼、3/4拍子。探究思考:演唱者运用了什么样的气息,吐字和音色来表达挚爱的深情?(柔和,平稳,舒畅的气息,圆滑,亲切,柔和的吐字,混厚,结实的音色)1.曲谱学唱,用视唱法练唱曲谱,也可用”心”母亲练唱旋律,练习时气息要连贯,歌曲中13个三连音,8个上波音,6个前倚音以及后半拍,都要指导学生唱准确。2.歌词学唱,建议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验歌曲的情感,歌词中几个高音字,因是闭口母音比较难唱,在唱时,指导学生咬准字头。3.跟随琴学唱歌曲。4.分析讨论歌曲的速度与力度。5.完整地演唱歌曲用富有感情的声音,灵活多变的音色演唱歌曲。思考这首歌演唱者运用了怎样的气息.认识音乐,产生共鸣。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完整地演唱歌曲。理解吐字,气息,音色之间在歌曲中的作用.用富有感情的声音,灵活多变课后延伸歌曲联欢会6.尝试让学生试一试这首歌,例:用女声来演唱,比较,讨论哪一种音色艺术效果最好。选择适当的时候举行一个歌曲晚会,从中感受歌曲中气息,吐字及发声之间重要性,并谈谈对歌曲的演唱体会和感受。的音色演唱歌曲。板书设计《彩色的中国》一、作曲家施光南:二、发声练习: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并提高了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用不同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还培养学生大胆推荐自我、展示自我才华的能力,以及对祖国的热爱。区中小学课堂教学教案授课教师:授课时间:第二周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国歌的原名及其词曲作者知道国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并能够在此基础上理解歌词的含义。2、能够用自然、坚定的声音演唱《国歌》。初步了解音乐知识在歌曲中的表现效果。3、多方位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用歌声去感受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初步掌握三连音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和和特点教学难点通过学唱《国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使他们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能正确的唱会,并运用较有力度的声音来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教学方法听唱教学法教学手段录音机多媒体课型新授课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二.授新课歌曲导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育健儿勇夺金牌的时候,我们会听到这首熟悉的旋律,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的时候我们也会听到这首熟悉的旋律。它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设问:你对于国歌了解多少?2、教师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作曲者:聂耳。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这首看大屏幕,欣赏学生说说自己对国歌的了解四.完整演唱五.教师小结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在中华大地上歌唱了近70年的歌曲,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宪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重难点指导:1.为什么在“中华民族”四个字上要加上重音记号?用重音(“〉”)乐句被一个八分休止符打族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抉择。播放歌曲伴奏为什么要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见,教师再加以补充跟随歌曲伴奏满怀激情的演唱歌曲学生回答板书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反思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用自然、坚定的声音演唱《国歌》。初步了解音乐知识在歌曲中的表现效果。同时多方位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用歌声去感受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区中小学课堂教学教案授课教师:授课时间:第三周课题爱我中华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国歌舞音乐的品种及其基本风格。2、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爱我中华》。3、教育学生应热爱祖国大家庭,努力学习,将来把我们祖国建设的更美丽。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和演唱了解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及特点。教学难点歌曲情感的体现教学方法感受欣赏、体验参与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钢琴课型新授课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二、聆听体验欣赏音乐片段学唱新歌播放一段“春节晚会民族歌舞”片断,请同学们抢答这里有哪些少数民族?教师将学生说的各种答案总结归纳,并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以充分地肯定、鼓励和表扬。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问: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那么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呢?你知道有哪些呢?1、首先完整欣赏歌曲《爱我中华》,由老师范唱(1)歌曲的演唱形式:领唱、齐唱1.欣赏体验2.回答问题1.学生听后谈谈感受,并回答问题三、教学拓展由歌曲《爱我中华》引入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简介,并欣赏部分民族歌舞音乐。(2)歌曲的风格特点:少数民族音调2.教唱《爱我中华》一歌(1)引导学生发现前面的视唱曲谱就在歌曲之中。(2)根据感觉分析的歌曲结构特点,分段学习此歌,特别注意B段衬词的演唱。(音准)(3)因为歌曲旋律对于学生来讲很熟悉,可以让全体学生随钢琴或音像伴奏完整演唱此歌。注意:1、装饰音、修止符的运用。3.控制整体音量。4.教师提醒高音时不要喊叫,注意声音强弱对比。播放音乐2.同学们试着跟琴轻声曲谱一、曲谱二(必要时可以跟随二到三遍)注意:休止符及装饰音。学唱新歌,注意衬词的演唱。3.随伴奏完整演唱4.注意是你气息的运用、控制1欣赏蒙古族歌舞音乐特色:热情、勇敢、节奏欢快举例:滕格尔演唱的歌曲2欣赏维吾尔族歌舞音乐特色:开朗、奔放、造型优美、挺拔四、巩固练习五、教师小结欣赏由宋祖英演唱的《爱我中华》播放音乐指挥带动学生演唱举例:刀郎演唱的歌曲。3、欣赏藏族歌舞音乐举例:韩红演唱的歌曲全体学生一起跟随演唱及表演板书设计爱我中华教学反思1、让通过学习,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国歌舞音乐的品种及其基本风格。还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爱我中华》。区中小学课堂教学教案授课教师:授课时间:第四周课题青年友谊圆舞曲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演唱《青春友谊圆舞曲》,能用正确的演唱姿势,饱满圆润的声音热情爽朗的情绪演唱歌曲。2、了解圆舞曲风格,三拍子指挥图示和自然大调音阶的基础音乐知识。3、感受歌曲所表现的青年人热爱和平、珍惜友谊,增进团结、发展友谊、争取世界和平贡献力量的崇高精神。教学重点能用正确的演唱姿势,饱满圆润的声音,热情爽朗的情绪演唱歌曲。教学难点学习并掌握自然大调音阶的基础知识教学方法视唱法、模唱法教学手段钢琴多媒体课型新授课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情境创设播放晚会热闹场面音频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视频,请你感受一下这段视频描绘什么场面?背景音乐奏出了什么样的情绪?你能听出它是几拍子的吗?说的非常好,我们看到的是国庆60周年晚会上的焰火表演,美丽的烟花伴随着《节日圆舞曲》的欢快的旋律在空中飞舞着,跳着优美的华尔兹,在与人们共同庆祝这建国60周年的重大的日子。?1、节日、喜庆、大型隆重的场面……2、欢快、热情洋溢、欢歌起舞……3、三拍子二、聆听体验三.感悟实践1、简介圆舞曲:2、作品介绍3、学唱歌曲当我们看到这场面,听到这音乐,心情会怎样?想用什么方式来表达此刻的心情?不光我们有这种想法,就连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在60周年晚会上也按耐不住这喜悦的心情,也随着青年人们一起在天安门广场上欢歌曼舞,一同欢庆这盛大节日,我们来欣赏一下,在欣赏的同时,请你感受一下国家领导人与广大群众在这首歌曲旋律中欢歌曼舞,这举国欢腾的歌舞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听听这首歌曲是几拍子?这首歌曲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唱的《青年友谊圆舞曲》1.教师范唱2.自然大调音阶看乐谱总结规律3.分析乐句4.视唱曲谱请找出哪些小节的后两拍的音符有同音重复?并标出它们的唱名5.分析曲谱指导模唱时的正确演唱姿心情很激动……想用舞蹈、唱歌的方式来表达唱出了人民群众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人们希望祖国和谐发展,繁荣昌盛的衷心祝福。三拍子。都是三拍子;旋律悠扬、优美、流畅、节奏感强、有要跳舞的冲动……了解歌曲创作背景请学生们给老师用四三拍的指挥图示打节奏四.拓展延伸五.课堂小结4、模唱5、填词演唱6、分析歌词创造与实践舞动青春势和发声方法教师弹奏旋律引导学生回答举行“音乐盛典”活动。播放建国60周年国家领导人与广大群众一共同舞的视频,让学生一同来感受与国家领导人共舞的心情团结就是力量,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共创我们这和平、美好、富饶的家园吧!学生找出歌曲共6个乐句视唱曲谱视唱3、4乐句感受歌曲结束音在主音do上的效果用“啦”模唱学生演唱第一段歌词1遍学生朗读三段歌词填词完整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围成两队圆圈,手拉手进行舞蹈。随音乐走出教室板书设计青年友谊圆舞曲教学反思通过学习演唱《青春友谊圆舞曲》,学生能用正确的演唱姿势,饱满圆润的声音热情爽朗的情绪演唱歌曲。同时了解了圆舞曲风格,三拍子指挥图示和自然大调音阶的基础音乐知识。区中小学课堂教学教案授课教师:授课时间:第五周课题欣赏《溜冰圆舞曲》课时教学目标1.体验作曲家如何描绘冬季,以及冬季给人带来的欢乐。2.能够背唱第一圆舞曲的A、B主题。3.引导学生感受、体验维也纳圆舞曲的风格特点,并充分发挥想像力,体会该圆舞曲所表现的溜冰时的情景。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体验维也纳圆舞曲的风格特点教学难点充分发挥想像力,体会该圆舞曲所表现的溜冰时的情景。教学方法聆听、模唱教学手段多媒体、钢琴、碰铃、红纸、黄纸课型欣赏课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教学导入新课新课欣赏观看视频一、感受音乐第一小圆舞曲教师:同学们请坐端正,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播放吕薇表演唱《溜冰圆舞曲》)教师:这是青年歌唱家吕薇一边唱歌一边在——(生答溜冰),很特别的表演。刚才我们看到这首歌曲叫——(生答溜冰圆舞曲)。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圆舞曲吗?我们看屏幕。(师读,圆舞曲又叫“华尔兹”,是奥地利的一种民间舞蹈。19世纪开始流行于西欧各国,它采用3/4拍,强调第一拍上的重音,旋律流畅,节奏明显,舞蹈时两人成对旋转,因而被称为圆舞曲。这种华尔兹的圆舞曲一般是几拍子的?(生答,三拍子)。重音在哪一拍上?(生答,第一拍)我们知道在溜冰时脚一蹬就能向前滑行,再一蹬又能向前滑行。(教师做动作,数1、2、3、1、2、3)在1882年,法国作曲家瓦尔德退费尔在他的管弦乐作品《溜冰圆舞曲》中将溜冰和圆舞曲巧妙地结合了起来。刚才听到的吕薇这首歌的旋律就来自于这首乐曲,这节课我们就要一起走进《溜冰圆舞曲》(多媒体出示题目、作曲家、国家、年份)1.教师:《溜》由序奏、四个小圆舞曲和结尾组成。首先来看它的第一小圆舞曲。认真观看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完整.思考这首歌演唱者运用了怎样的气息.认识音乐,产生共鸣。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静静地聆听,回答问题课堂发展第二小圆舞曲第三、四小圆舞曲教师:请同学们听下面的这段旋律,说说它的情绪?(播放第一小圆舞曲主题A)(优美、宽广、缓慢的)教师:像溜冰刚拉开序幕,也可以把它想像成溜冰者轻松的姿态。2.完整地聆听第一小圆舞曲1.思考:第二小圆舞曲和第一小圆舞曲相比,情绪上有什么变化?(生答,更欢快、活泼)(教师:力度上更强了)
本文标题: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155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