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HJ7312014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731—2014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技术规范Specificationforautomatedwaterqualitymonitoringincoastalarea(发布稿)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2014-12-23发布2015-01-01实施环境保护部发布i目次前言............................................................................................................................................ii1适用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前期工作及要求................................................................................15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运行技术要求............................................................................26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57近岸海域水质监测数据采集频率、有效性、上报及报告....................................................9附录A(规范性附录)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仪器性能指标技术要求....................12附录B(规范性附录)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技术要求....................................13附录C(规范性附录)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要求....................................18附录D(资料性附录)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运行记录表及说明............................22ii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和《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管理办法》,防治海洋环境污染,改善海域生态环境质量,规范我国近岸海域自动监测工作,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开展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的系统建设、验收和运行相关技术要求,包括建设与运行、自动监测系统校准与维护、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以及数据采集频率、有效性、上报及报告等内容。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厦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广西自治区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青岛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4年12月23日批准。本标准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1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技术规范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开展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的相关内容,包括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与验收、校准与维护、运行及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以及监测数据的采集频率、有效性、上报和报告等内容。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3097海水水质标准GB17378海洋监测规范GB/T12763海洋调查规范HJ442近岸海域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730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HJ168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HJ630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HY/T143小型海洋环境监测浮标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Automatedmethodsforseawaterqualitymonitoringincoastalarea在监测点位采用连续自动监测仪器对近岸海域水质进行连续监测分析的过程。3.2近岸海域水质手工监测Manualmethodsforseawaterqualitymonitoringincoastalarea在监测点位用采样装置采集一定体积的海水样品,将采集的样品在现场或实验室用化学分析方法或分析仪器方法处理和测试的过程。3.3自动监测仪器性能审核Analyzersperformanceaudit对自动监测仪器进行精密度和准确度等指标的检验过程。4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前期工作及要求4.1自动监测前期工作内容开展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的前期工作包括自动监测系统建设、验收和运行制度的建立。4.2自动监测系统建设近岸海域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包监测子站的站位布设,监测子站、中心控制室、系统支持2实验室和质量控制实验室的建设等。其中,建设的自动监测仪器技术指标应符合附录A要求;系统建设按照附件B要求进行;子站站位布设方法按开展自动监测的目的,在《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HJ730要求布设的监测点位中选取。4.3自动监测系统验收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完成后,应进行系统验收,验收之后方可进入正常运行。自动监测系统验收要求按照附录C要求进行。4.4自动监测系统运行制度建立自动监测系统在建设和验收期间,负责系统运行的监测机构,需根据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特点,建立技术档案、制定相应的运行管理办法,并在验收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完善。自动监测系统的技术档案应包括项目立项及审批文件、子站布设论证报告和论证结论、招标文件、采购合同(包括技术指标、培训和服务要求等)、验收记录及相关材料、维护和校准等运行记录、维修记录等。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管理办法应包括人员配备及职责、中控室和实验室管理要求、日常工作内容及要求、设备维护和校准规定、维修管理规定、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要求、数据有效性审核及报告要求等。5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运行技术要求5.1系统运行总体技术要求自动监测系统运行包括定期开展监测子站维护、校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见6)、中心控制室与实验室日常管理与记录等。维护与校准同时进行,并定期开展,校准和维护周期通过实验确定;校准符合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要求;系统日常管理符合近岸海域自动监测的特点和要求;记录应反映运行全过程。5.2监测子站维护和校准技术要求5.2.1监测子站的维护监测子站的维护与校准同时进行。在确定因自然或污染因素造成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时,应立即对设备进行维护。校准前清理维护检测仪器,在每次校准和维护后,调整设备自动采样测试时间为正点时间。同时还应进行以下工作:a)检查子站体上的连接线路,仪器设备是否损坏,包括:子站体的密封室是否泄漏,气象设备、天线、太阳能板和航标灯等是否运行正常;b)检查子站体的腐蚀情况;c)检查子站体的固定情况和有无漂移;d)清理子站体附近的漂浮物和清除子站体及设备表面附着物;e)按使用和维修手册规定的要求,更换监测仪器中的传感器、发射光源、光电倍增管、泵、泵管等零部件,并对仪器重新进行校准;f)每年进行一次子站体和锚链检修,必要时更换固定锚链;g)观察周边环境是否出现变化或异常,对出现的变化和异常拍照记录;3h)做好照片说明和文字记录;i)做好出现极端异常天气前安全取回子站设备的准备。在开展海上操作中,相关人员的安全保障,应按照HJ442的相关要求执行。5.2.2监测子站的校准5.2.2.1校准和维护周期确定的一般要求在开展自动监测时,应确定每种水质监测项目的校准周期,并将最短的校准周期作为自动监测系统的校准和维护周期,按照此周期对设备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校准和维护周期受区域和季节影响,一般南方校准和维护周期夏季为14-16天,冬季为18-25天;北方校准和维护周期相对较南方长。校准和维护周期的确定在设备验收合格之后进行。校准和维护周期可分为冬春季和夏秋季运行校准和维护周期,可采用夏秋季校准和维护周期作为全年运行的校准和维护周期。校准和维护周期是自动监测子站在海上正常运行的前提,是自动监测系统监测结果有效性的基础,必须严格按要求确定。确定校准和维护周期的方法综合了各种条件、数据有效和工作的安排,如考虑天气、海况因素可能造成的维护延长后等。5.2.2.2校准和维护周期确定的程序一般情况下,冬春季校准和维护周期的确定,在4月和10月进行;夏秋季校准维护周期的确定,在7月下旬至8月底进行。校准和维护周期针对所有使用设备,进行零漂和量程跨漂实验(参见5.2.3.2)或比对监测(参见5.2.3.3),在投放当天、5天、10天、15天、20天、25天、30天和35天,进行一次实验。实验结果的维护周期在15天以下,应检查实验条件和设备情况,找出原因后,重新实验,并在实验中加密不满足时间段测试频次。受到气象条件影响,测定可提前1日或顺延1-2日。按实际测定时间记录。监测子站校准和维护周期按照各参数中校准和维护周期最短的时间确定。5.2.3校准和维护周期确定方法5.2.3.1校准和维护周期确定的实验要求在确定校准和维护周期的实验期间,不可对设备进行清理和维护。5.2.3.2零漂和量程跨漂实验方法在现场进行模拟海水空白、20%和80%量程浓度测试3次。监测结果满足附录A表A.1要求时,实验继续进行,不满足要求时实验终止。5.2.3.3比对监测实验方法按6.3.4.2方法和要求,采用手工实验比对方法或校准仪器比对方法,对实际样品测试3次,监测结果满足HJ442表1室间相对误差(RE)和pH绝对偏差(d)小于0.2要求时,可以继续实验,不满足要求时,终止实验。相对误差(RE)和绝对偏差(d)计算公式如下:RE=(Xa-Xm)/(Xm)×100%(1)式中:RE——相对误差Xa——自动监测的测量均值4Xm——比对方法监测的测量均值绝对偏差(d)计算公式如下:d=X-L(2)式中:d——绝对偏差X——自动监测的测量均值L——比对方法监测的测量均值5.2.3.4其他仪器涉及水文气象的仪器设备,按照仪器设备相关维护和校准要求进行校准和维护周期确定。5.2.4监测子站校准的技术要求子站子站校准的技术要求包括每个校准和维护周期的仪器性能审核和定期的仪器性能审核,具体要求见6.3。5.3中心控制室与实验室日常管理5.3.1中心控制室中心控制室必须安排人员对设备运行、气象和海况进行了解,根据情况安排维修、回收部分检测器或整个浮标,保证设备正常、安全运行。中心控制室每日工作应包括:a)了解子站所在天气情况和天气预报,当天气预报将发生不适于子站运行或部分检测器不能运行的情况,应及时做出应对处理措施,包括低温下取回部分不适于运行的检测器,或安排及时回收整个浮标等;b)检查各子站数据传输和仪器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c)调取并分析各子站监测数据;d)上报监测结果;e)定期备份系统的监测数据;f)做好工作记录。中心控制室日常工作,是自动监测系统正常运行组成部分,在自动监测系统建立后,应按照制定的规章制度,要求
本文标题:HJ7312014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技术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18139 .html